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篇)

2021-02-08 三嬸看電影

11月1日下午,香港電臺在其官網宣布,將取消於年底舉辦的第42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和音樂會,原因是受到近幾個月香港社會的氛圍影響,香港電臺方面重視歌手、樂迷等參與民眾的人身安全,故而下定決心停辦。

這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創辦42年以來首次停辦。

香港電臺對外表示,將改為製作跨媒體特別節目於明年1月下旬播出,初步確定是總結香港樂壇2019年的成績及宣布所有獎項的結果。

因此,第42屆「十大中文金曲」的投票仍會照常進行,從11月2日下午2時起持續到11月10日止。雖然過往的投票機制繼續,但是今年最終大獎「金針獎」的得主將會從缺。

「十大中文金曲」有多威水?它是華語樂壇無法抹去的坐標點,代表的不僅僅是香港流行音樂的巔峰起源,更是整個中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開山鼻祖,也伴隨著香港流行音樂的產生及發展,。

根據資料顯示,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舉行於1978年,由香港唯一的政府電臺一一香港電臺主辦。

這一音樂頒獎禮是香港樂壇頒獎典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同時,它也是中國流行音樂評獎活動的開端,此後才有了 1990 年臺灣的「金曲獎」,再到 1992 年內陸地區流行音樂評獎活動才逐漸展開。

42年,見證了曾經的歌壇風流,也見證了如今的風雨飄搖。

在與它告別的這一瞬間,我們拾起了關於這個頒獎典禮許多遺落的「星之碎片」。

還記得1978年第一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第一首獲獎金曲是什麼嗎?

「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

那就是描寫多情俠義的李尋歡一生命運的歌曲《小李飛刀》,主唱羅文也是香港第一位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的歌手。

當年,這首歌在香港電臺「中文歌曲龍虎榜」中持續上榜十五周,雄踞榜首五周,同時專輯也獲得金唱片獎。

這首歌的奇妙之處,在於帶有粵曲的韻味。本身有著深厚粵曲功底的羅文,將武俠世界裡的刀光劍影與自身的俠骨柔情完美結合,所謂人歌合一,說的就是這種吧!

現在,電視節目上每逢有人演繹經典粵語金曲必有《小李飛刀》,可見,這首歌曲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電視劇本身。

古龍先生這樣評價:

前幾天見到羅文,他特地送我一張他的金唱片《小李飛刀》。他絕不是「小李飛刀」那一型的人,他生動活潑炫耀而有吸引力,他唱出「小李飛刀」的悲傷,卻是在一種極生動活潑炫耀的情況下唱出來的。

我從未想到有人能把「小李飛刀」唱出這麼樣一種風格來,可是他成功了,因為他有他自己的風格,成功絕不是僥倖的。

有報導顯示,1978年《小李飛刀》專輯還未出,但歌曲已經爆紅。當時唱片在美國製作,封套還沒有拍好,但大家都等急了,當唱片運抵香港,所有唱片收藏家和唱片店老闆竟然在機場「搶貨」,即使沒有封套只有一張黑膠碟都被搶光!

可以說,《小李飛刀》締造了一個唱片銷售神話!

羅文的演繹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小李飛刀》不停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1978年的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預示著香港歌壇的興起,也是「港樂」走向輝煌的開篇。

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無線電視臺全天24小時免費播出電視劇及娛樂節目,黃金檔超過八成收視率的香港無線電視臺推出大量粵語電視劇及其主題曲,眾多電視劇主題曲成為歌手的代表作和人們百聽不厭的經典。


《萬水千山總是情》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清末民初電視劇,監製為王天林,由汪明荃、謝賢、呂良偉領銜主演,於1982年播出。

從這個角度來看,影視劇應該是香港流行音樂的搖籃了。

在那個沒有MP3也還沒有CD的年代,影視劇對歌曲的流行作用是最大的。試想一下,一播就是一個月以上的電視劇,只要主題曲旋律好,傳唱度就上來了。因此,前5屆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的50首歌裡,大概有5成是電視劇主題曲。


1982年,由徐小明編劇,導演、監製,由香港名演員黃元申、米雪、梁小龍主演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一鳴驚人,該劇的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以及霍大俠的「迷蹤拳」一下子紅遍了大江南北。

