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賀歲萬家歡」節目,號稱嶺南春晚,地區號召力歷來壓倒央視。
一則1989年該節目「十周年慶典」視頻片段,近日在微博等社交平臺泛起懷舊漣漪。
片中民國裝束的女子,面龐俏麗,體態修長,雲鬢動人,一首《醉》,在一笑一顰,秋水漣漣之間,汨汨唱進了觀眾心,柔弱迷離的聲音,應了一個「醉」字,傾訴情的冷暖,愛的無悔。
室內瀑布,恰恰作為絕佳背景,將南國女子的那股氤氳氣,隨水霧融合瀰漫。
女子,港星鄺美雲;瀑布,屬於廣州白天鵝,霍英東先生修建的酒店。
明星、豪門,這兩個關鍵詞,冥冥之中,勾連了鄺美雲一生的命運。
可是,在鄺美雲的兒時,「明星」「豪門」對她來說,連個夢想都算不上。
1963年,鄺美雲出生於香港旺角,在這個《古惑仔》裡聚集三教九流的原型地長大。
作為香港最繁華的片區,萬千個店鋪就有萬千個家庭,壓縮在彈丸之地,人頭攢動的街坊如螻蟻糾集。
抬頭似乎都望不到天空,只聽見飛機發出巨大的噪音,壓抑的空氣下,是鄺美雲一家和其他十幾個人擁擠在一套300尺的小兩居內的無奈。
在家裡,小得連坐的位置都沒有,她唯一的私人空間,在高低鋪頂端陰暗的小閣樓。
閣樓只有肩膀寬度,匍匐著才能進入,睡覺時遇到了老鼠蟑螂都不敢動彈,怕不小心沾染汙物,沒有辦法打掃。
小美雲沒覺得艱苦,反而樂在其中,就如她透過閣樓木板縫,津津有味看著電視。
舅舅、阿姨,以及他們的同事,組成的特殊人群,給了鄺美雲特殊的人生初體驗。
相比於陳小春、林家棟出身「三不管」九龍城地帶,童年時刻目睹周邊人賭博販毒、殺人搶劫的犯罪行徑,鄺美雲被人群刻意保護,身邊總籠罩著溫暖。
五花八門的零食,被他們帶回丟進她嘴巴,還有每天5毛的零花錢,能請同學大快朵頤。
清苦而「有情飲水飽」的快樂,在她12歲那邊戛然而止。
母親被查出患上白血病和乳腺癌,僅僅比灶臺高上一點的小女孩,奔波醫院、家和學校,站凳子做飯、小跑著上學、哄弟弟睡覺。
帶了同學去看望母親,不想被嘔吐物覆蓋一身,那一刻,她完全不在乎同學面前是不是有面子,而是溫言撫慰媽媽,生怕她情緒低落。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儘管回憶這一段時,鄺美雲表情雲淡風輕,可嘴角一抹苦澀,還是暴露了那個年紀不可承受之重。
多年後,由她禮讚的《大悲咒》《心經》,洗去了半生風雨鉛華,恢復了當年那個小女孩的純粹,聲音依稀的晶瑩,不知道能不能呈送天國中的母親。
母親走了,親友們面對幼小姐弟,嘖嘖哀嘆可憐,鄺美雲則不然,她拼命強迫自我,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媽媽不是不要他們了,只是因為生病無奈先行而已。
一張廣為流傳,若有所思的照片,即是心境的真實寫照。
同時,也想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人可以陪她一輩子,除了自己。
母親早逝,讓同時股市投資失利的父親遭遇雙重打擊,變得一蹶不振,沉淪的爸爸和年幼的弟弟,逼迫鄺美雲跑進了社會養家。
很難想像一個幼稚女孩,經歷怎樣的摸爬滾打,才能夠在極度崇尚「叢林法則」的香港社會立住腳跟。
漫長的五年,19歲鄺美雲嶄露頭角,在遠東集團擔任公關經理。
集遊樂場、影視等投資於一身的財團,在香港實力超雄。
只念了中學的鄺美雲,能夠進入人人豔羨的名企,進而晉升管理,不是沒有原因的。
她足夠美。
