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男人的秘密都藏在手機裡。三十幾年前可不這樣。
他們會把秘密遺忘在褲兜或者錢夾子裡,一不小心就被發現。
37歲的張藝謀也不例外。
那是1987年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張藝謀的老婆肖華例行給老公洗髒衣服,洗之前順手掏了一下兜。
可就是這一順手,她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兜裡有一封撕去封條的信,打開一看,劈頭第一句就寫著:
「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帶走了。」
肖華的腦子嗡嗡作響,硬著頭皮看完:
「我想結婚,我希望能得到答覆,我期望上天賜給我幸福。
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你賴在我懷裡的樣子可愛極了!再有幾天我們又可以在一起了,我們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幹不完的事.....」
署名:鞏俐。
肖華很難說清看到這個名字時的滋味,只感覺邁不開腿。
待到張藝謀看到桌上的信封,後知後覺時,已經晚了。
「把信給我!」
「你要怎麼樣?想張貼出去嗎?」
「這件事我本來沒想瞞你,一直在忙,就想等忙完後再告訴你。在山東我們倆還沒有什麼,到寧夏後,發生了那麼幾次...就是這麼回事。」
說這些時,張藝謀儘量平淡,不是因為他感到抱歉,而是他知道,這種事很有可能讓他身敗名裂......
不過,一直到今天張藝謀也沒有身敗名裂,還跟鞏俐成了中國電影史上最早被爆婚外情,卻意外被世人接受的一對。
好像人們只願記得,他們的那些浪漫過往。
△ 張藝謀和鞏俐
01
1950年,張藝謀一出生,就被歸類到「社會底層」,跟他那個地主爺爺有關。
那時他還叫張詒謀,就是陝西臨潼大戶地主爺爺給起的。
很多年後,張藝謀的父親看了他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說:
「你爺爺家當年就這樣(指喬家大院),只大不小。」
△ 《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喬家大院
可院子再大有什麼用?
張家人都得戰戰兢兢地活著:張藝謀的父親,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就被打成反革命;二伯父畢業後在家待業,等不來國民黨分配工作,口無遮攔說了句:「老蔣不用咱,我去找老毛。」被人聽見,衝進來帶走殺了。
小時候,張藝謀在自家床下撿了一粒國名黨軍服上的扣子,忙拿去給奶奶,嘴裡「國民黨」三個字還沒說出口,就被奶奶「啪」的一個巴掌給抽閉了嘴。
但這還不是最糟的。
△ 張藝謀父輩全家福,右一:張藝謀父親
自父親被下放到陝南平利縣勞動,悲劇就接踵而來。
先是沒及時看病的弟弟,徹底成了聾子;後是自己去平利縣看父親回家途中遭了賊,父親好幾年的血汗,總共一百塊錢和一百多斤糧票全被偷了。
報警也沒找回來一分。
張藝謀因為這事兒,幾次想尋死,絕望地跑去山上轉悠。
腳都快邁出去了,轉念想起他還有捨不得的人——初戀女友肖華。
「還有人擔心著我呢,我不能死得不明不白!」
△ 張藝謀與肖華舊照
張藝謀和肖華是初中同學,兩人在學校就互生情愫。
