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座孤傲地矗立在 歐洲 大陸之外的島嶼上,誕生了足以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的偉大國家。
儘管昨日的輝煌已經駛離,這個曾經扮演了幾百年世界中心的王國依然用自己的文化詮釋著榮譽與傳統,引領著無二不群的潮流。
陰暗溼冷的霧氣,身穿風衣手持雨傘的紳士,冷漠卻不失禮節的脾性,或許是想像中的 英國 標籤。
蝸居鄉野陋室的文豪們,揮灑記錄下的是這片土地廣袤陰冷卻孤傲挺立的世界。
與此同時,魔幻主義也伴隨著大西洋的海風,浸淫著這個國家的一角一落,中世紀的磚牆依舊吟唱著歷史的滄桑。
但若要論及最牽扯我來此的原因,一定是那書籍中、影像裡的虛構卻無比真實的人與景。
《唐頓莊園》承載著二戰之前的世界對 英國 貴族精神的幻想, 福爾摩斯 與阿加莎·克裡斯蒂娜的精妙推理、勃朗特三姐妹在颯颯荒野中的娓娓細述,以及陪伴我們童年成長的哈利波特魔法時光!
懷揣著對聖地巡禮的憧憬,短短7天時間展開無窮的幻想,從古老的 約克 穿梭至悠然的鄉村,從凝重的愛丁堡 移步到多元的 倫敦 ,追隨著心中的聖地穿越時空,圓一個英倫田園詩與戲劇夢!
關於我:
【旅行的精髓是一種流浪感,特別是在不同文化中展開的異域漫遊。】
熱衷自助遊的旅行達人一枚,豐富的 歐洲 自駕經驗。熱愛復古風,感知旅行目的地人文歷史,用穿搭實現旅行夢想。
【在 霍華德 城堡邂逅一場盛大的老爺車派對,從這座風雨後的故園,依稀可見那個充滿高貴矜持風骨的時代舊影。】
【穿梭在中世紀古街道,闖入那個陪伴我們成長的魔法世界對角巷。揮舞魔杖點亮古城的第一縷陽光,只願這個夢不會醒!】
【「霍格沃茨是世界上最好的魔法學校!」】
【走進 約克 古鎮,就像穿梭在 英國 的歷史裡。走在街頭,與灑落在肩頭的金色陽光say hi !】
【漫步在 英國 最大的薰衣草田,如同走進紫色的海洋,連空氣中都瀰漫著迷人的香氣!夢幻的花海還有著一個同樣浪漫的名字——Snowshill雪嶺】
【夕陽下的世外 桃源 ,英式村莊的靜謐與美麗,在 拜伯裡 保留的純粹原始。】
【放牛班的清晨,與 科茨沃爾德 的小羊和奶牛一起數雲朵】
【車站式設計的展廳、高高飄揚的米字旗、舊時代的精心布置的展物還原,無不展現著那個呼嘯而來的帝國的繁榮。】
【暴走 倫敦 12個小時後在 倫敦 眼上俯瞰迷人的晚霞,最具英倫氣質的大本鐘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去,都是一副古老與現代融合的畫面!】
【「當你站在高大的樺樹樹蔭下,或者站在高塔上享受拂面微風的時候,你會覺得,天堂,大抵也就這樣吧!」當人們用這句話形容海克 利爾 時,是在形容腦中的唐頓,那個不存在的或是已經完結的唐頓。】
【 愛丁堡 有著一種獨特的沉靜氣質。濃縮在高低錯落的建築裡,凝結於明暗交匯的光影間。】
【在貝克街Baker Street 221B遇見內心戲很足的警衛,坐進壁爐前的扶手椅,戴上獵鹿帽手持菸斗的我,恍惚大偵探 福爾摩斯 附體,不知道今天會有哪位客戶來委託探案?】
【徜徉在 牛津 800多年的學府裡,仿佛跌入一條歷史的長河。潮溼陰冷的清晨,穿過空無人煙的城市,騎著單車的學生快速從你身邊掠過,不經意間路過的風格獨特的建築。】
Vintage復古穿搭功課
這次 英國 之行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探訪英劇取景地,身為一枚唐頓莊園粉、哈利波特迷,還有陪伴我整個高中歲月的阿加莎, 英國 有著太多可以滿足心願的朝聖地。每看一部電影、讀一本小說,我都仿佛在腦海中與主角們一起度過了千萬種人生,當其中虛構卻無比真實的人與景,一個個呈現在眼前時,那份夢想成真的喜悅和激動使我永遠難忘這次旅行!
因此,我想將這次 英國 之行定義為「穿越回英劇裡的鏡頭「,在規劃路線和制定攻略的時候,從城市、場景、服裝、道具等幾個方面做足功課,希望能夠將旅行與心中的故事融合。從古老的 約克 穿梭至悠然的鄉村,從凝重的 愛丁堡 移步到多元的 倫敦 ,追隨著心中的聖地穿越時空,圓一個英倫田園詩與戲劇夢!
下面我會以每部劇集或者小說為導引,介紹背景和取景地選擇,同時還會獨家分享復古Vintage穿搭,更真實的還原美輪美奐的場景,開啟英劇取景地玩轉之旅。
想起五年前第一次看到這部劇後便再也無法割捨,唐頓莊園裡的人物、臺詞、布景、服飾和陳設都十分考究,讓我百看不厭,結局圓滿的背後充滿著無盡的期待和啟迪。
1、劇集背景
《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是由 英國 ITV電視臺出品的時代劇,由榮獲奧斯卡的金牌編劇Julian Fellowes一手打造, 明星雲集的演員陣容極其耀眼。劇集將背景設定在1910年代英王 喬治 五世在位時約克 郡一個虛構的莊園——「唐頓莊園「,從1912年鐵達尼號沉沒開始,於1925年在第六季畫上句點。其間,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十月革命、 巴黎 和會召開等歷史事件依次上演,在波雲詭譎的歷史背景下,呈現了 英國 上層貴族與僕人之間的時代變遷。
即便清楚的知道每個時代都自有它的弊病,當這個時代已成為歷史遠處的隱約背景,人們便不禁開始懷舊。《唐頓莊園》用六季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尚未扯下溫柔面紗的資本主義世界,」樓下Downstairs"的僕人們恪守本分且無比忠誠,」樓上Upstairs「的主人們宅心仁厚、謙和優雅地對待領地裡的人民,彼此在艱難的戰爭與戰後改革中惺惺相惜,互相扶持,為觀眾保存了 英國 式的體面幻想。
2、取景地探秘:海克 利爾 城堡
海克 利爾 城堡(Highclere Castle)位於 英國 漢普郡 ,始建於1839年,1953年列為 英國 一級表列保護建築。這個佔地5000英畝的莊園擁有1300年的歷史,自1679年起為赫伯特家族所有,現在的主人是第八代卡納文伯爵 喬治 ·赫伯特及夫人菲奧娜。可以說,沒有這些修剪整齊的草坪,漿得筆直的衣衫,擦得一層不染的銀質餐具,劇中的人物也就失了靈氣。這個發生在莊園裡的故事註定了它的主角就是這座美麗的建築物。
海克 利爾 城堡是19世紀建造的典型哥德式建築,目前所見的城堡是由曾負責設計 英國 國會大廈的著名建築師查理斯·巴雷為第三代卡納文伯爵建造的,伊莉莎白一世女王時代的磚石結構莊園需要被改建為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 喬治 王朝風格宅邸,工程自1842年動工持續了十二年。十九世紀中期 維多利亞 女王時代建築與十八世紀古典風格相對立,更注重中世紀風格,哥德式塔樓則是城堡最時髦的設計。內飾有巨型橡木臺階,大量珍貴書籍,華麗的皮革牆飾與莊嚴的盾形紋章等,可謂裝修豪華。
可以說,這次 英國 之行最為期待也最渴望去的就是海克 利爾 城堡了!但城堡不是常年開放,每年只在4月復活節前後和7、8月暑假的有限時間裡才會開放公眾參觀,而且門票非常非常搶手。因此我從機票一買好就在官網刷開放時間,終於能夠如願以償!