高挑,豔麗,渾身散發早熟的女人味,怕被人想入非非,還刻意戴上圓框眼鏡遮掩容貌。
更難能可貴的,是似乎天生的長袖善舞,性格落落大方,談吐從容自信,豆蔻年華,居然和商場老鳥過招有來有往,毫不露怯。
把女人命運比如牌局,單出美貌要贏很難,但加上任何一張牌都是王炸,鄺美雲就是這樣的王炸。
因此,當老闆邱達成決定讓她參加1982年「香港小姐」競選,以幫助公司獲得更多資源時,已然捏緊了勝算。
在最重頭的泳裝環節,一襲豔蘭出鏡的鄺美雲,修長筆直的長腿鶴立雞群,立即引起一片稱奇,在問答階段,她更是貢獻了賽事最精彩一刻。
主持人問他:「一輩子只能衝一次涼,你會選擇在哪一天?」鄺美雲俏生生作答:「我想結婚前那一晚吧」。
臺下哄堂大笑,輕鬆熱烈氣氛中,摘下亞軍的好成績,她不知道的是,此時臺下一道熾熱目光將改變自己人生,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作為評委之一的何鴻燊還為她鳴不平:「我們評委都打了最高分,為何只拿亞軍?」
不過,名次對鄺美雲來說,只是一個稱謂,此後的造化,才是她最著眼的方向。
進入娛樂界是港姐的必選題,她開始承攬許多工作,每天凌晨4點爬起,拍劇集做主持不亦樂乎。
與其他新人熱衷臺前,目的是混臉熟早日躥紅不同,鄺美雲勤奮出鏡,只是為了能接觸到更多社會精英,用他們思想的光輝,照亮自己人生未來方向。
漸漸消失在人們視野,轉行或幕後,才符合鄺美雲的自我規劃,不想84年港姐選美的一次事故,完全改變了她的設定。
比鄺美雲晚一屆的港姐張曼玉,本該在頒獎禮上,和陳百強一同奉獻香港歷史上首個大型歌舞秀《光輝的一刻》,演出前突然嗓子出了問題。
當晚出席的鄺美雲,被亂投醫的編導抓了壯丁,安排在幕後替唱。
原本節目最值得期待的,除了縱貫古今的四個部分歌舞以外,就算是陳百強真聲與氣聲轉換的精彩,不料鄺美雲甜美的聲音,有一種嬌憨的特質,忽的與他平分秋色,讓觀眾聽得痴醉。
而臺前張曼玉拼命對著口型,讓兩位絕代佳人雙簧般的滑稽,誤打誤撞開一扇幸運之門。
港姐頒獎禮上的一鳴驚人,讓鄺美雲自己都不知道的隱藏潛力,大白於天下。
鮮花和掌聲接踵,鄺美雲隨之信心大增,決定轉型歌手,拜師香港「音樂教父」戴思聰,當起王菲和黎明同門,經過系統學習,音樂水準進步之大,隱隱有了專業歌手風採。
寶麗金唱片極為看好她的前景,將她納入旗下,打造與張國榮、張學友比肩的實力唱將。
第一年,鄺美雲發行個人首張名為《再坐一會》的唱片。
《離別的搖籃曲》充分展示鄺美雲歌唱技藝的小成,高音、顫音一氣呵成,將那種人生腳步的深和淺,愛情味道的苦和甜,唱得鑽進骨縫。
由羅大佑譜曲的主打歌《再坐一會》,不見悲天憫人招牌氣魄,簡單旋律,返璞歸真一首情歌讓鄺美雲來唱,那種美人恩重難消受,秋波流轉最留人的不舍,用一種如訴如泣的言語,最是抓住人心。
專輯銷量超雙白金,「十大中文金曲評選」中斬獲「最佳新人獎」,華語樂壇冉冉一顆希望之星。
1986年,第二張寄予厚望,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專輯發布,帶來年度「金唱片獎」「中文歌曲擂臺獎」「十大中文金曲獎」等數不清殊榮。
其中一首《堆積情感》,是放在現在依舊不褪色的天選之歌,在譜曲填詞達到香港流行音樂的最高水準情況下,鄺美雲的演唱更是相得益彰。
主歌部分用一種患得患失情緒,塑造美輪美奐;副歌營造的激越,宏大意境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無怪黎明聽了都驚為天人,定要一再再翻唱。