1968年,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的肖華本沒打算去農村插隊,但張藝謀一封痛苦剖白的情書就改變了她的主意。
「我心中的痛苦是無法用筆表達的,一切的一切,我是多麼希望得到你的理解......」
於是,兩人一起來到陝西乾縣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幹了3年農活。
那種苦日子,張藝謀的老同學陳凱歌也經歷過:「幾十個人住一孔窯,一幹就是百十天。」
雖然苦不堪言,但張藝謀有佳人在旁,也算苦中帶笑。
就在張藝謀跟初戀女友在「黃土地」上你儂我儂時,遙遠的北方瀋陽,剛滿3歲的鞏俐還是個濃眉大眼,奶聲奶氣的漂亮寶寶。
一個東北,一個西北,隔著將近兩千公裡。命運怎麼也料不到,這三人日後會纏繞在一起。
要說起來,都怪張藝謀「賣血」攢的那臺照相機。
△ 張藝謀與前妻和女兒
02
1971年,工廠來村裡招工,但張藝謀因為「家庭成分」問題不在考慮範圍內。
後來,鹹陽國棉八廠要體工隊員,張藝謀因參加過縣裡的遊泳隊、籃球隊,才獲得進廠機會。
進廠第一天,管事的告訴他:「因為你的出身問題,大家經過2次大會討論,才敢的定你。「
與此同時,肖華也被招進四零八廠,兩人隔著50多公裡,不能常常見面。
張藝謀過了一段枯燥無味的生活,他每天的任務就是把百十斤的原料扛進車間,直到他把興趣從女友身上,轉到了攝影。
可那時候,張藝謀哪有錢買相機。
陳凱歌在給張藝謀寫的小傳《秦國人》裡,說他曾賣血攢錢買照相機。
但後來,肖華澄清,不是賣血是響應廠裡號召,跟著大家獻血給一個因工傷失血過多的男工,每人得了補貼:20塊。
20塊可不是小錢,那時張藝謀工資36塊,除去生活和養家的費用,每月能攢下10塊。
就這樣攢了3年多,加上母親的贊助,到1974年,張藝謀終於湊夠了186塊6毛,買了部「海鷗牌」雙鏡頭反光相機,還添了幾塊錢買了黃濾色鏡。
有了相機後,他一有空就擺弄,別的什麼也不想了。
一直到1978年,本只想脫離車間,到廠裡工會做一個宣傳幹事的張藝謀坐不住了,他想高考。
可因為28歲的「高齡」,張藝謀連高考名都報不上。
人家在裡頭考了3天,他就在外頭眼巴巴地轉悠了3天。
幸好肖華姐夫認識畫家白雪石,張藝謀託姐夫給老先生寫了一封信,還附送上自己拍攝的攝影畫冊。
他自己也沒閒著,竟鬥膽給文化部部長黃鎮寫了封自薦信。
沒想到,還真有回覆:部長特批他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專業。
就這樣,一沒參加筆試面試,二沒被政審,三沒體檢,四還是個大齡青年,被狗屎運砸中似的,正式開始他的攝影夢。
而此時,14歲的鞏俐正在一個電影片場做群演。她俊俏的臉被另一個攝影師孫周注意到,破例給了她一個鏡頭和一句臺詞,也算走上了她的演員夢。
但兩個夢還未能交錯。
△ 青春期的鞏俐
張藝謀上北京讀書前,肖華怕他變心,拉著他領了證,算是把二人的感情修成正果,
但鞏俐這邊,愛情的進展並不順利。
1983年,18歲的鞏俐在濟南參加高考,名落孫山,第二年再戰,依然落榜。
鞏俐不信邪,發誓說:「這輩子考不上,我什麼也不幹了。」
第三年,終於在老師尹大為的「鞭子」調教下,破格進入中央戲劇學院。
年輕的鞏俐出落得亭亭玉立,跟同學史可、伍宇娟等並稱為「中戲五朵金花「。
既然是金花,少不了圍上來的蜜蜂,鞏俐很快就跟同學楊建勳談起了戀愛。
初嘗愛情滋味的鞏俐怎麼也想不到,身邊這個人竟是個「渣男」。
不過,這還要從鞏俐與張藝謀的相遇說起。
△ 鞏俐與同學合照
03
1982年,張藝謀畢業後,被分配到偏僻的廣西電影製片廠。
這當然跟他的家庭成分有關,找人幫忙也不頂用。