城堡官網: http://www.highclerecastle.co.uk/ 。除了每年的公眾開放日,海克 利爾 城堡還會舉辦Vintage Garden Party 復古花園派對,參加者都會身著古著禮服,城堡的每個房間都會開放並允許室內拍照,完全可以體驗到電影裡的情懷。真希望能夠再有一次機會重返唐頓!
地址:Highclere Castle,Highclere Park,NEWBURY,RG20 9RN (可以在google地圖直接輸郵編導航)
交通:因為地點比較偏僻,所以建議自駕,最方便。乘坐公共運輸的話從 倫敦 (London Paddington)坐火車到Newbury,然後從Newbury火車站打車去。回來的時候提前叫好車
Tips:城堡內部只能參觀,不允許拍照。城堡內約有300個房間,各個房間會標註不同人物的簡介。此外,在城堡外的Coach House可以品嘗下午茶,同樣需要提前預約喔。
3、穿搭功課:Lady Mary的禮服
《唐頓莊園》將英倫貴族的生活完美地展現給了世人,連大小姐Mary內衣中束了幾根魚骨都錙銖必較,滿足了我們對於那個年代精緻生活的所有嚮往。其中華美高貴的服飾,歷代主人收藏的藝術品更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曾經看過幕後採訪,劇集中的服飾大多都是那個年代真正的古董,剩餘的也基本都是找了有著幾十年經驗的老師傅按照當時的照片純手工製作的。
故事開始的1910s至1920s繼承了愛德華末期的優雅與浪漫,又隱約可見東方的剪裁。女人們的服裝廓形有了明顯的變化, 維多利亞 時期的S型逐漸轉變成了H型,衣服不再分成上衣和裙子兩部分,拿掉了誇張的緊身胸衣、裙撐和臀墊的衣裙呈現出直線輪廓,穿著呈現出如白色網格短手套、東方陽傘、長圍巾、不規則裙擺等幾個特點。
為了找尋到心儀的衣服,我找了好多家Vintage古著禮服的收藏者,但由於距離現在年份實在太久,目前留存下來的愛德華時期的禮服不是價格高昂,就是因泛黃脆弱只能用作欣賞。因此,我轉而尋找定製的方式,終於幸運的找到一位 英國 的古董服飾手作師!儘管價格不菲,但收到衣服的一瞬間,真的感覺隨著手中精緻華美的裙子穿越回到那個優雅的年代!
這款裙子從顏色面料到裙擺設計、腰部刺繡等細節,都儘可能地做到了完美復刻劇集中Lady Mary的禮服。我也根據那個年代女士的著裝特點,選擇了緞面的長手套和水滴式的項鍊、耳飾。
【七本小說,八部電影,二十年的魔法時光,從Shambles街穿梭到對角巷,從國王十字火車站登上九又四分之三月臺,感謝羅琳阿姨將麻瓜們的平凡空間變成魔法世界!】
1、電影背景
除了《紅樓夢》,哈利波特系列毫不誇張的說是我讀得最熟的小說。小學三年級開始看第一部《魔法石》開啟了整個魔法世界,到高中迫不及待地託人買回英文版的《鳳凰社》,並在繁重的課業之外偷偷自己翻譯完大半部,一直到大學翻完《死亡聖器》的最後一章「十九年後」。
在這二十年中,我們一直和哈利在一起,一直和他生活在那個魔法世界。可是如同夢終將醒來,我們仍會知道自己永遠只是麻瓜,不會擁有魔杖,不會使用魔法,不會被一封來自魔法世界的邀請函帶到溫暖的霍格沃茲魔法學校。可是羅琳至少給了我們一個虛構在腦海中的記憶——讓我們相信,我們在這十年當中,做夢也好,幻想也好,曾經目睹了一個英雄的成長,一場偉大的戰爭。
這段成長的光陰具有無可替代的意義,它是一個開始、一種現象、一段記憶、一程陪伴,現如今卻將化作一聲再見。在今年6月26日那天,哈迷的官網Pottermore舉辦了「全球巫師讀書會」。 英國 聚集了六百多名穿著學院服,帶著圓眼鏡和傷疤貼紙的巫師們,共同慶祝這個「大難不死的男孩」誕生20周年!
哈利波特系列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兒童文學之一,它在全球賣出5億本書,有73種語言,電影的影響力也非常大,票房累計50億英鎊.。而電影拍攝地—— 英國 ,也因此蒙上了更神秘而濃鬱的魔法色彩。下面麥兜將自己搜羅並親自踩點的哈利波特取景地分享給大家,圓麻瓜們一個魔法夢!2、取景地合集
(1) 倫敦 國王十字車站(KingCrossStation) 9¾站臺
「你只要照直朝第9和第10站臺之間的檢票口走就是了。別停下來,別害怕,照直往裡衝,這很重要。要是你心裡緊張,你就一溜小跑。」——《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這個連接著現實與魔法世界的樞紐是哈利迷們心中揮之不去的情節。小說裡,哈利的魔法旅程自此開始,那麼我也從這裡啟程尋找哈利。
國王十字車站和聖潘克拉斯火車站是兩個毗鄰的火車站。 倫敦 前往 劍橋 、 愛丁堡 的列車從國王十字車站出發, 歐洲 之星列車從聖潘克拉斯火車站開往 巴黎 及其他 歐洲 大陸國家。最早這裡在第9和第10站之間的一面牆壁上掛著「Platform 9 3/4」 的牌子,下面還放了一輛半截嵌入牆的手推車。不過,隨著遊客越來越多,這個站臺作為免費景點已經被搬到了外面大廳裡,會有工作人員幫你甩圍巾並教你拿著魔杖拍照。
而與國王十字車站相鄰的這座帶有濃厚中世紀哥特風格的建築——聖潘克拉斯車站就是羅恩開著那輛會飛的轎車載著哈利升空追趕火車的地方。在《哈利波特與密室》中,哈利和羅恩因為多比的暗中操作而未能進入九又四分之三站臺搭乘霍格沃茨特快列車,為此,哈利和羅恩只得開著韋斯萊的那輛老式福特安格利亞飛車飛往學校,飛行的起點就在這裡。麻瓜就是在這裡看到會飛的汽車的哦!如果你來這裡參觀,不妨抬頭仰望天空,說不定你也會看到一輛會飛的汽車。
(2)對角巷與謝姆伯街
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海格帶著哈利來到破釜酒吧的後門,用魔杖在紅磚牆上敲了5下,磚牆神奇地旋轉分開形成一道拱門…「Welcome Harry !To Diagon Alley!」眼前的一切,夢幻的街景,讓哈利目瞪口呆。這條街,就是「對角巷」,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小魔法師們買各種魔法道具和書籍的地方。這條街,也一定是所有「哈迷」們夢想探尋的一條街。
現實中的對角巷位於 約克 的謝姆伯街 Shambles。這條始於14世紀的小巷充滿了歪歪扭扭的老房子,一磚一瓦都展現出中世紀的萬種風情。據說當年這條100多米的街道上都是肉鋪,為了避免 日照 讓肉腐爛,屠夫們把肉都放在一樓的窗臺上,而狹窄的街面上有些房子的距離相當靠近,在頂樓的人甚至可以隔街握手。如今,這條 英格蘭 乃至 歐洲 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古街,遍布諸多風格不同的商店,可以淘到許多有意思的東西。
(3) 牛津 基督教堂學院
基督教堂學院可以說是哈迷的天堂,霍格沃茨的大禮堂、魁地奇球場、圖書館等等無數次在夢中出現過的場景,從你踏入的那一刻,便成為了現實。
作為 牛津 最具代表性的學院,基督教堂學院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同時也是主教座堂的學院。 基督教堂學院成立於1546年。與姊妹學院 劍橋 大學三一學院一樣,它傳統上被認為是所在大學最貴族化的學院。 從這裡走出了13位首相,與 牛津 大學其他45個學院的總數相等。
地址:St Aldate's,Oxford,OX1 1DP(查看地圖)
官網地址: www.chch.ox.ac.uk/visiting/timesandprices 。一般開放時間是10:00-16:30,並不是每日開放,根據教堂和學院的日程安排時而會關閉。官網上除了購買常規參觀門票,還會不定期的舉辦主題茶會和派對,尤其是哈利波特主題茶會,工作人員會全部穿著巫師長袍為你服務,可以坐在餐廳裡甚至教師坐的高腳椅上品嘗下午茶,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感受一次呀!
