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海市蜃樓》導演奧裡奧爾·保羅:柏林圍牆倒塌改變了整個世界

2021-01-09 界面新聞

奧裡奧爾·保羅是一名西班牙導演,在3月28日他執導的《海市蜃樓》上映之前,只有一部電影在中國內地上映過,便是在2017年9月獲得1.7億票房的《看不見的客人》。豆瓣電影8.8分的成績,讓該片目前排名「豆瓣電影Top250」的第65名。

《海市蜃樓》是他在2018年的最新作品,影片保持了他過去冷峻和邏輯性極強的風格,就連片中時間穿越這樣的科幻情節也十分嚴謹。該片2019年3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故事中,薇拉一家搬入新房時,發現了過去房主留下的攝影機與電視,通過一場風暴,她與25年前生活在這間房子裡的小男孩尼克直接溝通。此後她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丈夫變成陌生人、女兒消失。她為了找回過去的生活,挽回蝴蝶效應帶來的巨大影響,開始與前來調查她的萊拉警長合作。

薇拉與大衛表面上生活幸福,但兩人之間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奧裡奧爾·保羅是一名擅長拍攝驚悚片的導演,在《看不見的客人》當中,他通過一次次的反轉,讓觀眾看到的是人性中的黑暗面,令人不寒而慄,而在《海市蜃樓》裡,他並沒有將驚悚的特性收斂,反而將其非常靈活地運用在進入不同世界的薇拉身上,在濃烈的情感的包裝下,提升了觀眾對驚悚片的代入感。

有一些觀眾認為,《海市蜃樓》裡只進行了兩次反轉,相比《看不見的客人》中將一個真相包裝在多個假象之後,似乎少了反轉、反轉、再反轉的快感。另一方面,《海市蜃樓》通過電磁風暴與電視、錄像機,將25年前與25年後聯繫在一起,這一創意與2000年的好萊塢電影《黑洞頻率》有著不少的相似。該片的豆瓣電影評分在上映第一天也降到了7.7分。

奧裡奧爾·保羅並不認為自己的這部影片與《黑洞頻率》有著太多的相似,「通過電視機和攝影機來進行溝通這一點,《鬼驅人》給我帶來的靈感更大,片中鬼通過電視機把女主角的閨女給擄走了。」

尼克通過電視與攝影機同未來的薇拉進行對話從格局上來說,《海市蜃樓》是一部更加宏大且電影語言更加成熟的一部影片。風暴發生的當天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從保羅的角度來看,這是20世紀末影響世界的一項大事,「能很好地標記這個時間。另一方面,柏林圍牆倒塌相當於改變了整個世界,我在裡面做了一個隱喻,就是女主角薇拉的生活,也在這個時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創作故事時,奧裡奧爾·保羅首先將人物完成。在《海市蜃樓》中,每一名角色都具有非常明顯的特徵,不論出場時間的長短,都能通過簡單的神態與對話明確非常明確他們的過去與個性。不管是殺害妻子的隔壁大叔安吉爾,還是偷偷與薇拉的閨蜜出軌的丈夫大衛,都是一名全面的人,在做出錯事的同時,也會擁有一些人性的閃光點。

在人物完成之後,保羅再讓人物來發展情節,這樣的情節既會符合人物的特性,不會產生為了反轉而反轉的情況,又能儘可能地保證故事的邏輯性相對較強。

尤其是女主角薇拉的一系列變化,都彰顯她差點成為神經外科醫生的強大邏輯。她改變了時空之後,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當她通過大衛、同事和朋友確認這個世界她根本孩子之後,馬上想到了該如何通過自己改變時空的角度去找尋蝴蝶效應的起點,通過這一點來判斷自己的人生究竟是從哪裡分叉的,最終不僅逐一發現了自己在原本時空當中被蒙蔽的真相,讓犯人最終還是繩之以法,接下來還在孩子、愛人當中找到了一個最優解,帶著孩子離開劈腿老公、獲得真愛(在第二個世界中她獲得了與萊拉警長相愛結婚的記憶)。

奧裡奧爾·保羅在《海市蜃樓》中國首映。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界面娛樂對話奧裡奧爾·保羅:

界面娛樂:情感是《海市蜃樓》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角色的許多行為都是濃烈的情感驅動的,電影的靈感來自於哪裡?為什麼將情感放在這麼重要的位置?