但好在小製片廠鍛鍊機會多,1983年,廣西電影製片廠破格批准張軍釗、張藝謀、肖風、何群成立全國第一個「青年攝製組」。
沒想到幾個人還真折騰出一部叫好的電影《一個和八個》。
△ 張藝謀和陳凱歌在《黃土地》片場
後來,張藝謀又獲得了給老同學陳凱歌當攝影的機會。
說起來,陳凱歌導演的《黃土地》得了幾個獎,都跟陳凱歌沒關係,倒是落在張藝謀這個攝影頭上。
張藝謀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這個大家都能想到。
但沒有人敢想,這個扛著攝像機,黃土裡打滾的男人,拍完《黃土地》,轉頭就去吳天明導演的《老井》裡做男主角了。
裡面竟然還有大尺度的激情戲。
△ 這麼露骨的宣傳語還是第一次見
但比激情戲還讓人激動的是百花、金雞雙料影帝,張藝謀從未有過的滿足,恨不得大吼一聲:「嘹咋咧!」
除了自滿,張藝謀還覺得自己什麼都行。
比如,拍《老井》時,他讀過《人民文學》上莫言的小說《紅高粱》,心裡老惦記著,他就想不做攝影和演員了,當導演,拍電影。
也許真是狗屎運,莫言一見張藝謀的憨厚樸實樣,就覺得像他們隊裡生產隊的隊長。
一高興把《紅高粱》的版權便宜賣給了張藝謀,兩人還拜了把子。
還一起去各大學校選女主角。
本來劇組已經確定下來女主角是「中戲五朵金花「裡的史可,豐乳肥臀,頗符合書裡的描述。
但中戲的老師又說,先不急,還有個大二的學生也合適。
這個還在廣州拍戲的大二學生就是鞏俐,張藝謀鬼使神差,決定等等看。
△ 鞏俐和史可
可剛把鞏俐等回來,莫言就連連擺手:不行,一點都不「豐」也不「肥」。
張藝謀卻覺得有眼緣,還把攝影師顧長衛叫來,讓他來拍拍看。
可這是顧長衛掌機沒幾年,一不留神全給拍虛了,只留了4、5秒清晰鏡頭。
就這幾秒鐘,張藝謀盯著看個沒完,當即拍板:用鞏俐。
「她更有味道,老天爺賞飯吃。」
就這樣,22歲還很瘦小的鞏俐跟著劇組一幫大老爺們,來到莫言老家高密,在大片大片的高粱地裡拍了幾個月。
△ 電影《紅高粱》劇照
幾個月的相處,足夠讓鞏俐見識一個成熟男人的魅力:
「攝製組的文化程度、藝術修養、藝術追求都很高。尤其是張藝謀,導演風格真灑脫,真有氣度。我覺得他特別神,招數特別多,腦子一轉一個主意,別人想不出來的,他總有辦法。」
就這麼幾句誇獎的話,鞏俐的男朋友楊建勳不幹了——片場全是光膀子的男的,我面子往哪擱?
△ 《紅高粱》片場
楊建勳從學校衝到劇組質問鞏俐。
鞏俐哪裡是忍氣吞聲的主兒,楊被激怒,當場動了手。
張藝謀見有人來砸場子,衝過來把人趕跑,又對鞏俐柔聲安慰。
人最難抵擋失意時的溫柔,相差15歲的兩人輕聲細語中擦出了愛的火花。
隨後,就有了開頭那一幕。
因為張藝謀的不小心,鞏俐的信氣得老婆肖華幾日無眠。
△ 從左至右:鞏俐、莫言、姜文、張藝謀
雖然肖華沒有大告天下,但紙終究包不住火。
《紅高粱》在中戲上映那天,楊建勳不知從哪裡聽說了鞏俐和張藝謀的糾葛,把鞏俐的宿舍門砸出一個大窟窿,還揪起鞏俐拳腳相向,打得她眼角都是淤青。
臨走時,揚言要去西安找張藝謀算帳。
很快,這件事人盡皆知,張藝謀和鞏俐的關係一時間說不清道不明。
只有鋪天蓋地的罵聲,幸好那時沒微博,否則應該比文章和姚笛的「周一見」還要嚴重得多。
張藝謀與前妻和女兒
自顧不暇的張藝謀心疼鞏俐,像頭牛一樣衝回家,當著5歲女兒的面質問老婆:「是不是你把這些事告訴了她男朋友?」
肖華氣得發抖:」莫名其妙,我怎麼能認識她的男朋友?」
夫妻做到這份兒上,算徹底走不下去了。
為了躲避風頭,張藝謀還帶著鞏俐去香港拍了部程小東的《古今大戰秦俑情》。說假公濟私也好,說上天給鞏俐機會也好。
這次拍攝張藝謀意外出了車禍,鞏俐是寸步不離,屎尿不忌在床前伺候。
