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樂劇樣樣精彩 昆明非物質文化音樂雲展演即將揭開面紗

2021-01-10 中國日報網

昆明非物質文化音樂雲展演即將揭開面紗(供圖)

昆明非物質文化音樂雲展演即將揭開面紗(供圖)

昆明非物質文化音樂雲展演即將揭開面紗(供圖)

昆明非物質文化音樂雲展演即將揭開面紗(供圖)

2020年「創意昆明」系列主題活動將採取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形式舉行,備受矚目的昆明非物質文化音樂雲展演也將以線上展的方式進行呈現。

屆時,將採用全新的信息技術搭建超現實虛擬展廳,運用當下熱門的科技與古老的非遺文化相結合,既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樂享非遺文化盛宴,又能延續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期間,傳唱百年的天籟之音《阿詩瑪》《一家親》、瑞彩蹁躚的民族舞蹈《大三弦》《霸王鞭》《晉寧秧佬鼓》、淨化心靈的自然聲韻《嗚嘟演奏》《原生態蘆笙歌舞表演》、神秘多變的民間戲劇《三英戰呂布》《小姨妹過河》《七星燈》,10個內容豐富、類型多樣的精彩節目將輪番上演。

傳唱百年的天籟之音

一段動人的歌聲可以穿越百年,這不僅僅是旋律本身與心靈的共鳴,更是一個民族背後那世代相傳的精神力量。一位美麗善良的撒尼姑娘,一段廣為流傳的優秀民族敘事長詩。《阿詩瑪》是撒尼人民經過千錘百鍊而形成的集體智慧結晶,反映了彝族撒尼人的民族精神。

阿詩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王玉芳,今年已79歲高齡,站在臺上的她仍然聲音清亮,《阿詩瑪》的故事在她的歌聲中娓娓道來。王玉芳的兒子普才學和兒媳畢瓊英也作為阿詩瑪的傳承人演唱一曲,氣息渾厚、感情飽滿,在他們的歌聲中,我們更能感受到傳承的意義所在。

擁有天籟之音的周麗珍,歌聲清澈明亮、不事雕琢,她演唱的《一家親》是雲南省楚雄彝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梅葛調和左腳調的小調串聯,表達了彝家人對遠道而來客人的一片深情厚誼。作為梅葛調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周麗珍有著「酒歌皇后」的美譽,在非遺的舞臺上,她用歌聲讓聽者的心沉醉。

瑞彩蹁躚的民族舞蹈

熱情奔放的彝族人民生來能歌善舞,每逢歡樂場景、節日慶典,撒尼青年跳起歡快的大三弦舞,哨聲迭起,金笛齊鳴,場面壯觀。大三弦是彝族撒尼人娛樂、抒情的主要樂器,大三弦舞節奏明快、鏗鏘有力、自由奔放、瑞彩蹁躚,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徵和藝術價值,深受撒尼人民喜愛。

大三弦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普志光,從小就熱愛唱歌跳舞,17歲就正式開始學習大三弦,經過多年的練習和表演,現如今,他已經技藝純熟,在舞臺上遊刃有餘、歡快自如。

彝族舞蹈霸王鞭的名聲同樣不遜色於大三弦舞,此舞相傳為西楚霸王項羽酒後興起,揮鞭作舞而流傳下來的。石林地區所用的霸王鞭以舊時的銅錢,穿入一條長約一米的木夾中,舞時常以鑼鼓作伴奏,舞者一手拿著霸王鞭,一手摩擦銅錢,隨著樂聲有節奏地邊舞邊不斷地拍擊,動作變化複雜、優美歡快。

出生於石林縣的方芳和張連發自幼酷愛民間傳統舞蹈,後又相繼拜入霸王鞭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普華昌門下,系統、全面地學習傳統民間霸王鞭舞,經過多年學習和實踐,兩人熟練掌握了霸王鞭舞的高難度技巧,在這次的表演中,二人通力合作,表演天衣無縫。

彝族舞蹈中的另一代表晉寧秧佬鼓,發源於昆明市晉寧區雙河、夕陽彝族鄉的彝族聚居村落,彝語叫「者波必」,意為敲著空心木跳的舞蹈,由於其風格獨特、韻味淳厚、氣勢震撼,在民間獨放異彩,享有「雲南的威風鑼鼓」「金牌秧佬鼓」的美譽。

此次站上非遺舞臺的表演者個個精神飽滿,彝族漢子們的粗獷在洪亮的鼓聲中得到釋放,彝族阿妹們的活潑熱情在流暢有力的打擊中感染著全場,鼓聲急促、舞步歡快,整個舞臺都被他們點燃。

淨化心靈的自然聲韻

流傳了2700多年的嗚嘟,在昆明市非物質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楊德雲的口中吹響,無論是大嗚嘟的古樸悠揚,又或是小嗚嘟的清脆明亮,都讓人感覺身處寧靜的山谷,風聲夾雜、河水流淌。

楊德雲不僅有著精湛的演奏技巧,還精通樂器製作及作曲,小嗚嘟、泛音笛、和聲嗚嘟就是他根據傳統嗚嘟技藝發明的演奏樂器,在這次的表演中,楊德雲和他的團隊將為大家一一展示。

