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恩:不逃出去會死在日本 我是一個國家的人質|卡洛斯·戈恩|日產...

2020-12-23 網易財經

(原標題:發布會直擊丨戈恩:要不死在日本,要不逃出去,我是一個國家的人質)

導讀:北京時間8日晚9時,戈恩在黎巴嫩召開記者會,對之前的一連串嫌疑事件和逃亡原因進行說明。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作者:戴二彪)、央視新聞、第一財經等

2019年的最後幾天,日本東京上演了一出「出逃」大戲。處在保釋期間的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在日本檢方嚴密監視下逃離位於東京的住所,並在日本海關未留下任何出境記錄的情況下合法入境黎巴嫩,讓這齣離奇的「逃跑劇」轟動世界。

戈恩的公關負責人透露,戈恩於當地時間2020年1月8日下午3時(北京時間8日晚9時)在黎巴嫩召開記者會,對之前的一連串嫌疑事件和逃亡原因進行說明。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包括日本媒體在內的很多國家的記者申請出席記者會,但是大多數日媒記者被拒絕。

分析認為,這次記者會是戈恩逃亡至黎巴嫩後首次在公開場合露面,日媒卻被排除在外,有可能是為了避開持批評態度的日本媒體的嚴厲追究和質問。

記者會現場

「我被單獨關押,每天被審訊超8小時」

戈恩:感謝能夠與我的家人見面。一年之前的今天,我當時被戴上手銬帶走,單獨關押,6周沒有見到我的家人 ,每一天被盤問8小時,沒有任何的律師,我不知道我的罪名是什麼,我也沒有看到他們的證據,他們踐踏了我的人權。

戈恩:400多天非人道的折磨,我只有走沒有其他的選擇,對於我的指控是沒有證據,他們沒有公布我所有的文件。他們為什麼不讓我舉行媒體發布會。他們騷擾我的妻子,監視我的所有行動。

「我被捕,是尼桑和檢察官密謀的」

戈恩:14個月的痛楚是被一些人別有用心策劃的,是一個有組織性的陰謀。

戈恩:我在黎巴, 我尊重黎巴嫩的政府,我不會做傷害黎巴嫩政府和人民的事。

戈恩:我被逮捕了,它是尼桑和檢察官密謀的。他們一開始就告訴我必須認罪,他們不想找到真相,只是想讓我認罪。

「我要不死在日本,要不逃出去」

戈恩:我要不然死在日本,要不然逃出去,我是一個國家的人質。

戈恩:他們把我的所有東西都拿走了,我必須要重現所有的事情來為自己辯護。

戈恩:中東市場是非常重要的,我想改變他們做業務的方式,因此讓當地經銷商合作,每次這麼做的結果都為公司獲得了更多的利潤。檢察官說我和當地的人有特殊

系,所以才給經銷商這些激勵費用,其實這些激勵費用是非常正常的。

戈恩:我看到了假的聯盟,他們肯定不能達成任何事情。

戈恩:我是無辜的,我是無罪的,我有很多的文件可以向大家證明。我想要正義,這就是為什麼我要離開日本。

戈恩:他們說我很貪婪,但是在2009年的時候,通用汽車情況不好,當時他們給我兩倍的薪酬想要我去通用汽車,我沒有離開,船長不能離開船。

南財快評

戈恩和日式管理:貢獻與衝突

(本文作者:戴二彪系日本亞洲成長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2020年1月8日,美伊正在互相威脅之際,日產汽車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在自己的家鄉黎巴嫩召開了逃亡以來的首次新聞發布會。雖然發布會熱度被大國政治所掩蓋,但是對日本和全球汽車產業而言,戈恩從年末到年頭的這一次傳奇出逃和隨後的變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

2019年12月末,沉浸在辭舊迎新氣氛中的日本列島被一條速報震驚了:保釋期間中的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已經逃離日本、到達黎巴嫩!13個月前的2018年11月,東京地方檢察廳特別搜查部(以下簡稱東京特搜部)以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的理由突然逮捕了剛從海外回到東京成田機場的戈恩,也曾轟動一時。這次戈恩居然鋌而走險選擇逃離,其戲劇性的過程和複雜的背景再次引發世界關注。

圖片來源 / 新華網

一個曾在日本家喻戶曉的外國籍經營奇才,何以淪為被紅色通緝令追捕的疑犯?從1999年上任日產(日產汽車公司)到2019年被解除要職的20年中,我們可以看到戈恩從一個日式管理的改革者(貢獻者)漸變為眾叛親離的對立者(衝突者)的過程。

