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佛珠手串發燒友,打造「知珠精」
公眾平臺帳號:fzscfsy
金剛菩提的保養
很多新手拿到心愛的寶貝的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於是就會上網查各種資料,但是網上的資料有的是對的,有的確實是會誤導很多新手玩家,現在我就以我多年盤玩金剛的經驗和大家說一說金剛菩提到底該如何盤玩。
首先金剛菩提到手了以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清理,這時候會遇到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表皮帶有大量的果肉殘留,這種毫無疑問,是必須要下水清理的,用溫水浸泡半個小時以上,然後用鋼絲刷順著紋路邊敲打邊刷,刷完之後每一顆都要用手紙包起來,然後放進抽屜裡陰乾一天一宿,防止金剛繼續開裂。第二種情況是到手以後金剛表皮不算太髒,但是縫隙裡有很多果肉殘渣,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就沒必要下水了,因為能看得出,已經是經過一次初步清理了,這樣我們就可以直接用豬毛刷或者鋼絲刷幹刷(鋼絲刷要注意力度),也是變敲打邊刷,這時候很明顯的就能感覺到有很多殘渣掉落,這樣連續刷幾天就會很乾淨,最後的效果也跟下水清理過沒什麼區別。告訴大家這個方法就是為了大家方便,其實下水清理是很麻煩的,很多玩家不喜歡這個過程,而有些珠子確實是不需要下水清理就可以清理的很乾淨的,這樣也同時避免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防止對金剛照成二次傷害(也就是繼續開裂的問題)。以上兩種方法清理之後的前一個月在室外的時候都要儘量避免金剛暴露在外面,因為每個地區的乾濕度和溫度不同,也會對金剛照成二次傷害。正確的做法就是在盤玩一個月之後形成初步包漿,而且珠子適應了當地的氣候,這個時候才可以在室外盤玩(在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最好整個冬天都不要暴露在室外)。
清理過後很多玩家也會問了,接下來我該怎麼做?現在我就來給您解答這個問題。先從大金剛說起,在清理過之後大金剛就可以直接上手了,您可以直接用手盤玩,手出汗沒有關係,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要用乾淨的手,因為如果手髒的話會隨著汗液吃進金剛的表皮,這樣就會越玩越黑。網上所謂的七分刷三分盤那只是一個比較書面的說法,其實並不需要這麼標準,平時拿在手裡盤玩,閒下來的時候就用刷子刷一刷,顏色是盤出來的,透的感覺是刷出來的,所以根據你自己想要的效果,來平衡你刷與盤的比例,其實刷金剛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在您盤玩的時候你會發現表皮變色很快,但是縫隙裡面變色很慢,這個問題就要用刷子來解決,刷子就是把表皮的汗液均勻的刷到紋路縫隙裡面的每一個地方,這樣很快就可以達到一個顏色。接下來說一說小金剛,小金剛其實很簡單,比大金剛變色快多了,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小金剛最致命的,就是色差,那麼怎樣避免色差過於嚴重呢(只針對精選的小金剛,下面會為大家解釋原因)?