於是,張藝謀一回來就跟老婆提了離婚:「我的感情已經是回不來了,我想和她在一起,過另外一種生活。」
「你要是不同意,我就只好走最後一條路:背井離鄉,浪跡天涯。」
心死的肖華抱著孩子,忍痛在離婚協議書上籤下自己的名字。
張藝謀如願以償。
可一心想給張藝謀生個孩子的鞏俐卻始終沒能如願。
△ 張藝謀跟鞏俐在拍攝現場
04
「他是我的青春期教育。」
很多年後,鞏俐坐在楊瀾面前,自信又坦蕩地形容這個帶給她酸甜苦辣的男人。
「很多東西都是他給我的,那是後來才領悟的。人總是要付出代價才能明白一些道理。」
如今位居好萊塢國際影星的鞏俐,很不喜歡別人叫她「謀女郎」,很難說是不是因為當初付出的代價。
《紅高粱》拍完第二年,初出茅廬的鞏俐隨著電影大熱,紅得發紫。
張藝謀喜聞樂見,去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領獎時,他得意,笑得開懷。
△ 張藝謀在金熊獎領獎
往後幾年,是兩人的蜜月期。
《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張藝謀幾乎天天與鞏俐呆在一起。
也許鞏俐就是他的繆斯,張藝謀把老同學陳凱歌都快要甩到後面,部部經典,人人稱讚。
鞏俐在他的鏡頭裡,也越來越美。
△ 《大紅燈籠高高掛》劇照
△ 《紅高粱》劇照
張藝謀也不準旁人說一句不好。
1991年,《秋菊打官司》的編劇劉恆一整天沒寫出來一個字,跑去找張藝謀訴苦:「不行,我只要一想到鞏俐演秋菊我就寫不下去了,出戲。「
張藝謀不以為然,他相信鞏俐的可塑性。
安排鞏俐提前去陝西隴縣農村,隱姓埋名跟村民生活在一起,就改名叫秋菊,挺著大肚子,說一口土話。
整整2個月,沒一個村民認出她來。
△ 《秋菊打官司》劇照
這下,編劇沒話說了。
拍攝時,鞏俐更懂事,給劇組所有人洗了三個月的衣服。
對張藝謀更是像個小媳婦一樣,照顧著,完全不顧自己累,只想著導演累。
她每天給導演切西洋參,薄薄一片,一切就是半杯。
春節劇組沒回家,等著拍雪景,鞏俐就給大家包餃子。
張藝謀一開始還不相信鞏俐有這能耐,問她:「是你包的嗎?」
「這是我媽教我的,她說不會包餃子的女孩嫁不出去。」鞏俐一扭身,笑著看張藝謀,覺得自己得到了誇讚,幸福。
那一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頒獎禮上,鞏俐穿著雪白的旗袍,手裡舉著最佳女主角的獎盃,與張藝謀並肩站著,美豔不可方物。
這麼個大美人,誰見了不想要?
《霸王別姬》的製片人徐楓,說服陳凱歌時就跟他提過要求:男主必須張國榮,女主只選鞏俐。
陳凱歌卻覺得不妥:「鞏俐是張藝謀的人。」
可徐楓不管這一套,陳凱歌只好發了好幾封電報說這事,張藝謀也不惱,還鼓勵鞏俐說:「演員要保持自己的藝術青春,必須跟各類好導演合作。」
△ 《△ 《霸王別姬》劇組參加康城影展
從陳凱歌那裡回來的鞏俐,倒是沒變心,還踏踏實實跟著張藝謀。
在劇組裡也沒有個成名的樣,依舊像個小媳婦。
1994年,29歲的鞏俐主演《活著》。
電影再次大獲成功,鞏俐的前途也越來越好,可眼見自己快要30歲,男朋友連結婚這一茬,提都不提。
鞏俐感到厭倦,失望之下,跑到上海城隍廟算了一卦,卦象上說:你的事業順利,但最好在30歲之前結婚。
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張藝謀,可張藝謀不為所動,像是沒聽出她話裡的意思。
第二年,張藝謀拍《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鞏俐在鏡頭前依舊嫻熟、美麗。
