盛夏的氣息越來越濃
氣溫也越來越高
望向窗外被烈日炙烤的水泥地
總是忍不住想要洗海澡!!!
感受著這片蔚藍帶來的舒適與暢快
若是能在海灘上收穫大海的饋贈
那更是一場妙不可言的旅行了!
撿到幾個貝殼,收穫幾隻寄居蟹
如果你是有備而來
還可能收穫超多的蛤蜊!
挖蛤蜊
是一場耐力與心跳的對碰
是運氣和趣味的奇妙融合
你認識多少種蛤蜊呢?
能準確的叫出他們的名字嗎?
你又是如何分辨他們的呢?
去探尋關於蛤蜊世界的秘密
跟緊我的腳步一起
走近這看似平凡的生物吧!
西施舌,是因其肉宛若人舌,潔白柔嫩,味道鮮美,故以「西施」冠其名。也有傳說是唐玄宗有次吃此貝做的湯,觀之若乳汁,食之若甘醴,對其香鮮美味讚不絕口,當即賜名為「汆西施舌」。
西施舌以日照、膠南市為多,山東全省資源量約20噸,年採捕約5~10噸,屬珍稀產品。
花蛤即花甲,因粵語花蛤與花甲同音,花蛤被人寫作花甲。花蛤是海南地區稱芒果螺,是一種軟體動物,長約3釐米,殼卵圓形,淡褐色,邊緣紫色。生活在淺海底。貝殼較瘦長,是長卵圓形。
花蛤是一種營養價值比較高的食物,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多種胺基酸以及多種礦物質,比如說鈣、鐵、磷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較高,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一般的人群都可食用,特別適合高血壓,高血脂的人群。
文蛤,別名華哥,文蛤原產地為日本,朝鮮半島、中國大陸、臺灣沿岸也有分布。臺灣西南沿海的沙岸有養殖文蛤。殼呈圓形略呈三角形,內面為瓷白色。
具有清肺化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制酸止痛,斂瘡收溼之功效。黃蜆子外殼呈黃色,其肉也呈黃色,斧型的貝殼,暗黃色的斑紋,其蜆肉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硒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還含有微量的鈷,對維持人體造血功能和恢復肝功能有較好效果,營養價值頗高。
食用黃蜆子的時候,最好提前一天將其泡在清水之中,可藉助黃蜆子的自潔而吐出體內的泥沙等,避免食用時"牙磣"。
毛蛤學名毛蚶,是魁蛤目魁蛤科毛蚶屬的一種。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日本、朝鮮、中國沿岸,以中國渤海和東海近海較多,常棲息在淺海沙底。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尤適宜高膽固醇、高血脂體質、肺結核咳嗽咯血,陰虛盜汗者和體質虛弱,營養不良者。
海沙子,學名蘭蛤。它在幼苗時期小如沙子,故被當地漁民稱為海沙子。隨著時間的增長,海沙子長大,外殼顏色變深,長至瓜子大小,體形大小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海沙子的蛋白質含量僅低於蝦夷扇貝,其粗脂肪的含量居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低,無機元素的含量最高。
看了這麼多
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去「挖嘎啦」
拿好你的小桶和工具
找個心儀的趕海地
我們挖嘎啦去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