戈恩出生於巴西,成長於黎巴嫩。後留學法國,先後就讀於著名的巴黎高等理工學院和巴黎國立高等礦業學院,並獲博士學位。戈恩畢業後,曾在歐洲、美國、南美等多國擔任企業管理工作,能流利運用法語、阿拉伯語、英語、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等5國語言。其專業才能和跨文化的豐富經歷使他擁有全球化時代高級經理人的難得優勢,來日前他已經成為法國雷諾汽車公司的副總裁。

1999年,雷諾出資支援瀕臨經營危機的日產(日本三大車企之一),並委派戈恩擔任日產執行總裁。剛到日本時,日產公司上下以及日本社會對這個不懂日文的外國人並不抱希望。然而戈恩一方面深入現場和各部門調查考察,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後立即大膽改革;一方面努力學習日語和日本文化,積極和企業員工與日本社會各界溝通。

3年後的2003年,奇蹟發生了:日產公司的營銷利益率從1.4%上升到11%;國內市場佔有份額回升到20%以上;年度利益總額破歷史最高紀錄並連續三年扭虧為盈;還清了高達200多億美元的有利息巨額債務!華麗的V字形回復使日產重新回歸日本三大主力汽車製造企業行列。

2005年,戈恩同時兼任日產和雷諾的總裁。

2016年日產兼併三菱汽車公司後,由他推動結成並擔任董事長的日產-雷諾-三菱聯盟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生產集團。

圖片來源 / 新華網

巨大的成功使戈恩一舉成為名震日本乃至全球的明星企業家。日本政府給他頒發了多種獎狀和勳章以表彰他為日本企業管理改革所做的突出貢獻,早稻田大學、法政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等國際知名院校請他擔任顧問,多國重要企業也競相聘任他兼任董事甚至董事長。當時的戈恩,頻頻在報刊、雜誌、電臺、漫畫、教科書出頭露面,可以說風頭蓋過同時代所有其他汽車企業的CEO。

戈恩的成功也為日式企業管理的改革帶來一股新風。1970-80年代全世界曾流行學習日式企業管理,但是1990年代後,IT革命和經濟全球化帶來技術進步的加速和人才流動化,使得以終生僱傭、年功工資制度、集體決策、集團內系列企業互助、忠誠企業等特徵著稱的日式管理失去了往日的魅力。而日本資產市場泡沫破裂後的經濟低迷也迫使日本經濟界冷靜下來反省自己並虛心學習歐美管理。作為當時日本大企業中最有影響的歐美籍高管,戈恩推出的一系列經營管理改革廣受矚目,特別是以下方面受到正面評價。

(1)有明確的發展遠景和高效的決策、實施體制。在總裁親自調查考察基礎上,迅速確定發展方向、發展目標並鎖定關鍵問題和對策。決策高效,實施果斷。

(2)比絕大多數日本企業領導重視投資者(股東)利益、重視財務指標和股價。從大膽削減成本(營銷成本、勞動成本、部品成本等)入手,顯著改善企業投資收益率。

(3)相比(日本企業普遍看重的)學歷、年資、工作勤勉度,更看重能力和成果。導入英語為公司內部公用語,大膽重用有能力和創意的年輕人、從其他公司跳槽的優秀專業人才、以及能推進公司全球化事業的外國人,論功行賞。

(4)與從普通職員一步一步晉升至公司最高層、行事低調的大多日本企業領導不同,職業經理人的戈恩積極參加公司外部各種交流活動,最大限發揮企業最高領導的公關作用。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在戈恩式改革獲得大量讚譽的同時,來自日本企業管理界的質疑聲也一直不絕於耳。主要批評包括以下幾點:

(1)以股東(特別是大股東)利益為重,輕視公司員工權益。同時日產在就業方面的社會貢獻遠不如同業競爭對手。戈恩上任之初,為了削減勞動成本,鐵面裁員七分之一日產員工(2萬多人),震驚有終身僱傭傳統的日本產業界。

根據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在2000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日本國內三大汽車製造公司中,豐田公司的員工人數從21.1萬人上升到36.9萬人,本田公司從11萬人上升到21.5萬人,均有大規模增加。與此相對,日產的員工人數從13萬人6397人增加到13萬8910人,只增加了2513人。豐田公司前社長奧田碩對戈恩的改革曾如此評論:困難的時候裁員算不上有多大的經營才能,只是日本企業家不忍心這麼做而已。