另一位藝術家羅羅撥四來自大理州「跳菜之鄉」南澗,他所表演的原生態蘆笙歌舞一開口便驚豔四座。羅羅撥四用口技模仿雄雞打鳴的聲音拉開了表演的序幕,洪亮的雞鳴滿懷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他邊唱邊跳邊吹奏,嗓音高亢嘹亮、歌聲鏗鏘有力,野性的唱腔充滿了原始氣息,一瞬間將觀眾拉回到那山高樹深的自然場景,整段表演生動而又充滿活力。

神秘古老的民間戲劇

關索戲是流傳在澂江縣的一個古老而稀有的特殊劇種,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初是古代用於驅邪逐疫的儺祭儀式,後逐漸發展成娛神娛人兼有的儺戲,被稱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

關索戲在中國,目前僅在雲南省玉溪市澂江縣陽宗鎮小屯村有,由關索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周如文帶領的小屯關索戲文藝隊正是來自那裡。在這群表演者的身上,可以感受到對儺戲的敬畏之心,他們愛惜服飾、面具,更敬重劇中的角色。此次展演的曲目是《三英戰呂布》,臺上的演員走位有序,唱腔古樸,一招一式中都體現著這古老藝術的魅力,臺下的器樂伴奏雖是簡單的鑼鼓,但鏗鏘有力、蒼勁古樸。這個古老又帶有神秘氣息的戲劇,帶著百年前留下的故事在一片鑼鼓聲中緩緩傳承。

