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480字,閱讀需要7分鐘。文|言念 原創圖文,侵權必究。
前陣子重溫了三部電影,是一個三部曲,迄今為止我看過的愛情電影中,覺得最好的三部。
看這三部電影,一開始是出於對它的時間跨度感興趣,
每一部上映時間相隔9年。
1995年第一部,2004年第二部,2013年第三部,每一部的男女主都沒有換,男主伊桑·霍克從25歲到43歲,女主朱莉·德爾佩從26到44歲。
導演跟拍了18年。
三部電影的豆瓣評分都是8.8分,且都位於豆瓣電影top250排行榜上。
恰逢今日有空,把它們推薦給你。
這三部電影不怕劇透,本身情節也很簡單,是著名的話癆片,本文請放心食用。
看過的胖友不要緊,繼續看下去,說不定有一些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關於這三部電影,還有一個遺憾的故事。
1989年,導演理察在費城與Amy相遇,兩人聊藝術,聊電影,聊科學,渡過了一個爛漫的夜晚,也互相留了聯繫方式,但後來還是失聯了。
而他們的這段經歷,促成了『愛在』系列電影的拍攝。
導演想通過《愛在黎明破曉時》和Amy重逢,但她終究沒有出現。直到《愛在午夜降臨前》拍攝之前,才知道Amy早在94年就因為車禍離世。
而他們的故事只能通過電影延續。
人生最大的遺憾也莫過於此。拍了18年的電影,也可以說是對此的一種彌補吧。
接下來簡單回顧一下這三部的劇情。
先從第一部——《愛在黎明破曉前》(《before sunrise》)講起。
男主傑西,女主賽琳娜,一個從美國,一個從法國,上了同一輛火車的同一個車廂,經過維也納。
賽琳娜旁邊的那對夫婦吵了起來,嚴重影響了她看書。
因此她換了座位,恰好坐到了男主旁邊的空位置上。
兩人相互試探性交流之後,便聊了起來。
不聊不知道,一聊才發現在同個頻道上。因此他們一起下了車,準備到維也納走走。
畢竟是陌生人,剛接觸就要一起渡過夜晚,兩人剛開始還是比較羞澀的,不太自在,在大街上隨便亂逛。
後來他們走進了一個唱片店,聽著《come here》,才開始互相深入了解。
這一幕可以說是最經典的了。
當我望著你時,恰巧你在望向遠方,當你望向我時,我也假裝在看風景。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衝著這句話而來看了整部電影。
最後他們的眼神不期而遇,才不再逃避對方的愛慕之情。
其實在火車上的聊天就已經產生情愫,只是到這裡才互相發現,一往而深。
接著他們聊著聊著到了深夜(嗯,一整部都是在聊天,沒什麼情節),此情此景下也發生了一些難以抵抗的事。
到了第二天早上,兩人分別。
為了爛漫,沒有留下聯繫方式,只是約定6個月後在火車站見面。
史上最作死的爛漫方式就在這裡產生了,
6個月之後有沒有見面呢?沒有。第二次見面已是9年後了。
也就是第二部——《愛在日落黃昏時》(before sunset)。
一別就是9年。這時候的傑西已經是一名暢銷書作家。
這一天他到法國做圖書分享會,往外一瞥,賽琳娜就站在前面看著他。
時隔九年,賽琳娜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二十多歲的青澀女孩了。
這些年她談過了幾場戀愛,也如她所願,成了環保組織的成員。去了許多地方,也更深入地認識了世界,幫助了許多弱勢群體。
而傑西成為暢銷書作家之餘,也已經結婚生子。
這次的見面有一些生疏,也有一些遺憾。
不過兩個人聊了幾句之後就又親密起來。
他們仍是毫無忌憚地閒談,談婚姻,談往事,談人生,談他們對事物的看法,談天談地,無所不談。
總之只要在一起,就是話癆。
閒聊過程中,又一個經典畫面出現了。
就是這張毒奶。
去年4月巴黎聖母院大火的時候,這張圖在網絡瘋傳,其實就出自於《愛在日落黃昏時》,唉,只能說世事無常。
不多說,回到劇情。
為了跟賽琳娜多待會兒,傑西送她回家,路上又談到了婚姻,談到了戀愛,談到了孩子。兩個彼此深愛的人,談到這些總會有所觸動。
因為傑西已經結婚,有了家庭,還有了孩子,導致賽琳娜在車上直接發飆。
很多遺憾。
多年前賽琳娜曾到美國住過一段時間,他們互相遠遠地看到過,覺得那個人很像對方卻不敢相信,誰也沒有追過去,造化弄人。
想摸他的頭,但又不能。
其實傑西又何嘗快樂過,他娶了不愛的人,現在因為婚姻,他們中間已經存在一條溝壑,即使相愛也不能在一起。
最後傑西送她回到房間,賽琳娜彈唱了一首歌:《A waltz for a night》,
這是在那次分別後專門為傑西而作的。
回到上面所說的,我們知道,傑西成為了暢銷書作家,而那本暢銷的書,正是為賽琳娜而寫,寫的是他們第一次見面的故事。
他到巴黎開見面會,也是為了試試能否見到她。
正是:我為你寫了一本書,你為我作了一首歌。
遺憾,而又爛漫。
有的人,錯過了一次就不想再錯過了。最後畫面停留在房間裡,而傑西也已經錯過了航班。兩人能否再續前緣呢?
接下來就是《愛在午夜降臨前》(before midnight)
又一個九年過去,這時候他們已經重新組成了家庭,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各自對愛情,對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時隔18年,當年愛情的爛漫在生活的一地雞毛之下漸漸消失,吵架和拌嘴也隨之而來。
不完美,但真實。
有爭吵,也有和好,還有感動。
這一部的劇情相比前兩部更少,也是從頭聊天聊到尾,只不過多了一些爭吵,吵吵鬧鬧,接著又和好如初,在相扶中繼續走下去。
生活並不完美,但我們卻擁有彼此。
我想這就是before midnight 想傳達的吧。
三部曲到這裡完結,是否會有下一部,我們期待。
第一部與其說是爛漫,倒不如說是夢幻。
火車偶遇,互相知曉,而又共度良宵。
全是對白的100分鐘,能讓你一點都不覺得沉悶,還泛起很多心思。
兩人毫無保留地展現了對方的所有優點,而又忽視了所有缺點,才會有這麼一出。
我倒是覺得第二部比較爛漫,特別是在遊船上談笑風生的時候。
殘陽鋪水,晚風吹拂,那一刻真的好美。
寫書作歌,只為不相忘,盼能重逢,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爛漫。
因而三部之中,我更喜歡的是第二部。
而第三部,完完全全就是真實寫照了。哪有那麼多的爛漫,最終都會在生活的一地雞毛下爭吵,落到柴米油鹽中。
互相折磨,互相傷害,互相妥協,並肩而行。不過倒是比較溫馨,也是令人感動。(電影裡有好多小細節,這裡就不多說了)
這不就是真愛麼。
爛漫是爛漫,生活是生活,愛是愛。三者並不矛盾,但卻難以兼得。
我們歌頌愛情,不正是因為如此麼。
我是言念,
關注我,評書說影,一起走進文藝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