奧裡奧爾·保羅:電影的靈感來自我的個人經歷,5年前我的前女友跟我提出來想生一個孩子,我考慮了一下,沒有答應這個事,後來我們就分手了。分手之後我想,如果當時生了孩子,我現在的生活會怎麼樣?因為當時我和前女友的生活還是很幸福的(採訪時,他的現女友也在房間當中),我的生活應該和現在很不一樣。因為這個靈感寫了《海市蜃樓》,我做了兩條線,一條有孩子,一條沒有孩子。

我想在懸疑裡面,加進去各種各樣的情感,比如母親對女兒的情感,情人之間的情感,還有夫妻之間的情感,各種都想加一點。雖然我加入了非常多的情感,但還是以懸疑的方式表達出來。

其實我想通過這兩部電影,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東西。《看不見的客人》裡也有情感元素,父母之間的愛之類的,不過那部片子是想給觀眾看謊言與真實之間的不停交錯。《海市蜃樓》主要想展示的,還是情感。

女兒是薇拉最大的依靠與寄託界面娛樂:這兩部片子,哪一個故事寫起來更困難?

奧裡奧爾·保羅:我覺得《海市蜃樓》更難一些,因為《看不見的客人》可以說是偵探片的類型,觀眾一直在進行解密,最後的時候也能看到主角的情感。但《海市蜃樓》從一開始就可以說有劇情上的反轉,也有情感的反轉,會更難一些。

界面娛樂:故事原點來自於孩子,後來是如何想到那麼多其他的元素的?

奧裡奧爾·保羅:寫這個劇本我用了很長的時間。雖然以我自己的經歷為起點,但我首先就是把自己的個人經歷從這裡面抽離出來,要寫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故事,把這個距離給拉開。然後,我就把劇情裡面需要用到的所有點子,都寫在小紙條上,貼滿辦公室的牆,怎麼開始,怎麼結束,把中間這些細節都貼滿。

開拍前,我先讓演員們排練了一下,排練的時候基本上沒有改特別的東西,但是有一些是拍了但是最後沒有呈現出來的。比如結尾的時候,我們拍了薇拉最終和她丈夫分手,但覺得觀眾可能感覺得出來,所以這一點刪掉了,做成了開放式的結局。這裡面的每個情節都是絲絲入扣的,一環接一環,像一個積木城堡一樣,抽出一個它就散了,所以我寫完後也基本沒有怎麼改。

界面娛樂:柏林圍牆的倒塌作為片中重要的時間標誌,為什麼將這麼重要的歷史事件放在故事當中?

奧裡奧爾·保羅:因為只要一說柏林圍牆倒塌,人們都能立刻想到那個時間,能很好地標記這個時間。另一方面,柏林圍牆倒塌相當於改變了整個世界,我在裡面做了一個隱喻,就是女主角薇拉的生活,也在這個時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電視裡正在報導柏林圍牆倒塌事件界面娛樂:片中決定性的科幻元素就是時間穿越,是怎麼想到的?不少觀眾會覺得跟《黑洞頻率》很像,你怎麼看這種說法?

奧裡奧爾·保羅:我看過《黑洞頻率》,非常喜歡,但我覺得不是很像。《黑洞頻率》是不停地去轉變,但《海市蜃樓》只轉變了一次。而且通過電視機和攝影機來進行溝通這一點,《鬼驅人》給我帶來的靈感更大,片中鬼通過電視機把女主角的閨女給擄走了。我構思的時候,想怎麼把這個有孩子的跟沒孩子的兩個空間連接起來,就肯定想到時空穿越這個題材。

界面娛樂:每次改變世界,都只有薇拉記得之前發生的所有事,為什麼這樣設定?

