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故事繪本——《蝸牛與玫瑰》。書中講了一個含有深意的故事,令我十分難忘。
只會誇誇奇談的蝸牛終生一事無成,而默默無聞的玫瑰卻用奉獻的一生詮釋平凡的偉大。自負的蝸牛說了無數的真理,許下了許多的承諾,但一個都沒做到。在它過完一生的時候,留下的只有遺憾和悔恨。玫瑰在即將走完一生的時候,它看見了一位鋼琴家胸前別著它的花朵,一位文學家把對它的讚美寫在了書中,玫瑰笑了。
讀到這些內容時,我不禁想到:只要付出了,人們就會以自己的方式回饋於你。
默默奉獻的玫瑰即使在離世時,也要告訴人們:把它的軀體當柴燒掉,供人取暖。我也想像玫瑰那樣,甘心付出,不求回報。
與玫瑰相比,書中的蝸牛卻是一個很典型的反面教材。蝸牛說:「我會幹出一番大事,不可能就像你一樣開開花,也不會就像奶牛一樣擠擠奶。」當被問到:「那你怎麼沒做到呢?」蝸牛說:「我在等待時機呢。」蝸牛一直都在吃吃睡睡,在等待和幻想中過完了一生。只知說大話的人是做不出大事的。要成為一個成功者,就決不能拖延。一定要說到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蝸牛與玫瑰》雖是一本兒童繪本,但是故事裡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作者簡介:陳仁天,出生於2009年4月1日,現在在德威學校五(2)就讀,愛好寫作。
2018年1月《秋天來了》、2018年12月《有趣的樹》分別榮登惠州小作家報,2018年參加「北大新世紀」作文比賽,榮獲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