(2)權力過於集中。隨著戈恩威望日益上升,日產內的獨裁體制逐步形成,財務等重要部門任人唯親,造成公司內部監管制度弱化。

(3)在崇尚集體協作、把成果歸功於企業全體的日本,戈恩個人的實際報酬之高非常突出。財務報告表明,戈恩近年的公開年薪超過1000萬美元,是日本同業龍頭企業豐田公司總裁年薪的三倍以上。但是在戈恩看來,與美歐主要同行企業CEO的年薪(高者可達3000萬美元左右)相比,他所作的貢獻應當有更多的報答。

因此,除了上述公開年薪外,日產約定以未來支付的形式另外給他巨額報酬(2010年-2018年期間累計近9千萬美元)。同時戈恩還持有相當高比例的日產股票,每年分紅額與其公開年薪相近。此外,戈恩還以公司業務需要為名,讓日產為他在日本、歐洲、南美、中東等地購買了豪宅、名車,公私混用。

(4)戈恩同時兼任雷諾、日產的董事長等若干要職,他對雷諾和日產的忠誠心之差異讓土生土長的老日產人以及日本政府的產業主管部門對戈恩難以放心。

作為日產的最大股東,至2018年,雷諾已從日產獲得分紅利益6000多億日元(近60億美元),超過了當初(1999年)雷諾對日產的出資額(本金)。而且在2001年3月-2018年3月期間,雷諾所持的日產股票帶來的投資利益(股價增值)也已經成為該公司同期的主要利益來源(約佔63%)。

可以說,戈恩超期待地完成了雷諾委託他的重任。更引人關注的是,相關資料顯示,作為雷諾大股東的法國政府近年有意增資雷諾,欲借戈恩之力間接擴大對日產的影響力、助力法國經濟。這一動向引起了日產管理層對日產究竟是姓「日」還是姓「法」的焦慮,也引起日本政府(經濟產業省)的戒備和不安。這一點被認為可能是導致2018年11月戈恩突然被捕的深層原因。

縱觀戈恩執掌日產20年的歷程,上述正反兩面的評價一直存在。但是在初期,戈恩不僅對日產的Ⅴ字性回復作出了不可否定的重大貢獻,而且把歐美的企業管理模式和手法導入日本大型企業,為日式經營的改革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成功樣本。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對戈恩的評價顯然是褒大於貶。但是隨著戈恩名聲上升、居功自傲,其經營管理中的問題點逐步趨於嚴重或者被輿論放大。與此同時,日式管理在改革的同時也逐步恢復了自信。因此,在戈恩統治日產的後期,不知不覺中他已眾叛親離,最後居然被自己提拔的高管(新總裁)舉報,落得個被專管大案要案的東京特搜部逮捕、保釋、再逮捕、再保釋、不法逃離的意外結局。

值得指出的是,不少日本法律界專業人士公開指出:儘管日本檢方(東京特搜部)以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違反企業規章(假公濟私)等罪名逮捕了戈恩,如果對照歐美企業高管的行為規範和歐美相關法律,憑目前披露的「罪證」尚很難斷定戈恩有罪。但是,在日本式企業文化和社會輿論的土壤上形成的日本法律,很容易把「自私自利」的戈恩關進牢房。

20年前,戈恩意氣風發踏上東瀛島,經歷了不一般的成功和輝煌。但是20年後,卻滿懷怨恨逃離。從一個國際著名企業家淪為國際通緝犯,既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日產和日本的悲劇。正在努力探索經濟振興之路的日本,目前最缺的不是技術,也不是資金,而是有全球視野、敢於挑戰的企業家。

為此,近年日本政府逐步放寬大門,歡迎外國投資者、經營管理人員、專業人才到日本創業創新。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發生的戈恩事件,其負面影響不可低估。

如何防微杜漸,避免這類悲劇再發?日本在跨國企業管治、異文化交流溝通、立法、司法等相關領域,均面臨許多有待改善的課題。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劉嵩_NBJ9949

