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在吐槽,哪個電視臺的晚間八點檔又在放一些同門之爭、掃地出門這樣的狗血劇情,現實生活裡哪有這麼巧的事情。
但藝術來源於生活,出自同源但一個養尊處優,一個無人知曉的故事情節往往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今天要介紹的襤褸貓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襤褸貓作為一種在國內知曉程度非常低的品種,就連很多資深貓奴都不一定知道。
但是不管你有沒有聽過襤褸貓的名字,當你看到襤褸貓的照片的時候,都會有一種奇怪的熟悉感,總覺得這種貓在哪裡見過,就是說不上來。
這種熟悉感正是來自於現在炙手可熱的「貓中貴族」——布偶貓。
乍一看圖片你可能會覺得布偶貓和襤褸貓一點都不像,但只要仔細看,你就會發現襤褸貓除了身上的顏色分布和布偶貓完全不同之外,體型、五官等都非常接近布偶貓。
諸多相似都因為布偶貓和襤褸貓的同源身份,放在電視劇裡就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了。
這時候你可能會問,既然是同源,為什麼布偶貓人盡皆知,襤褸貓卻沒多少人知道呢?
布偶貓和襤褸貓的身世要從很久之前說起。我們都知道,一般一個貓種的確定都是通過認證機構認證的,比如CFA,TICA等。
但當年布偶貓的培育人一腳踢開傳統協會,跑去把「布偶貓」三個字註冊了商標申請了專利,然後自己創建了獨立的機構(IRCA國際布偶貓協會),並自己給布偶貓的評選和繁育定下嚴格的標準。
原本和布偶貓同源的襤褸貓,因為不符合已經定好的布偶貓註冊要求,無法被稱為布偶貓,當時的繁育者無奈的說:「既然不能叫我們的貓ragdoll(布偶貓的英文),乾脆叫ragamuffin(原意衣衫襤褸的)算了。」這個名字多少有點示威的意思,同時也保留了rag,可以形容ragmuffin和ragdoll一樣。
不過大家可別誤會,襤褸貓的名字雖然聽起來寒酸,但身價可是一點都不寒酸。在國際市場上,襤褸貓的價格完全不低於現在人氣大火的布偶貓。
外形上。襤褸貓擁有和布偶一樣的體型,成年的襤褸貓可以長到7公斤甚至更重,可以說是基因帶胖的貓,壽命長且沒有已知的遺傳疾病,性格溫順,很象一隻可愛的狗狗,會跟隨主人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極其適合作為家庭寵物。
而說到襤褸貓相比布偶貓最大的優勢,那就是襤褸貓的配色非常的「自由」。和布偶貓的嚴格劃分標準不同,襤褸貓只需要父母其中的一隻是襤褸貓就可以認證為襤褸貓(參賽的話要求是父母雙方都是襤褸貓)。
所以襤褸貓的培育者們讓襤褸貓和不同品種的貓(喜馬拉雅貓、波斯貓等)進行繁殖來改善襤褸貓的基因,於是你就能看到這樣的襤褸貓,
還有這樣的,
甚至還有這樣的。
如果你喜歡布偶貓,那麼襤褸貓簡直就像是擁有更多配色選擇的布偶貓一樣,怎麼可能忍得住不多看兩眼呢。
如果你是暫時還沒能養寵物的「雲養寵」黨,或是已經家有犬貓、想要追求高質量養寵生活的愛寵黨,就趕緊關注我們,金誠萌寵俱樂部將在第一時間把第一手專業諮詢和寵物主題活動信息的信息傳達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