小金剛上手以後清理的過程和大金剛一樣,也是一樣有兩種選擇,大家都說小金剛不會開裂,但是這個不是絕對的,小金剛有兩種樁型,一種是高樁,就是所謂的盤龍樁,一種是矮樁,所謂的梅花樁矮樁,兩種樁型在同樣高密度的情況下,保養的方法不對一樣是會開裂的,矮樁開裂的機率會比高樁要大。小金剛清理過後千萬不要直接戴在脖子上,人體溫度最高的地方就是脖子,如果直接戴在脖子上什麼樣的精選都會有色差。正確的方法就是淨手盤玩一個月以上,邊盤邊刷,不玩的時候放在兜裡,而不是掛在脖子上,初步包漿以後才可以掛在脖子上,這樣色差就不會那麼嚴重,夏天的時候從新穿串,把顏色淺的放在脖子的位置,這樣佩戴一夏天,色差基本就沒了。
金剛的反減和所謂的尷尬期
金剛在下水清理陰乾過後,很多玩家會很不解的問道,為什麼我的金剛表面有一層白色?是不是籽有問題?其實不用擔心,這是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金剛反減是因為金剛為鹼性,下水過後表皮就會大量反減,人體汗液是酸性,長期盤玩酸鹼綜合就會變紅,這就是金剛變色的原因,所以不用太擔心,也千萬不要太心急,有的人喜歡上橄欖油之類的東西,想把反減覆蓋住,這樣做就大錯特錯了。正確的做法就是單純的盤玩和刷,如果是汗手的話半個月基本就會看不見了,但是要勤刷,幹手大概一個月左右就會看不見了。
金剛的尷尬期就是只剛剛盤玩的前一個月或者兩個月,很多人問為什麼剛刷完的時候看著很肉,但是越盤越覺得柴呢?原因就是表皮紋路變色,但是縫隙裡沒有變色,這樣從視覺上看就會給人一種很瘦很柴的感覺。這也是反減所帶來的問題,所以不用擔心,當你發現縫隙裡面也開始變色的時候你就會越來越感覺你的金剛很漂亮了。必經的過程。
金剛開裂的問題
這個問題可能是所有新手最煩惱的問題了,尤其是那些完美主義者。在這裡說一下,大金剛就沒有不裂的,不管你如何保養,都沒有用,因為金剛只要一見風,或者乾濕度溫度有微量的變化就會導致金剛開裂。這就是大家所謂的無裂不金剛。有的人為了防止開裂,給金剛上橄欖油,這是最錯誤的決定,因為就算你上了油還是一樣會裂,不但沒有解決裂的問題,同時也毀了您心愛的寶貝。因為上了油以後,油會吃進金剛內部,而且永遠不會蒸發,這樣就會阻礙汗液滲透。如果手有一點點髒,都會吃進油裡,這樣就導致了上過油的金剛會越玩越黑,而且永遠都不可能有透的感覺。有的人說了,上過油以後很漂亮啊,也解決了反減的問題,文理縫隙裡也變色了,而且不會有尷尬期。這樣的話您只能自己體會了,過了半年,您在和一串沒有上過油純手盤的金剛對比一下您就該知道您有多後悔了。
金剛沉水的問題
這個可能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了。其實關於沉水的問題大家有很多說法,而且仔細一看誰說的都有道理,我就說一說我多年接觸金剛所獲得的一點經驗吧。就大金剛來說,所謂秒沉什麼的其實就是商家的一種噱頭,沉水有很多因素。六瓣以下,尺寸23以下,只要是紅皮基本都會秒沉。秒沉主要也是測試珠子是不是糠籽。但是如果尺寸大了,比如超過25,秒沉的籽就不會那麼多了。因為體積變大,果核內部空間也變大,裡面含有大量空氣,所以就會導致不會秒沉。在說一下六瓣以上的,瓣數越多就越難秒沉了,說一下原因。因為金剛內部是空的,和核桃一樣。裡面含有果肉。如果是老籽,常年放置果肉水分會流失,金剛沉水的重量完全取決於皮子的厚度,眾所周知,五瓣的紋路是最肉的,紋路是最厚的,瓣數多了以後紋路就會柴,所以就失去了重量感,所以瓣數越多秒沉的可能就越小,當然也不排除那些極品的多瓣。只是非常非常少,價格非常非常高。所以大金剛,如果想玩密度,五瓣是和小六瓣是最佳的選擇。想玩瓣數,就放棄那些所謂的衡量標準吧,因為多瓣本身就是屬於變異品種,衡量標準就不能用五瓣來衡量了。