在前面提到的第一首金曲《小李飛刀》之後,又有了《射鵰英雄傳》主題曲《鐵血丹心》、《世間始終你好》,汪明荃的《萬水千山總是情》、《勇敢的中國人》,甄妮的《魯冰花》,關正杰的《天龍八部》主題曲《萬水千山縱橫》,葉麗儀的《上海灘》,葉振棠的《萬裡長城永不倒》,《蘇乞兒》的主題曲《忘盡心中情》等,都是「十大中文金曲」的入圍歌曲。

從這個角度看,那幾年的TVB在香港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謂不可動搖,早年的「金曲」中大部分是影視劇主題歌也就更加不足為奇了。

1983年,TVB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橫空出世,十大中文金曲不再一家獨大。

回看那一年的榜單,仿佛回到了港樂的巔峰。

譚詠麟《遲來的春天》、梅豔芳《赤的疑惑》 、陳百強《偏偏喜歡你》、羅文、甄妮《世間始終你好》、徐小鳳《隨想曲》 ……

陳百強,可以說是香港第一代的偶像歌手。

他樣貌清秀,聲線細膩婉轉,歌聲中那一抹揮之不去的憂傷,總能讓人沉醉其中。

這首《偏偏喜歡你》,應該是內地聽眾對陳百強最熟悉的一首歌,帶點小清新感覺的這首歌如今聽來依然不過時。

譚校長的這首《遲來的春天》,更像是對那一年的總結,香港樂壇終於告別了十大中文金曲一家獨大的場面,「十大勁歌金曲」開啟了流行音樂的「傳播春天」,那就是依靠電視傳播的時代。

很長一段時間內,完全以流行程度論英雄的TVB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女歌手,都是歌手們趨之若鶩的風向標。

更特別的是,往年歌手的主打歌,除了唱片公司專門拍攝的MV之外,在TVB勁歌金曲打榜還要拍攝特供TVB版本的MV,足見他們對TVB的重視程度。

十大勁歌金曲頒獎,也是TVB繼「無線藝員培訓班」和「香港小姐競選」兩個活動之後,又一次造星運動的大成功。


這個故事與第一首金曲《小李飛刀》的作詞者盧國沾有關。

這是我後來在看到他拿金針獎時,才了解到的關於他的這段故事。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流行音樂的情歌泛濫,招來一片的批評聲。因此盧國沾獨自發起了「非情歌運動」,身體力行,寫出了一批反映社會現實和反戰的作品,如回顧越南華僑逃亡時的《螳螂與我》,《小鎮》等作品。這一運動的發起,導致了商業化的流行音樂界對盧國沾的抵制,非情歌運動最後無疾而終,盧國沾也慢慢淡出詞壇。



2015年1月9日,盧國沾榮獲第37屆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 。

「非情歌運動」還衍生了香港電臺1984年舉辦的「非情歌填詞比賽」,奪冠的是梁偉文,他的填詞作品是鍾鎮濤的《曾經》。

只是聽梁偉文這個名字可能你會覺得陌生,其實他正是後來詞壇大才子:林夕!

80年代初的巨星太多了,回看這段時間,許許多多的經典都流傳下來了,正因為他們是真真切切的好歌。

青春與喧囂,也成為了80年代歌壇的代名詞。

整個八十年代,產生了太多載入華語流行音樂史的巨星。既有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這樣的樂壇中堅力量,張學友、呂方這樣的新人也不乏亮點,老前輩更是不甘落後。

這裡特別想提一下林子祥,從唱英文歌轉到中文歌,可以說他是香港粵語流行音樂跨時代的見證人,高亢的聲音、激越的曲風是他與眾不同的個人風格。

1980年度第三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中他作曲的《在水中央》和《分分鐘需要你》都獲得了「金曲」,幾年之後,他的《創作歌集》從1984年一直賣到1985年,堪稱當時香港流行樂壇原創音樂的標杆。

1985年的他還推出了引領風潮的Medley的《10分12寸》,這首十分鐘的歌曲串燒了20來首當年的大熱,一氣呵成。

從左至右依次是:譚詠麟、林子祥、梅豔芳、張國榮

1986年,林子祥推出《最愛》專輯,大碟內收錄的第一首歌就是《阿Lam日記》。這是一首英文改編歌,由林子祥自己填詞,也是他的第一首Rap,可謂華語饒舌作品的驚世之作了。

