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是徐崢背後的女人,被很多人認可,而徐崢則是影視圈混到火的中年導演,當年也是演員,如今,似乎已經不需要靠演技來吃飯,他只要隨便拍上一部戲,就可以聚焦許多光芒。儘管,有朋友對徐崢講,如果讓陶虹來當導演,一定比他強,雖然徐崢也同意朋友的評價,倒到底未見陶虹導過一部影片,這個評論,也就只能是一種猜想。但從一些往事中,陶虹的舉動,卻完全可以推斷出,她的才幹,一點不比徐崢差,曾經拿獎拿到手發軟,都是影視界的大獎。
當年,楊亞洲拍《空鏡子》,邀請陶虹出演其中角色,當時的陶虹剛與徐崢結婚十天時間,她甚至對眾人講,這部劇齡有多長,我的婚齡就有多長,當時的她,身上有著濃厚的運動員氣息,對團隊榮譽看得很重,寧願有一個強大的團隊,也不願自己有太高的利益。她嚮導演推薦了姜武、何冰和牛莉,甚至在推薦姜武時說,潘樹林這個角色,一定要讓姜武來演,你多出點錢,如果錢不夠,把我的片酬降了給他。這種勇氣和胸襟,讓好多人感到自愧不如。
後來,電視劇播出,有了很好的效果,連姜文都羨慕不已,和陶虹開玩笑,說,你幹嗎推薦姜武,不推薦我呢?這哥倆長得很像,演技一樣出色,兩人若較量,也是棋逢對手,不相上下。在陶虹看來,好作品比高片酬更重要,她覺得,自己可以不要那麼多錢,但劇組整體素質必須好。一部劇,預算是死的,給她片酬高了,那麼,就會在其它方面大打折扣,比如布景、道具等,若這些方面差,這劇拍出來就是一部爛片,反影響了所有演員的聲譽。
由於她運動員出身,對個人利益看得較輕,重視團隊榮譽,同時,每個體育團隊,那都是一支競技團隊,出身於這樣團隊的人,往往更注重競技力量,能夠為了團隊榮譽無私奉獻,並犧牲自己。作為影視節目,它的主要功能,還是為了解決觀眾的精神問題,在鼓舞觀眾的同時,也能讓觀眾看到生活的光明,感受到生活的溫暖,但目前的影視節目一味的娛樂化,也是一個非常有害的傾向,演員為了利益,可以對什麼都不管不顧,拍片獅子大開口,動不動就是高額片酬,這種行為,擾亂了影視行業的秩序,應該進行抵制和反對,同時加以限制。
當年,一個著名演員,他的片酬也就是兩千左右,只比普通大眾一個月的工資多一點,目前,卻時不時曝出天價片酬,有一部電影,一個流量明星拿一億片酬,這種極端的做法,極大傷害了普通勞動者的感情。一個兩千人左右的中企,一年利潤也才幾百萬,若處戰爭年代,這兩千人的隊伍的戰鬥力強,還是一個小流量明星的力量強?顯然一目了然。拍片一月拿個幾千塊錢,也是高薪了,不就是上了一個月班,有啥奇特之處,要知道,中型企業中的員工,那可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
相比之下,陶虹的做法,應該得到稱讚和表揚,更應該受到鼓勵,如今,一年的影視作品,多到觀眾看不過來,也是一個怪異的現象,拍了,不能放映,只能表明,那就是一些爛片,拍一堆爛片,還拿高工資,這事兒豈不奇怪,就是在浪費資源和人力。若是企業生產行為,那就得追責,屬嚴重的質量事故,相關人員應該受到處理,不是免職,就是處罰。而在影視圈,卻沒有這樣的規矩,拍爛了,沒關係,再拍下一部。這樣的行為,還是有些不好,所有演員,應該向陶虹學習和看齊。
文/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