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師聯盟》《虎嘯龍吟》中野心外露的司馬昭,到《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裡心思深沉的曹丕,檀健次曾屢次在歷史劇中詮釋重要角色。但在搜尋引擎中,大家對他的記憶仍停留在偶像團體M.I.C成員上。直到今年,檀健次參加了《我就是演員》的錄製,節目中他塑造了《北京愛情故事》裡一位在現實與愛情中掙扎的北漂青年。徐崢[微博]一句「演得太好了,這才是偶像!」讓檀健次的演員身份終於得到了外界的認可。
對生長於舞臺的檀健次來說,表演本是與他天然矛盾的事,他需要放下偶像光環、表演欲,捨棄自我,投身到另一個身份中。但這種感覺卻令他著迷,「正是我經歷了當背景板、當小角色,才慢慢體會到我是多喜歡表演這件事。你只要認認真真對待它,就會做到問心無愧。」
年少時覺得跳舞這事,太娘
檀健次出生於廣西,從小就表演欲極強。三四歲時其他孩子還在玩泥巴,他卻追趕起潮流,迷上了麥可·傑克遜。媽媽給檀健次做了很多MJ的同款衣服,他每天不停地對著鏡子模仿偶像的舞步,看著鏡子裡閃閃發光的自己自得其樂。
檀健次的媽媽也是舞蹈愛好者,經常帶他到舞廳跳國標。但當時他卻認為從事跳舞這件事太娘,最大的理想是去少林寺當和尚,學武術,「如果我當時學了功夫,現在就是打星了(笑)。」
檀健次是典型的比賽型選手,上課時心不在焉,一上臺,鎂光燈聚焦在他身上,就像打了雞血般超常發揮,一來二去拿到了不少舞蹈獎項,同學也開始對他拋來崇拜的目光,這種甜頭讓檀健次快速實現自我認同,「沒拿第一前,我真的一點都不喜歡跳舞,但好在我只要專注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把它做到最好。」
做練習生,就像上了「賊船」
2007年,檀健次被保送進了北京體育大學學習舞蹈,被唱片公司選中成為練習生,但卻被他拒絕了,因為他只希望把舞蹈跳好。然而面對唱片公司的承諾:兩個月出道,每個月2000塊錢,包吃包住,美國專業聲樂、舞蹈老師免費培訓,其中包括MJ的舞蹈老師。「這簡直是天上掉餡兒餅的事啊!」彼時,這個只有16歲的單純男孩迅速被說服。
結果過了半年,公司都沒有出道計劃,「我當時有種被忽悠上賊船的感覺。」直到2010年,封閉培訓四年的檀健次終於通過M.I.C正式出道。可「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愉悅感卻沒有持續很久,面對差強人意的定位——偶像組合,他和團員都很不滿,「雖然我們生不逢時,出道沒多久就過氣了(笑),但大家都專注在業務能力和作品上,而不是包裝。」
演張一白電影,被突擊訓練
檀健次第一次接觸演戲是2006年,在一次非公開測評中被張一白導演選中,成為電影《秘岸》中視跳舞為生命的男主角小川。片中飾演小川爸媽的是曾志偉和蔣雯麗,和他搭戲的是莫文蔚和陳奕迅。
那時仍採用膠片拍攝,每拍一條都是在「燒錢」,張一白便不動聲色地嚴格「調教」起檀健次。電影中小川經歷了父親意外身亡等一系列打擊,導演便讓全組演職人員孤立他,演不好還當著眾人面訓斥他。幾天後,檀健次找到經紀人說不演了,他不懂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他。「但嘴上說不,我還是咬牙堅持了。」
即便如此他還是找到了演戲的樂趣,張一白為了讓他體驗生活,每天給他5塊錢週遊重慶,晚上把所見所聞表演一遍。這種「突擊訓練」讓他感到上癮。
片場「自作聰明」,讓吳秀波暴怒
出道後,檀健次曾想方設法找戲拍。但因為沒學過表演,沒有劇組願意讓他試戲。他「拉下臉」到各個劇組遞簡歷,卻處處碰壁。直到2016年冬天,經紀人突然打來電話,說吳秀波想找他演戲。檀健次第一反應是推脫,「這肯定是騙人的。」
幾天後,他還是在咖啡廳裡見到了吳秀波。從追求表演的經過,聊到彼此對表演的看法。吳秀波臨走時說,檀健次就是他想找的司馬昭。可片場裡的吳秀波卻是非常嚴厲的,檀健次聽到最多的就是,「沒事健次,這條沒演好,你還有50條的機會。」直到第一次對戲,吳秀波為他豎了大拇指,「我當時開心到要飛起!」
此後,在拍攝一場司馬懿與妻子的對手戲時,司馬昭需要作為「背景板」給出反應。檀健次自以為司馬昭比別人都聰明,必然在大家愁眉苦臉時一個人得意洋洋。他默默地在吳秀波後面做了40多種不同的表情,卻讓吳秀波大發雷霆,「他特別生氣,說我不應該自以為是地錯誤理解,還演出來。」檀健次十分難堪,那時他才知道,第一次吳秀波豎的大拇指只是鼓勵,而非讚揚。「那是我第一次清楚地認識到對表演的敬畏心,想要當演員,必須放下心裡的表現欲。」
《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一共拍攝了333天,檀健次形容就像上了一整年的專業表演課。拍完最後一場戲,導演和工作人員不約而同站起來為檀健次鼓掌,「那也是吳老師第二次誇我,他說終於看到了我的成長。」
記者:你對《北京愛情故事》那場表演滿意嗎?
檀健次:還行。我上臺前就希望自己別忘詞,我特別怕緊張到說不出話,因為平時M.I.C表演,我在臺上都不講話的,除非是鬧著玩。千萬別讓我發言講什麼心酸史,完全說不出來。
記者:有沒有想到徐崢老師會這麼大力誇讚你?
檀健次:完全沒想到。從徐崢老師誇我第一句,到宣布我晉級那一刻起,我緩了兩天都沒緩過來,人都是蒙的,就像斷片了一樣。
來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