相關焦點

  • 戈恩:一個冷酷殺手的自白
    於是戈恩將雷諾與日產合併,從此大家一起嗨。接手日產後,戈恩發現一件事兒。日本的企業,太人性化,擔負了太多的社會責任。比如日產汽車有1300家零件供應商,但其實根本不需要這麼多。可大家要吃飯呀,你日產汽車這麼肥,就應該讓大家吸奶。
  • 法國雷諾-日產原總裁戈恩從日本逃至黎巴嫩 被發「紅色通緝令」
    自2019年12月30日美東時間周一晚間起,有關日本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逃離日本、現身黎巴嫩」的消息便層出不窮。人們困惑於他如何能躲過嚴格的保釋條款。12月31日,戈恩本人發布了一份郵件聲明證實,他的確身在黎巴嫩,「不會再被人為操縱的日本司法系統當做人質,這一系統充斥著有罪推定、歧視猖獗、基本人權被剝奪的情況」。他稱自己沒有逃離司法審判,「只是逃離了不公正對待和政治迫害」,預計下周將召開記者會。
  • 卡洛斯·戈恩:雷諾和日產的業績「令人同情」
    卡洛斯·戈恩在採訪中對日產汽車和雷諾汽車做出了「負面評價」。當地時間7月20日,路透社援引一家法國媒體的報導稱,日產汽車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雷諾汽車和日產汽車的業績「令人同情」,兩家公司缺乏聯合領導力和相互之間的信任,這比新冠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還要大。戈恩認為:「聯盟(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存在著市場信心問題。就我個人而言,日產和雷諾的業績十分可悲。
  • 日產前CEO戈恩花樣出逃,曾逆勢挽救日產,被稱「成本殺手」
    辭舊迎新之際,戈恩帶著他的「出逃大片」為全世界觀眾獻上了一部「開年大戲」。2019年12月31日,日產汽車前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發布聲明稱,自己已經離開日本抵達黎巴嫩。「我現在身處黎巴嫩,不再被一個被操縱的日本司法系統作為人質,那裡實行有罪推定、歧視猖獗、基本人權被剝奪,公然無視日本的法律義務以及國際法條約。」被困日本近400天之後,這位現年65歲的全球車壇傳奇人物在聲明中強調,「我沒有逃避正義,我只是逃離了不公正和政治迫害」。
  • 藏大提琴箱內逃離日本?日產前董事長戈恩笑了笑
    作者 | 李芳▲戈恩接受採訪 (圖源:CNN)當地時間8日,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接受採訪稱,關於他逃離日本的一些報導並不真實,在被問到是否藏在大提琴內逃離,戈恩說,不管以何種方式發生,獲得自由總是甜蜜的
  • 戈恩開記者會:不逃離日本將死在那裡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戈恩開記者會:不逃離日本將死在那裡當地時間1月8日,戈恩召開記者會控訴日本司法機構對他的不公對待。CGTN截圖日本與黎巴嫩沒有引渡協議,戈恩回到日本受審的機率將非常小,這件事使日本政府外交陷入被動。
  • 戈恩說完了 輪到日本政府說了……
    △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圖片來源網上)戈恩終於開口2020年新年伊始就上演大逃亡的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在黎巴嫩貝魯特當地時間8日舉行記者會,宣稱自己受到了東京檢方的△戈恩在貝魯特舉行記者會(圖片來源網上)戈恩在記者會上否認日本方面對他的所有指控,並批評日本司法制度。這是他從日本逃至黎巴嫩以來首次公開露面。戈恩在會上表示,自己被捕是日產高層一手策劃的,背後的原因是日產業績下滑,日產還和日本檢察官勾結,導致他可能要在日本監獄中待5年才能等到判決結果。
  • 戈恩事件發酵,日產洩露郵件,證明了戈恩被不正當除名
    文/夙靳霽事件發生還要從日產-雷諾-三菱的聯盟說起,當時的卡洛斯·戈恩作為日產執行長,也是日產和雷諾進一步合作的推動者,並為雙方的合併進行著努力。但是卻遭到了日產高層管理員的反對,並且,對戈恩進行了罷免。
  • 日產回憶錄:索賠100億日元,與戈恩分手後真的快樂嗎?
    日產汽車表示,「公司提出的經濟損失是由於戈恩多年的腐敗行為所造成的,這些行為包括非法挪用公司資金、無償使用海外住宅以及私自使用公司的噴氣式飛機等」。2019年年末,保釋在家的原日產汽車董事長卡洛斯·戈恩逃出日本。2020年1月8號,成功完成「越獄」的戈恩在黎巴嫩開新聞發布會怒懟日產。
  • 日產前董事長戈恩出逃黎巴嫩,日本警方看新聞才知道...