出了食堂的這個長長的階梯,是當時還是一年級帥正太的馬爾福第一次向哈利伸出手的樓梯!
(4)大象咖啡館
當年窮困潦倒的J.K.羅琳與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兒從 倫敦 流落於此,失業的羅琳只能依靠政府的救濟金支撐生活,住在一間沒有暖氣沒有空調的破舊公寓裡。羅琳常常推著嬰兒車,在公寓附近這間大象咖啡館,只點一杯最低廉的咖啡,是為了取取暖,也是為了找個地方排解下失意的情緒。就是在這個咖啡館的角落裡,沒有人注意到羅琳,曾經落魄的單身媽媽,現在的 英國 女性首富。人生是充滿無限奇蹟的,正如哈利波特的世界。
亮點在最後!進入咖啡館的洗手間前,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喲!
地址:21 George IV Bridge, Edinburgh
營業時間:周一-周四8:00-22:00,周五8:00-23:00,周六9:00-23:00,周日9:00-22:00。如果想好好參觀咖啡館,一定要在早晨開門前就提前等候,其餘時候都有大批絡繹不絕的哈迷們排著長隊等待進入的。
人均消費:7英鎊(咖啡&甜點)。
官網地址: http://www.elephanthouse.biz/
3、穿搭功課:哈利的魔法袍
葡萄牙 的 科英布拉 大學校服黑色長袍是哈利波特巫師袍的靈感來源,JK羅琳跟這所大學有很深的淵源,她說是 科英布拉 給了她靈感,才造就了風靡世界的《哈利波特》。因此作為格蘭芬多的編外學生一枚,朝聖心中的魔法聖地,當然是要穿上霍格沃茨校服才像樣啦!
在英倫不定時的狂風大雨的天氣下,這件袍子的保暖作用著實不容小覷!
最讓我開心的是穿著哈利波特校服走在 牛津 街頭,會有很多路人主動跑過來打招呼!有一個長得非常帥的少年先是衝著我的裝扮吹了口哨,接著酷酷地表示,自己更喜歡斯萊特林。還有一隊大約是剛上小學年紀的小朋友,走過我身邊時驚訝地拉著身邊同伴喊著「This is Harry Potter!」我拿出魔杖念了個飛來咒,小朋友的可愛聲音更響了。
1、劇集背景
被稱為推理小說中的"聖經"的《 福爾摩斯 探案集》自問世以來已經被譯成57種文字暢銷世界各地。 福爾摩斯 更是成了名偵探的代名詞,他與華生簡直可以說是大不列顛的國民CP,這個 維多利亞 時代的有點怪癖的"神探"形象,對後世的偵探小說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英國 著名小說家毛姆曾說:"和柯南道爾所寫的《 福爾摩斯 探案集》相比,沒有任何偵探小說曾享有那麼大的聲譽。"
在數不清的改編版本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有ITV出品的84版、09電影版以及BBC的2010年的新版。我個人也是偏愛BBC版,它將原著的故事背景從19世紀 大英 帝國國勢鼎盛的時期搬到了21世紀繁華熱鬧的大都市中,頗有平行世界的感覺。這對從百年前隱約在霧氣中的那些人物,鮮活地重生在 倫敦 現代的天空下。
2、取景地探秘: 福爾摩斯 博物館
Baker Street 221B大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址之一了。事實上,整條貝克街從頭逛到尾都找不到一個三位數的門牌號。但為了紀念這位神探,1930年使其成為可用地址,後分配給 福爾摩斯 博物館使用。如今世界各地蜂擁而至的福迷都認定這就是夏 洛克 • 福爾摩斯 偵探的事務所。其實再沿著貝克街走一點,就會看到真正的221B號,它如今是國家教堂巨大的總堂。
因為在 倫敦 停留的時間很短暫,原本計劃要跟著指南去尋找的取景地只能留待下次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參考一下豆瓣上一位大神的《夏 洛克 英國 漫遊指南:終極合集》http://www.douban.com/note/218985019/ 。我就重點推薦一下這次去過的 福爾摩斯 博物館。
開放時間:每天(除了聖誕節)9:30 - 18:00
門票:成人15英鎊,兒童(16歲以下)10英鎊
官方網址: http://www.sherlock-holmes.co.uk
門口守衛的 蘇格蘭 場警察和劇集中的雷斯垂德探長長的好像,而且非常幽默盡責,擺拍功力一流!排隊了半個多小時後,當博物館的小門開啟的一瞬間,各種 福爾摩斯 劇中的鏡頭甚至名偵探柯南的畫面一齊湧上心! 維多利亞 時代原汁原味的樓道、客廳、臥室,書桌和壁爐前的羽毛筆和泛黃報紙,濃厚的古典精緻的氛圍縈繞於中。
小說中 福爾摩斯 和華生住在貝克街221B的二樓,前方是他們共用的書房,後端則是 福爾摩斯 的臥室,書房中陳列許多 福爾摩斯 的道具,如獵鹿帽、放大鏡、菸斗、煤氣燈等。館內的布置擺設都以小說中提及的情節為佐,更增添 福爾摩斯 舊居的真實性。
博物館三樓則呈現不同小說中的知名場景,等 福爾摩斯 迷來細細比對。博物館隔壁也有 福爾摩斯 紀念品店。
3、穿搭功課:偵探鬥篷與獵鹿帽
偵探大人的獵鹿帽和格紋鬥篷已經成為每一個觀眾心中長盛不衰的經典形象了。所以為了穿越回《神探夏 洛克 》裡的場景,我在 美國 的vintage網站上找到了一件1970S的駝色格紋毛呢鬥篷,並很幸運的在即將出發前幾天寄到了國內。然而,鬥篷的厚重出乎我的預料,在糾結了好久之後,還是下決心在就要爆滿的行李箱裡硬塞下這個大傢伙!