但鏡頭兩端的兩人已心生嫌隙。
鞏俐決定最後試一次。
她把二哥叫來片場,陪同她鄭重其事地找張藝謀談了一次。
誰料張藝謀已經被她逼煩了,回了一句:「沒考慮。」
還說出那句經典名言:
「結婚不就是一張紙嗎?你為什麼非得看重這張紙呢?「
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就是耍流氓。
鞏俐那時十分認同這句話,拍完《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最後一個鏡頭,就跟張藝謀說了拜拜。
分手後,鞏俐身邊不乏追求者,英美菸草公司高管黃和祥就天天打電話安慰她。
又是一次失意時的溫柔,黃和祥抱得美人歸。
不過,人終究是會變的,但為時已晚。
05
張藝謀被分手後,非常痛苦,獨自跑去澳大利亞"療傷「。
仿佛餘情未了,張藝謀經常在媒體面前誇鞏俐,還說想要再度合作。
但鞏俐這邊,分手後對張藝謀隻字不提。
真不知到底誰用情更深。
也許是張藝謀自知沒趣,再往後,兩人就一直保持止於禮的聯繫:偶爾通個電話、有時傳遞書信。
過年時,張藝謀也會給鞏俐送禮物。
但兩人即使近在咫尺,也不見面。
那種感覺很微妙,像兩個孩子在賭氣,也像兩個不知所措的人的害怕,害怕衝突也害怕不舍。
直到一個紅酒廣告商,找到鞏俐,才打開了這一局面。
1998年3月,秦皇島「野力幹紅」葡萄酒廠的人邀請鞏俐做形象代言人。
鞏俐猶豫良久,提出一個條件:廣告片要張藝謀執導。
△ 張藝謀執導的這支廣告
紅酒廠本以為是鞏俐在刁難自己,沒想到張藝謀一聽說就痛快地應下來。
這個廣告,兩人拍得默契十足,酒廠老闆非常滿意。
張藝謀也順勢邀請她出演《英雄》和《十面埋伏》。
可惜鞏俐沒這麼痛快,她拒絕了。
也算是給了章子怡上位的機會,頂著「小鞏俐「名號的章子怡憑藉前所未有的票房成功,迅速在演藝圈站穩腳跟。
△ 拍《藝妓回憶錄》時
章子怡拍戲時被鞏俐連扇8個耳光
被傳鞏俐伺機報復,後章子怡闢謠。
可就算有了章子怡,張藝謀也不死心。
他還記得1992年拍《秋菊打官司》時,他在長城上跟鞏俐發過的誓:「這輩子,一定讓你演一次女王。」
2006年,《滿城盡帶黃金甲》便是他為鞏俐實現誓言的作品。
再之後的緣分,也就到《歸來》即止。
2014年,張藝謀帶著《歸來》去了坎城,鞏俐全程牽手陳道明,只在試映會哭了後,和張藝謀短暫擁抱。
張藝謀抱著熱淚盈眶的鞏俐貼面說了一些話,但沒有人知道是什麼。
2018年,曾揚言「自己再也不會參加這個『不專業,不公平』的業餘金馬獎」的鞏俐,還是作為嘉賓和評審主席出現在金馬。
當宣布張藝謀獲得最佳導演時,鏡頭切至鞏俐,閃爍間依舊能看到她眼裡的淚。
現在,媒體採訪張藝謀很少提到鞏俐了。
因為鞏俐離開後,一茬茬的「謀女郎」冒出來:沒了鞏俐還有章子怡,沒了章子怡還有周冬雨,董潔,還有最近的00後小花劉浩存。
但在我眼裡,張藝謀拍得最好的電影,還是鞏俐主演的《活著》。而鞏俐最好看的樣子和激情,也都留在了張藝謀的鏡頭裡。
楊瀾曾經問鞏俐:「你曾經非常渴望有家,有一段婚姻,你現在對婚姻怎麼看?」
鞏俐說出了多年前張藝謀對自己說的那句話:
「婚姻只是一張紙而已。兩個人的情感維繫,其實那張紙沒有用處。」
如今,年過花甲的張藝謀擁著小31歲的嬌妻,身旁站著3個孩子,有男有女。
55歲的鞏俐也剛剛走進下一段婚姻。
當初她對著張藝謀說的那句「我想給你生個孩子」,成為人們談起這段過往時最大的記憶,也是最深的心酸。
感情的事,孰是孰非,外人總歸是霧裡看花。
人性善變,愛自己永遠比愛別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