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現實中真的存在這種家庭氛圍嗎?

2020-09-10 賣秋刀魚的大叔

陷在幸福的錯覺中

沒必要急忙說出真相

偶爾 錯覺反而讓人更幸福

反正我們最終都要明白,歲月會在不經意間就匆匆溜走

----《請回答1988
相信最近很多人都在追這部打著以親情為基調的主題販賣觀眾情懷,然而卻是一部圍繞三角戀展開的兄妹情
果然前面的劇追的有多傷心、後面的棄劇就有多失望
難道現在的國產劇一定要這樣嗎?披著美好的嫁衣組著令人辣眼睛的CP港真,不管是高冷的凌霄還是溫暖的子秋,鴨姐真的一個都磕不起來~
更願意讓鴨姐一直不離不棄追劇的是這樣的畫面舌尖李爸始終是麵館、家裡兩點一線的行程路線:憨批凌爸則是警局、麵館、家裡三點一線的行程路線
凌霄對尖尖的妹控,子秋對尖尖的寵妹狂魔,尖尖對於未來的老公的期許是建立在兩個哥哥的優點之間
三個兄妹因在童年遭遇了不同的心理陰影而讓兩個毫不相干的家庭組在一起互相取暖
在遇到外界不可預估的抗力時,三個兄妹是如何化解和給予幫助的
在遭受到兩個哥哥的生父生母想要領養帶走時,兩個爸爸又是如何捍衛這個家庭的主權一致對外的家長裡短
如果是這樣的劇情,鴨姐表示別說是40集了,就是10086集鴨姐也一集不落的追下去
但是編劇啊!你是魔鬼嗎?你是剛才從泰國旅遊回來嗎?你是……算啦,為了避免口吐芬芳,鴨姐還是認真說劇
鴨姐先不討論它爛不爛尾,但是最起碼在前期時,劇中展現的一些故事情節還是很讓鴨姐老淚縱橫的
孩童的假裝堅強只為讓可以爸爸不那麼傷心更好的生活下去
在凌霄漸漸打開心扉願意到小尖尖家做客的時候,善良細膩的小尖尖為了安慰凌霄哥哥把他帶到爸爸的臥室
和小凌霄分享關於媽媽的回憶那段,只有在爸爸看不見的地方,她才能這樣大聲表達自己對於媽媽的思念……


並且告訴他「可以偷偷的想妹妹」


難道是真的很樂觀嗎?其實還不是為了不想讓爸爸傷心掩飾住了對媽媽的想念
別看小孩子年級小,但是他們的心理並不小。假裝扮演成大人讓本就無所依靠的親人,有一個繼續支撐生活的信念
可以說小尖尖是堅強樂觀,也可以說小尖尖是內心柔軟,但是鴨姐不想說是:懂事因為懂事這個詞,現在越來越被過分要求了。
懂事的對立面其實是學著壓抑天性

前段時間,馬伊琍在直播中說,後悔自己當初對女兒愛馬管教太嚴格,使女兒過於「懂事」。

有一次,女兒回家告訴她一件不開心的事。原來女兒在幼兒園裡跟同學一起玩過家家。媽媽和寶寶的角色本應輪流當,可是有的孩子總想自己當媽媽,還逼著愛馬一直當寶寶。愛馬覺得心裡很不舒服


馬伊琍對女兒說「你完全可以拒絕」,愛馬卻說「我不敢」。


女兒的膽小,讓馬伊琍痛心。她聯想到平時只要自己說話聲音大一點,愛馬立刻會認錯: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為了讓嚴格的媽媽喜歡自己,讓媽媽高興,愛馬總是小心翼翼,硬是把自己逼成了一個「懂事」的孩子,不敢說出內心的想法。

當一個孩子已經習慣了有什麼願望就憋在心裡;

做什麼事情只想著不給別人添麻煩,自己死扛;

過於顧忌他人的感受和評價,放低自己……


慢慢地,他們也就不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即使知道也不敢要,最後乾脆放棄自我,只要別人開心就好。

討好型人格就是這樣形成的

所以我們看到的小尖尖不是在爸爸過於要求懂事的環境下成長的


她調皮、她學習差、她愛打架、她沒有女孩樣兒,但並不妨礙我們都愛這個樂觀積極、善良勇敢的小女孩呀!

