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文/水歌)港劇突然成了「境外劇」,一夜間絕跡於內地各大視頻網站; 「遮胸版」《武媚娘傳奇》要霸佔香港三個月, TVB粉心碎連連。幸得香港國際影視展如約而至,TVB聲勢浩大地聚集旗下小生花旦「王婆賣瓜」,不管反響如何咱先賺個吆喝,比起隔壁臺要賣片、賣血來換錢,TVB「duang duang」的砸數量,雖然大腕基本不再,但新鮮的題材尚可期待。PS:本文為2015TVB最全觀劇指南,不要錯過!
殭屍穿越妖魔鬼怪總動員 鄭嘉穎聯手謝安琪演《僵》
在廣電明令禁止內地劇玩穿越,建國以後的動物不許修煉成精等規定陸續出臺後,香港的同胞們卻開始在奇幻劇上越玩越High了,和TVB往年多數以警匪劇、家族劇為主流「價值觀」不同的是,今年取而代之的卻是千奇百怪的「二次元世界」,一向屬性正常的TVB一下子神神叨叨起來。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僵》,人家「將死之臺」早年還有經典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系列,TVB不做一部自己的殭屍劇怎麼會甘心,於是《僵》應運而生,僅看該劇一分多鐘的片花,就讓人有一種「哇!好炫酷!但它到底再說什麼」之感,再看故事梗概,深夜食堂、前世今生、相愛相殺、未來世界、懲惡鋤奸、修復記憶……一系列的元素讓人簡直不敢相信這麼多梗能融入到一部戲裡,簡直吊炸天,「看上去好像還蠻厲害的」,是很多人對該劇目前的態度,至於究竟效果如何,估計待劇集播出了大家也不會太在意,畢竟作為一部最不TVB氣質的電視劇,視帝鄭嘉穎與歌后謝安琪聯手已經足夠有新鮮感了。除了這部《僵》之外,還有大玩「穿越」與「海盜」元素的《張保仔》,串聯各種妖精改編自TVB上世紀八十年代同名經典作的《無雙譜》,以及在現代辦公室裡「養小鬼」的《鬼同你OT》同樣值得期待。
《呂后》命運堪憂 要不死去要不成黑馬
「限劇令」一出,古裝劇發行受阻,「逍遙法外」的TVB本可以多炮製一些古裝劇「出奇制勝」,可是礙於投入產出比,使得古裝劇在TVB也成了「稀缺資源」。而之前一直備受矚目的《呂后》無緣本屆影視展,讓大家擔心它的命運。幾年前,TVB就有拿「呂后」大做文章,奈何兩大派系一邊出了個《呂氏為王》,一邊出了個《呂后傳》,為免傷和氣只能雙雙作罷。「若干年後」,事過境遷,連TVB派系都不存在了,於是「呂后」這個「舊事」得到了重提的機會。《呂后》脫胎於當年「曾派」的《呂后傳》,由曾經監製過《楚漢驕雄》的李添勝擔任監製自然有質量保證。只是巡禮片裡的張可頤早已因為「背叛」TVB喪失了演出的機會,有傳TVB原本屬意的佘詩曼因嫌男主黃浩然咖位不夠而辭演,李添勝希望啟用的胡杏兒又約滿在即,隨後提議的楊怡和周麗淇檔期已滿,以至該劇女主仍然懸空,監製不排除捧新人或者找外援作為解決方式。雖然過程一波三折,但《呂后》都是今年重中之重的古裝劇,相較之下,小製作小卡司的《東坡家事》、《刀下留人》就沒多大看點簡直可以直接忽略了,倒是由郭晉安和楊怡主演的《末代御醫》因為題材的關係說不定會成為一匹黑馬。
年代劇告別瑪麗蘇 《梟雄》、《流氓皇帝》爭霸
