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請你馴養我吧。」它說。
「我很想馴養你,」小王子回答,「但是我沒有那麼多時間。我得去尋找朋友,我還有許多事物要認識呢。」「只有被人們馴服了的事物,才能為人們所認識。」狐狸說,「人們再也沒有時間去認識別的什麼事物了。他們總是到商人那裡去買現成的東西。但是,由於世界上還沒有出售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沒有朋友。要是你想交一個朋友的話,你就馴養我吧!」「應該很耐心。」狐狸答道,「開頭時你就這樣坐在草地上,要離我稍遠些。我偷眼看你,你什麼也別說。言語是誤會的根源。但是,你每天都可以坐得離我更近些……」「最好在同一個時間來。」狐狸說,「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我從三點鐘起就會開始感到幸福了。愈是臨近四點鐘,我就愈是感到幸福。四點鐘一到,我就會坐立不住,惴惴不安起來:我將發現幸福是有代價的!就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該在什麼時候做好心理準備了……這需要養成習慣。」「這也是一件早被人忘掉了的事情。」狐狸說,「所謂習慣,就是使某一天不同於其他的日子,使某一時刻不同於其他的時刻。比如說,捉我的那些獵人們就有個習慣。他們每星期四都和村裡的的姑娘們跳舞。於是,星期四就是一個美妙的日子!我外出散步,一直走到葡萄園。如果獵人們隨便什麼時候都跳舞,每天又都是一個樣,那麼我也就沒休息的日子了。」就這樣,小王子馴服了狐狸。分手的時候快要到了,狐狸說道:「這是你的過錯。」小王子說道,「我本來一點兒不希望你難過的,可你偏偏要我馴服你……」「由於麥子顏色的緣故,我還是得到了好處。」狐狸說。「你再去看看那些玫瑰花吧。你一定會明白,你的那朵花是天下獨一無二的玫瑰。當你回來向我告別的時候,我將贈你一個秘密作禮物。」「你們一點也不像我的那朵玫瑰花,你們還什麼都不是呢。」小王子對她們說。「沒有人馴養過你們,你們也沒有馴養過任何人。你們就像我的狐狸過去那樣,它那時只是一隻與成千上萬隻狐狸一樣的狐狸。可是,我現在已經和它交上朋友,它現在就是世界上一隻獨一無二的狐狸了。」「你們美麗,但是你們空虛。」小王子又對他們說道,「沒有人能為你們去死。當然,一個普通的過路人會以為我的那朵玫瑰花和你們一樣。但是,她單獨一朵花就比你們全體都名貴。因為她是我澆灌的花。因為她是我放到玻璃罩下的。因為她是我用屏風保護起來的。因為她身上的毛毛蟲(除了兩三隻變蝴蝶的幼蟲外)都是我除掉的。因為我聽過她傾訴愁苦或自誇自贊,有時甚至還傾聽過她沉默無言。因為她是我的玫瑰花。」「再見。」狐狸說,「這就是我的秘密,它很簡單:只有心靈才能洞察一切,肉眼是看不到事物本質的。」「肉眼看不見事物的本質。」小王子重複著這句話,要把它記在心間。「正因為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花費了時間,這才使她變得如此名貴。」「正因為我在我的玫瑰花身上花費了時間……」小王子重複著這句話,要把它記在心間。「人們已經忘記了這個真理,」狐狸說,「但是你不應忘記它。你要對你馴養過的一切永遠負責,你要對你的那朵玫瑰花負責……」「我要對我的那朵玫瑰花負責……」小王子重複著,要把它記在心間。- 小 王 子 原 創 插 畫 周 邊 -
TaoBao: 四十四次日落
小 王 子 語 音 朗 讀
中文版/英文版/粵語版
歡迎關注,請多指教
↑
-
- 我 的 第 四 十 四 次 日 落 -
來自B612小星球微信群的日落 | by Susan
-
像《小王子》這樣的書,本來是不需要有一篇序言的,不但不需要,而且不可能有。莫洛亞曾經表示,他不會試圖去解釋《小王子》中的哲理,就像人們不對一座大教堂或布滿星鬥的天穹進行解釋一樣。我也不會無知和狂妄到要給天穹寫序,所能做的僅是借這個新譯本出版之機,再一次表達我對聖愛克蘇貝裡的這部天才之作的崇拜和熱愛。
我說《小王子》是一部天才之作,說的完全是我自己的真心感覺,與文學專家們的評論無關。我甚至要說,它是一個奇蹟。世上只有極少數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質樸,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從內容到形式都幾近於完美,卻不落絲毫斧鑿痕跡,宛若一塊渾然天成的美玉。
