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機位、雙機位、三機位、多機位…這麼多量詞,到底該選哪一個啊!!這是環節往往是很多新人很懵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麼多種機位該怎麼判斷是自己需要的呢。
攝影—靜態照片拍攝;攝像—動態視頻拍攝。這兩個都需要機位的選擇喲。
機位的選擇取決於你要的成片。
攝像最低標配是雙機位,主機和遊機,在儀式過程中一個負責全流程記錄,一個負責其他素材的採集,這樣才能在後期製作出一個完整且好看的mv短片。
攝影部分,如果你希望新郎新娘婚禮前的準備工作都能記錄下來,並且婚禮照片中能有一部分來自於父母和親朋的畫面的話,雙機位配置才能完成。
雙機位的話,會給主機位更多的創作時間,也會在重要的環節不漏掉一些關鍵的鏡頭。比方說,儀式過程中,主機位記錄的是舞臺上新人的畫面,副機位則把鏡頭對準臺下的父母和親朋。無論是視頻還是照片都會更具有多樣性。
所以說,攝影攝像分別是雙機位,對於大部分的婚禮是完全ok的。
機位也不是越多越好
咱們按照攝影雙機位,攝像雙機位的配置來算,這就是四個人。拿接親舉例,房間本身不大,如果機位多了反而會使得整個房間更亂,人更雜,有穿幫的風險。
什麼情況下選擇三機位甚至多機位?
1. 婚禮的規模:來賓在200人以上的;
2. 要求來賓鏡頭畫面多的;
3. 場地較大,較分散,布置設計相對較為宏大的;
4. 對視頻後期風格有特殊需求的;
5. 預算相對較高的。
以上幾種情況,會建議3機位及以上。
預算有限,攝影單機位行麼?
行,怎麼不行呢。但是如果攝影選擇了單機位要記得不要太「難為」攝影師。
首先單機位攝影會把注意力放在新娘身上,新郎、父母以及親朋只能是「捎帶手」,所以可以理解為,有新娘的地方就有攝影師的身影。
另外單機位攝影師會被「制約」在流程中,為了保證不漏拍流程,所以他的注意力是沒有辦法分散的,也就是說,每場婚禮中有可能會出現的一些畫面是不能及時記錄到的。
最後因為所處的場景有限,所以單機位攝影師最終出的照片數量也不會特別多的,一般會保證不低於300張。
說了這麼多其實總結概括關於選機位的主要因素也無非是2個,你的預算和你想要的效果。這兩點把握住,再參考影像團隊以及策劃師給出的建議,做決定其實也不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