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給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2020-12-28 網易

2020-12-21 11:23:41 來源: 小龍說說科技

舉報

  刀劍是冷兵器時代最主要的武器,一些刀劍甚至還代表了不一般的意義,比如尚方寶劍。尚方寶劍是皇權的象徵,代表了當時最高的統治者,甚至被賦予了先斬後奏的權利。兵器在當時的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軍事儲備力量,就像現代的飛彈、坦克、航母等。古代的冶煉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從商周到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青銅鑄造技術有了質的飛躍,不止有青銅劍,還有司母戊大方鼎、編鐘群、還有大量禮器等。

  

  隨後冶鐵開始出現,鐵器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鐵比銅更有韌性,能鑄成更鋒利的刀劍。後來鐵匠們又想辦法把鐵製成了鋼,生鐵加工成鋼的技術有很多,一種是炒鋼,東漢的《太平經》一書中有記載:「使工師擊治石,求其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耶。」除此之外,還有百鍊鋼和灌鋼技術,相比於鐵,鋼是更加堅硬的一種金屬。冶煉的發展,也是推動了武器的發展,在古時人們甚至能鍛造出削鐵如泥的寶劍。

  

  到了近代雖然人類已經發明了小型的熱武器,並且廣泛運用於戰爭中,但刀劍仍舊是不可或缺的武器,日本人會在他們的機槍上裝上刺刀,用於近戰廝殺。抗日戰爭對中國來說是一場沉痛的戰爭,也是中華民族的屈辱史。這場戰爭持續時間長,使我國損耗嚴重,其造成的傷亡和損失是難以估量的。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堅決抗戰,經歷大大小小無數次戰役,最終還是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取得了勝利。在抗戰期間,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還有我國獲得的戰利品,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的罪證。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給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難以想像那段艱苦的歲月,不少活著的抗戰老兵回想起那段日子,還會淚流滿面。日本人的惡劣行徑直至抗戰結束前期,還未結束,那時候日本已然戰敗,在退出中國之前,他們依舊頻頻去騷擾中國百姓,燒殺搶掠,讓百姓擔驚受怕。這時遊擊隊就發揮了重要作用,每當日本人來襲時,遊擊隊員就會擊退這些日本傘兵,保護老百姓。侯永勝就是遊擊隊的一員。一次侯永勝在執行任務時,遇到了兩名日本騎兵,由於表現過于謹慎,被日本人看穿了身份,眼看敵人就要出手。侯永勝先下手為強,率先出手解決了敵人,不僅如此,還獲得了其中一人的佩刀。

  

  當時,侯永勝並沒有留意自己殺死的是什麼人,後來他才發現,他殺死的不是兩名普通的日本士兵,而是兩名日本大佐。他獲得的佩刀,也不是普通的刀,而是天皇的佩刀。武士刀在日本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日本的武士道家庭,幾乎都會在家裡供奉一把武士刀。日本軍官也人人都會佩戴一把武士刀,這是一種精神象徵,更遑論天皇的佩刀。由於侯永勝立下大功,這把佩刀就作為戰利品,獎勵給了他。

  戰爭結束後,日本人為了尋訪這把佩刀多方打探,打聽到天皇的佩刀在侯永勝的手裡。他們找到侯永勝,想從他手裡購回天皇佩刀,甚至一路出價到3000萬。侯永勝十分厭惡日本人,即使他們開了高價,也毫不心動,這把刀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證,也是他英勇殺敵的象徵,而且經歷戰爭的他也不願意相信日本人。最終為了打消日本人的念頭,侯永勝將軍刀捐獻給了國家。現在這把軍刀放在博物館展出,供大家參觀,提醒著我們勿忘歷史、勿忘國恥,只有國富民強,才能自強自立,不再遭受侵略;也讓我們緬懷無數的革命先烈,他們為國家、為人民,英勇無畏的付出。

  