在說一下小金剛。小金剛秒沉的終合考量更多了,因為小金剛和大金剛是兩種產物,大金剛無非就是瓣數,大小,紅黃皮之分。小金剛的紋路多說有上百種,每種紋路的密度都不同。但是測試沉水有幾點共同點,有的極品密度極品紋路小金剛確實可以達到100%秒沉,但是綜合來講,那只是針對0.9以上的,而且沒有打眼。小金剛本身體積就小,打了眼以後中間就會空,扔進水裡孔道內會含空氣,所以體積小的小金剛扔進水裡沒有秒沉這個也佔一部分原因。還有就是放置時間長的小金剛由於水分缺失,也是不會秒沉的。
歸根結底就是幾句話,大金剛想選擇密度,紋路,六瓣以下是您的選擇。如果想玩多瓣,就不要用衡量五瓣的標準來衡量了,除非您是土豪。小金剛呢,其實紋路,樁型,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只要沉了水,不管是不是秒沉,都能玩出樣來。因為您長時間把玩,汗液滲透,包漿,都會增加金剛的密度。所紋路很重要。有的人說了,密度不夠玩意玩就會碎啊?我想問問您,您能常年天天的把玩十年二十年嗎?如果不能,那就不要刻意追求了,當然,極品紋路,高密度是存在的,但是價格會很高。如果您是土豪也當我沒說。
金剛皮色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金剛分兩種皮色,一種是黃皮,一種是紅皮。大金剛沒什麼好說的,只有紅黃之分。下面重點說說小金剛。
很多人問了,小金剛不也是紅黃之分嗎?其實小金剛的皮色很複雜的,紅皮分很多種,黃皮也分很多種。總所周知,黃皮的小金剛玩出來是鮮紅色,但是都覺得黃皮變色慢。又有的玩家買到了黃皮但是玩出來卻不是鮮紅色,一樣會發黑。這就是我要給大家講的重點。小金剛的黃皮大概分糠籽黃皮,薑黃皮,油黃皮,和雞油黃皮等等,太多了就不一一介紹了,先介紹這幾個比較常見的黃皮。糠籽的黃皮我就不說了,字面理解,就是糠籽。下面說說薑黃皮。
上圖是網上扒來的,如有冒犯請見諒。這就是薑黃皮小金剛,其實這是小金剛裡面最最最常見的皮色,看起來生生的,可以說90%都是這種皮色,這種皮色變色確實不如紅皮那麼快,而且變出來的顏色也不會是鮮紅色。就是這種皮色誤導了很多很多的新人,讓新人覺得黃皮變色好慢,而且不是鮮紅色,在這裡和大家說一句,不要一竿子打掉所有黃皮,真正牛的黃皮一會給大家介紹。這個皮子沒什麼好說的,非常常見的東西。
上圖是曾經經手過的有黃皮小金剛,這種皮子陽光下看油性很大,密度很高,微微泛紅。這種皮子變色速度比較一般,玩出來顏色比紅皮要鮮一點,很多人把這種皮子當成紅皮,其實這種也屬於黃皮,也屬於一種比較不錯的皮子。下面重點說一說小金剛裡面的精品皮質。
上面所有的圖都是雞油黃的皮子,也是本人非常喜歡的一個皮色。 圖1是幹刷一個星期的效果,陽光下很黃。圖2是玩了兩個多月的效果,陰面的效果。圖3是本人玩了一年半的效果,在檯燈下拍的。圖4是雞油黃籽弄溼了的切面圖,和皮子是一個顏色的。這就是雞油黃,真正的玩出來很透的黃皮。雞油黃變色的速度不比紅皮慢,上面幾張圖就能看出來,圖1和圖2是一樣的籽,兩多月以來的變化。圖3是經歷了兩個冬天一個夏天的變化,其實變色的時間就是一個夏天。看這幾張圖,黃皮變色慢嗎??我覺得一點都不慢,只是你沒有選到真正的好黃皮。
下面大家看看紅皮,小金剛裡面真正的紅皮其實很少,我先給大家看看大家常見的偽紅皮。