其後這麼多年,似乎再找不到一首粵語饒舌作品能超越它。


十大中文歌曲頒獎典禮的舞臺上,見證了眾多歌手的高低起伏。

這其中,經歷最跌宕起伏的女歌手,可以說是陳慧嫻。

1984年,19歲的陳慧嫻與其他兩位年輕女孩共同錄製發行了合輯《少女時代》。

當中, 陳慧嫻演唱的《逝去的諾言》,不僅成為香港電臺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也讓她獲得了十大中文金曲1984年度最佳新人獎。

翻看後來的報導,陳慧嫻告訴媒體,那時去錄歌最主要是為了見一見偶像陳百強,卻沒想到以合輯中的這首《逝去的諾言》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1983年,18歲的陳慧嫻受邀與陳樂敏及黎芷珊一起,灌錄以少女情懷為主打的雜錦唱片《少女雜誌》,身材嬌小卻聲音美妙的她引起了所有製作人的關注。

1985年至1989年,陳慧嫻每年都會錄製並發行1-2張專輯。

她在樂壇被稱為公主,應該說她真的是「人靚歌甜」的代表者了。

1986年的整個夏天,似乎都被她清涼透底的嗓音徵服了:《跳舞街》、《反叛》兩首快歌唱到街知巷聞。

1990年,正值事業頂峰期的她毅然選擇出走留學美國,告別樂壇。

去到美國上學的第二年,陳慧嫻所在的寶麗金公司仍舊捨不得門下愛將,專門派人飛往美國,為她錄製了新專輯《歸來吧》。

這張專輯中的《紅茶館》獲得1992年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陳慧嫻後來每次開演唱會都會引發大合唱的《飄雪》,都出自這張《歸來吧》。

五年後,陳慧嫻依照和歌迷的約定復出,並於同年推出復出後的首張專輯《Welcome back》。這張專輯發行後連續6周獲得香港IFPI銷量榜冠軍 ,主打歌曲《我寂寞》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

不懂得趨附流行,不懂得恭維市場的陳慧嫻復出之路走得並不是很順暢。但無論如何,只要提起黃金時代樂壇巔峰的女歌手,總會想起她。


對香港流行樂壇來說,1989年是一個很有故事很多波折的年份。

香港,一個700萬人的彈丸之地,居然有了第三個頒獎典禮。

當年,1月16日舉行,香港商業電臺舉辦了首屆的「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後來由於統計播放率,定在每年的元旦舉行。

也是在這一年,張國榮決定退出樂壇。

當時勁歌金曲頒獎時,哥哥已經宣傳不再領獎,並沒有親臨現場的他,在紅磡體育館中的個人演唱會中,他收下了告別前的最後一個最受歡迎男歌星獎盃。

1977年正式出道的哥哥,1983年以《風繼續吹》成名。

這是他一路走來被人記住的第一首歌,也是很多歌迷最愛的一首歌。在他那一年的告別演唱會上,他演繹《風繼續吹》時痛哭失聲。

要說哥哥與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的淵源,就繞不開他首支獲獎作品《Monica》。

《Monica》收錄於他1984年發行的專輯《Leslie》中,那時候,香港剛剛興起迪斯科,《Monica》當年簡直火的一塌糊塗。只要是有音響的地方就要放這首歌,而哥哥也因此成為了香港迪斯科舞曲的鼻祖。

之後短短幾年他就如火箭一般飛快上升,就出現了後來的「譚張爭霸」。

終於,1988年2月譚詠麟在第10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黯然宣布不再參加任何比賽性質的獎項活動。

1989年底,哥哥也宣布告別歌壇,並在香港紅館連開33場「告別樂壇演唱會」。

雖然二人都在巔峰時退出頒獎典禮,但那段時間的歌壇依然不單調。

在新人中,李克勤、Beyond樂隊、王傑均首次在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獲獎,他們也將成為九十年代香港樂壇的中堅力量。

也是在這一年,陳百強發行了《一生何求》大碟,這已經是他連續四屆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

《一生何求》也是為他帶來最多榮譽的一首歌。

他在自己的專輯內頁這樣寫:

這已是我音樂生命中的第十個年頭,其中我經過歡呼、沉默、苦澀、或快樂,冷或暖,一切一切……有些也許已忘掉,有些卻仍刻骨銘心。

今天,重返華納唱片公司,傾力製作出這張我心愛的大碟,印證了自己更趨成熟的音樂風格,而在這一刻,深知有您熱情的支持,我,一生何求?!

