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是把英語當作一門課程來學習。背單詞、學音標、記句式、講語法。也就是我們上學的形式。
英語啟蒙是把英語當作一種語言來學習。磨耳朵、學兒歌、會日常對話、自主交流。就像寶寶學母語的過程。
去上學
第一步是磨耳朵
我在寶寶1歲多的時候開始給他聽英文兒歌。為什麼沒有像別人說的從一出生就開始呢。這確實要從實際出發,孩子小時候每天的屎尿屁太多,我和很多媽媽一樣累到只想休息。
但是1歲之後,照顧起來要輕鬆些了,也開始有時間考慮要給寶寶做些啟蒙了。
磨耳朵是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對小寶寶來說,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效果,因為他不會說話。
但是他能聽懂幾個簡單的口令,比如「sit down」,他會自己坐下。當我發現他能聽懂這句話的時候,我知道有效果了。
第二步是學兒歌
有了啟蒙基礎,在2歲半的時候我開始教他學兒歌。我從寶寶喜歡聽的英文兒歌中選了一首節奏較慢,句子很少的兒歌《rain,rain,go away》。
如何判斷寶寶喜歡哪首兒歌呢?其實很簡單。如果喜歡聽,他會老老實實地聽,會說話後就要求再聽一遍。如果不喜歡聽,會要求換一首。孩子經常聽哪首,稍微有心的家長就都能知道。
去上學
選定了兒歌,就開始在磨耳朵的時候跟唱。我跟唱,引起寶寶注意,激起寶寶想唱歌的欲望。然後當我們不聽兒歌的時候,我唱一句寶寶學一句。
自從寶寶學會了英文歌之後,他信心大增,開心地時候就唱。並且會使用「go away」這句話了。
第三步是日常對話
家庭中說英語用得最多的就是日常對話,我選擇了簡單的「good morning」「good night」這樣簡單的句子,每天早晚問候,讓他熟悉用英語說話。
第四步是自主交流
3歲後,為了讓寶寶能用英語交流,僅僅會說單詞和簡單的問候語還不行。接著我在陪他做遊戲的時候植入簡單的句式。比如「I am happy」「I l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