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三水
死生契闊,
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
從古至今,美好的愛情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古人對於忠貞不渝的愛情更是看重和嚮往。
能牽手就不要輕易放手,
能相守就不要各奔東西,
能白頭偕老,就不要半途而廢。
老人常說,少年夫妻老來伴。
能攜手百年的愛情,無疑是每個人都嚮往的。
老一輩人的愛情都是非常純粹和長久的,數十年的相知相守,相互包容,相互照顧,相互攙扶,能一步步走向白髮,實在難得。
我曾經看過一個特別感人的故事,一對老夫妻,雙雙都活到九十多歲。最後幾年,爺爺得了阿爾茲海默症,把所有的事情和人物都忘記了。常常喊錯名字,但卻依然記得奶奶的小名。奶奶有時候責怪爺爺不記事了,爺爺就只是呵呵地看著她笑。
爺爺就像個小孩子一樣總是跟著奶奶。找不到奶奶的時候,就像一個找不到大人的小朋友,慌張得不停尋找。當看到她的時候,爺爺開心地笑了,仿佛找到了失而復得的寶貝。
後來奶奶生病了,纏綿病榻,爺爺傷心極了,寸步不離的守著她。有一天,他偷偷跑出門,家人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待到找到他的時候,他正在一身狼狽地往家走,他出去給奶奶買她愛吃的蛋糕,半路迷了路,走了好久才走回來。手裡託著一塊就要化掉的蛋糕。
再後來,奶奶走了,爺爺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傷心。處理完奶奶後事幾天後,爺爺也走了。走的時候很安詳。
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有命定的姻緣,月老公公牽線的時候就算好了時間,幾時相遇,何時成婚,如何老去,怎樣離去。最好的姻緣莫過於一生一世一雙人,最好的結果莫過於相攜百年,不離不棄。
然而,這世間的愛情,並非所有的都能修成正果,花開遍地。
過年回家的那幾天,聽鄰居們說起一件事情。
村裡的一個與我年齡相仿的男人,在媳婦兒懷孕生孩子期間跟自己的初中同學在一起了。兩個人一起出去玩,拍了很多遊玩的照片,視頻,還發到了網上。
媳婦兒不經意間看了他的手機,發現了這件事情,就鬧了出來。
婆婆還替自己的兒子袒護,失口否認。後來,媳婦兒把手機拿出來,照片和視頻都還在,事實勝於雄辯。
媳婦兒當天晚上回了娘家,孩子也沒有帶走。二寶剛幾個月。男人冷靜了兩天,許是迫於家裡的壓力。不停的給媳婦兒打電話發信息,詛咒發誓以後不會再聯繫了,求他媳婦兒回來。
媳婦兒提出離婚,男人家徹底怕了,親自上門道歉祈求媳婦兒回家。媳婦兒家的兩個哥哥把男人打了一頓。再後來,過了幾天,媳婦兒就被接了回來。
為了孩子,什麼都忍了。
每一段感情的開始都是美好而甜蜜的,年輕的兩顆心靠在一起彼此取暖安慰。
隨著時間的流逝,女孩不再是當初的那個女孩,她不再注重打扮。她不化妝,也沒有時間保養自己。
她開始變得肥胖邋遢,不修邊幅。她開始變成黃臉婆,皮膚粗糙下垂,黑眼圈,眼袋嚴重,她甚至沒有時間和好朋友出去逛逛街,吃吃飯。
她的生活裡,除了家務就是孩子。生了一胎又一胎,肚皮上布滿了妊娠紋,一扯一層皮。
男人開始厭惡,開始出軌,開始尋花問柳。然後就是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家中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再不然,就是離婚,結婚,再離再結,再結再離。
大約,他們都忘了最初相愛時的初衷,忘了結婚時的誓言。現實的殘酷終究耗光了所有愛情,也磨光了人們心中僅剩的純粹。
這世道,執子之手易,與子偕老難。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步入婚姻的殿堂。閃婚的有,閃離的也有。拜了天地,下定決心在一起的有,擺過酒第二天就離的人也大有人在!
人們的觀念不斷改變,不斷進步,思想也更加開放。喜歡了就在一起,不喜歡了就離。高興了扯個結婚證,不高興了就換成離婚證。似乎婚姻就像過家家那般簡單,絲毫沒有擔當,也不負責任。最後的最後,害了的都是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完全合適的兩個人,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需要兩個人不停地交流溝通和磨合。
人的一生,何其漫長。
這漫長的人生,需要一個伴兒,陪著你從日出到日落,從青年到老年,從婚禮到墳墓,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