當年的樂壇頒獎典禮,還有一場至今仍能引起無數議論的「千夕之爭」,這場爭論的其中一方正是上面提到的陳慧嫻。

根據報導是這樣描述的:

1989年,寶麗金決定為陳慧嫻推出暫別歌壇的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彼時,有位朋友向陳慧嫻推薦了日本巨星近藤真彥演唱的《夕陽之歌》,陳慧嫻和歐丁玉聽完都非常喜歡,決定改編成《千千闕歌》,並作為專輯的主打歌。

巧的是,梅豔芳無意中聽到這首《夕陽之歌》,也非常喜歡,也很想翻唱,於是她在歐丁玉之後也找到了版權負責人陳淑芬,希望能得到該歌的翻唱版權。

陳淑芬兩邊都認識,兩邊都不想得罪,於是兩邊都給了版權。

就這樣,兩首同曲不同詞的歌同期推出,狹路相逢,拉開了一場香港樂壇最為激烈的傳奇對戰,史稱:「千夕之爭」。

兩首歌曲誰更經典?這個命題至今仍有歌迷在爭論。

在這一年,張學友也開始嶄露頭角,一曲《夕陽醉了》讓歌迷看到了下一個十年的偶像崛起。

香港電臺已對外公布,本屆金針獎將從缺。

而實際上,金針獎也不是每一屆都會頒發。一直以來,只在有足夠資格獲獎的歌手出現時,才會在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頒發金針獎。

因此,金針獎是相當有分量的,也被認為是香港地區音樂獎項的最高榮譽,權威性備受尊重。 

為什麼叫「金針獎」呢?因為過去放唱片用的就是唱片機,唱頭(又稱唱針)對於歌曲播放質量格外重要,金針最為高質即代表永恆,故將對樂壇有非常傑出貢獻之人稱作「金針」,授予其金針獎。

第一次頒發金針獎,是在1981年的第四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當年的獲獎者是有著香港樂壇教父之稱的著名音樂大師顧嘉輝。 

1973年,顧嘉輝應電視編導王天林之邀為無線電視劇《啼笑因緣》譜寫主題曲,該曲掀起了粵語流行曲的熱潮,和許冠傑的《鬼馬雙星》並稱為粵語流行樂壇的開山之作。

此後,顧嘉輝創作了眾多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主題曲插曲,其中《射鵰英雄傳》、《上海灘》、《萬水千山總是情》劇集歌曲更是為內地人最為熟知。 與他合作的填詞人有很多,其中黃沾與他合作最多,兩人合稱為「輝黃」。 

顧嘉輝的得獎可謂實至名歸! 

可以說,90年代前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見證了香港本土流行音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時期。

這段時間,香港流行音樂及其所形成的商業運作體系,包裝制度在整個華語流行音樂中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座座獎盃,一次次頒獎盛會,也見證著粵語歌壇的黃金時代和美好記憶。

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可以聽到香港的流行音樂,每一年「十大中文金曲評選」的十首歌曲,都可以說是當年歌曲流行程度最直接的風向標。

而後的三十年裡,經歷了四大天王長期「霸獎」的場面,再到千禧年輝煌掉落前的靈光一閃,竟然發展到了去年沒有電視臺轉播,獎盃被拍賣的局面……我們才猛然發現,關於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的繁花已落盡,滿眼是凋零。

這接下來30年的經典回憶,下期我們再續……

作者:小潔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裡沒有小編

有的只是愛電影的影迷

沒有雞腿 沒有指標

我們每一天都在擠出時間為熱愛奉獻

如果你和我們一樣

就請學會彼此尊重

B站:三嬸看電影

我們在今日頭條、百度百科TA說、百度百家、B站均有入駐


點擊此處留言!

