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電影海報設計對比:日本設計師輸了?

2021-02-07 九三零么

ARKIE智能設計

分享新鮮設計資訊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關注

作為電影製造大國,日本每年有上百部國產電影發行,因此為了能夠一眼就吸引到觀眾,多數的日本電影海報,會將所有的資訊塞進一張海報,這也成了「有一種電影海報叫日本版」。

尤其是西方電影來到日本後,原版的海報因地制宜而重新排版後,多數都會變成一種吐槽點滿滿的設計。

那麼,如果反過來看,日本電影出了島國之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相較於會直接沿用原版設計的臺灣,日本電影到韓國,不僅版型會全部打掉重練,最不可思議的就是整體的風格,會讓人認不出來這真的是同一部電影嗎?

吉田修一的《怒》:左為日本版,右為韓國版 

先從日本海報設計最常見的九宮格版型開始,李相日改編自吉田修一的《怒》,原本的明星大頭排排站,為了強調堅強妻夫木聰、宮崎葵、廣瀨鈴等超強黃金陣容的《怒》。


來到韓國之後,演員加持的力量將不再是順位第一,因國外認知度相較於本國低,這類型的海報往往是最容易被重新排版的設計。 

韓國版《怒》的電影海報,選用電影最後一顆鏡頭,以衝繩美麗的天空與海為底,原本的大頭只剩下一個廣瀨鈴小小的背影。

而貫穿全片,以一對住在東京的夫婦遭到殺害、兇手用被害人的血在牆上留下大大「怒」字的兇殺案,不僅是串聯本片的關鍵,放到韓版電影海報上,更顯得極具深意。可以說是看完電影之後,再回頭看一次海報,會讓人重新掉入電影情緒的最佳示範。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左為日本版,右為韓國版 

中村義洋改編自湊佳苗同名小說《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日本海報雖然讓每個演員,手拿「手機」擺出不同的POSE,呼應電影所要諷刺SNS的恐怖力量,仍是無法擺脫無聊的宮格系列。海報設計原則

相較於《怒》,韓國版的設計沒有做太大的更動,延續原版的底色,放大女主角井上真央的形象,手上拿的東西換成了蘋果,而這也很明顯地是為了呼應片名白雪公主,懸疑的氛圍也讓半張臉以及咬了一口的蘋果,多了一層恐怖感。海報設計原則

《她不知道那些鳥的名字》:左為日本版,右為韓國版 

除了宮格系列以外,日本海報還有一種「切分法」,不管是橫切還是直切,將畫面分成許多區塊,例如白石和彌改編沼田真帆香留的《她不知道那些鳥的名字》 ,以橘色和藍色的強烈對比,平衡畫面的色調,以及將鳥兒點綴其中。

韓版的設計則是簡單許多,整體的風格與柔和的用色,看似讓原本主打「共感度0%,不快感100%」的文宣,變成浪漫愛情電影,然而畫面中蒼井優與阿部貞夫的面無表情,卻又意外地反轉整體視覺感。海報設計原則

《要聽神明的話》:左為日本版,右為韓國版 

日本版海報還有一個特色,即是將所有的版面塞滿文字,同樣的做法複製到韓國,卻也意外成一種美感,例如《要聽神明的話》日版依然很重視,是否有區塊能夠呈現演員名單,最後就變成這種切分法拼圖。

韓版則是取用福士蒼汰坐在滿是屍體的教室劇照全版,同樣使用黑色與黃色的對比感,讓強烈的文字成為整幅海報的焦點。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左為日本版,右為韓國版 

如上圖所示,《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同樣使用切分版面,雖然能夠很明確地知道誰是主演,但也明顯地破壞整張圖的主體性。

反觀韓版將版面精簡到極致,橋梁與櫻花的組合,完美展現電影的青春之感,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美到會讓人忘記這是一部電影海報。

《溺水小刀》:左為日本版,右為韓國版 

日本電影海報會這樣設計,最主要的原因仍是因為電影市場過於競爭,設計得太藝術反而會讓觀眾卻步,因此在版型上過不了高層那關時,多數的電影則會選擇在片名的字型增添設計感。

例如菅田將暉、小松菜奈主演的《溺水小刀》,文字勾勒之處使用渲染的圓點呈現水滴感,最後「小刀」的日文片假名,則是強調如刀一般的尖銳,與本片轉學生愛上不良少年,以及兩人之間濃烈的拉扯關係相符合。 

韓版的《溺水小刀》完全將青春之氣剔除,畫風直接變成西洋版的羅曼史言情小

說,手寫的Drowning Love與溼身的男女對望,如實呈現本片狂暴之愛的氛圍。

這些從愛拍愛情偶像劇的韓國人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墊底辣妹》:左為日本版,中、右為韓國版

比如說這組,韓國設計師活脫脫設計成了偶像出道宣傳海報..