大家仔細看兩個箭頭所指的位置,很多人會認為這個就是紅皮的,其實這個是雞油黃的皮色。黑色箭頭所指的位置是紋路的地方,那才是這串金剛真正的顏色。紅色箭頭所指的地方,其實是縫隙裡面剩餘的果肉殘渣,印尼人會用藥水把金剛原果的果殼泡爛,然後取出金剛的果核,長時間氧化剩餘的果肉殘渣會成紅色,還有就是他們用一種藥粉擦在金剛上,用障眼法讓玩家誤認為這是紅皮,因為以前的玩家只喜歡紅皮,所以印尼人就會這麼做,為了銷售,看小金剛皮色的時候,手如果有汗,直接在紋路上時間搓,擦乾淨以後,那就是這串金剛的顏色。這是一個小竅門。不要被縫隙裡的殘渣顏色所誤導。
這是小金剛裡面的紅皮,擼了幾天,底色出來了,底色發紅,這才是真正的紅皮籽。
這是籽紅皮的小金剛,陽光下拍的,顏色有點過於紅了,看著是那麼個意思就成。左邊是沒有清理的時候,右邊是下水清理過後擼了幾天的效果。這才是玩家以前經常提起的紫紅皮小金剛,時間久了以後底色會發籽。屬於小金剛紅皮裡面比較好的皮色,這種皮子上色也是比較快的,但是這種皮色很少。和雞油黃一樣,屬於紅皮和黃皮裡面的兩個極端。僅供參考。
金剛的樁型與紋路
先說說大家都非常非常關注的盤龍紋吧。用幾張圖給大家做個標示。
上圖為原樁盤龍的示意圖。
上圖為藏式盤龍的示意圖。上面兩張盤龍紋的照片介紹的非常清楚了,之所以盤龍紋一直被大家所愛,就是樁型整體特別整齊。舉個例子,如果都是0.9直徑的話,就是所有的基本都是0.9,每顆籽的大小偏差就在於高度,所以磨成藏式以後就幾乎沒有什麼大小之差了。因為盤龍紋的邊緣是一條直線。其實個人喜歡藏式的盤龍,至於現在為什麼原樁盤龍流行起來,可能是玩家追求更極致更天然的東西,也或許是商家的一種炒作吧。
上圖為偽盤龍的示意圖,這個比較明顯。
上圖為二代盤龍的示意圖,這個我要好好說一說了。看瓣線和龍筋還有中間的肉和一代盤龍特別特別像,但是樁型出賣了他,不是直上直下的桶珠。這種其實就是連肉紋,玩出來也特別漂亮,但是又的商家會把它當做一代盤龍去銷售,新手很容易混淆。就因為這樣,他不是盤龍,所以就被人們所忽視了,其實玩出來還是不錯的。
上圖為矮樁磨盤小金剛,看紅線,兩頭非常整齊,看起來像是被切割過一樣,也是一種比較好看的樁型。
上圖為梅花樁矮樁肉紋小金剛。矮樁的籽通病就是不整齊,不會像盤龍紋那樣是一條直線。這東西就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至於喜歡什麼樣的就要自己去選擇了。(網絡整理)
溫馨提示
精彩文章快速閱讀(直接回複數字即可查看)
1、菩提的輪迴(各種菩提從生長到盤玩幾十年之後。。。)不看你會後悔的!
2、當下最火的手串都有哪些?你擁有了沒?
3、17種珍貴木材高清寫真
4、藏式佛珠上掛的都是什麼東東?
5、瘋狂的石頭——各種石頭的功效(吐血編整,必須收藏)
6、入秋之後玩什麼手串,你「造」嗎?
7、看完李連杰身上的寶貝,你還敢說你帶的佛珠NB嗎?
8、認識崖柏,愛上崖柏(史上最全崖柏科普貼)
9、214種菩提子的品種介紹(小編有好多都木有見過哦)
10、小葉紫檀知識手冊(萬字百圖,吐血整理)
往期消息快速查找(直接回複數字即可出現類別目錄,再根據所要了解的知識精確查找)
11、盤玩、保養、DIY製作 12、造假、做舊、鑑別
13、藏飾、古珠、骨、牙 14、選購、佩戴、生肖運勢
15、菩提 16、木串、香、沉香 17、玉石 、水晶、礦石
18、琥珀、蜜蠟 19、核桃、橄欖核、文玩雜項 20、佛.緣.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