可惜的是,在 愛丁堡 的清晨逛了半小時後,攝影師兼搬運工的麥兜先生表示實在不想拎著這麼重的鬥篷繼續到 倫敦 了,趁我不備偷偷扔在了王子花園的某個長椅上!
無奈只得尋思著,從 愛丁堡 帶回來的 蘇格蘭 大羊絨披肩還可以凹一凹造型,橙色與墨綠相間的花色倒也復古,站在 福爾摩斯 大人身邊的小迷妹也算有點CP感不?
1、電影背景
談起 英國 約克 郡的 霍華德 城堡,可能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周杰倫的婚禮。但喜歡電影和英劇的人,應該早就在1981年的電視劇《故園風雨後》和2008年的同名電影裡見識過這座 英國 最美莊園。它是 英國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私人住宅,有「 英格蘭 第一巴 洛克 式鄉村別墅」的美譽。有歷史的蕭瑟,又有英倫的古典,如同深山中靜開的百合,二戰前後的貴族生活氣息,人與人之間的曖昧情愫,都令這奢華宅邸更為迷人。
《故園風雨後》(Brideshead Revisited)改編自 英國 作家伊夫林·沃(Evelyn Waugh)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三十年代 倫敦 近郊布賴茲赫德莊園一個天主教家庭的命運浮沉。1981版的11集迷你劇集當年風靡英倫,佳評如潮。2008年, 英國 BBC等幾家公司合作,又將它重新搬上大銀幕。
1981年電視劇版的《故園風雨後》,主演是Jeremy Irons和Anthony Andrews。
2008年電影版,主演是Matthew Goode和Ben Whishaw。
兩版的《故園風雨後》為觀眾描繪了一幅落日餘暉中旖旎的 英國 貴族生活畫卷,活在大時代的漩渦裡的少年無法左右自己的步伐,朦朧曖昧的少年情誼,隨著曾經輝煌的家族的興衰,不斷改變著自己的輪廓。
2、取景地探秘: 霍華德 城堡
與主角Charles Ryder第一次見到 霍華德 城堡那樣,當我們駕車一點一點接近 霍華德 城堡,望見起伏蜿蜒的鄉道前方突然出現氣派的拱門時,這座掩映在樹林與湖畔之邊的古宅,展現出舊日英帝國高貴矜持的風骨,令人不禁懷揣著期許和浪漫幻想。然而日後頹敗寥落的故園,正如電影裡主人公經歷的由初時的喜悅情傷到後來的悵惋離別,兀自訴說著風雨飄搖中的人事滄桑。
地址:Castle Howard, York YO60 7DA,UK
開放時間:周一-周日:10:00-17:00,分淡旺季,詳情請看網站
門票:House & Grounds - 成人17.5英磅
網址: http://www.castlehoward.co.uk/
這座18世紀的古宅是 霍華德 家族的家宅,城堡最早由範布勒爵士設計,採用了當時流行的古典巴 洛克風格,後來第四代伯爵 霍華德 採用另一種風格建造了城堡的西翼,令整座城堡看起來有些不那麼對稱。
《故園風雨後》裡出現過多次的城堡噴泉,仿佛熟悉到能聞到它在夏日散發出來的芬芳。噴泉起落的水珠,以及主角Charles Ryder和Sebastian Flyte在這裡度過的夏日美好時光。噴泉名叫Atlas.Fountain,上面刻有12星座的圖案。
故園的舊日在 霍華德 城堡的不同空間中一一呈現,沿著正門的階梯而上,回望貴族入門的大廳,不禁讓人憶起當年古宅裡舉辦晚宴時觥籌交錯、衣香鬢影的華麗場景。
瑰麗的大廳是整棟建築最高闊的空間,位於大宅的中軸線上。巴 洛克 式的中庭穹頂展現了以 希臘 神話為題材的彩繪油畫,是其建築藝術和繪畫藝術的極致體現。鋪滿 大理 石的地面和牆面,雕刻精美的立柱,這份精緻早已超出我們對於私宅的想像。
營造完美的旅行氛圍,準確把握住【景】和【人】的關係是拍照的重點。
旅拍和傳統的影樓、工作室的寫真攝影的最大區別,莫過於景色的多變性以及記錄的唯一性,很多時候只能是快門一瞬間的定格,因此拋開攝影技術不提,我們需要把更多的功課放在旅行前的準備中。
Tips 1:了解旅行目的地的風景與建築風格,如果是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則更可以作為參照,出行前準備適合該地方風格特徵的衣服,這樣能更好的呈現出【人景合一】的效果。 比如 常見的旅行目的地風格可以分為:海島風、日式清新風、美式簡約風、民族風、都市休閒風等等,樓主作為復古愛好者,在歐洲 的幾次旅途更偏愛民族+復古風格的穿搭。
Tips 2:學會色彩搭配,這裡考慮的不僅是服飾的顏色搭配,更主要的是造型與整體拍照背景的顏色要搭配得當。選擇合適的對比色或者大膽跳躍的撞色,和建築或者自然景觀色彩融合。
Tips 3:感知旅行目的地的人文歷史,用穿搭實現旅行夢想。很多時候我們對旅行穿什麼的茫然無措,實際上是對即將要去的地方太過陌生無知。而當你在行前通過遊記、視頻、電影、書籍對目的地有了由淺到深的認知之後,對於這次旅行的願景和夢想也會逐漸清晰起來。 比如 在德奧邊境的國王湖,我的夢想便是「成為森林湖泊中的仙子」;在 捷克 CK 克魯姆洛夫 小鎮,我的夢想是「做一天中世紀的小鎮姑娘」;在 塞維亞 王宮的《權力的遊戲》實景地,我帶上以假亂真的多恩親王袍子,化身劇中人。聽上去是不是很臭美?但正是這樣的幻想與期待,才會驅使我們充滿靈感和趣味的探索新鮮世界。
喬治 六世曾這樣形容 約克 郡(Yorkshire):「The history of York is the history of England.」從公元5世紀至15世紀中葉, 約克 作為 英格蘭 的歷史重地,見證了 歐洲 漫長且黑暗的中世紀時代。工業革命前的特徵幾乎完全被保留了下來,古老而神秘的印記時至今日依然留存在 約克 郡的哥德式建築與 羅馬 古城牆中。密集而狹窄的石板路營造出濃鬱的中世紀氛圍,催生了這座 歐洲 著名的「鬼城」裡無數引人遐想的關於吸血鬼的傳說,每年都會有來自各地的遊客到 約克 「尋鬼」。
跟隨導航的指引進入這座充滿古蹟的小城,偌大的火車站出現在眼前。停車場的大叔很熱心的給我們指了一條捷徑,輕鬆地穿過停車場裡的小門進入 約克 火車站。
【在這個懷舊的國度中,鐵路對於 英國 人可謂意義非凡。跟隨著19世紀的蒸汽火車,穿越回那個工業革命後的黃金年代。】