  侯永勝老先生的這一舉動,引來高度讚揚,他是抗戰英雄,即使戰爭結束,一顆愛國之心依舊火熱。他不為金錢所動,為我國保留了日本侵華的罪證。之前日本人為了否認自己的卑劣行為,銷毀了大量侵華罪證。但歷史不容篡改,日本人的無恥行徑,對中國百姓那些惡劣之至的所作所為,永遠被會歷史銘記,也是我們活在現代社會的人的警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而日本近些年來就是在搞這種操作。自1945年日軍投降算起,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已經過去了75年,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當年的抗戰老兵都一個接一個地辭世了。但雖然日軍極力否定,而中國抗戰老兵也相繼辭世,但總還有人證,人證之外還總能有物證,而侯永勝和他的一把日本軍刀就是最好的證明。侯永勝出生於1927年河南省鶴壁市一個叫作鉅橋村的小村子裡,從小家裡就十分貧困,侯永勝兒時也過得十分困苦。在1931年日軍侵華開始之後,侯永勝一家人的日子就更加不好過了,也因此兒時的侯永勝就極其痛恨日本兵。
  • 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想出3千萬買回,老人直接回絕
    提到英雄,不得不提一下我國的一位抗戰老兵,他當年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後來日本欲出三千萬來購買,這位抗戰老兵最後做了何決定呢?剛開始侯永勝並不知道這兩個日本軍官的身份,回到營地之後把這把佩刀拿了出來,戰友也湊了過來,想看看這把佩刀究竟是何來歷,結果讓人震驚,佩刀上面居然刻著日本天皇四個字,想來肯定是一位深得天皇信任和喜歡的大佐,在看了佩刀之後所有戰友都對侯永勝刮目相看,這也算是立下了大功,後來上級為了獎賞他也就直接將這把佩刀送給了侯永勝,侯永勝也一直將這把佩刀放在身邊用來留作抗戰勝利的紀念
  • 老兵曾繳獲日本軍刀,日本掏出3千萬收購,老人:不賣
    對於日本軍隊來說,他們深受武士精神的影響,所以才會佩戴日本軍刀。對他們來說,軍刀就是榮譽,尤其是皇帝賜予的軍刀,它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榮耀。然而,一位老兵曾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高價購買,但仍被老人拒絕。
  • 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3千萬也不賣,最後交給博物館
    中國人民面對列強並不示弱,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愛國英雄,他們不惜犧牲性命也要守護國家,雖說中國人民最後勝利了,但是其日本的罪行一樁樁一件件都深深烙印在人民心中。提到英雄,不得不提一下我國的一位抗戰老兵,他當年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後來日本欲出三千萬來購買,這位抗戰老兵最後做了何決定呢?
  • 抗戰老兵拿走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3千萬贖回,如今珍藏博物館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抗戰老兵,他在戰爭時期拿走了一把不起眼兒的日本軍刀,後來日本卻出價3000萬想要將刀贖回來,但是卻沒能如願。 01 這名有骨氣的抗戰老兵名叫侯永勝,他出生在河南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中。
  • 抗戰老兵藏有一把日本軍刀,日本出3千萬贖回遭拒,現珍藏博物館
    而這次要說的是,抗戰老兵曾藏有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方面曾出價3千萬贖回卻遭到拒絕,這把軍刀現在被珍藏在博物館。日本刀劍文化深受中國影響,在日本刀劍也象徵著等級身份。我們會在很多電視劇中看到佩戴軍刀的日本軍官,能夠佩戴軍刀的一般都是日本的高級將領,而軍刀也是日本侵略者對中國進行侵略戰爭的證據。
  • 日本花百萬想買一把軍刀,只因刀上刻有9個字,我們拒絕:不賣!
    二戰時,日本軍隊因為迷信武士道精神,重視白刃格殺,因此成了各參戰國中唯一一個軍官將指揮刀作為戰術武器的國家。日本軍官所使用的軍刀被稱為「武士刀」,代表著他們的勇敢和忠誠,不僅也是他們殺人的利器,是他們罪行的鐵證,例如在中國一座軍史館就保留著這樣一把軍刀。
  • 日本出價百萬想贖回軍刀,中國直接拒絕,只因上面9個字是鐵證
    在抗戰時期,因為前期日軍的攻勢極猛,所以導致了我國很多地方直接就淪陷在他們手中,並且日軍每踏足一片新的土地,就會在那裡留下新的殺戮和罪行。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製造了太多的慘案,其中他們在南京實施的大屠殺,讓人至今想到都不寒而慄,無法原諒。然而更可恨的是,日軍在戰敗投降以後,卻依舊不知悔改,面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和犯下的罪行,不僅不知道懺悔,還拒不承認。
  • 日本花百萬購軍刀被老人拒絕,可知刀後的故事?看刀上刻的12個字
    那麼這就不得不說抗日戰爭時期的日本軍刀了,在那個時候,日本軍刀的名氣可謂是非常的大,軍刀就是一名軍官的象徵,能殺死日本軍官繳獲他的軍刀那也是一份特殊的榮光。因為你擊殺了日軍的一名指揮官,這的確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了。當時我們軍隊中的許多人也是想獲得一把日本軍刀。