奧裡奧爾·保羅:這是劇本上的一個設定,寫劇本的時候,我就讓她記住所有的這些事,一方面可以解釋成因為改變時間的是她,其他人都是被動改變的,所以別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她知道。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釋成她對女兒的愛是非常深刻的,她一直堅持著對她女兒的愛,保持著最初的記憶。

界面娛樂:薇拉一共生存了三個時空,她自己最初的、第一次改變的、後來變回去的,這三個時空是屬於平行宇宙,還是在同一個時間線裡交替出現的?

奧裡奧爾·保羅:時間一直在走,走到薇拉救了尼克的點,改變了,但時間還是往前流逝的,一直到薇拉跳樓的那個點,此後時間再次改變了,但還是繼續向前走的。所以對於薇拉來說,這三個世界其實是平行存在的,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他們什麼都不記得,自己的世界只是在正常運轉。

造型獨特的鐘表是片中重要的隱喻界面娛樂:《海市蜃樓》裡的每一位角色都有著很強的存在感,你是如何設計這些全面且個性的角色的?

奧裡奧爾·保羅:寫這個劇本時,我先有了靈感在,然後就開始設計這些人物,設計他們每個人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故事,隱藏了什麼秘密,再通過人物的發展來創造情節。另外一點,薇拉在最早生活的時空中非常幸福,有女兒、有丈夫,但其實很多事她是被隱瞞著的。在第二個時空裡,因為很多事她都知道了真相,這時情節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許多角色都有了反轉。

界面娛樂:在你看來,一部懸疑片想要變好看,絕妙的點子和嚴謹的邏輯哪個更加重要?你是如何讓自己的故事始終都具有很強的邏輯性的?

奧裡奧爾·保羅:我覺得重要的是一個絕妙的點子,因為電影公司肯定覺得一個點子是最重要的,就像一枚種子把它種下去以後就會長大成為一棵樹,一切都是從點子來的。在我的創作過程中,我會把自己想像成觀眾,帶著「如果我是觀眾,我想要在影院裡看到什麼」的心態來寫。為了保證邏輯沒有問題,我會花很長的時間去琢磨劇本,這個劇本我寫了一年半,寫完之後還會給我的朋友看,看他們能不能找出什麼問題。比如我就給了當警察的朋友看,經常會看出好多問題,也給了一些科學家看,因為裡面涉及了一些理論。

