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明星和演員而言,網絡,或者說社交平臺是一種十分神奇的存在。
它既可以拉近演員和粉絲之間的距離,增進演員與粉絲的關係。
同時,也可以展現演員在演戲之外的多樣性。
讓粉絲和路人有一種認知:哦,原來他/她還有多才多藝的這一面啊。
不過,這一點需要真誠,千萬別想著離著虛假人設。
不然到時候,諾貝爾數學獎、知網是什麼、建築大獎等等全部翻車設定弄出來,就是連環翻車現場了。
當然,也有壞處。
就是每當網絡上有什麼事情發生,明星演員的反應,若是有些出格,則可能會遭至一些網絡黑子的語言轟炸。
又或者當演員演了一部爛片的時候,網上差評能夠看到他懷疑人生。
所以說,「道理」全在鍵盤俠手中。
而有的時候,鍵盤俠剛剛網絡暴力完別人,換個時間又跑去舔別人,就顯得十分荒誕。
恰巧,緋紅女巫演員伊莉莎白·奧爾森就經歷了這一荒誕。
在8月底的時候,黑豹演員去世,導致了她被一眾網絡黑子黑到關閉了自己的社交平臺。
半個月還沒過去,這兩天,由於漫威電影宇宙衍生劇《緋紅女巫與幻視》的全新預告發布了。
現在又開始全平臺吹她的顏值、演技。
不得不說這十分魔幻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實在是太刺激了。
伊莉莎白奧爾森,由於在漫威電影宇宙中出演緋紅女巫這一角色,而在全球上知名。
由於本身擁有著兩個在美國知名度極高,並且身價超10億美元的兩個姐姐,緋紅女巫一般被觀眾稱為奧妹。
提到兩個10億美元的姐姐,在美國可是國民度和知名度非常高的奧爾森姐妹。
阿什莉·奧爾森和瑪麗-凱特·奧爾森。
她們6個月就開始拍廣告;
6歲就開始拍電影了;
18歲的時候,就已經拍了30多部電影。
29歲憑藉兩人開創的時尚公司,身價就已經超過10億美元。
可以說,奧妹基本上可以做個混吃等死的富二代都沒什麼問題。
並且,在成長的時候,也看到過兩個姐姐作為職業演員的艱辛。
但是出於對表演的喜愛,奧妹最後還是選擇了表演這條道路。
在15歲的時候,由於姐姐瑪麗·凱特·奧爾森厭食症的原因,導致姐妹三人在街上被狗仔追堵,差點出了車禍。
這件事情,讓年幼的奧妹對演藝圈產生了一定的恐懼感。
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奧妹選擇的並不是電影,而是戲劇。
在百老匯的話劇舞臺中,奧妹的演技得到了充分的沉澱,直到被漫威選中成為MCU之中緋紅女巫的扮演者。
可以說,奧妹不管是生活,還是演藝事業,整個人都是被保護得很好。
所以,在2019年7月的時候,奧妹和相連3年的男友公布了訂婚消息。
原本按照他們的規劃,應該是要在2020年舉辦婚禮的。
但是突發情況,卻不得不讓他們擱置了這場婚禮,直到8月份,同為漫威演員博斯曼的去世。
查德維克·博斯曼由於身患結腸癌,在北美時間2020年8月29日的時候,宣布死亡。
在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後,很多好萊塢演員,都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表示哀悼。
但是,由於奧妹沒有第一時間出來發生,有很多人跑到她的社交平臺上質問,為什麼不發聲?
直接導致了奧妹關閉了自己的社交平臺。
直到漫威官方發布悼念博斯曼的視頻之後,奧妹也有出境。
原本這件事情到這裡,基本上也就結束了。
但是前兩天,漫威電影宇宙衍生劇《緋紅女巫與幻視》的全新發布出來之後。
風向又轉變了。
很多人都在嗑CP糖,又很多人吹奧妹才是MCU唯一的女神。
嗯?這是把我寡姐放哪了?
前後差別不到半個月,評價就有這麼大的差距。
由此可見,網絡是一個風向多變的地方。
但事實上,不僅是奧妹很少玩社交平臺,就連好萊塢其他演員也都是很少玩。
注意,這是說的很少,是指相對正常社交平臺用戶而言。
舉個例子,我們每天刷朋友圈,基本上都是一小時一次,或者幾小時一次。
換算到好萊塢演員,可能是一天一次,或者幾天一次。
在拍戲的時候,可能時間更長。
甚至就連國內一些老戲骨,都很少玩微博這種軟體。
為什麼?
上面提到的網絡暴力是一部分原因。
作為演員,觀眾的評價是他們追求的一個目標。
但是,他們也必須要有自己的判斷,而過多沉溺在社交平臺查看網絡的評價,會讓演員在進行判斷的時候畏手畏腳。
比如,原本上一部劇出演了一個精英,網上一片好評。
但是下一部戲接一個泥腿子的角色,就難免會產生顧忌,說還是精英演的好,這泥腿子角色不適合啊。
其次,就是演員應該有神秘感,不被人設所束縛。
一個演員一旦被「人設」所定型了之後,觀眾看到其他戲就會出戲。
典型的例子,就是孫紅雷。
以往提到孫紅雷,我們都會想到他的經典形象餘則成,或者華強。
但是在上了《極限挑戰》之後,「大傻子」這個人設深入人心,就有很多觀眾說,一看到孫紅雷的臉就想笑。
這就是出戲,這就是弊端。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國內綜藝大火的那段時間,有一些老戲骨說,演員少上綜藝,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啊,我們基本上很少看到一些老戲骨,或者好萊塢演員會十分主動頻繁的營業自己的社交平臺。
這樣既在大程度上避免了網絡暴力,也保持了自己的神秘感。
換句話說,這也是一種職業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