  • 河南老農收藏有一把日本刀,日本人願出價天價購買,來歷讓人憤怒
    抗日戰爭初期,日本取得了非常大的優勢,在短時間內就佔領了我國半壁江山。面對著裝備精良的日本人,我們選擇了另一種打法,就是拖。日本是一個國土很小的國家,資源不夠多,不足以支持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戰爭。這樣的政策十分有效,日本人對這個方法無計可施。在國內資源被日漸消耗的情況下,他們將目標瞄準了佔領的村子,妄圖通過掃蕩也補充物資。
  • 一把侵華日軍指揮刀值多少錢?700萬沒人賣,買家多是日本人
    當時中國軍隊繳獲的大多是尉官以下級別的軍刀,能繳獲一把大佐級別的軍刀已經非常難了,將官級別的總共也沒幾把。這些日軍指揮刀一般由繳獲者收藏,作為戰利品以及日軍侵華的鐵證,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據悉現在一般最普通的二戰日本指揮刀價格都在一萬元以上,佐官、將官級別的指揮刀價格更高。
  • 中國軍人繳獲1把軍刀,日本人竟想用天價買回?只因刀上刻了這幾個字
    我們經常可以接觸到抗日題材的影視劇,裡面的日本軍人,除了最基層的士兵,大大小小的日軍軍官都會佩戴一把軍刀。日軍的軍刀,和他們的三八式步槍、軍帽垂布一樣,幾乎成了二戰時期日軍的標配。軍刀是日本軍人榮譽的象徵,有權有勢的上層軍官會佩戴樣式精美的軍刀,而普通的士官也會佩戴普通的軍刀。如果一個日本軍人的軍刀丟失,那就說明他已經戰死,或者是投降。
  • 抗戰期間的日本軍刀:軍官人手一把,飛行員也有,投降時全要交出
    【圖為日軍飛行員也人手一把軍刀】日本軍刀製作精良,馳名中外,二戰期間,日本軍刀產量很大,多達幾十萬把,絕大部分為陸軍軍官佩戴,不僅鋒利異常,更是榮譽的象徵。不過日本軍刀的歷史倒不長,明治維新後才出現自己的制式軍刀。
  • 幾百萬人想買一把軍刀,但因為刀上刻著9個字我們直接拒絕:不賣
    日本軍官使用的軍刀採用了武士刀的造型,代表著勇氣和忠誠。既是他們殺人的利器,也是他們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幾代軍人家庭傳下來的寶貝。日本戰敗投降後,駐紮在中國各地的數百萬日軍解除了所接收的中國軍隊的武裝,其中數萬把日本軍刀交給了我們。這些曾與日本侵略者一起屠殺中國人民的軍刀,也成為展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戰利品。
  • 一把日本刀,日本花幾百萬購買,老人說:門都沒有
    日本軍刀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中國唐朝。這一年,中國唐代唐刀漂洋過海來到日本。經過平安中期的多次戰爭,原本是直刃的唐刀,最終演變成彎刃的形狀,成為日本刀。日本刀無疑是冷兵器,但絕不僅限於冷兵器。隨著日本軍隊全面入侵中國,武士刀也開始在中國頻繁出現,殺害我們的中國同胞。在那個時候,普通的日本士兵無權佩帶武士刀,但可以擁有一把,至少軍官是可以的。畢竟,許多日本士兵被迫在前線服役。只有日本軍官真正地為軍國主義服務,並相信武士道。此外,由於二戰期間的日本軍隊是從江戶時期演變而來,許多軍官甚至是世襲的。
  • 河南老農收藏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出百萬美元購買被拒,只因刀上刻7字
    河南老農收藏一把日本軍刀,日本人出百萬美元購買被拒,只因刀上刻7字 在戰爭期間,有很多日本軍官的軍刀都遺留在了戰場上,而今天要講的證據就是其中的一把軍刀。當戰爭結束之後這把軍刀被曝光出來,日本人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曾花高價想要回收這把軍刀,但是卻遭到了拒絕。
  • 他三槍擊斃日本軍官,繳獲天皇御賜武士刀,有人出20萬求購被他拒絕
    抗戰的時候日本的軍官都有佩戴武士刀的習慣,他們的佩刀後來很逗被中國軍隊繳獲。比如說在《亮劍》中李雲龍就曾繳獲過日本的武士刀,甚至還拿武士刀換了幾十箱手榴彈,由此可見在那時候武士刀就是一個十分稀罕的戰利品。今天我們壓力要說這個抗日英雄就曾擊斃了一個日軍大佐,繳獲了一把天皇御賜的佩刀。
  • 日本鬼子的自行車有啥特點?看看中國老兵繳獲的戰利品
    中國偵察兵趁機迅速行動,繳獲子彈袋和一輛自行車。 這騎走自行車的,就是21歲的女兵,新四軍3師8旅政治部敵工連連長李春華。 後來,這輛戰利品被領導獎勵給她,用於繼續偵察。
  • 見證受降的日本軍刀回寧!9月9日起將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展出
    中國江蘇網訊 歷經70多年的漂泊輾轉,一把見證南京受降的日本投降軍刀,也是見證中國抗戰勝利的重要文物回歸南京。今年的8月15日是日本投降75周年,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今天宣布,南京受降儀式上的一把日軍軍刀已由該館收藏,這也是目前明確去向的僅存的一把。
  • 老農家中收藏了把日本刀,刀上12字很刺眼,日本出高價購買遭拒絕
    受到我國文化的影響,日本人對於刀的執念也是很深的,特別是日本軍人,基本每個人都會選擇一把自己習慣使用的日本軍刀,刀在人在,一點都不誇張。當然這是被洗腦的結果,在上個世紀,日本侵略中國在國內製造了許多慘案,有的平民就是被日本軍刀折磨而死的。但是面對敵人的殘暴,當時也有很多普通人也表現出了異常勇敢的態度,他們誓死與敵人周旋,最終運用自己的智慧大敗了強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