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是,一個人怎麼能夠寫出這樣美妙的作品。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另一件事是,一個人翻開這樣一本書,怎麼會不被它吸引和感動。我自己許多次翻開它時都覺得新鮮如初,就好像第一次翻開它時覺得一見如故一樣。每次讀它,免不了的是常常含著淚花微笑,在驚喜的同時又感到辛酸。我知道許多讀者有過和我相似的感受,我還相信這樣的感受將會在更多的讀者身上得到印證。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是,一個人怎麼能夠寫出這樣美妙的作品。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另一件事是,一個人翻開這樣一本書,怎麼會不被它吸引和感動。我自己許多次翻開它時都覺得新鮮如初,就好像第一次翻開它時覺得一見如故一樣。每次讀它,免不了的是常常含著淚花微笑,在驚喜的同時又感到辛酸。我知道許多讀者有過和我相似的感受,我還相信這樣的感受將會在更多的讀者身上得到印證。
按照通常的歸類,《小王子》被稱作哲理童話。你們千萬不要望文生義,設想它是一本給孩子們講哲學道理的書。一般來說,童話是大人講給孩子聽的故事。這本書誠然也非常適合於孩子們閱讀,但同時更是寫給某些成人看的。用作者的話來說,它是獻給那些曾經是孩子並且記得這一點的大人的。我覺得比較準確的定位是,它是一個始終葆有童心的大人對孩子們、也對與他性情相通的大人們說的知心話,他向他們講述了對於成人世界的觀感和自己身處其中的孤獨。
的確,作者的講述飽含哲理,但他的哲理決非抽象的觀念和教條,所以我們無法將其歸納為一些簡明的句子而又不使之受到損害。譬如說,我們或許可以把全書的中心思想歸結為一種人生信念,便是要像孩子們那樣憑真性情直接生活在本質之中,而不要像許多成人那樣為權力、虛榮、佔有、職守、學問之類表面的東西無事空忙。可是,倘若你不是跟隨小王子到各個星球上去訪問一下那個命令太陽在日落時下降的國王,那個請求小王子為他不斷鼓掌然後不斷脫帽致禮的虛榮迷,那個熱衷於統計星星的數目並將之鎖進抽屜裡的商人,那個從不出門旅行的地理學家,你怎麼能夠領會孩子和作者眼中功名利祿的可笑呢倘若你不是親耳聽見作者談論大人們時的語氣——例如,他談到大人們熱愛數目字,如果你對他們說起一座磚房的顏色、窗臺上的花、屋頂上的鴿子,他們就無動於衷,如果你說這座房子值十萬法郎,他們就會叫起來:「多麼漂亮的房子啊」他還告訴孩子們,大人們就是這樣的,孩子們對他們應該寬宏大量——你不親自讀這些,怎麼能夠體會那諷刺中的無奈,無奈中的悲涼呢?
我還可以從書中摘錄一些精闢的句子,例如:「正因為你在你的玫瑰身上花費了時間,這才使她變得如此名貴。」「使沙漠變得這樣美麗的,是它在什麼地方隱藏著一眼井。」可是,這樣的句子摘不勝摘,而要使它們真正屬於你,你就必須自己去摘取。且把這本小書當作一朵玫瑰,在她身上花費你的時間,且把它當作一片沙漠,在它裡面尋找你的井吧。我相信,只要你把它翻開來,讀下去,它一定會對你也變得名貴而美麗。
聖愛克蘇貝裡一生有兩大愛好:飛行和寫作。他在寫作中品味人間的孤獨,在飛行中享受4000米高空的孤獨。《小王子》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書,出版一年後,他在一次駕機執行任務時一去不復返了。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在地球上再也沒有發現他的那架飛機的殘骸。我常常覺得,他一定是到小王子所住的那個小小的星球上去了,他其實就是小王子。
有一年夏天,我在巴黎參觀先賢祠。先賢祠的寬敞正廳裡只有兩座墳墓,分別埋葬著法蘭西精神之父伏爾泰和盧梭,惟一的例外是有一面巨柱上銘刻著聖愛克蘇貝裡的名字。站在那面巨柱前,我為法國人對這個大孩子的異乎尋常的尊敬而感到意外和欣慰。當時我心想,聖愛克蘇貝裡誕生在法國並非偶然,一個懂得《小王子》作者之偉大的民族有多麼可愛。我還想,應該把《小王子》譯成各種文字,印行幾十億冊,讓世界上每個孩子和每個尚可挽救的大人都讀一讀,這樣世界一定會變得可愛一些,會比較適合於不同年齡的小王子們居住。
——選自周國平小王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