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2021年的第一個月就快結束了,央視曝光的那張A4紙的視頻又被轉發了起來。那張可以量化全部人生的A4紙,把餘生安排得明明白白,看哭了多少人。
請一定要花2分鐘時間看完這個視頻↓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人生完全被量化,你敢直視嗎?
人們都說人生很短,究竟有多短?大概有900個月。如果畫一個30×30的表格,一張A4紙就足夠了。
每過一個月,就畫一個格子,人生結束時,整張紙就被塗滿了。
我們來做一些假設。
如果你今年在讀大學,20歲,那麼你已經走完人生的多少部分了呢?如下圖可見:
如果你今年大學畢業,初入社會的你,人生就是這樣的:
如果你談了一場半年的戀愛,它在你人生中佔據了這樣的時間比例:
假如你的家庭剛擁有了一個小孩,在孩子上幼兒園前你能和他朝夕相處的日子只有這短短的一些日子:
而孩子考上大學離開家之前,父母和孩子大概能相處這麼久:
假如你和父母天天見面,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是這樣的:
假如你們一個月見兩次面,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就是這樣的:
看完是不是心裡咯噔一聲?
原來我們被量化的人生,竟然如此短暫!
原來我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短暫到可以用「殘忍」來形容.
當你與父母能夠相處的時間僅剩一個方格時,你原以為還有大把的時間去陪父母,但此刻就該明白,他們正在退出你的生命。
趁還有時間,把曾經說過的「感恩父母」的大話,都一一落到實處吧。
有人說,看完央視這個A4紙視頻發現,比智商、情商更重要的,是「時間商」。
時間商是美國管理學家斯蒂文·赫爾提出的概念,所謂「時間商」,就是我們對待時間的態度,以及運用時間創造價值的能力。
同樣一張A4紙,有的人能活出精彩,而有些人,則在不知不覺中畫亂了自己的人生。很顯然,這就是每個人對時間的不同運用帶來的不同結果。
就像每個學生的時間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有的同學可以高效完成作業,利用剩餘的時間預習、複習,還有多餘的時間看課外書和鍛鍊玩耍,什麼都不耽誤;而有的同學光是完成作業就付出了全部的時間和精力?並不是智商問題,而是對時間的把控問題。
一天的可控時間有多少?一天的高質量時間又有哪些?恐怕很多人都沒有統計過。當你仔細觀察那些高效的時刻會發現,時間管理的本質是對個人精力的管理。
我們要學習這麼多門課程,語數外、史地政/理化生,又是作業又是試卷,根本沒有時間複習完所有內容。這就要我們將有限的精力合理地分配在需要實現的目標上。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每天完成一部分、進步一點點更為現實。「切割時間」,細化大目標,一步一步地把時間合理分配給薄弱學科。
這些小建議也不妨試試:
1.在家時,儘量遵守上學時的作息時間。
2.提前把有關學習的東西準備好,減少各種幹擾因素。
3.迅速進入學習的狀態,分心時心理暗示自己要集中精神。
4.遇到瓶頸時不要鑽牛角尖,先放下,做下一項事情。
5.不要輕易模仿別人的學習計劃,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安排任務。
受疫情影響,今年這個寒假外出的時間少了很多,同學們怎樣度過假期才能更有效率和收穫呢?
寒假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將其劃分為三個階段:1. 幹活階段,2. 過年階段,3. 收心階段,每個階段的重點任務不同。
幹活階段:
剛結束一學期緊張的學習和考試,先放鬆一天,然後趁還沒忘記平時學習的節奏和剛考完的內容,先把作業抓緊完成。這個階段寫作業和複習的效率是最高的,千萬不要鬆懈。
過年階段:
和親朋好友歡聚時,多了解生活、時事,多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見識和素養。在這段時間,也可以看一些課外書,增加閱讀量,愉悅身心。值得注意的是,多讀平時沒空讀的名家經典。
收心階段:
把心態調整到上學時的狀態,作息時間恢復到上學時間。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預習、複習。也為開學後的學習擬定一個計劃。
每個階段的作息時間表都不同,大家要及時更改自己的時間表,一旦制定就要嚴格遵守和執行。
2021年伊始,
是時候再好好看看這張「人生A4紙」了。
這不是製造焦慮,而是督促反思生活,
這樣才能走好「人生A4紙」上的每一格。
2021,願你不負時光,收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