相關焦點

  • 再見!「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
    11月1日下午,香港電臺在其官網宣布,將取消於年底舉辦的第42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和音樂會,原因是受到近幾個月香港社會的氛圍影響,香港電臺方面重視歌手、樂迷等參與民眾的人身安全,故而下定決心停辦。這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創辦42年以來首次停辦。
  • [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寒酸到連電視臺都唔肯轉播?!
    唔講你哋可能都唔知道原來《第四十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已經喺上個周末靜靜雞結束咗啦!今年噶「十大中文金曲」就係咁安靜,就係咁「低調」……靜到連Eason都來唔切趕過去挪獎(這句純粹小編瞎說不過「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就真係已經結束咗啦呢個「維基」公認噶「香港流行樂壇歷史最悠久」的頒獎典禮竟然頒曬獎,結束埋都冇人知
  • 《十大中文金曲》與《十大勁歌金曲》
    《十大中文金曲》與《十大勁歌金曲》是不同的頒獎典禮。《十大中文金曲》與《十大勁歌金曲》兩者不相伯仲,一個在權威上佔優勢,一個在人氣上佔優勢,各有各的長處。《十大中文金曲》由香港電臺主辦,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國際唱片協會香港會、香港唱片商協辦,創立於1978年。
  • 1983,首屆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盤點
    十分金吉吉:1983,首屆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盤點 經版權方蜻蜓FM授權發布,音頻及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使用請回答1983。大家好,我是十分金吉吉,是一名娛樂行業從業者,另外一個身份是老粵語歌的愛好者,今天一起聊聊1983年勁歌金曲頒獎典禮。1983年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在香港開啟了第一屆,是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辦的,大家更熟悉它的另外一個名字叫TVB。
  • 第9屆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竟然是他!
    第9屆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竟然是他!第9屆十大中文金曲獎於1987年頒獎,這屆頒獎典禮上,金針獎竟然是唐滌生!唐滌生香港著名粵劇劇作家唐滌生,出身於海員家庭,生於上海。唐滌生在香港粵劇界享有聲譽,其創作的《釣魚郎》一曲,經梁醒波演唱而紅極一時。
  •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及「十大勁歌金曲」清單(樂隊篇)
    以下為22首「十大中文金曲獎」及「十大勁歌金曲獎」獲獎歌曲清單:  01、Beyond:7首  十大中文金曲   02、Twins:6首  十大中文金曲:3首。   05、溫拿:2首  十大中文金曲:1首。千載不變(1988).十大勁歌金曲:1首。
  • 《第四十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最終獲獎名單出爐!香港頂級歌手再次爭霸!
    第四十屆十大中文金曲主題為「金曲40 我和你」。本次頒獎典禮首先於2017年12月17日下午二時假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舉行頒獎典禮,並頒發大部份獎項,其後於2018年1月4日晚上七時三十分假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匯星舉行紀念音樂會以及頒發餘下獎項。由於本年度的十大中文金曲於12月和1月舉行,因此同時成為本年度的首張和最後一張樂壇成績表。在本屆頒奬典禮中,李克勤和陳奕迅各奪五個獎,成為本屆頒獎典禮的大贏家。
  • 十大中文金曲頒獎 鄧紫棋翻唱歌曲得獎惹爭議
    點擊進入鳳凰美女音樂秀場南都訊 記者王擊凡 實習生張洵 發自香港 日前,香港樂壇第三張成績表「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頒發。其得獎結果依然是「毫無驚喜」,還是由陳奕迅(E ason)、容祖兒(Joey)成為男女大贏家。
  • 第43屆十大中文金曲空蕩紅館內「頒獎」(獲獎名單)
    第43屆十大中文金曲昨晚(1月16日)透過特別節目形式公布30個獎項的得獎名單,雖然沒有實體頒獎禮,但主辦方仍不計成本,安排歌手獎金獎得主周柏豪、Gin Lee李幸倪及RubberBand到紅館接受訪問,並在舞臺上現場高歌一曲,誠意十足
  • 2017年度歌金曲頒獎典禮正式宣布:香港樂壇已死.
    2017年度勁歌金頒獎典禮2017年12月30日晚上,2017年度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已經靜悄悄的完結咗,點解要講佢係靜悄悄咁樣完結呢星期六晚舉行嘅頒獎典禮,你會唔會選擇係電視機前面睇?甚至連網上90%以上嘅網站係連DOWN落嚟睇嘅資源都冇,小編好奇百度咗一下,都係搵唔到資源,自我安慰一句,可能因為資源問題吧。