片中有不少值得品味的細節都充滿了驚悚感,比如合夥殺掉安吉拉妻子後在一起成婚的這一對情人界面娛樂:能看出來,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和希區柯克的電影,對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奧裡奧爾·保羅:沒錯,我奶奶是一名懸疑迷,經常帶我去看懸疑電影,看希區柯克的電影。那時,我就被他的電影深深迷住了。我奶奶也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現在我家裡還保存著奶奶的一整套阿加莎·克裡斯蒂小說全集。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就是因為他們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海市蜃樓》、《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奧裡奧爾·保羅的懸疑世界
    《海市蜃樓》的導演是西班牙人奧裡奧爾·保羅,可以說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懸疑片導演。2010年,奧裡奧爾·保羅擔任驚悚懸疑電影《茱莉婭的眼睛》)(豆瓣6.9)的編劇。於2012年執導處女作懸疑電影《女屍謎案》)(豆瓣7.5)。
  • 西班牙懸疑「燒腦」電影:《海市蜃樓》
    懸疑片因燒腦推理等元素而備受影迷喜歡,2017年,西班牙導演奧裡奧爾·保羅的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在中國收穫1.7億票房,創下西班牙影片在中國上映的最高票房紀錄
  • 柏林圍牆倒塌25年今昔對比
    柏林圍牆倒塌25年將近,攝影師Markus Schreiber重訪故地,圖集展示柏林圍牆倒塌25年今昔對比。▲上圖為人們為慶祝柏林圍牆倒塌在布蘭登堡門塗鴉牆上跳舞的場景,下圖為25年後這座裡程碑今天的模樣。▲上圖為1962年8月空蕩蕩的波茨坦廣場,柏林圍牆將它分割成了兩部分。下圖為今天的波茨坦廣場,它成為了一個非常繁忙的交通樞紐,每天的訪問量可以達到100,000人次。
  • 柏林圍牆:從建造到倒塌 (照片記錄全過程)
    從1961年建造到1989年倒塌,柏林圍牆存續了28年。對於經歷過那一段歷史的德國人,柏林圍牆是一段難以磨滅的痛苦記憶。歷史又走過了30年,柏林圍牆似乎已成為一段塵封的歷史,但我們沒有理由遺忘。柏林圍牆早已不僅僅是那一段被推倒的城牆,也不僅僅是德國民族的私有記憶,而更多的是一種禁錮和分裂的象徵。
  • 20191110唐師曾:柏林圍牆倒塌 今昔對比(視頻)
    視頻:柏林圍牆倒塌 今昔對比
  •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新片《海市蜃樓》上映 多條時間線繼續燒腦
    2017年,一部《看不見的客人》讓西班牙導演奧裡奧爾·保羅的大名享譽全球,他被認為是西班牙的「希區柯克」。昨天,他本人出席在北京舉行的新片《海市蜃樓》的發布會,該片將於3月28日在全國上映。 電影《看不見的客人》中文版電影海報2017年,一部《看不見的客人》讓西班牙導演奧裡奧爾·保羅的大名享譽全球,他被認為是西班牙的希區柯克。
  •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新作海報 《海市蜃樓》細節來襲
    人物海報懸疑佳作《看不見的客人》的導演奧裡奧爾·保羅執導的懸疑電影《海市蜃樓》,已定檔於3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一場和25年前相同的電磁風暴連接了兩個時空,貝拉(阿德麗安娜·尤加特飾)不經意間改變了男孩小尼克(胡裡奧·博希加斯飾)的命運,蝴蝶效應就此開始。突然停擺並開始倒流的時鐘、字卡「當蝴蝶煽動翅膀,將改變過去和現在」與不同時空裡的一幕幕畫面,牽引著觀眾在平行時空裡來回快速穿梭,猶如一場「蹦極」般的懸疑體驗。
  • 柏林圍牆倒塌30年祭:以荒謬始者,必以荒謬終
    人潮洶湧而過,柏林圍牆倒塌了,民主德國被宣判死刑了。電影《推倒柏林圍牆》用黑色幽默的手法,表現了這一歷史時刻。當身為檢查站士兵的兒子拿起武器之際,在檢查站當廚師的母親對他說:兒子,他們也是別人的兒子和女兒。屠殺並沒有發生。當人群洶湧通過檢查站時候,兒子緊緊依偎在母親的懷裡。
  • 柏林圍牆倒塌25年 德國「仍在統一」
    25年前的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經過25年磨合,德國東部地區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仍落後於西部,最近幾年的追趕也近乎停滯。於是當默克爾在9日紀念活動上告訴德國人「夢想可以成為現實」「一切都會好起來」時,一些德國媒體卻在說,兩德依然「分裂」,國家「仍在統一」。
