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 吳鳳思 通訊員 廣州市社科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來勢洶洶,全國人民紛紛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疫戰鬥中。日前,廣州市社科聯發出《致全市社科工作者的倡議書》,號召全市社科工作者配合政府部門在疫情解疑釋惑、科普宣傳、建言獻策等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
理論支持、心理疏導、科普宣傳不缺位,引導廣大市民科學認識疫情,學會正確防病方法,不信謠、不傳謠。目前,全市社科界正在積極行動起來,各基地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與全市人民同心協力,共克時艱。
廣州市多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社科普及基地、社科類學會(研究會、協會)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通過電子屏、宣傳單、微信公眾號、微博、網站、諮詢熱線等線上線下多種方式、渠道面向會員單位和社會公眾開展抗疫防疫知識的科普宣傳,發布官方渠道來源的權威科學信息,為廣大市民群眾釋疑解惑,傳播正能量。此外,不少學會的會員單位也紛紛捐款捐物,籌集緊缺物資捐贈抗疫一線,為抗疫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悉,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歷史文化研究基地充分利用專業優勢,全方位、多角度提供免費的心理諮詢幹預、科研文獻查找、線上健身視頻學習等。從1月30日起,蓋達組織15位心理諮詢專家每天通過12351職工熱線,為一線醫務人員及家屬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組織心理學專業師生製作科普動畫宣傳片,開通諮詢郵箱為市民群眾提供線上心理疏導服務。
廣東省中醫院和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作為廣州市社科普及基地,在派出精兵強馳援武漢治病救人最前線的同時,也充分發揮科學普及的使命,利用各自的微信公眾號及時推送抗疫一線信息和各類醫學預防知識,引導廣大市民科學認識疫情,學會正確防病方法,不信謠、不傳謠。
華南師範大學幸福廣州心理服務與研究基地面向社會開通心晴熱線電話諮詢及網絡心理輔導服務,提供一對一心理諮詢服務、建立互助式心理支持小組微信群、開設情緒應對知識微課等網絡輔導服務。熱線開通僅半天,就有1.6萬人予以關注,206人次發出求助,通過微信端、電話等輔導處理了較為急需的求助信息近百例,有效地宣傳了正確的抗疫觀念,為市民群眾解決了心理疑難。
廣州海珠區赤崗紅房子社科普及蓋達組織黨員志願者參與公交站臺值勤,展開疑似疫情的詢問、移送等工作;聯同社區工作人員陪同社區醫生上門對湖北武漢籍人員進行了解登記;聯同社區工作人員開展社區防疫巡邏工作,對居民群眾提供防疫知識宣傳及體溫測量服務。
另外,為了讓居家防疫的市民們能夠充實地度過這段關鍵期,廣州圖書館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各種線上圖書推薦、資料庫推薦、紀錄片觀影等豐富活動。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辦「共慶新春共品書香——全國少年兒童在線讀書公益活動」,滿足青少年讀者網上閱讀需求。越秀區圖書館、海珠區圖書館、黃埔區圖書館等基地利用微信公眾號推出數字圖書館方便市民閱讀。嶺南文化多模態國際傳播基地協助天河區相關部門面向外國人士開展防疫知識宣傳。廣州博物館在網站和微信服務號上推出「智慧廣博」微信智能參觀功能,讓市民足不出戶即可零距離看展,線上「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