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文章字數|1010字,閱讀約3分鐘
中國上下五千年,封建帝制佔據了兩千多年。可以說,中國是一個盛產帝王的國家。從1912年秦始皇嬴政繼位到末代皇帝溥儀退位,中國共誕生了422位皇帝。
這些皇帝的出身基本囊括了中原各大主流省份,如秦始皇嬴政來自河北,唐高祖李淵來自甘肅,朱元璋來自安徽,孫權來自浙江,劉秀來自湖北,司馬炎來自河南等,但也有一些省份的產量甚至像棉花一樣高,比如陝西省,十三朝古都長安就在這裡,前後共71位皇帝。
然而,在中原地區的主流省份中,卻有這樣一個省份,從未出過皇帝。這個省就是山東。作為孔孟之鄉,人才輩出的齊魯卻一直沒有出過皇帝。山東沒有龍脈嗎?還有其他原因。我來為你分析一下。
首先,山東省作為儒家孔孟思想的發源地,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當然是最深的。眾所周知,儒家文化強調以仁治國,留下了「三綱五常」,明確提出「君為臣」。意思是說,作為朝臣,必須忠於自己的皇帝。因此,在山東人的認識中,忠君愛國才是永垂不朽之道。
因此,山東從來不缺名家。比如當初的孔孟,諸葛亮,王羲之,還有抗日名將戚繼光等等,山東也是我國人才產出最高的省份。
另外,如果皇帝換省,一定是發生了農民起義,導致朝代更迭。在我國,只有在少數特定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是農民吃不飽,百姓住不飽。山東的地理位置是出了名的優越。它毗鄰東海。氣候宜人,風調雨順。農民怎麼可能吃不飽呢?所以,不可能因為這次農民起義而產生土皇帝。
朝代更迭的另一個誘因是外敵入侵。山東沿海而居。如果有外敵,只能來自海上。除了明朝的日本國,還被戚繼光打跑了。在剩下的時間裡,山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幾乎是安靜的。在這樣一個和平幸福的環境下,怎麼會發生農民起義並率軍稱帝呢?。
第三,讓我們回到禮儀的問題上來。眾所周知,每個朝代的衰亡都離不開一個昏君。到了王朝末期,在昏君的胡亂統治下,原本建立的封建禮制開始崩潰,國家內亂,百姓生活無多。
但是,即使封建禮制崩潰,也不會影響到山東,還是因為儒家文化在山東太深入人心了。因此,山東的官員也一直秉承仁政,絕不以輕稅壓榨百姓。即使昏君上臺,全國各省都很慘,山東也會太平。
這些都是山東無人稱帝的原因。雖然從來沒有出過皇帝,但另一方面,歷史上的山東人真的很幸福,這是另一種福氣。
這裡是《熱愛永遠都在》,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du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