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次元殺陣》又名《心慌方》,豆瓣評分7.9。成本:35萬美元。如果要推薦密室題材電影,《心慌方》系列是絕對繞不過的。而整個三部曲中,又以第一部最為出色,後兩部只敢在它奠基的框架下老生重彈而已。整部電影只花費35萬美元,與其收穫的如潮讚譽和話題性形成鮮明比照。它完美詮釋了優秀的科幻電影,完全可以只靠靈感巧思撐起。
《瘋狂店員》,豆瓣評分8.1。 成本:23萬美金。美國的小眾獨立電影,講述了便士多店小店員但丁(布萊恩奧哈羅蘭 Brian O'Halloran 飾)鬱悶抓狂的一天。麻煩事還是一樁接一樁,這時前女友的到來令但丁的心狠狠振作了一下。他的豔遇到了,似乎終於可以掃走黴運。可是,衛生間內的「奇遇」,又摧毀了這件美好的事情。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豆瓣評分8.5。成本:20萬美金。本片改編自科幻作家傑洛米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其成功跳脫了「雷射加金屬」等傳統科幻片的固有套路,以純對白形式推進,演繹著話劇式的軟科幻。相較之下,國內電影市場盲目追求幻影科技,卻囿於技術不甚嫻熟而落得個「東施效顰」之嫌,更是對科幻類電影望而卻步。電影的技術硬傷一時難以治癒,便更期待電影人為攻克想像力和創造力而摩拳擦掌、努力奮鬥。
《死亡密碼》,豆瓣評分7.5。成本:6萬美金。對於低成本科幻片,有一個瘋狂又獨特的點子,就有了劇本的一半。本片的點子是:自然語言是可以用數字解釋的,若找到這些數字的模式,可以應用到自然界萬物。猶太天才數學家馬克西痴迷沉醉於數字的世界,逐漸接近了這一規律。
《彗星來的那一夜》,豆瓣評分8.4。成本:5萬美金。電影從八個朋友的餐會開始,在一場大停電之後,所有的人際關係、甚至世界秩序都有了驚人的改變,融合科幻、懸疑及室內心理劇等各種類型元素。依靠低成本的50000美元,電影花費了5個夜晚在同一個場景拍攝,而且對話很大程度上是即興創作的。
《靈動:鬼影實錄》,成本:1.5萬美金。影片包括奧倫派利在內,只有三位工作人員參與了此次拍攝。《鬼影實錄》屬於一種特定的電影類型,被稱為偽紀錄片。顧名思義,就是用晃動的鏡頭,嘈雜的畫外音,粗糲的影像,毫無章法的剪接,等等……把故事片生生「偽造」成紀錄片! 影片的攝影棚就是導演佩利的家。為了拍攝這部影片,佩利特意把自己家重新粉刷了一遍。
《殺手悲歌》,豆瓣評分7.4。成本:7000美金。這是導演的成名之作,羅伯特自掏腰包拍了這部低成本的黑色電影,結果一炮而紅。影片講述的是一名心狠手辣的罪犯成功越獄後,來到小鎮伺機找他的仇家報仇,仇家的手下只知道那個罪犯將武器藏在吉他盒子裡隨身攜帶,而從來都沒有見過他本人。追殺的場面被導演演繹的笑料百出,黑色幽默表現的淋漓盡致。
《命運之門》又名《雷管》,成本:7000美金。獲得第24屆聖丹斯電影節劇情片類評委會大獎的《雷管》,講述的是四位合作者出於興趣發明了一臺查錯儀器,卻意外地發現這臺儀器擁有強大的商業價值,最終四人相互爭鬥的局面。導演什恩-卡魯斯首次執導的劇情長片,該片由他自己投資,並身兼編劇、導演、主演數職,體現出獨立電影的「DIY」精神。另外,令人津津樂道的是該片不足7000美元的超低製作成本,只相當於一輛富康車的價錢……
《追隨》,豆瓣評分8.9,成本:6000美金。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處女作,由諾蘭自編自導,諾蘭自己評價該片說是「一部在有限的條件下所完成的巔峰之作」 影片於1998年9月在舊金山電影節上映,獲得最佳處女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