到1877年, 約克 成為了 英國 最重要的鐵路樞紐,其規模也是世界第一。1925年,為了慶祝火車誕生100周年, 約克 舉辦了隆重的鐵路博覽會,也是今天這座國家鐵路博物館的前身。隨後的一個多世紀裡,博物館吸收了越來越多的藏品,展現了 英國 鐵路發展和歷史,當中包括介紹 英國 鐵路對於 英國近代工業發展和社會的影響。
【在 霍華德 城堡邂逅一場盛大的老爺車派對,穿著愛德華時期的禮服意外地收穫好多車主的稱讚。從這座風雨後的故園,依稀可見那個充滿高貴矜持風骨的時代舊影。】
從 約克 出發驅車約30公裡,穿過沿途數個村莊,因著周末鄉村集市的關係,單車道的小路略顯擁堵,大約一小時後,終於來到這座隱匿於 霍華德 山區的巨 大城 堡。
談起 英國 約克 郡的 霍華德 城堡,可能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周杰倫的婚禮。但喜歡電影和英劇的人,應該早就在1981年的電視劇《故園風雨後》和2008年的同名電影裡見識過這座 英國 最美莊園。它是 英國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私人住宅,有「 英格蘭 第一巴 洛克 式鄉村別墅」的美譽。有歷史的蕭瑟,又有英倫的古典,如同深山中靜開的百合,二戰前後的貴族生活氣息,人與人之間的曖昧情愫,都令這奢華宅邸更為迷人。
城堡西側還有一個小禮拜堂,晴天時的光線透過精緻的彩色玻璃從高窗射入,流光溢彩,極度奢華。
故園的舊日在 霍華德 城堡的不同空間中一一呈現,沿著正門的階梯而上,回望貴族入門的大廳,不禁讓人憶起當年古宅裡舉辦晚宴時觥籌交錯、衣香鬢影的華麗場景。
城堡裡有一個名為Duty Call的展廳,展示著包括 霍華德 城堡在內的 約克 郡的九座私家莊園在戰時的徵用情況。兩次世界大戰中,這些莊園的主人,男人上戰場,女人志願做為護士,大宅交由軍隊徵用,正如《唐頓莊園》中所看到的那樣。 霍華德 家族在幾次戰爭中有五位男性犧牲在戰場。這也應該可以解釋了為何 英國 的貴族擁有大量財富,與平民之間卻少見對抗和衝突。貴族之貴,不僅在於佔有財富,更在乎勇於承擔的高貴品性。時窮節乃見,他們稱之為DUTY Call。
科茨沃爾德 概況
英國 作家傑裡米·帕克斯曼認為,「在 英國 人的腦海裡, 英國 的靈魂在鄉村。」
一個真正的 英國 紳士,一定是熱愛鄉村野趣的。而對於一個渴望領略真正的 英國 情調的遊客來說,在科茨沃爾德 地區享受田園牧歌式的 英格蘭 風情,奔跑在農舍門前的偌大草坪,看呆萌的黑臉羊肖 恩和憨憨的老牛從你身旁走過,在清晨的薄霧中聽叢林間鳥兒歌唱,沒有比這更愜意的夏日生活了!
無論是《唐頓莊園》抑或《傲慢與偏見》裡,舊時 英國 上流社會的貴族們除了在社交季時會去往 倫敦參加各種燈紅酒綠裡的舞會沙龍或是正式會晤,一旦社交結束,立刻便回到自己鄉下的莊園宅邸,騎馬、狩獵、聚會......鄉間是 英國 人天然情感得以真正發揮的廣闊天地,亦是寧靜歡欣的世外 桃源 。
【漫步在 英國 最大的薰衣草田,如同走進紫色的海洋,連空氣中都瀰漫著迷人的香氣!夢幻的花海還有著一個同樣浪漫的名字——Snowshill雪嶺】
提起薰衣草,腦海中第一浮現的多數為南法 普羅旺斯 的紫色花海。其實 英國 也有著不少可以供遊人參觀的薰衣草田,如能正值花期的季節前往,漫天的薰衣草與 英格蘭 的田園風光搭配起來,也是相得益彰。
每年6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是 英國 薰衣草開放的季節
我們根據自己的行程選擇了位於 科茨沃爾德 地區的Snowshill Lavender ,也叫Cotswold Lavender。這個薰衣草農場佔地35畝,已有30多個品種的薰衣草,距離周邊百老匯、 奇平卡姆登 很近。
而最吸引我們的,則是這片花海盡頭的蜂蜜色小屋,想像著童話裡的場景,毅然決定繞路往北參觀這片花田。
參觀Tips:
地址:Snowshill, Broadway WR12 7JY, UK
到達方式:最佳方式是開車;Moreton in Marsh是最近的小鎮火車站,距離這裡大約10公裡,然後坐計程車過來也可以。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10:00-17:00,最晚入場:16:45
門票:成人(15歲以上):3.50鎊;5-15歲:2.50鎊;5歲以下免費。季票成人6鎊。
網址: https://www.cotswoldlavender.co.uk/
從網站可以了解到農場的收割日期和開放情況,通常是在每年7月花期最盛。農場還有薰衣草收割體驗活動,很適合親子參與。
特產:茶室旁邊的紀念品商店提供農場自製的薰衣草周邊,護膚品、精油、香包等都很不錯,價格也實在。
有過之前 德國 和 西班牙 的體驗,十分享受自駕所帶來的自由、便捷和掌握一切的感覺。這讓我們也在設計 英國 路線的時候,把自駕作為交通方式之一。
自駕利弊分析
英國 適合自駕的理由:
1、和 德國 一樣, 英國 的公路不設高速費,只在高地少數路段有收費,價格可以忽略不計。而 英國 的公共運輸費用並不低,通常也要提前數月購買火車票才會有折扣,相比起來自駕成本更低。
2、 英國 鄉村分布分散,火車能停靠的只有一些較大的村莊,而像雪丘燻衣草花田、 拜伯裡 、 奇平卡姆登 等最具英倫風情的村莊,都是不通火車的,公交車也可能一兩個小時或者半天一趟。
3、行程自由是最大的好處!即便出行前路線規劃的再仔細,總會碰到意料之外的變化, 比如 抵達鄉村的第一晚周圍太過荒涼,果斷自駕半小時去往 拜伯裡 看夕陽;又或者距離民宿入住時間太早,可以兜著風先去別的景點逛逛,而不必提著重重的行李等待主人的回來。
英國 自駕小吐槽:
1、 英國 路況遠比 德國 甚至 西班牙 都差很多,國道時有坑坑窪窪修路的路面,高速M級道路時不時會來個大堵車。特別是鄉村的道路非常非常窄,會車時經常要有一方避讓,我們也很慶幸換成了Countryman這種可以放心馳騁鄉間的車。
2、 英國 的道路轉盤太多,每次都要全神貫注地聽著導航提示在第幾個路口轉,然後心裡默默的數數,我很糗的連續幾次都沒有數對,幸好開車的人不是我。
