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黃蜂》這部電影,影評人看的是藝術表現力、變形金剛迷看的是劇情以及主人公,而車迷看的則是電影裡面的車。
《大黃蜂》作為《變形金剛》系列的衍生作品,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整個《變形金剛》系列的前傳和大黃蜂的人物番外篇。和《變形金剛》系列不同,《大黃蜂》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溫情戲更多、打鬥戲更少,同時大黃蜂的車輛設定也回歸了最初的大眾甲殼蟲。
或許還有一些朋友沒去看這部電影,所以關於劇情方面就先不做透露了,我們先來看看在這部電影當中幾個主要變形金剛的變形車輛。
在大黃蜂剛到地球的時候,為了躲避人類軍隊的追捕,變身成了一部黃色的威利斯。對於威利斯,大部分的車迷朋友都非常熟悉了,二戰催生出的一部經典車,現Jeep品牌的前身。不過在這部影片中,威利斯的出現不過是打個醬油罷了。
而甲殼蟲的回歸可以說是滿足了所有人對於這部電影的期待,畢竟在動畫版本裡大黃蜂的形象就是一臺黃色的甲殼蟲。其實甲殼蟲這部車的名氣也是非常大的,這部誕生於上世紀30年代的德國國民車,便是出自費迪南德·波爾舍之手的作品。
在電影《大黃蜂》中,那位女性的霸天虎角色叫做粉碎,它能夠變形成為普利茅斯Satellite汽車和鷂式飛機。同時,它也是大黃蜂最後幹掉的一個霸天虎。
或許很多朋友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影片中的普利茅斯Satellite是1972年款,這個造型在當時來說算得上是標新立異,同時也是典型的「MucleCar」樣式。在另外一部著名的汽車電影中,普利茅斯的車型也有出現,那就是《速度與激情8》當中,多姆駕駛的那臺普利茅斯GTX。
另一個被大黃蜂幹掉的男性霸天虎角色就是反彈球,他同樣也能夠變形成為飛機和汽車兩種形態,其中變形車輛是AMC的Javelin。
Javelin是AMC汽車公司於60年代末70年代初生產的Ponycar,影片中的是一臺1973年改款的第二代車型,而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Javelin總共也就只生產了兩代車型。
在影片的末尾部分,大黃蜂變成了一部1972年款的科邁羅,這也算是和《變形金剛》系列主體產生了交集。關於科邁羅這部車,國內的朋友們現在都不陌生了,早在《變形金剛1》在國內上映的時候,大黃蜂這一角色就成為了科邁羅這部車的代名詞。
而在前段時間外媒曾報導,通用正在兜售《變形金剛》系列電影中的科邁羅車型,並且是從第一部到第五部中的所有車型打包出售。但是,這些科邁羅並不具備合法上路的資格。
在《大黃蜂》這部電影當中,大黃蜂的人設和之前《變形金剛》系列影片略有不同,在這部番外傳中,它帶著更多溫情色彩。也正是因為這種「反常」的變形金剛,整部影片才會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在這部影片當中令人最欣慰的一件事情無疑就是,大黃蜂終於「回歸真身」,曾經的甲殼蟲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