花朵的成長好壞全靠土壤和環境:孩子的成長好壞在於父母與環境

爸爸給了小尖尖足夠多的愛和為人處世之道

對於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噓寒問暖讓他人體驗到來自別人家的爸爸


剛來時的凌霄,父母因妹妹去世的事情經常吵架、爭執、對於孩子不予理會。李爸爸擔心小孩餓著、凍著、蚊子咬著三番五次請來自己家

心裡從來不會覺得有任何麻煩和抱怨

相反也教會了小尖尖樂於助人的好善之心


對於小孩的關心和愛護是發自內心的,從關切的眼神中流露的是滿滿的父愛

一家人,早晚都會是一家人



對於學習,不去過分要求、拒絕超高嚴格的標準對待

即使去學校開家長會,作為成績倒數在全班墊底的家長。也絲毫不會覺得丟人、面子掛不住,結束後去責怪孩子在學校為什麼不好學習

希望天下的爸爸媽媽們可以多向李爸爸進行學習

讓尖尖在自由、以興趣為導向的環境下成長,反而可以與孩子更好的溝通,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並為之努力

真正讓鴨姐觸動到是子秋二姨到尖尖做客,李爸爸壓抑在心裡很久的話

趁著酒勁把心裡的憋屈與不滿統統進行宣洩,真的這段讓鴨姐看哭了~

試問天下間,即使是親生父母哪個又能做到像李爸爸這樣慈父之愛子,非為報也呢

不是家人,勝似家人!
李爸爸帶著小尖尖和凌霄去看望鄉下的子秋,計劃中是看望一眼子秋是否安好

當看到小子秋背著比他還大的背簍下地幹活著

那一聲爸爸叫的,滿眼是心疼與憐惜。也正是這一聲叫喊改變了三個人來之前原有的計劃


家人,是什麼?

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兩個爸爸,構成了一個溫暖的家!在劇中他們就是彼此的家人,相互付出,扶持成長,成為了更好的人!讓我們明白,有時候家人之間的羈絆不一定是血緣,而是愛!

然而,在現實中這種家庭氛圍和環境是真的存在嗎?

別的家庭鴨姐也不知道,也不敢問,問就是存在。但是在我鴨姐的童年記憶中,最起碼這種家庭氛圍是不存在的

原因有三


第一:不會遇到剛好就有兩個百般寵愛你的哥哥,而且還就剛好是全校第一的那種


一個高冷時刻約束著你,一個活潑時刻慣著你。打架被罰陪你一起罰站

兄妹間要幹什麼事,一個眼神、一個表情足矣

買零食挑你愛吃的辣條
大哥知道你害怕看牙,為了讓你克制對牙醫的恐懼,全職做起了牙科醫生

小哥知道你愛吃甜食,為了專門學習了甜點專業,讓你想吃的時候第一個做給你

第二:不會有一個像尖尖爸爸這樣通情達理的父親,即使是有,那也不會剛好就放任野蠻生長

在知道子秋被媽媽拋棄後,不由考慮的將子秋收養成自己兒子

凌霄爸爸因為和他媽媽吵架離婚,李爸爸決定和他一起共同將3個小孩撫養成人

雖然家中一個女人也沒有,但並不妨礙尖尖作為家庭中唯一一個女孩的存在

第三:缺少環境和土壤,因為在中國大多數家庭來說。父母的地位始終是高高在上不容置疑的,你看不到像李爸爸那樣對尖尖、子秋凌霄,不管任何時候、任何時刻都是那麼和藹慈祥

就像一位溫柔可愛的老母親(在這裡並沒有任何貶低塗松巖老師的意思哈,只是表達對這個角色的喜愛之情)

追這部劇的時候,鴨姐其實一直很羨慕裡面的人物關係,並不是說因為它有多麼的好看,而是在追的時候會讓自己聯想到,如果自己處在那樣的一個家庭環境會是怎麼樣的?

現實中,其實是不太可能的。但並不代表這種輕鬆、熱鬧的家庭氛圍就不存在

;有,也是少數中的少數

父母不在是居高臨下的大人物,兄妹之間的小打小鬧可以讓家變的更加熱鬧。父母願意去傾聽你的感受、了解你的真實想法。

哥哥們即使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妹妹這個位置依然是其它人無可替代


最後的最後,鴨姐還是很失望這部劇最後的走向啊!

感情終究是錯付了

多些溫情,少些狗血,其實作為觀眾我們要求真的沒有那麼高鴨~

好啦,小婊貝們我們下期見啦!