3、停車難、停車貴,所以選擇住宿的時候儘量要找帶車庫或者停車位的地方,而且 大城 市內儘量不租車,我們在 愛丁堡 、 倫敦 這兩個停車費大頭的城市都沒有開車,算下來一天起碼可以省30-50鎊。
4、右舵駕駛帶來的不適應,特別要注意視角的變化,尤其右轉彎要特別小心,這裡右轉需要繞一個大彎。
租車流程
在確定了以自駕為主要交通方式後,便是下單租車了,和前幾次一樣仍舊選擇了租租車這一平臺辦理租車和保險套餐。
1、首先確定取還車的時間和地點
做好行程計劃後,排出每日的城市、景點,根據這個順序來確定取還車時間和地點。我們的開口航程是曼徹斯特 進、 倫敦 出,考慮到 倫敦 城區的交通擁堵情況和高昂的擁堵費、停車費,因此決定在進 倫敦 前就把車子還了,坐希思羅機場快線進城。建議 英國 自駕的小夥伴在制定路線時把 倫敦 放在行程最開始或者是最後面, 大城 市裡公共運輸和暴走模式永遠是最方便的。
2、選擇合適的車型和套餐
(1)車型選擇:根據同行人員的數量和行李多少選擇車型。如果是全家出行或者帶小孩的話,要考慮後備箱行李能發的空間,一般旅行車是最實用的。如果是兩個人出行又是開在多小道、老城的地方, 比如 西班牙 和 英國 鄉村,那麼租一輛小巧的兩廂車會讓你在停車和會車時深感輕鬆。
(2)檔位選擇:確定自動擋和手動擋, 歐洲 自動擋的車型相對不多,但自駕在陌生的、路況複雜的城市,還是選擇價格貴一點、安全一點的自動擋吧。
(3)租車公司選擇: 歐洲 幾大租車公司如Europcar\Sixt\Hertz等都口碑不錯,儘量避免那些不知名的小公司。之前在 德國 搜到的Sixt的價格都相對較貴,沒想到 英國 反而便宜,因此我們選擇了該公司寶馬2系手動擋的車型,實際提車時升級成寶馬的Countryman。
此外,選擇租車公司時也可以看一下他們所在的門店位置,有些是在機場內步行可達,有些則要坐接駁車前往。
(4)保險套餐選擇:在動輒小刮擦也要耗費幾百歐的異國他鄉,選擇完全覆蓋的保險可以讓享受自駕快樂的同時避免後顧之憂。
一般而言,租車公司的報價是有基本起賠額的,一般1200鎊到2000鎊不等,這就意味著低於該金額的費用要自己承擔。
租租車平臺上會提供租車公司之外的免起賠額的特惠補充全險,也就是說哪怕有幾歐的小問題他們也會賠付。
(5)裡程限制選擇:有些訂單的價格看似便宜,實際上可能有裡程限制。我們這次租的4天的訂單就限制了不得超過1200公裡,每家租車公司超過部分的費用不一樣。在旅行前可以通過Bing maps或者谷歌地圖規劃出每天要開的路程,計算出總行程,如果限制裡程可以涵蓋,那就放心地選擇最優惠的吧!
3、辦理駕照翻譯件
現在絕大多數國家的租車公司都與國內的租車平臺籤訂了協議,根據要求,一般提供以下證件便可以完成租車。
· 中國 駕照+國際駕照認證件
· 中國 駕照+車行翻譯件
· 中國 駕照+英文公證件
· 籤發國當地駕照+國際駕照(IDP)
租車平臺基本上常年都有免費辦理駕照翻譯件的活動,只需要在線填好駕駛證信息就可以,幾次取車都沒有碰到問題。
敲黑板:切記一定要帶上國內駕照原件!只有翻譯件是不認的喔!
4、提前設置GPS導航
國外的郵編系統非常精準,很多同名或者相似的地名一定要靠郵編來區分。 德國 一般是純數字郵編,而 英國 則是字母加數字的組合。在旅行前先把主要的目的地和住宿地的郵編查好,列印出來或者存在手機裡,以便隨時導航。
目前國內的租車平臺都會在下單後免費租用中文GPS,只需要支付來回的運費。收到後可以提前把郵編在國內就輸好,這樣提到車後就可以馬上導航到第一站啦!
提起 英國 的天氣,第一印象絕對是連綿不斷的雨和陰沉沉的天空了。對於旅行者尤其是喜歡攝影的人而言,腐國的陰雨真的是阻礙前行的一大Bug啊!!
英國 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受西風和海洋的影響,氣候溫和溼潤,適合植物生長。與氣溫相比,時晴時雨的多變天氣使得提前查詢天氣預報的工作沒有啥意義。我們在出發前半個月到一周都關注著 英國天氣的變化,但各個網站的預報大相逕庭。
最靠譜和準確的還是BBC的天氣預報。
http://www.bbc.com/weather/2650225/extended
而到了旅行中,一日之內天氣的反覆的確讓人抓狂,往往早上6點出門時還是晴空萬裡的,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就是當頭潑來一場大雨,在 倫敦 塔橋和海德公園的早晨都碰到了這樣的狀況,只能匆匆躲進最近的星巴克避雨。
相對而言, 英國 的5月到9月都是比較適合旅行的時節。我們去的時候是7月初, 約克 、鄉村、 倫敦 都是25度左右的氣溫,對於旅行來說冷暖適宜,每天暴走也不太會出汗。一般夏天的長裙、針織衫、長袖襯衫,再帶上風衣或者薄外衫就可以對付大部分的天氣了。
在 牛津 的兩天很悲催的碰上了連續大雨,氣溫直接降到15度左右,只得靠帶去的哈利波特鬥篷禦寒了。
最幸運的當屬 愛丁堡 ,常年伴隨著海風陰雨的 蘇格蘭 首府,竟然讓我們遇上了大太陽,不過早晚溫差很大,隨身帶上羊絨披肩很有必要。
如果你已經厭倦千篇一律的酒店服務;
如果你希望在旅行中遇見有趣的人;
如果你期盼漂洋過海依舊能夠找到家的溫暖;
如果你面對眼前的美景,感嘆著如果能住在這裡該有多好;
那麼以下這部分的經驗分享或許可以幫到你夢想成真!
- 15年的德奧蜜月行,童話小鎮中的民宿和國王湖的山景房間等等給我們留下太美好的回憶;
- 16年的 捷克 CK小鎮的古堡酒店和 阿爾卑斯山 腳下的花園民宿也讓我對旅行住宿的期待越來越高;
- 17年春節在 西班牙 更深刻領略到「睡在山海間,住進人情裡」的獨特韻味。
作為一個熱衷於自助遊的「攻略狂人」,每一次旅行前都會將很大一部分時間精力投入與甄選酒店上。實際旅行時也能帶來非常高的成就感。選擇浪漫溫馨的酒店,不僅僅是為了避免露宿街頭,也是感受風土人情的重要環節。
而這次在物價最昂貴的 英國 ,住宿這一項的開支被我控制在平均600不到一晚簡直是太令我有成就感了。要知道, 英國 大部分很普通的酒店都得一兩千一晚,房間也只有小小十幾平。而通過 Airbnb 預定的七晚住宿,不是鄉村兩百平的大別墅,就是富有歷史感的 維多利亞 時期公寓,還有 牛津 大學教授的房子,仿佛住進英劇裡的場景一般!
那麼,如何在旅行中尋找好住處呢?