由雲南省花燈劇院表演的《小姨妹過河》也是此次展演的人氣之作,衝破世俗偏見的甜美愛情故事,展示男女之間的「愛」與「真誠」。

滇劇聲腔獨特,表現力強,板式豐富多變,曲調自然流暢,能表演各種題材、樣式、結構和情調的劇目,具有獨特的藝術個性和風格,距今有200餘年歷史,被譽為「滇粹」。此次由雲南省滇劇院帶來的節目傳統滇劇《七星燈》,高亢激越又兼柔和悠揚的唱腔絲絲入扣,精彩的故事令人回味。(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昆明非物質文化音樂雲展演開展在即
    央廣網昆明12月3日消息:作為2020年「創意昆明」系列主題活動之一,昆明非物質文化音樂雲展演即將以線上展的方式進行呈現。展演節目內容提前錄製,並藉助信息技術搭建出超現實的虛擬展廳,帶觀眾深入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 「創意昆明」首次雲上開幕 5G+VR雲展館上線 3D立體場景帶來沉浸式...
    搭上高新技術的翅膀,2020年「創意昆明」系列主題活動八大線上板塊邀你「雲看展」,八場線下活動感受精彩創意。技術支撐 打造深度交互VR體驗應用進入「創意昆明」5G+VR雲展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2.5D沙盤圖。
  • 石屏曲左村四弦隊榮獲雲南省第十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金獎!
    這部在石屏縣哨衝鎮曲左村取景拍攝,以石屏已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項目《彝族海菜腔》代表性傳承人阿家文老師作為整部電影靈魂人物,串起整個故事的微電影《琴音未泯》一上線就獲得眾多好評!同時也讓大家對石屏的非物質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然而這部微電影反映出的「四弦精神」豈是說說而已?他們最近就走出電影,夢想照進現實啦!!!
  • 2020年「創意昆明」來啦!
    03第三屆昆明文化創意產業特色展以五華、盤龍、官渡、西山、呈貢五個主城區為主,重點展現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成果,重點展示各地具有代表性和創新性的特色文創產品,採用3D建模,在「創意昆明」雲展館展示。大賽將在「創意昆明」雲展館中專門開設金茶花展廳,對歷屆獲獎優秀作品進行展示,推動參賽作品的成果轉化。
  • 青島演藝集團歌舞劇院60周年藝術成果展演季開啟 8臺演出點亮60年...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青島演藝集團歌舞劇院60周年藝術成果展演季11月12日在人民會堂開啟。在近兩個月時間裡,歌劇、舞劇、曲藝專場、呂劇專場、交響音樂會、民樂音樂會、流行歌會等多種形式的精品作品輪番上演,歌舞劇院各個團隊優秀演員,將登臺展示各自的文藝專業。
  • 酒泉市肅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數字演藝廳即將建成
    作為自治縣成立70周年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總投資1200萬元的肅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數字演藝廳項目,經過緊張的建設,目前,室內裝飾裝修已接近尾聲,將於近日完工並投入使用。來到位於縣會展中心3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數字演藝廳,工人們正在安裝座椅、懸掛幕布,後臺的工作人員正調試剛安裝好的設備。飛利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熊飛說,現在在安裝我們的座椅,燈光、音響現在已經安裝完成,現在正在調試,預計15號左右完工。
  • 民族民間歌舞常態化展演開始了!獨克宗古城月光廣場...
    疫情逐漸好轉天氣也漸漸轉暖6月5日傍晚香格裡拉市獨克宗古城月光廣場弦子悠揚、長袖飛舞由迪慶州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迪慶州2020年民族民間歌舞常態化展演正式拉開帷幕>盛夏的香格裡拉還帶有絲絲涼意,卻阻擋不了各族群眾弘揚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激情,演員們彈響獨具特色的民間樂器、邁著矯健的舞步、甩著飄揚的長袖,為現場觀眾獻上一場精彩的弦子舞表演。
  •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群眾文藝雲上展演張家口專場...
    ,明天張家口專場即將如期而至。7月5日19:30,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張家口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河北省群眾藝術館、張家口市群眾藝術館承辦的「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群眾文藝雲上展演張家口專場將在河北省群眾藝術館虹光劇場上演。
  • 昆明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與保護融入城市古鎮旅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6月13日,2020年中國(昆明)官渡第十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在昆明市官渡古鎮非遺中心拉開帷幕。活動引得大量遊客駐足圍觀,參與「非遺練習生」活動,親身體驗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
  • 「創意昆明」5G+VR雲展館上線 3D立體場景足不出戶「雲看展」
    」系列主題活動包括線上線下兩個部分,八大線上板塊邀你「雲看展」,八場線下活動感受精彩創意。掃描二維碼或關注「創意昆明」微信公眾號,就可足不出戶開啟「雲看展」模式,突破時間、地域、場地的局限,體驗「昆明文化創意產業第一展」與網際網路技術創新融合。
  • 亞洲文化展演開幕
    &nbsp&nbsp&nbsp&nbsp本報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鄭海鷗)亞洲文化展演開幕式演出《亞洲芭蕾之夜》14日在京舉行。本次演出由中國中央芭蕾舞團承辦,北京中芭演出有限公司協辦。
  • 市群藝館組織策劃指南針音樂合唱團 樂絲坊音樂專場雲上展演活動
    由黃岡市群眾藝術館主辦,黃州區赤壁街道桐梓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指南針音樂合唱團、樂絲坊承辦的「擘畫新藍圖  開啟新徵程」指南針音樂合唱團  樂絲坊音樂專場雲上展演,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豐富全市群眾文化生活
  • 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啟幕
    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啟幕 2020-12-14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建成昆明地方文獻特色庫、圖書館古籍文獻特色庫、圖書館民國文獻特色庫、《春秋十講》視頻特色庫、節慶活動數字資源庫、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資源庫和文旅地圖資源庫等一大批數字文化資源。全市公共圖書館自有數字資源122.81 TB,市圖書館數字資源達到58TB,14個縣(市)區公共圖書館館均達4.6TB。
  • 【雲上梯田·夢想紅河】首屆哈尼「多聲部」原生態展演在紅河縣舉辦,現場精彩劇照,不要錯過!
    憑藉自己對哈尼多聲部音樂的喜愛,陳習娘放棄了在村裡的其他賺錢的工作,以表演哈尼多聲部為主業。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之後,陳習娘在村裡開始做傳統樂器,教人學唱哈尼族多聲部音樂。陳習娘說,如今學唱的都是四、五十歲的同村人,年輕的村民都出去打工賺錢去了,他擔心,再沒有年輕人來傳承,這項民族文化會失傳。
  • 「同源一脈」閩臺文藝展演在榕精彩呈現
    「同根一脈」閩臺文藝展演在福建大劇院舉行(你好臺灣網 圖)你好臺灣網福州11月19日消息 (記者 呂貝娜)11月18日晚,「同源一脈」閩臺文藝展演在福建大劇院舉行。福建省歌舞劇院、福建省實驗閩劇院、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中心的演職人員和在陸臺籍演職人員同臺表演。
  • 【恩施文旅號】喜訊丨《盤歌舞出幸福來》榮獲「文化力量·民間...
    【恩施文旅號】喜訊丨《盤歌舞出幸福來》榮獲「文化力量·民間精彩」湖北省第五屆群眾廣場舞展演活動二等獎 2020-09-23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師大音樂學院 點燃音樂劇社《歌舞青春3》為你獻聲!
    樂牙兒覺得自己學習生活在音樂學院真是件太幸福的事了,眼觀六路全是帥哥美女,耳聽八方全是美聲鋼琴聲,如果我還在媽媽的肚子裡面這絕對是最好的胎教了,今天樂牙兒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音樂學院的點燃音樂劇社和他們的最新作品《歌舞青春3》。
  • 汕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您知多少?
    在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戲曲、消費習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等幾大類中有31個項目已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13個項目入選省級;滾地金龍、陸豐皮影戲等5個項目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汕尾漁歌等四個項目,已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些民間藝術有的是全省唯一的,有的甚至是全國唯一的民間藝術。這裡我們介紹我市部分文化項目,以饗讀者。
  • 阿昌族創新時尚服裝驚豔亮相雲南2020雲上民族賽裝文化節
    ,各州市委宣傳部協辦,楚雄州委宣傳部、昆明市委宣傳部、雲南日報報業集團、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絲路雲裳•七彩雲南2020雲上民族賽裝文化節」在昆明新迎新城和公園1903同時舉行,有民族服飾、國際時尚、獨立設計師、高校設計等40餘場品牌服飾發布大秀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