人人都驚奇鄺美雲的歌曲表現,怎麼會將那種淡淡傷感演繹得如此入木三分。
答案是現實中,鄺美雲的感情,遭遇到了人生第一次重創。
故事要回到4年前,那個決定她人生走向的港姐決賽問答,眾人大笑間,評委席上來自周大福少主鄭家成的目光尤為熱忱。
鄺美雲曾回憶說:「領獎當晚彤叔派人送我回家,之後,他(鄭家成)嘗試很多方法約我。」
彤叔就是鄭裕彤,鄭氏豪門的掌舵人,也是鄭家成的父親。
可見,她展現的大方開朗個性,讓兒子著迷,也入了父親的眼。
此後,得到父親鼓勵的鄭家成,手捧鮮花、燭光晚餐、豪車接送,盡浪漫之所極。
世家培養的那種風度,以及極富前瞻性的商業眼光,讓鄺美雲漸漸有了傾慕的感覺。
4年裡,鄺美雲頻繁出入鄭家,表現有禮有節,不卑不亢,一派持重的風範,贏得了鄭家上下一致認可,他們的婚禮,愈來愈多次被提及,並擇定了婚期。
世事難料,就在婚禮籌備期,鄭家成與藍潔瑛密會的八卦,瞬間風靡全港。
美貌,諧音,讓鄺美雲得到「鄺美人」雅號。可藍潔瑛比鄺美雲更美,「靚絕五臺山」的名聲,比所謂美人更是響亮。
就在緋聞出爐的第二天,鄺美雲就提出了分手。
起初,鄭家成以為哄一哄能好,畢竟一個女人,怎麼能繞開多年感情和殷實家底。
誰知鄺美雲絕不回頭,連鄭裕彤本人求情,一樣沒鬆口。
用她自己的話說:「情感是爭取不來的,他要愛你就愛你,他不愛你,你怎麼爭,爭回來都沒用的。」
無疑展現了鄺美雲那個年代驚世駭俗的愛情觀:清清白白的你和我,任何的玷汙,哪怕對方是所謂豪門,再大的財富和權勢都無法逼迫苟合。
很多人暗笑她「蠢」,覺得男人偷點腥無傷大雅,只要肯留下,一定笑到最後。
諷刺的是,留下的藍潔瑛過早凋零;走的鄺美雲,恰恰笑到了最後。
情場失意,事業得意,是86至97,近十年間鄺美雲的真實寫照。
鄭家成之後,經歷又一次無疾而終的準豪門戀情後,鄺美雲開始了漫長的空窗期,她將工作的重點倒向了唱歌,在詞曲起起伏伏的意境裡,去尋覓愛情的真相。
《迷惘的愛》《未曾深愛已無情》,前者「情已越過線,你可會留在緣分三角多一會」;後者「痴心因你難自控」,清冷的低音落玉盤,看似嘆息從指縫溜走的愛情,實際更像對往日濃情的一場哀悼,便再不回頭。
有故事的聲音最是動人,打造破雙白金記錄的專輯,似乎對鄺美雲來說易於反掌,因此89年與寶麗金約滿,在業內引起了至少三家龍頭唱片公司的哄搶。
開出的年薪高達200萬港元,身價與梅豔芳比肩,是林憶蓮的翻倍。
她最終選擇了臺灣百代,彰示著不滿足於粵語天后,在國語乃至全能上暴露更大野心。
九個聲調的細膩長情,隨著企圖而黯淡,《與龍共舞》作為粵語時代的絕唱。
鄺美雲罕見有了那種俠骨柔腸牡丹情的風度,如同名電影裡華仔和張敏旖旎至死的一段共舞,輕輕、緩緩、慢慢,願時光就隨歌聲停駐,永不流淌。
91年春晚,千方百計請來美人曼妙身姿。
宛若花中王者,華美的金色長裙,倍顯港式優雅和審美特質,所唱《留不住的話》讓大陸同胞新奇。
原來「東南風」「西北風」之外,還有一類歌聲可以溫婉動情,而她側身揚手,吹氣如蘭的一幕臺步,定格成那一年春晚最經典畫面。
恰恰這一年春晚,鄺美雲遇到了自己後音樂時代的鐘子期,那個同樣大年夜舞臺以《我想有個家》大放光彩的潘美辰。
一個內外皆冷峻,一個則綿裡藏針,不同的表象,骨子是一類人,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合作專輯自然變得順理成章。
《你永遠不會懂》《我想我是真的愛上你》,隨時光流淌,聲音裡的那種醇美與之沉澱,她演唱的國語歌,有一種謎一般的性感。