一、行前搜索原則
作為旅行計劃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行前會有根據以下幾個原則搜索各個目的地的酒店或者民宿。
1.古典風格,現代功能
把這一點放在第一條實在是個人喜好。相較於國外的連鎖星級酒店,我更青睞於那些有著濃鬱特色與風情的房子,當旅程中的夜晚住在這般獨特的環境中,定能極大地增添幸福感。
2.位置優越,方便易達
對於自駕遊的人來說,在旅行中尋找一個利於停車和進出的酒店是很有必要的。 歐洲 的停車費用很高, 比如 倫敦 市區幾乎要20-50鎊一天,大部分城市5-7鎊每小時,小鎮和鄉村則多為免費停車。因此選擇住宿的時候儘量找有獨立的停車場,便可省去這筆不小的費用。我們這次住的 約克 、 牛津 都是在核心地段,但房東自家有院子或者免費停車位,因此這一項開支大大縮小了。
3.美景美食,相得益彰
在風景如畫的英倫鄉村別墅,獨享大大的花園和草地,早晨聽著窗外鳥鳴呦呦,逗著成群的小羊和奶牛度過悠閒的清晨,怎能不令人心嚮往之?所以,住在美景中也是我選擇酒店時候非常關注的一點。幸運的是, 歐洲 一些的熱門景區住宿並不像國內遊這般的漫天要價,反倒比城市中心和交通樞紐地帶的價格要便宜,自然是要好好利用這一優勢。
二、 Airbnb 預定攻略
在國外旅行最常用的兩個網站是繽客網 www.booking.com 和 Airbnb 愛彼迎民宿。
* 繽客網:操作方便,頁面顯示很人性化,有中文普通話服務,有問題可以隨時諮詢。預定後可以根據需要列印中文以及目的地國家語言的預訂單,用來辦理籤證和入住手續。
* Airbnb :原意為空中食宿,B&B的全稱是Bed & Breakfast, 房主提供住的地方和早餐。具體類型也分為合住空間、公寓、整套別墅等。有些民宿房東只是閒置出租,除了入住時會見面交待一些情況,甚至從頭到尾不露面的也有。 比如 我們在圖賓根的民宿,是通過郵件提示一步步找密碼拿鑰匙,完成遊戲任務後方可入住,也是個奇妙的體驗。還有一些是與房東合住的,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與當地人多交流,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呢。
下面著重介紹一下 Airbnb 的預定攻略。從第一年自由行開始, Airbnb 就是我們出行的首選方式。尋找Airbnb 房源可以按著以下幾個方面好好研究一番:
選房Tips:
1、了解位置是否合適,交通方式是否方便。 比如 愛丁堡 的民宿,我們經過對比選擇了新舊城區之間的一套百年公寓,步行5分鐘便可以乘坐往返 愛丁堡 機場的電車Tram,走到 卡爾頓 山看日落只需10分鐘。
2、多看看住客評價。選擇評價較多的、描述仔細的房子一般比較靠譜,尤其是超讚房東的稱號也是很重要的加分項。
3、了解房子的退訂政策。目前 Airbnb 上的退訂政策分為嚴格(strict)、中等(moderate)和寬鬆(flexible)三個級別,相應的可退比例都不同。
4、提前溝通入住事宜。公寓和酒店不同,大多都沒有24小時前臺。因此事先要與房東溝通好入住時間、抵達方式、是否需要停車等細節。
如何與房東溝通Tips:
1、展示自我良好形象:
當你尋找房子的時候,美觀的照片、清爽有序的環境以及房東周到細緻的介紹一定是最能吸引目光的。那麼相應的,為自己註冊的帳號選擇一個清晰的頭像和簡短的自我介紹,也可以給房東帶來好印象,很少會有人拒絕一個有著開朗陽光的笑容和有趣特長的房客的。
2、發送問候郵件,積極溝通:
雖然現在 Airbnb 上已經有許多閃訂房源,即不需要與房東聯繫便可以直接預定的。但既然選擇民宿,提前與房東積極溝通不但可以增進了解,有時候還會帶來意外驚喜噢。第一封問候郵件包括但不僅限於你是誰、來自哪裡、希望預定的日期、距離主要景點遠不遠、是否方便停車(如自駕)、浴室是否共用等方面,從房東的回覆中你也可以提前感知對方的友善度和靠譜度。
關於驚喜,在第一年的旅行中,我在郵件裡告知房東個人情況時都提到了是來度蜜月的,很多房東一聽到是蜜月旅行,都會熱情地回復祝賀我,表示他們很開心有新人入住。還特別告訴我會準備香檳或是巧克力,東西雖然不貴,但心意確實讓人感動!還有一些房東本身抱著多交朋友的心態,感覺溝通的好的就會發送special offer給予一定的折扣。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忽視問候郵件的重要性噢!
舉個例子,這次 英國 之旅帶給我們的美好印象便是由第一晚 約克 的民宿開始的。在行前我詢問主人Julia是否可以幫忙籤收 英國 定製的禮服,她非常爽快的答應了,並且仔細地幫我熨燙好掛在房間裡。而且Julia的郵件回復效率相當高,從字裡行間就能體會到主人的熱情和細緻,讓人對即將入住的目的地心生嚮往。
三、住宿體驗
1、 約克
民宿:Stylish City Loft - Private Ensuite & Great View(點擊即可跳轉這家民宿)
房型:頂層閣樓套房帶獨立衛生間
價格:600rmb一晚。
推薦指數:超讚房東,五星強推
Julia的民宿位於 約克 市中心被評為「最佳 英國 高街」的時尚社區內,整條街道都是 維多利亞 時期的聯排別墅,可以說是當地的富人區了。樓下就是超市,走兩分鐘就可以看到很多家餐廳、酒吧和咖啡館,基本上只有本地人,看不到遊客,鬧中取靜的好地段。可以輕鬆步行到所有旅遊景點和火車站,沿著城牆過橋便是克利福德塔,走到 約克 大教堂20分鐘左右。
我們住在這棟別墅的頂層,進門處是明亮的典型 維多利亞 式客廳兼書房,客房溫馨寬敞,雙人床很舒適,毛巾、洗漱用品、咖啡、茶甚至還有小餅乾。獨立的衛生間非常乾淨,雖然和房東同住在一套別墅裡,但私密性還是蠻強的,住在閣樓很自在。
民宿所在的街區安靜便利,75號就是我們入住的門牌。取鑰匙的過程很有趣,像是尋寶一般,跟著主人郵件裡的步驟依次按密碼獲得。
從房間閣樓看出去的晚霞與朝霞非常壯觀!