  • 第40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陳奕迅李克勤成最大贏家!江蘇音樂廣播,現場報導!
    自1978年創立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已邁入第四十屆,今年的主題為「金曲40 我和你」。
  • 2000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香港無線電視臺的「2000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1月14日晚在香港體育館舉行,「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女歌星」一如眾望,由劉德華及王菲奪得,而「最受歡迎男女歌星」得主,則分別是郭富城及陳慧琳,但令人頗為意外是楊千華以《少女的祈禱》得到「金曲金獎」,反而鄭秀文只得一首「金曲獎」。
  • TVB經典回顧:首屆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當年歌手打歌的途徑,無非電視屏幕或電臺,相對於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電臺,電視臺無疑對歌手的曝光率提升有更大的幫助,TVB的勁歌金曲節目藉助強大的自有平臺,成為歌壇舉足輕重的風向標,1984年1月勁歌金曲舉辦了首屆頒獎典禮,設立十大勁歌金曲等一系列獎項,其得獎結果往往會成全場最注視的焦點,得獎者被視為是香港樂壇的天王和天后。
  • 93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史上明星最多,男人帥女人美沒得挑剔
    1993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可以說史上最隆重的一次,也是明星陣容最多的一次,有張國榮、梅豔芳、梁朝偉、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羅文、王菲、黎姿、葉倩文、李克勤、鄭秀文、許志安、吳奇隆、黎瑞恩、楊採妮、王馨平、黃安等以及金牌主持人鄭裕玲和鄭丹瑞。現在看看他們,那年的顏值爆棚,男人帥,女人美,沒得挑剔。
  • 這屆十大中文金曲都有哪些歌手獲獎了呢?
    這屆十大中文金曲都有哪些歌手獲獎了呢?第7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於1984年舉行。這一屆頒發了包括十大中文金曲在內的歌曲類獎項。那麼都有哪些歌手獲獎了呢?甄妮華語樂壇女歌手、演員、節目主持人1971年,在臺灣憑藉第一張個人專輯《心湖》正式出道,開始其演唱生涯。
  • 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記載四大天王愛恨情仇,開始與結束(一)
    2(一)上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如果問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可能會回答你說「這是啥,沒印象」但對於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亞洲最有影響力之一的音樂頒獎典禮多少好歌經典歌是出自這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季選總選的多少天王巨星就是從這頒獎典禮走出來的
  • 細說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1)SINCE 1983!
    我們從這期開始回顧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聊的是歌,是人,也是時代。不是我跟老郝刻意厚古薄今,畢竟那才是伴隨我們長大的歌曲,那才是我們追過的星,那才是我們的時代。更何況,那些歌還很好聽! 我們從1983年的第一屆開始,一屆一屆的聊,聊到九十年代初我們逐漸不再追港臺新歌為止吧。
  • 第39屆十大中文金曲獎頒獎禮2017完整視頻 獲獎名單(全)
    香港電臺「第39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1月4日在香港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匯星舉行。Eason陳奕迅獨得5獎成大贏家,與容祖兒分別奪得最優秀流行男、女歌手。今年大會以「這時這歌」為主題,繼續表揚過去一年有時代意義的優秀作品,肯定樂壇優秀音樂人的努力,推動香港中文流行音樂的發展。
  • 第35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獲獎名單
    Twins獲頒全國最佳歌手獎昨晚(20日)20時,由香港電臺主辦的《第三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匯星舉行頒獎音樂會,以下是此次頒獎音樂會的獲獎名單:優秀流行歌手大獎陳奕迅李克勤古巨基容祖兒方大同林峰
  • 《第三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獲獎名單
    網易娛樂1月21日報導(文/粵港報導組 Mandy)由香港電臺主辦的《第三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於2013年1月20日20點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匯星舉行頒獎音樂會,以下是此次頒獎音樂會的完全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