將她推向國語歌曲最高峰的,仍然是潘美辰,出任監製的她,為鄺美雲打造的《容易受傷的女人》,是一首堪稱劃時代的歌。
誰也想不到,鄺美雲最初拿到歌曲時非常牴觸,甚至帶著厭惡情緒,女人不該一直期期艾艾的柔弱,是她內心壓抑不住的抗拒。
潘美辰耐心勸說,女人一生無論生活和情感,都必然會有挫折就會受傷,是定律也是宿命。
回想半生,深以為然的鄺美雲,拿起話筒款款歌唱,悲情如一面銅鏡,正不了衣冠,映出的是兩腮的漣漣淚水。
相比於王菲版的「美」,鄺美雲的「悲」,才是真正替女人說出了心事。
兩個月,臺灣銷量20萬張,超四白金的奇蹟;更是在年度銷量榜上入圍三甲,稍稍落後劉德華和張學友,被推上神壇,做到了天后第一人。
這樣的鼓勵,90年代後期《唇印》《半個吻》《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讓鄺美雲開始啟發對人文的思考,去觸及關於音樂和情感的內核,而不是刻意迎合市場的商業作品。
成人抒情的表皮下,總有天鵝絨一般的溫暖,去慰藉天涯淪落人,深沉凝重的文藝美,具有極強的畫面感。
在夜闌人靜間,聽這樣的歌,也是一種禪意。
那個鄺美雲人氣最高的年代,典禮也好,晚會也罷,如果是獨唱,她往往是壓軸出場。
如果是合唱,搭檔必然是四大天王。
一代歌后的氣象隱隱形成,躍躍欲試進入下一個世紀。
誰也沒有想到的,鄺美雲的歌手生涯走到了98年,便戛然而止。
最後一張專輯《昨天你在哪兒過夜》,絲毫沒有預兆,mv裡那個白衣的鄺美雲笑顏如花,一如既往唱著沁人心脾的歌,一轉身就跳下了神壇。
即便身處雲端,也不能不食人間煙火,只是個女人,就會有自己的三情六欲,悲歡離合。
與呂良偉的一番婚姻糾葛,僅僅維持了8個月,最終還是草草收場。
何家勁做伴郎,鍾麗緹做伴娘的世紀婚戀,收到了來自全香港的祝福。
可兩人性格上的巨大差異在婚後顯露無疑。
鄺美雲極有主見,性格倔強;呂良偉自尊心強,一心謀求家庭關係上的強勢,最終的光景只能是吵無可吵一拍兩散。
多年後呂良偉感觸:「失去了一個無話不談的朋友,得到的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
同時,鄺美雲的身體也處在崩潰的邊緣。
由於身體透支得太過嚴重,她總是會得各種各樣的疾病,雖不致命,可積年累月的病痛一直折磨著她意志和心靈。
一次錄音的空檔,她閉著眼睛站在牆角,不一會居然有了呼聲,經紀人連忙跑來問詢她有沒有事,她輕描淡寫帶過繼續唱歌。
其實那個時候,因為耳水不平衡,她已經三天三夜沒有睡覺了。
感情受挫,身體抱恙,心理生理都很不理想的她,很怕像媽媽那樣,早早就舍親人而去。
離開歌壇成為必然選項,奇怪的是對於打拼多年的江山,回憶起來卻並不懷念。
前半生,她唱了很多的歌,映照的是自己的心境,卻不得不隱藏自己堅定性格。
後半生,她要為自己而活,實現從未說出的夙願,做一個快意人生的富家娘娘。
感觸於兒時擁擠的蝸居,很早便開始布局香港、北京的房事,低進高出策無遺算。
受第一任豪門男友影響,投資在珠寶的行當內,在一片珠光寶氣中養心養情養性。
那個曾一臉愁容的小女孩釋然了,5億身家讓她過上了那種富足生活,可源源不斷的金錢,並不能多出當初5毛的那種快樂。
唯有分享,才能讓金錢更有價值,也讓自己更加的篤實。
深諳道理的鄺美雲,修建了數量比肩古天樂的希望小學,幫助如自己窮困的孩子。
也當選了全國人大代表,孜孜不倦為底層人而發聲。
為富好仁,即為豪門,她不需要嫁豪門,因為她自己就是豪門。
鄺美雲,一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