    1999年接手日產汽車後,戈恩用時不足兩年,將日產從一個連續7年虧損、背負債務高達21000億日元瀕臨破產的企業扭轉成全球獲利率最高的汽車公司。 由於雷諾日產交叉持股,雷諾持有日產43.4%股份,而日產公司只有雷諾公司15%無投票權股份,日產收購三菱34%股份,成為後者最大股東。 這樣一個股權結構,法國繼續控制聯盟最高層,日產顯然不服。日本人希望得到聯盟控制權,要重組企業,法國不接受,戈恩就成了雙方博弈焦點人物。
  • 戈恩事件還未落幕 日產又一前高管面臨審判
    或許誰也不曾想到,日產汽車前CEO卡洛斯·戈恩瞞天過海逃出東京一案還未落幕,日產的另一位高管格雷格·凱利(Greg Kelly)即將面臨審判,等待他的或許是長達
  • 堪比007電影:前日產董事長藏在樂器箱中逃離日本
    黎巴嫩外交部12月31日確認,在日本被取保候審、禁止離境的前日產雷諾公司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已經於當地時間30日「合法」從貝魯特機場入境。他解釋自己並非逃避法律制裁,而是「逃離日本的司法不公及政治迫害」。「不會再被日本有罪推定、無視人權的司法體系當做人質……我終於能夠自由地與媒體溝通,並期待開始下一周的生活。」
  • 日產回憶錄:索賠100億日元,與戈恩分手後的昔日汽車巨頭真的快樂嗎?
    2019年年末,保釋在家的原日產汽車董事長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逃出日本。2020年1月8號,成功完成「越獄」的戈恩在黎巴嫩開新聞發布會怒懟日產。戈恩表示,他「在全世界面前被認定有罪」是前日產高管西川廣人等人的「陰謀」。戈恩說「我非常愛日本,也很愛這個公司,這是我全情投入這份工作的原因。
  • 司法體系被戈恩抨擊後,日本政府罕見連開兩次記者會反擊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楊徵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黎巴嫩司法官員9日表示,黎巴嫩檢方已經對日產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發布離境禁令。逃回老家的戈恩8日在黎巴嫩貝魯特的記者會上將矛頭直指日本司法體系,稱「日本法律體系違反基本人權」,還稱「日產汽車和檢察官之間的勾結無處不在」。
  • 今日話題丨日產前董事長戈恩「越獄」成功,是日本警方的恥辱嗎?
    據媒體報導,戈恩可能從土耳其乘坐私人飛機抵達貝魯特拉菲克哈裡裡國際機場,抵達時間為2019年12月29日晚些時候。據一家黎巴嫩電視臺報導,一家私人安保公司「幫助」戈恩「逃跑」,戈恩入境黎巴嫩時持一本法國護照。 日本外務省官員表示,由於日本和黎巴嫩沒有締結引渡條約,所以「如果對方國家不同意,就不能引渡回日本」。
  • 國際刑警組織對戈恩發出通緝
    事實上就目前看來,黎巴嫩對戈恩還是持保護態度的 。 據外媒報導,黎巴嫩當局於周四收到了國際刑警組織對剛剛逃出日本的日產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發出的逮捕令。
  • 「成本殺手」具備特工潛質 4方面了解戈恩和日產的愛恨情仇
    有分析人士點評,戈恩選擇回到黎巴嫩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黎巴嫩沒有和日本籤署引渡條例。 如果按照中國人的宗族觀念來理解,戈恩的「根」其實就是在黎巴嫩,所以那裡最大程度上會是護佑他的「家」。
  • 日產董事長戈恩為什麼要大逃亡
    最近日產董事長戈恩逃亡事件很多小夥伴都很感興趣,但對來龍去脈不太清楚,我來跟大家聊聊。危難之下,他再次主導日產汽車出資22億美元收購三菱汽車34%的股權,自此,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成功組建,戈恩也一躍成為三大汽車集團公司的最高決策者,牛逼不?
  • 電影裡才有的勝利大逃亡 日產前董事長戈恩藏身樂器箱逃離日本
    黎巴嫩MTV電視臺報導,戈恩從日本一座地方機場出發,經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轉機,最終抵達貝魯特。就戈恩何時抵達黎巴嫩,多家媒體說法不一致。美聯社報導,戈恩的聲明稱他並非逃脫審判,只是想避免「不公正和政治迫害」。戈恩自首次被捕起一直自稱是董事會叛變的受害者,指認日產高層捏造罪名合謀剝奪他對企業的領導權,以阻止日產和法國雷諾汽車公司加深「融合」,從而危及日方股東利益。
  • 戈恩與日產雷諾的愛恨糾葛迎來新篇?
    1月8日,從日本成功「逃亡」黎巴嫩的雷諾和日產的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召開媒體發布會,引起外界一片譁然。2月19日,路透社報導稱,法國已經正式開始對戈恩非法使用雷諾資產一事展開司法調查。並委託具有更大權限的預審法官指揮搜查,據了解,預審法官可以勒令拘留嫌疑人、發布國際通緝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