  • 電影《海市蜃樓》,神一般的反轉
    西班牙導演奧裡爾·保羅推出了一部非常非常符合常理(其實很騷)的時間旅行驚悚片-海市蜃樓(Durante la tormenta),比《看不見的客人
  • 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12部經典影片為你再現那段歷史
    二人穿著寬大的天使袍,在城市各處遊蕩,傾聽人們的祈禱,默默觀察人們的內心世界。馬戲團瑪瑞安的心事引來了丹密爾的同情,因為馬戲團經營不善,面臨倒閉,瑪瑞安滿心煩惱。這個馬戲團的天使演員令丹密爾動了凡心,他決定化作凡人,追求一段美滿感情。本片榮獲1987年第4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 《海市蜃樓》太好看了!
    然後,25年前的過去被改變。時間分叉。貝拉昏迷。第二天醒來的貝拉,開始一點一點地發現殘酷的真相:自己過去25的生活全部因為「蝴蝶效應」被改變。曾經一見鍾情、兩情相眷的戴維,不再是自己的丈夫。倆人的愛情結晶——「小天使」一樣的女兒格洛麗亞在這個平行世界裡,也從來沒有誕生過。
  • 《海市蜃樓》「看這部電影就像坐過山車」
    時隔兩年,導演奧裡奧爾·保羅攜新作《海市蜃樓》再度來到中國。該片前天上映,除了延續了保羅一貫的懸疑燒腦風格,還加入科幻、愛情元素,通過一場風暴將橫跨25年時空的人物命運串聯在一起。靈感來自上一段感情經歷《朱莉婭的眼睛》《女屍謎案》《看不見的客人》……無論做導演還是編劇,奧裡奧爾·保羅的作品履歷裡全是懸疑作品。
  • 《看不見的客人》導演燒腦新作來了!無腦片都退散好嗎?
    《蝴蝶效應》從《看不見的客人》到《海市蜃樓》,奧裡奧爾·保羅都延續了這種編導合一的創作,說白了,作為編劇的奧裡奧爾·保羅會以作為編劇的第一自我,掌控著作為導演的第二自我,控制他什麼時候,釋放出多少信息量,以達成最高的懸疑度
  • 保羅導演新作《海市蜃樓》 懸疑燒腦再戰中國觀眾智商
    闊別兩年,這位江湖人稱「反轉王」的導演帶著他的全新升級的頂級懸疑燒腦新作《海市蜃樓》,再度挑戰中國觀眾的智商。《海市蜃樓》定檔於3月28日,不出意外將成為今年國內電影市場的第一匹黑馬。兩年前,這部來自西班牙的小語種懸疑片驚豔了中國的影迷觀眾,甚至還在國內影視市場掀起了一股「懸疑風潮」。
  • 海市蜃樓電影結尾最終結局解析 三大時空關係與完整細節分析
    由《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奧裡奧爾·保羅執導的全新懸疑燒腦電影《海市蜃樓》正於全國熱映中。作為一部燒腦電影,《海市蜃樓》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海市蜃樓》電影結尾與最終結局什麼意思?三大時空關係與影片完整細節你又看出多少,感興趣的,一起看下去吧。
  • 3月又一部懸疑高分電影來了「海市蜃樓」
    又一部燒腦的懸疑片馬上要上映了-「海市蜃樓」西班牙導演奧裡爾·保羅推出了一部非常非常符合常理(其實很騷)的時間旅行驚悚片-海市蜃樓(Durante la tormenta)。好看的電影從來不缺乏解說,為了使大家能到電影院親自體驗這種懸疑/科幻/愛情片,我就故事情節不會做太詳細的解說,對故事的構造以及導演所用的拍攝手法給大家一一講述,足以讓你們感興趣(好看的可怕)。
  • 《海市蜃樓》你是看熱鬧,還是真的懂?
    奔著科幻/驚悚/懸疑之類型,去看了西班牙著名導演奧裡奧爾·保羅執導的新作《海市蜃樓》。導演保羅不必多說,去年《看不見的客人》已經為他在中國電影市場豎起了良好的口碑,所以只管買票看就是了。——節選自宋代 林景熙《霽山先生集》海市蜃樓是一種自然現象,指的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後來引申為虛無縹緲的幻象。在西班牙導演奧裡奧爾·保羅的手中,這種幻象被他淋漓盡致的應用到電影的時空領域,通過「蝴蝶效應+平行宇宙」,將「一位母親尋找女兒」的故事主線炸裂開來,火花四濺,很美很好看,雖然有點燒腦,但是一點也不混亂。
  • 《海市蜃樓》無劇透影評,燒腦懸念更勝導演前作《看不見的客人》
    你也許不會記住《看不見的客人》的編劇兼導演奧裡奧爾·保羅的名字,但是如果告訴你,本周上映的這部西班牙新片《海市蜃樓》,跟《看不見的客人》是同一個導演,也同樣是一部燒腦懸念片,恐怕許多人就會肅然起敬,並產生強烈的興趣了吧?雖然毒舌君上周末就已經看過首映,並在社交媒體上強力推介過這部影片,但如今《海市蜃樓》正式上映,還是要重點給大家重點推介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