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靠檔計息」的存款,從現在起需要考慮提前支取是否划算了。重慶日報記者12月21日從多家國有銀行官網公告獲悉,根據人民銀行相關規定,這些銀行將於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連日來,已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等六大國有商業銀行,以及招商銀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和華夏銀行等多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陸續就此發布了公告。
「靠檔計息」存款即定期類存款提前支取時不按活期利息計算,而是按照與實際存款天數最接近的存期利率計息。
例如,劉女士有一筆3年期30萬元大額存款,年利率是4.125%。當存滿2年後,她需要提前支取。這時,銀行就按2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3.15%來支付利息,她可獲得18900元利息收入。
但從明年1月1日起,計息規則改變後,劉女士如果同樣在這筆存款存滿2年後提前支取,銀行將按照0.3%的活期存款利率來計息。由此,她只能獲得1800元的利息收入,與「靠檔計息」相比,利息收入要少17100元。
同一筆存款,兩種計息方式下的利息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存款人在計息規則調整日到來之前該如何選擇?
記者注意到,相關銀行對於存款客戶在調整日到來之前提前支取和不提前支取定期存款的計息方式,均有明確規定,且基本相同。
例如中國銀行,如果到期支取,利息不受影響;如果在2020年12月31日及之前提前支取,仍按「靠檔計息」規則計息;在2021年1月1日及之後提前支取,提前支取部分將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農業銀行公告稱:如果在調整日(含)後提前支取,將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掛牌利率計息;如果在調整日(不含)前提前支取,仍按照原方式計息;如不提前支取,利息不受影響。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嚴格執行總行相關規定。
業內人士建議,對於擁有「靠檔計息」相關產品的市民來說,需要根據自身的資金流動性需求來進行選擇。如有短期資金需求,可在新規生效前把存款取出來,轉投別的靈活性強的理財產品。這樣既可減少利息損失,也能解決短期資金需求。如無短期資金需求,建議在存款到期時再支取。(記者 黃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