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中年賣唱歌手的日常,也是一個百萬級「網紅」的故事。
今年夏天,吳恩師翻唱的《他不愛我》在網絡上火了。
抖音2000多萬播放量,83.9萬點讚;b站564.2萬播放與41.4萬點讚,在這些視頻平臺狂攬上百萬粉絲。
外表粗獷,毫無特色的吳恩師習慣將自己的臉放置在屏幕中央,這也引得不少網友對他長相的嘲諷。「如果不是開口的快,我就划走了」這已經是吳恩師來到深圳謀生的第15年,也是他賣唱的第4個年頭。
「我還記得自己第一天賣唱的樣子,那時正值歐洲杯,很多人看,我放假沒有回家,就留下來唱歌了,後面老闆給我結算工資。」錢一到手,他就去買了個音箱,晚上拉著新音箱,站在深圳的街頭。調試好吉他,音箱也接上電,萬事俱備。面對著人來人往的街道,吳恩師的第一個字仿佛卡在喉嚨裡,始終出不來。「那時候覺得自己會很丟臉,都不好意思開口,但是想到要賺錢,就開始唱歌了。」或許是上天眷顧,懷揣夢想的吳恩師在深圳找到了自己的求生之道。賢合村、松坪山、白石洲...一直到珠光村,這些城中村周邊的繁華夜市,都是他一展歌喉的好地方。「網上火起來其實也沒有人認識我,我還是一樣在這裡賣唱。」吳恩師一臉無奈地對我說道。在那個爆紅的夜晚之後,吳恩師一直會想著一個問題。
「我會火嗎?我會成為明星嗎?」
網絡上巨大流量的湧來,沒有逆轉他在大排檔賣唱的生活,卻也給他平淡的生活添了些許色彩。
吳恩師在幹活時,會遇到一些想拜他為師的人,
「我也會給別人伴奏,跟唱歌不同價錢,有些人跟我合唱之後,他們會想著說拜我為師學唱歌。」
也不止是幹活時遇見,自從在網上火了後,很多人給他發私信,說要拜他為師,但對於拜師這事,吳恩師拒絕了。
「唱歌時那些壓喉嚨、顫音,振動的技巧,都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這些要怎麼教給別人啊?我又不太會說話。」
起初賣唱,吳恩師被別人告知,賣唱歌手要有一門樂器在手。於是32歲的他報了吉他班,但琴行老師勸他,年紀大容易分心,學不好的。他不服,上完課,發覺自己在彈吉他方面確實沒有天賦。「吉他我彈得不太好,彈得都是簡單的,還是以我唱歌為主。」交談中,吳恩師很認真地跟我分析他唱歌時的狀態,還舉起了左手對我說:「現在這個中指按琴弦的時候會痛。」現在,吉他每晚都貼在吳恩師渾圓的肚子,和他一起在酒氣繚繞的大排檔裡往來穿梭。每到一個大排檔,他會先彈唱半首,然後拿著歌單一桌子一桌子地詢問「老闆,點歌嗎?」,沒人點歌就迅速離開,去往下一個大排檔。如果有人有點歌的意向,吳恩師在討價還價確定歌曲之後,會轉身去電動車上取下音箱和樂譜。幾首歌之後,贏得客人滿堂喝彩,隔在肚子和吉他間的衣服被汗水浸溼,浸溼的地方會在去往下一個大排檔的路上被風吹乾。賣唱這幾年來,《海闊天空》與《我的好兄弟》是被點得最多的歌曲。
客人有時會要求自己唱,帶著酒氣大喊大叫,吳恩師很不喜歡。
每到深夜,他總會刻意將自己音量壓低,怕打擾到周邊的居民。有客人會因此抱怨他唱得不行。
殊不知,這是他被從天而降的冷水、雞蛋、啤酒瓶砸出來的經驗,
那時的演唱總是以尷尬收場。「你會不會覺得我很奇怪?」採訪過程中,他小心翼翼地問我。儘管有幾個面熟的代駕司機會在他趕場的路上搭訕:「你今天沒有直播啊?」但他們沒有話題,往往是代駕司機們自己說自己的,吳恩師在一旁安靜聽著,不時應上兩聲。與人群的格格不入使他沉默不語,有幾次心煩意亂時,吳恩師就訂了回老家的車票逃離深圳。現在,吳恩師最好的朋友是和自己一起長大的老表,在廣州打工,經常和他電話聊天。
除此以外,他每天都會接到家裡父親打來的電話。
「他都是問我今天賺了多少錢,如果錢多,他就很開心,如果錢少,他會嘆氣。」
然而,連跑幾家大排檔,一首歌也沒賣出去的情況時有發生。
「以後你打算怎麼辦呢?有沒有自己的夢想或者目標?」
「沒有,我現在也很迷茫啊。」
吳恩師在電動車上回答著我的問題:「以前可能有夢想,去酒吧做個駐唱歌手什麼的,後來應聘幾次發現不太合適,還是像這樣一直唱下去吧。」
38歲的吳恩師,不懂網上「中年危機」的概念,看得少想得少,也沒有焦慮。
晚上8點出門唱歌、凌晨兩三點收工、白天睡覺,一個人扛一個家的生計。
或許,以自己熱愛的事情成為工作,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