部分圖片來源/ 網絡


鴨姐出品 必屬良品


公眾號:二唐鴨

微博:二唐鴨


一個不太想正經營業的美妝博主

夢想是想成為全天下女人的老婆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父母口中的「我都是為了你好」,能讓孩子真的好嗎?
    最近,《以家人之名》這部劇正在熱播,這部劇講述的是,因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彼此的新的家人,一起經歷,相互扶持,一起成長的故事。說起這部劇啊,劇中的幾個母親對待孩子的方式,真是讓人既心疼落淚,又讓人氣憤。儘管這部劇的後面,開始給賀梅洗白了,小哥也知道了真相,讓觀眾的氣消了一半,但也只是消了一半,讓我們氣憤的另一半的始作俑者還在那裡作妖作怪。
  • 《以家人之名》以家人之名,原生家庭的傷還要靠自己治癒救贖
    主線副線都鋪開了5個人物的家庭框架,甜寵偶像愛情都不是核心,重點在成長和救贖。大量的插敘留白的背後引起反思的是在不同家庭教育以及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或者說是家庭。原生家庭的傷,只有直面對待,才能真正解決,在童話故事裡當鴕鳥只是暫時的溫馨,抬起頭的剎那,還是會痛徹心扉。
  • 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重組家庭,能否以家人之名獲救贖?
    有血緣關係就是家人嗎?沒有血緣關係就不是家人嗎?在你們的生命中家人是怎樣的存在呢?02尋求治癒契機,重組家庭或能救贖《以家人之名》的妙就妙在幾個沒有血緣關係的社會人因為某種機緣恰好地組成一個滿是家庭感的小家庭。
  • 《以家人之名》火了,治癒系能救國產家庭劇嗎?
    在《三十而已》以口碑危機收場後,一部家庭劇《以家人之名》成功接棒,撐起整個劇集市場熱度。據骨朵數據顯示,自8月10日開播之後,《以家人之名》便因超高播放量和話題討論度始終位居榜單之首,以單集6條熱搜的頻率散播著火熱勢能。口碑方面,豆瓣開局評分高達8.6分,行至中期評分有所下降,維持在8.4分左右,四星以上用戶達82%。
  • 『以家人之名』,揭露現實: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最近繼《三十而已》之後,緊接著《以家人為名》逐漸火熱,前期播演的比較搞笑,也讓人對李尖尖這個妹妹,既羨慕又惹人心疼可愛,相信很多人心裡都在默想,如果我要是有這麼可愛的女兒/妹妹就好了~真的是愛極了這個角色。
  • 《以家人之名》比起李尖尖現實中更多的是齊明月
    《以家人之名》熱播,劇中譚松韻飾演的李尖尖功不可沒,她的樂觀,開朗吸引了大批粉絲。譚松韻的性格飾演李尖尖也是本色出演,毫無違和感。我也是衝著譚松韻才看的劇,看了一集就停不下來了,喜歡李尖尖的性格,但是現實中,更多的人是齊明月這樣的。
  • 《以家人之名》:將原生家庭的痛,熬成了糖
    由華策出品的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已在湖南衛視播出過半,收視熱度持續走高。李尖尖、凌霄、賀子秋相互扶持著長大,從幼時到高中生再到職場人士,從分別九年到再次重逢,三兄妹的成長和關係的變化牽動著觀眾的心,引發了熱議。有網友點讚:「《以家人之名》甜中帶虐、笑中帶淚,將觀眾情緒拿捏得死死的,怎麼看都看不夠」。還有網友表示:「這部劇滿足了我們對家庭以及親情的所有美好想像。
  • 《以家人之名》揭露現實: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真的是愛極了這個角色。在影視中這個角色如此受人歡迎,大概也是現實生活中的映射,現實生活中,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像她這個可愛美好的女生,其實這個影視中的角色,不管是被收養的賀子秋,還是一起生活的凌霄,都是被李尖尖這麼價值觀正且積極向上的女主影響的,如果凌霄當時沒有認識李尖尖,那麼在當時母親怨恨他,經常打罵他,後來拋棄他的時候,大家想下,如果當時的沒有李尖尖,那麼小的凌霄,長大之後也會自閉,或者抑鬱
  • 以家人之名,行苟且之事
    ,比如原生家庭幸福的孩子在成長中或者進入職場之後,通常都是餓了找媽媽,委屈有爸爸,實在不行還有從頭再來的勇氣。,所以桃仔覺得,這個現實議題只要把握好,正經拍,出個爆款不是夢。而到了《以家人之名》裡,這種更多地把筆墨放在了三兄妹的成長和發展上
  • 現實VS懸浮,《以家人之名》的「亂燉」啟示
    不過,細細品來,我們確實在《以家人之名》中吃出了些許「大亂燉」的味道。原本以為這股「家庭味」會隨著三個孩子的成長越來越濃,不料高考不僅成為了兄妹三人的轉折點,也成為劇集「家庭味」的轉折點。離家九年後的兩個哥哥回來,《以家人之名》神奇地走上了「撒糖」的道路。
  • 《食戟之靈》中的聖羅勒在現實中存在嗎?
