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伯光:這個淫賊不採花
金庸的《笑傲江湖》,是一部男人戲。
各色男人,輪番登場:任我行浮躁,左冷禪小氣,嶽不群虛偽,劉正風做作,莫大先生拘謹……
眾多男人看過去,真男人少之又少。
數來數去,不過三個而已。
其一,定是令狐衝;其二,要說林平之;其三,就要算田伯光了。
其實,從個人欣賞的角度來說,田伯光當排在林平之之上,甚至可以和令狐大哥比肩。
金先生的筆尖無一例外都聚焦了他們的身子,只是三人境遇不同:
令狐衝苦了身子,得了美眷;
林平之廢了身子,亂了心性;
田伯光爽了身子,贏了尊重。
看來看去,三個真男人裡,還是老田划得來。
估計金先生也看不下去了,最後借不戒和尚之手,一刀割斷是非根,尼姑庵裡做和尚。
電視劇的導演,好像都存心和我過不去。
我喜歡的角色,都不找最適合的演員。
周潤發版的,找的是劉丹,剛演過洪七公的他,總少了一些田伯光該有的任意和瀟灑;
李亞鵬版的,找的是孫海英,模樣不帥倒還罷了,總感覺一舉一動拿腔拿調,猥猥瑣瑣;
霍建華版的,找的是韓棟,倒是青春靚麗了,只是太瘋太鬧,徒有其表,未悟其心。
田伯光,這該是一個怎樣的男子?
不知道那些導演和編劇是否認真分析過?
江湖號稱「萬裡獨行」,輕功之高自不必說;
一套吃飯本領,「狂風刀法」使將出來,昏天黑地,讓江湖人士側目,刀法之好自不待言;
而被天下公認的「採花賊」之盛名,身體倍棒,樣子不差更不是虛假。
這樣的男子,應該有風一樣的姿態,有豹一樣的身體,當然更有花一樣的笑顏,並且是壞壞的那種。
否則,怎擔得起「採花賊」的大名?
書中所表,很多的蕩婦淫娃都是主動投懷送抱,而非田伯光用強硬逼。
如果田伯光是個猥猥瑣瑣的糟老頭,這些人會願意哪?
由此看來,田伯光應該是個身體好,武功好,臉蛋好的「三好」男人。
倒覺得年輕時候的萬梓良,是演田伯光的最佳人選。
金庸的小說裡,有兩個著名的「採花賊」:田伯光和雲中鶴。
愛好相似,風格各異;一俗一雅,相得益彰。
他們都在金先生不同的武俠小說裡,招惹著婦女,幹著為江湖正道所不恥的事。
但是金先生的用意,卻是大大的不同了。
田伯光,從名字來看,在田地裡剝光,飢不可耐,慌不擇地,過於粗糙和低俗;
我懷疑,這是金先生故意的,就好像叫俗氣名字的郭富城是個帥哥,喚文雅名字的苑瓊丹是個醜女一樣。
名字和本人,有時候不一定能畫等號。
雲中鶴,雲中飛鶴,高雅飄逸,瀟灑輕盈,何況還是金庸表哥徐志摩曾用的筆名。
我懷疑,這也是金先生故意的。
再看綽號,田伯光號稱「萬裡獨行」,你輕功再高,也只能地上飛奔而已;
雲中鶴,壓根就不在江湖行走,只在天上飛來飛去。
我懷疑,這更是金先生故意的。
論武功,估計田伯光要遜色於雲中鶴。
但是在金先生的江湖裡,他欣賞和推崇的,卻未必都是武功最高的。
即便同為好色,二者也是差異較大。
雲中鶴是老少通吃,美醜不論,屬於典型的性饑渴。
而田伯光則是好色有德,你情我願,絕不強人所難。
論個性和胸懷,雲中鶴就差遠了。
田伯光自言,他天生喜歡女人。
雖然他被人到處通緝追殺,卻依然不舍愛好,繼續犯罪。
實事求是地說,他的生活作風確實存在很大問題。
但我們總是習慣用一個人的缺點來衡量他本人全部的價值,而忽略了他優點的可貴。
于田伯光而言,即便是好色,他也做到了光明磊落。
他明明白白地告訴了全世界:
我很好色!你們的老婆都是被我強姦了!你們來殺我吧,只要能過得了我的這把快刀,腦袋你儘管拿去。
《笑傲江湖》裡很多男人一身陰氣,他卻一臉驕傲。
歷史上柳永也好色,凡有井水飲處,青樓都被他玩遍了。
但從來沒有人說他是個小人,是個壞人,是個採花賊,反而認為那是文人瀟灑,才子風流。
他和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做的那些不三不四的勾當都成了風流佳話。
有人為柳永辯解,說柳永只有在和女人卿卿我我的時候才有靈感,才能寫出好詞來。
他雖然在玩女人,但他玩得很認真,情真意切,風流雋雅。
他是把全部的生命和熱情都用在了女人身上,關照著女人全部的美,包括感情,包括神韻和靈魂。
就這樣,他被開脫。
真他媽的鬼話。
關鍵是,那時候的女人不僅不恨他,反而很喜歡他。
女人們平生最大的願望是能被柳永青睞眷戀,能讓柳永給她寫上一首詞,那實在是太幸福的一件事情了。
就這樣,這個到處嫖娼的罪犯也可與蘇辛齊名,甚至成了女人永遠的夢。
而勇敢承認自己好色低下的田伯光卻被江湖人士所不齒,處處追殺。
你他媽的,為什麼不偽裝一下!