在連續追了《活色生香》和《錦繡緣之華麗冒險》之後,相信很多人已經聞瑪麗蘇年代劇色變。TVB在年代戲方面的投入不高,以至無論是服裝還是整體呈現出來的畫面都不如內地的「高端大氣上檔次」,但勝就勝在它的故事還蠻好看,而且女主都沒有那麼白目到討人嫌。在TVB今年為數不多的幾部年代戲中,最值得一薦的自然是《梟雄》,雖然它的片名俗不可耐,但匯集了黃秋生、黎耀祥、湯鎮業三位老戲骨,又有胡杏兒、馬國明、吳卓羲等一哥一姐的助陣,再加上上海取景,讓人有理由相信該劇會是今年臺慶劇的最有力競爭者。《梟雄》的題材也頗為特別,以杜月笙這個爭議性極大的人物做原型講故事,倘若在內地立項肯定是要被「斃」的,如此「踩界」的故事,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讓人忍不住去期待TVB究竟會以怎樣的方式去呈現。《梟雄》之外,還有一部馬國明和周麗淇聯合主演的《流氓皇帝》也頗值得期待,該劇改編自上世紀80年代由鄭少秋和李司棋出演的同名電視劇,老劇新拍,再加上組合的新穎性為該劇增加了不少看點,至於另一部原名叫「收規華的良心」的《逆戰塘西》就沒什麼吸引人的地方了。
時裝劇唱大戲 《性在有情》尺度有點大
不出意料的是,在未來的一年裡,TVB最高產的劇種仍然是時裝。此劇中投資小,高回報,TVB甚至喜愛。但必須嚴厲的指出:一臺獨大的TVB製作的這類型的作品越來越沒有看頭,部部是平淡如水的師奶劇,曾經TVB最引以為傲的職業劇徹底淪為複製品。在今年的十多部時裝劇中,還是以職業劇為主,比如講醫生的《EU超時任務》,講偵探的《為食神探》,講明星的《華麗轉身》,講交警的《當鐵馬遇上戰車》,講調解員的《以和為貴》,讓人不免為這些劇集的專業屬性感到擔心。而老生常談的也有大把,在內地「蝸居」都被玩爛了,TVB自己也拍過一部《缺宅男女》的情況下,不知道再來一部《樓奴》的意義何在?倒是《陪著你走》、《拆局專家》、《波士早晨》、《水發胭脂》這樣或溫馨或幽默的生活小品有可能因為劇本好而「跑出」。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影展上並未展出的《性在有情》,該劇由去年熱劇《使徒行者》的監製文偉鴻掌舵,他一向擅長炒話題,而該劇又是一部講性治療師的作品,堪稱TVB有史以來尺度最大的一部戲,倒是值得觀察一下。
「二貨」不少 《公公出宮》《巨輪II》《巾幗梟雄之諜血長天》三足鼎立
從來不吝嗇將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名牌搞臭的TVB每年都會折騰幾部早前已成為經典的作品,冷飯炒那麼一兩下就又端上桌。在TVB的那些續作中,往往是狗尾續貂遭人唾罵的多,深諳其道的TVB就是不死心,今年顯然也不乏那些個「二貨」。在這些「二貨」中最讓人有熱情的莫過於《公公出宮》,該劇脫胎於TVB2012年的臺慶劇《大太監》,在黎耀祥、蕭正楠、曹永廉、陳國邦、黃浩然因該劇背上「太監五虎」的「盛名」之後,這「太監五虎」一提多年,直到今年TVB終於向觀眾兌現了這個承諾。《公公出宮》的故事與《大太監》沒有任何關聯,講述的是清朝滅亡之後,一幫奴才們以尋常人的身份重新生活的故事,立意倒是很新鮮,大有「中國最後一批太監」的意味。另外兩部「二貨」是《巨輪II》和《巾幗梟雄之諜血長天》,同樣是沿襲前作部分人馬故事卻截然不同,前者將遠赴澳門、日本取景,並含有商戰元素,看來王心慰監製大有部部戲都爭臺慶檔的野心,而後者受編審葉廣蔭與TVB的官司所累,播出日遙遙無期,說不定會打破《叛逃》「被倉底貨」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