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記錄|2020年第三季度「豐臺最美家庭」:盧小燕家庭、蔡玉華家庭

2021-02-07 澎湃新聞

日前,由豐臺區委宣傳部

和豐臺區婦聯共同主辦的

與幸福同行——2020年尋找

「豐臺最美家庭」活動

第三季度「豐臺最美家庭」榜單發布

本期讓我們走進盧小燕、蔡玉華家庭

去聽聽他們的家庭故事

盧小燕家庭

桂小渝和盧小燕他們一個是現役軍人,一個是中學教師,看似沒有交集的兩個人組成了一個家庭,並育有兩個女兒。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們關愛同事、幫助老人,全家總動員參與捐款活動;垃圾分類行動派,志願宣傳樹新風。

關愛同事 為人解憂

桂小渝和盧小燕兩口都是熱心人,關心同事,為人解憂。新冠肺炎期間,單位有單身年輕人從外地回京,需要在宿舍隔離14天,無法外出購買食物、日用品等,桂小渝了解情況後,主動提前給室內隔離的同事準備好方便麵、蛋奶等食品、日用品,還把自己家的蔬菜送給同事;經常打電話與隔離同事溝通交流,為他們疏導心理壓力,紓解心理焦慮。他還配合社區慰問老人,為老同志送去溫暖和關懷。

盧小燕同志是單位的專職黨務幹事,雖然相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居家抗疫,不能上班,但是隔離不割愛,她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經常為同事發送防護知識,推送正能量文章,動員同事不信謠、不傳謠,持續振奮精神,凝聚力量,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及時與身在湖北的同事聯繫溝通,幫助她們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消除她們的恐慌心理;主動參與假期值班,守護校園安全。

樂善永恆 大愛無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各行各業各條戰線都行動了起來,為抗擊疫情,加油中國,盡一己之力。盧小燕同志看到小區公告欄中的捐款倡議書後,專程帶兩個孩子前來觀看,給他們講解新冠肺炎肆虐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損失,以及廣大醫護人員、武警官兵、社區志願者們逆流而上,不顧個人安危,衝鋒陷陣,救死扶傷的光榮事跡,動員她們盡力而為,參與捐款活動,助力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9歲的大女兒牢記媽媽的教誨,回家後主動將自己通過幹家務積攢下來的200元零花錢捐獻出來。二女兒雖然只有3歲,看到姐姐奉獻愛心,也不甘落後,要求捐款,雖然她並不十分明白這個活動的意義,但是耳濡目染,奉獻、志願的精神已經種在了她的心間。

盧小燕自己也主動參與單位的捐款活動,第一時間奉獻愛心,同時還動員身邊的入黨積極分子、群眾發揮「大愛無疆」的精神,做出貢獻。作為學校的黨務幹部,她還緊羅密布地統計全校六百多人的捐款,清點金額,及時將大家的愛心上交上級,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前期,她的愛人桂小渝就通過校友會捐款了2000元,接到單位的捐款通知後,又主動獻出愛心,表達心意。

涓水成河,匯聚大愛。一家四口都通過不同的途徑展現了對抗擊疫情的一線廣大醫護人員、人民警察及其他工作人員關心關愛的大愛精神,也展現了對疫區人民的真情厚意,更展現了眾志成城、同仇敵愾的戰「疫」決心。

垃圾分類行動派

垃圾分類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素養,是一座航標。作為一名黨員,盧小燕積極響應號召,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通過學習增強知識,通過實踐提升認識,通過宣傳帶動影響。她主動帶領孩子一起學習垃圾分類知識,聆聽雲端課堂,參加垃圾分類知識競賽,更加了解垃圾分類的重大意義。在生活實踐中,主動分類投放垃圾,影響帶動家人、親朋好友投入到垃圾分類的新時尚中。同時她還定期到社區開展志願服務,參加桶前值守,宣傳垃圾分類常識,對垃圾分類規範指導,助力提升社區居民群眾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正確投放率,助力社會垃圾分類習慣養成。