    說到《食戟之靈》這部在b站投幣量數一數二的番劇,第三,四季愛奇藝獨播的番劇。裡面的美食真的是非常的讓人嚮往啊。啥?爆衣?老橘子會是因為爆衣去看這部番劇的嗎?怎麼可能呢?葉山在《食戟之靈》第一季中,曾出現了一種香料的名稱,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聖羅勒了。這種古怪名字的香料,說實話老橘子肯定是沒聽說過啊。
  • 以家人之名談戀愛?家庭劇變偶像劇,這才是國產家庭劇的病根
    這種類似於《小偷家族》的充滿張力的人物設定,真的誘人。但《以家人之名》真的就能定義新的國產家庭劇?依我看,難!至此,《以家人之名》終於變成了以家人之名談戀愛。又一部家庭劇夭折。比如2019年的《小歡喜》聚焦的是三個家庭兩代人教育理念的問題,《都挺好》表面上主打「孝」文化,實際上也痛擊了很多社會問題,重男輕女,啃老,原生家庭。也就是說,但凡是接地氣,與現實掛鈎的話題劇,都更能戳中觀眾的心。
  • 《以家人之名》播出過半 追劇氛圍濃烈收視率提高
    中新網8月31日電 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正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熱播。近日,中國視聽大數據發布的收視周報中顯示,截至8月21日,《以家人之名》共播出19集,兩周以來收視水平顯著提高,第二周每集平均收視率、忠實度在黃金時段電視劇中均位列第1,受觀眾歡迎。
  • 《以家人之名》播出過半 追劇氛圍濃烈收視率提高
    中新網8月31日電 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正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熱播。近日,中國視聽大數據發布的收視周報中顯示,截至8月21日,《以家人之名》共播出19集,兩周以來收視水平顯著提高,第二周每集平均收視率、忠實度在黃金時段電視劇中均位列第1,受觀眾歡迎。
  • 《以家人之名》:單親家庭孩子的成長,一定帶著傷痛嗎?
    王江峰少年家事庭入額法官四級高級法官最近,《以家人之名》成為電視收視榜的口碑之作,通過「三娃兩爸」看似誇張但卻溫馨的組合,去重新探討親情的含義。但子秋是李海潮一手撫養長大的,李海潮負擔了他成長中的生活費和學費,兩人不是父子卻勝似父子。在這種情況下,子秋父親能認回子秋嗎?
  • 《以家人之名》:另闢家庭劇創作蹊徑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安家》中的房似錦、《不完美的她》中的林緒之,都或多或少在成年的生活裡帶著原生家庭之痛。《以家人之名》則反其道行之,「跳出」血緣連結的原生家庭來觀察家庭對人成長的重要性。劇中,因為家庭變故,3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子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
  • 為什麼《以家人之名》就不能好好拍家庭戲?
    這些劇差一口氣的本質原因不外乎:氛圍不到位。青春劇,能喚起我們共鳴的不是某項活動,而是日常中的小情緒。1988這種氣氛,無論1968還是1998年出生的人,看到後都能產生共情,因為有共通的青春和家庭記憶。
  •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愛妻子、寵女兒,現實中塗松巖家庭美滿幸福
    繼《三十而已》之後,《以家人之名》成為最受歡迎的電視劇。老戲骨塗松巖、張晞臨加盟,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主演,未播前就先火,播出後話題不斷,有淚點有溫情,評分一路飆升。這是2020年最溫情的劇作了,兩個男人、三個不同姓氏的孩子,共同組建了一個家庭,感情牢不可破,以家人之名相互治癒。
  • 《以家人之名》:每個家庭都缺一個「李爸」
    近期熱播的《以家人之名》憑藉其溫暖與治癒,讓大家忍不住追劇。在很多人都在嗑各路CP的時候,我卻看到一個讓人感到的溫暖治癒的爸爸——李海潮。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問題少年的身邊,都不乏有一個形同虛設的父親。而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播出,自己完全被「李爸」這個角色給圈粉了。
  • 以家人之名:在行不軌之事?
    看到這裡,苗苗實在是忍不住了,別說這後續劇情將要如何發展,大家還不得而知,哪怕這劇真的會上演這一幕,《以家人之名》就在行不軌之事了?這是什麼奇怪的邏輯啊?在苗苗看來,《以家人之名》非但沒有行不軌之事,還值得我們更深層次的思考,用來治癒心靈。親情的治癒在《以家人之名》播出的劇情中,最能讓觀眾直觀感受到的是濃濃的親情,治癒了每個人的心靈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