2、 科茨沃爾德
民宿:Cotswold Family Run Bed & Breakfast(點擊即可)
房型:鄉村莊園內的大套房
價格:788rmb一晚。
推薦指數:房間和環境四星,但位置不便只好減一星
這家Fran的鄉村大宅非常具有鮮明的英式田園風情,躺在17世紀的大床上可以欣賞科茲沃爾德鄉村的日出。房間布置很有復古感,淺綠色的床上用品和嫩黃色的壁紙,頗有年代感的梳妝檯。浴室則是明亮整潔的藍色海洋風格,貝殼、鵝卵石、小帆船,以及窗邊的一籃子書報。
大宅的四周便是農場,還有一個大大的花園、網球場、鞦韆和蹦床。
然而,儘管房間很美好,但地理位置哪怕自駕前往都略顯不便。原本行程計劃的很理想,從北部 約克南下先到百老匯,周圍既有薰衣草莊園,也有封面照百老匯塔,次日再一路自駕到南部的村莊。只可惜,一向謹慎的「老司機」也有迷路的時候——Broadwell和Broadway並非我想像中的別名,完全是兩個地方。這家民宿所在的Broadwell又實在太小,整個村子只有十幾戶人家,行前無論在Bing maps還是谷歌都沒有搜到這個地點,屢次自動跳出Broadway百老匯的選項,也讓我更想當然的接受二者實為一地。實際上,這兩個地方儘管都在 科茨沃爾德 地區,但相隔40公裡,開車的一路上眼睜睜看著我們計劃要去的鄉村都接連駛過,無奈只得接受這個悲催的現實。
3、 牛津 東區
民宿:Spacious room in trendy east Oxford(點擊即可)
房型:帶花園的小公寓,獨立房間和衛浴
價格:507rmb一晚。
推薦指數:四星推薦
東 牛津 擁有豐富多元的文化,這個社區遍布著餐廳、酒吧、超市,有點像國內的 大學城 。從看不到人煙的鄉村來到這裡,終於有種進城了的趕腳,晚上十點多走回來也可以看到路上匆匆晚歸的學生。Matt的民宿走出去5分鐘就是公共汽車站,距離市中心十分鐘路程,步行的話25分鐘左右,來回兩趟還是有點小累的。
我們住在位於一層的公寓裡,門口可以免費停車。房間裡有一張舒適的大床,並有沙發和休息區可以很方便的整理行李。牆上掛著好幾把電吉他,和主人Matt閒聊時才知道,他居然是個樂隊的主唱!難怪整間公寓布置地很有音樂氣息了,桌上還看到他們樂隊的專輯喲。公寓除了明亮的玻璃房客廳和帶壁爐的大起居室,還通向一個小花園。Matt和他的朋友都很友好,為我們提供了在這個城市吃飯和遊玩的建議。特別說一下,他們家還養了一隻蠢萌蠢萌的貓咪。
廚房用具一應俱全,最讓我好奇的是 英國 人怎麼能這麼愛喝茶和吃果醬,擺滿架子的瓶瓶罐罐,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這兒沒有的口味!
4、 牛津 教授的家
民宿:B&B in Classic Central Oxford Home(點擊即可)
房型:帶浴室的超大雙人間
價格:720rmb一晚。
推薦指數:全程最滿意的住宿,超讚房東,超五星強推!
從生活氣息濃鬱的活力東 牛津 來到古老的 牛津 中心,看到這座建於1873年的別墅的第一眼就愛上了這裡。整條街道都是 牛津 大學的宿舍和學院樓,我們住的Miriam的家曾經也是由一所學院擁有,她的先生正是 牛津 大學的教授。儘管到達當天狂風大雨,這個充滿學術和人文情懷的大家庭以一個熱情的擁抱將我們領回溫馨的家。
Miriam光著腳帶我們上樓,柔軟的地毯十分舒適,我們的臥室是一間帶連接淋浴間的超大大雙人間,充滿 維多利亞 時代感的復古家具和現代化的智能設施,體現出主人的品味。桌上還看到她貼心地為我們準備著的各式茶葉和新鮮出爐的 布朗 尼蛋糕。
早餐在地下一層的用餐室供應,酸奶、鮮榨果汁、水果、熱乎乎的法式麵包和奶酪一應俱全,主人還親自給我們煎蛋和培根,全程最豐富的一餐民宿早餐。
用餐室直接連通著花園,當第二天清晨進入餐廳看到西裝革履的一大家子人圍坐在桌前談笑風生的場景,有種錯覺走進了美劇裡常常出現的中產階級大家庭的聚會現場。Miriam的女兒剛生了一對雙胞胎男孩兒,虎頭虎腦十分可愛,湛藍色的眼睛充滿靈氣,看到我就撲過來要我抱抱,我大著膽子徵求著是否可以,沒想到Miriam非常爽快地說「當然可以!」她的教授先生也十分謙和有禮,氣質不凡,還主動表示我們若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儘管問他。
5、 愛丁堡
民宿:Elegant New Town Room(點擊即可)
房型:大公寓裡的獨立套房
價格:680rmb一晚。
推薦指數:超讚房東,五星推薦
這家民宿位於 愛丁堡 歷史悠久的 新城 區,在一棟19世紀的三層大公寓樓裡。地理位置優越,距離往返機場的電車站僅有5分鐘的路程,步行至皇家英裡只需要20分鐘路程。
整套房子有200多平方米,我們住的房間有著偌大的百葉窗,明媚的陽光透過整面窗子投射進來,採光極佳。房東Tessa是位藝術家,對家具及家居用品的挑選都很有品味,房間的色彩搭配很驚喜,兼具時尚和藝術感,廚房裡的整面牆都是她親手繪製的畫作。
不僅如此,Tessa還有著 蘇格蘭 人民豪放熱情的性格,跑下來和我們問好,堅持要幫我們提行李上樓,帶著 蘇格蘭 口音的英語聽起來十分可愛。房間裡還有一張她親手寫的攻略,包括交通、景點、餐館等信息都一應俱全。
早晨Tessa會做新鮮的麵包,加上咖啡、牛奶、果醬和黃油,雖然沒有家庭式早餐的豐盛,但對於旅行中起早趕時間的人來說也足夠啦。
廚房裡掛滿了可愛的小杯子,看起來很有居家感。鳥籠形狀的吊燈也是當初吸引我的一大因素哈哈。
6、 倫敦
民宿:Luxury loft in Kensal Rise(點擊即可)
房型:頂層複式套房加超大浴室
價格:600一晚*2
推薦指數:超讚房東,房間完美!地段相對稍微遠一點,四星推薦
Eleanor的民宿位於 倫敦 西區的Kensal Green,步行五分鐘可以走到地鐵站乘坐Bakerloo Line貝克魯線直達市中心和帕丁頓站。該區域也是高端住宅區,整個街區都是 維多利亞 時期的聯排別墅,門前停著的也都是老爺車或者豪車。只是抵達 倫敦 當天已是傍晚,前幾天暴走的疲累在旅行最後兩天開始反應出來,心理上覺得自己選錯了地方,到了太遠的郊區,事後想想這裡的交通其實挺方便的。
女主人Eleanor長得很像凱拉奈特莉,但更溫柔漂亮。進入房間的時候不禁感嘆比 Airbnb 照片上更加奢華精緻,完全對得起「Luxury Loft」的名稱。牆上掛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畫作,位於頂樓的臥室十分華麗舒適,還有小露臺和天窗,可以欣賞這個街區的風景。私人浴室非常寬敞,比起很多酒店的臥室面積還要大,提供的洗浴用品也都很有品味,浴缸前還為我們準備了泡泡浴。男主人Justin是投行高管,帥氣謙和,他們兩人都熱愛旅行,家中也都擺滿了各國收集的畫和擺設。
可以看出,優渥的條件使得開民宿對於這家人而言,並沒有靠此賺錢的需求,而是希望能結交更多不同文化的人。他們對於住客也完全是開放式的,我們可以自由進入現代化的廚房和後院花園,早餐是提前準備好的穀物麵包、牛奶、果汁、雞蛋和培根,隨自己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