最讓人感動的,還是他的重情重義與肝膽相照。
那份不卑不亢快意江湖的率真勁,讓人醉倒。
令狐衝閉關思過崖。
他千裡迢迢挑著最好的兩擔美酒上華山。
姑且不說,這份千裡送美酒的盛情。
更讓人傾倒的是,他將酒樓窖藏的百年美酒稀裡譁啦打個粉碎,要和令狐衝飲這絕世的兩壇美酒。
這份快意江湖的本真性情,遠非那些正人君子們所能擁有。
思過崖前,他本已受重傷,不戒和尚的交換條件就是讓他將令狐衝帶上恆山。
論當時的武功修為,他遠勝令狐衝。
他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令狐衝近乎孩子氣的條件。
得了風清揚指點的令狐衝,當然在軟磨硬耗中打敗了田伯光。
田伯光輸了賭約,卻贏得了令狐衝的尊重,以及那份沉甸甸的友情。
其實,田伯光最讓人詬病的「採花」惡習,認真分析起來,倒是古怪得緊。
整部小說,除了寫他在衡山妓院逛了一圈之外,剩下的關於「採花」的傳聞就是他的自言和旁人的敘述了。
敘述最正面的一次「採花」行為,莫過於在衡山城外掠走了恆山派的小尼姑儀琳。
既是江湖知名的採花大盜,那就該絕色面前不拘小節,直接田地裡剝光。
但他不僅沒採了這朵花,反讓令狐衝從中攪弄得倒認儀琳為師父。
後來又認儀琳其父為太師父,再後來做了不可不戒和尚。
倪匡先生對這古怪行為有獨到見解。
他認為,之所以田伯光這般對儀琳,雖是當初意欲不軌,終未動犯。
是他對儀琳已經產生了一股不可遏制的愛意,原因是儀琳太美了。
太美了,就有「欲」而「不軌」,這個說法未免牽強。
而不牽強的理由只能是,田伯光雖然好色,但是好色有道。
同時在「色」與其他更重要的東西面前,「色」也能放下。
最關鍵的是,他有足夠的自信,他追求的是兩情相悅,而非強人所難。
除了好色,你確實找不出田伯光其他方面的缺點。
不是找不到,而是他沒有。
找來找去,他可敬之處倒是比比皆是。
他有君子之風,不肯乘人之危,見令狐衝無力回招,便寧願收手;
還有就是他的光明磊落,遵守諾言,交了朋友就喝酒,拜了師傅就磕頭。
最可愛的是他一直對儀琳十分好,對令狐衝很有義氣,三番四次相幫,斷頭流血都不怕。
分析來分析去,他純粹就是個冒牌採花賊,是個十足的「假壞人」。
整部《笑傲江湖》裡,他不是臉蛋最好的,不是武功最好的,幹的事也不是最轟轟烈烈的……
但是論操守行為,那許多偽君子遠不如這一個最下流的採花賊。
金先生用一個江湖採花賊的「罪惡」比下去了許多「正人君子」的光輝。
福樓拜在寫完《包法利夫人》之後,伏在桌子上,痛哭不止。
有人問其故,他答曰:「包法利夫人死了,她死了」。
他太喜歡他創造的這個人物了。
讀到田伯光被閹割的那段文字,讀到田伯光羞羞答答扭扭捏捏的神情。
我也扼腕嘆息:田伯光他死了,他,他竟然被金先生閹割了……
不能採花的田伯光還是田伯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