盧小燕同志堅信「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份美麗」的理念,只要有機會就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強化環境保護意識,爭當垃圾分類的先行者、推動者、志願者、監督者,為創造美好生活環境,促進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熒熒星火,光亮如炬。桂小渝和盧小燕組成的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但是他們平凡不平庸,全家人積極進取,奉獻而快樂,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在生活中樂於助人,用心教育孩子,帶動孩子做志願,做服務,讓榜樣的力量照亮孩子成長之路,為營造美麗宜居社區貢獻光與熱。

蔡玉華家庭

家住在豐臺區靛廠錦園小區的蔡玉華家庭是一個平凡美滿4口家庭。全家人互敬互愛、愛崗敬業、樂於助人,家庭中充滿著溫馨和諧,深受鄰裡和單位的好評。

我是環保宣傳員 美化環境我參與

蔡玉華是小區裡小有名氣的「種植達人」,也因名氣「太大」,許多街坊四鄰都會跑去找她請教養殖花草的方法,甚至還會將自家養不好的花草拿來給請她幫忙養,她從沒有怨言,總是笑臉相迎,耐心給大家講解養殖花草竅門,熱心幫助大家解決許多問題,街坊四鄰對蔡玉華都拍手稱讚。

隨著「種花達人」的名氣越來越大,久而久之,鄰居們送來的花花草草家裡養不下,蔡玉華就放在自家樓下養。花盆約來越多,再好看的花擺放不齊,亂糟糟的也不能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

這時恰逢靛廠錦園小區打造宜居環境,小區內不僅汽車擺放整齊了,自行車在樓下也擺放的整整齊齊。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一名黨員的蔡玉華以身作則,衝到一線帶頭起到引領作用,主動擔負起樓下擺放綠植的環境清潔、綠植日常的養護,還根據不同綠植的色彩設計擺放等……

在蔡玉華一顆細心兩隻巧手的打造下,一個個帶有節日氣氛的小花壇展現在小區居民的眼前。街坊四鄰們都誇獎蔡玉華的小花壇真是太美了!她也趁機向鄰居們宣傳「美化社區環境,建設綠色家園」的環保理念,倡導大家文明從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我是文明養犬員 家養萌寵愛有方

蔡玉華的小孫女特別喜歡小狗,她家中就養有一隻鬥牛犬,作為小區內「帶頭先鋒」的老黨員同志。蔡玉華文明養犬的意識一直比較強,始終堅持牽繩遛狗的好習慣,並且採用「錯峰」遛狗的方法:早晚各遛一次狗,早上選在七點前,晚上選在八點以後。在遛狗「選址」上還特別避開小區人流密集的地方,會選擇小區周邊人群稀少的地方遛狗。「錯峰」遛狗不僅避開人群聚集地,狗狗有更寬敞的空間玩樂,更能避免狗狗路遇行人興奮亂吠造成擾民行為,一舉多得,文明養犬愛有方!

作為一名合格的「鏟屎官」,廢舊報紙是蔡玉華遛狗必備工具,出門前她總會隨手攜帶幾張,她常說:「用廢舊紙張清理狗狗糞便,比塑膠袋更環保。偶爾忘記帶廢紙,她也會主動找周邊鄰居借紙,絕不會將狗狗糞便留在路上。遇見小區「遛狗友們」她也會及時提醒大家注意牽繩的長度,把用廢舊紙張清理狗狗糞便的好處分享給大家。慢慢地,左鄰右舍的養犬人都養成好習慣,成為了文明養犬人。

我是垃圾分類志願者,分類行動從自身做起

在垃圾分類上,蔡玉華同樣以黨員身份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不僅自覺在家就將將垃圾進行分類,還自學分類知識向她的「小夥伴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蔡玉華還是一名垃圾分類志願者,守候在垃圾箱邊上,用實際行動指導大家垃圾分類,對投放的廚餘垃圾進行「破袋」檢查,及時將錯誤的地方指出來。蔡玉華的心願是大家能自覺垃圾分類,自己早日「退休」。

原標題:《最美記錄|2020年第三季度「豐臺最美家庭」:盧小燕家庭、蔡玉華家庭》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