《一周的朋友》:左為日本版,右為韓國版

《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左為日本版,中、右為韓國版 

不過韓國也不是沒有固定的版型,像是有村架純的《墊底辣妹》、山崎賢人與川口春奈的《一周的朋友》、小松菜奈與福士蒼汰的《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來到韓國之後整個「變天」。

以滿版的天空作為背景,襯出前方小小的主角,然而夕陽西下紫色帶藍的調色,似乎也成了一種大同小異的做法。

是枝裕和的《第三次殺人》的三種版本韓國版電影海報

《愛,不由自主》的三種版本韓國版電影海報 

一部電影釋出多種視角海報,雖然日本電影也會這樣做,卻不像韓國玩得如此透徹。是枝裕和的《第三次殺人》、有村架純與松本潤的《愛,不由自主》,或是像之前的《惡人》、《爆漫王》能夠藉由日本演員或是知名導演,吸引到韓國本地觀眾的話,韓國會推出至少三個版本以上的海報設計。

在唯美的氛圍下,同時又兼具收藏與藝術性。 雖然日本電影在韓國因為歷史情結加上韓國電影的地主優勢,並不像臺灣一樣能在當地看到很多的日本電影,卻也不得不佩服韓國在海報設計的用心之處。

在韓國人眼裡,無論什麼,甜就完事兒了!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海報設計原則」

(ID:poster-design)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設計|這12位新銳日本設計師創作的海報火了!
    12位日本設計師以義大利哲學家 Emanuele Coccia 的兩本著作《植物的生命:混合物的形上學》和《變形集》為靈感設計海報,並在Nature Is Not Your Household的線上展覽中展出。
  • 黃海:中國最貴的電影海報設計師?外媒盛讚為「崛起的中國設計」!
    電影《斷·橋》先導海報發布,顯示出真相撲朔迷離的境遇效果。《你好,李煥英》發布的掛曆版海報,採用了復古掛曆的形式,畫面整體充滿著一股濃鬱的80年代懷舊風。這些出自於一位名聲大噪的設計師——黃海。提到中國電影海報,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這位「天才設計師」。現在黃海是中國電影海報界領軍人物,業內報價最高。
  • 日本設計很牛?可他們的海報到了韓國設計師手中畫風就都變了...
    「有一種電影海報叫日本版」。相較於會直接沿用原版設計的臺灣,日本電影到韓國,不僅版型會全部打掉重練,最不可思議的就是整體的風格,會讓人認不出來這真的是同一部電影嗎?韓版則是取用福士蒼汰坐在滿是屍體的教室劇照全版,同樣使用黑色與黃色的對比感,讓強烈的文字成為整幅海報的焦點。
  • 2018年最佳海報設計前20名出爐,中國設計師的作品喜提第一
    電影 : 巨齒鯊(The Meg)電影本身或許強差人意,但是這張以《大白鯊》為靈感的插畫海報非常棒,它暗示了電影中的一個對比亮點:悠遊海中的小狗,渾然不覺潛藏於海面下的巨齒鯊。電影 : 傑克蓋的房子(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設計師:The Einstein Couple拉斯馮提爾在海報設計上總愛挑釁,比如為這部電影推出的、如瑜伽般的奇詭海報
  • 這位中國設計師的電影海報被日本網友狂贊:驚豔之作
    對一部電影來說,海報設計同樣是門藝術,好的電影海報能讓還沒有觀看該片的觀眾眼前一亮,比起更加直白的預告、劇照也更多了些韻味和內涵。最近日本網友熱議起了日本電影《小偷家族》的中國版海報,大讚設計師天才般的創意,而這些海報都出自同一人之手,那就是設計師黃海。
  • 最佳電影海報設計前20名,第一名竟然是他?
    #20電影 : 巨齒鯊(The Meg)電影本身或許強差人意,但是這張以《大白鯊》為靈感的插畫海報非常棒,它暗示了電影中的一個對比亮點:悠遊海中的小狗,渾然不覺潛藏於海面下的巨齒鯊。#19電影 : 羅馬(Roma)設計師:Percival + Associates設計上運用留白以及黑白、金色標題之間的對比,引人注意。
  • 【海報設計】聊聊電影海報中的字體設計
    快來看看這些愛情電影吧~【海報設計】一些愛情主題的電影海報設計每部電影都蘊含了製作者的大量心血,從編劇到導演,從道具到服裝,當然海報自然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解讀一下那些以字體為主的海報 >>>按照:英文字體風格的電影海報、中文字體風格的電影海報和字體風格的電影海報的順序和大家一一分享,每個類型列舉了20張電影海報,和小編的評價,總共60張,大家慢慢看,細心體會。
  • 這個設計師把幾百個經典電影海報都重新設計了一遍
    不過在澳大利亞平面設計師Peter Majarich的筆下,許多經典電影的海報都被重新設計了——變成了沒有明星、色彩清新的極簡風。他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起了一個「每天設計一幅電影海報」的活動,迄今為止,他已經設計了292幅。
  • 海報賞析|設計師快來學習《樂隊的夏天》海報設計
    樂隊的夏天自開播以來,就收穫大量的關注,其海報設計也讓人驚豔。在這裡小江為各位看客來賞析一下樂隊的夏天的海報設計01~顏色分析樂隊的夏天海報一眼看過去,就能抓住人的眼睛,這是為什麼呢?小江就為大家來揭曉樂隊的夏天海報設計奧秘之一,大膽的顏色的運用,樂隊的夏天海報大膽的運用冷暖色的對比的手法,其效果即抓住了用戶的視覺,又符合樂隊的夏天的格調,表現得十分時尚。在設計中,暖色調給人膨脹,熱情,狂野之感,冷色調給人開闊、涼爽、通透之感。
  • 有一種電影海報設計叫做日本版
    乍看風格一致,實則細節改動頗多的各地版本海報,其實還挺有意思。還有《美隊2》的海報,你們對比一下各地版本——墜落的神盾局天空母艦到日本就燒起來了,到中國以後,那傢伙,熊熊烈焰。還有下面的戰機也是,慘烈。
  • 40幅 日本海報設計作品欣賞
    「此篇為「日式の平面設計」板塊系列,將為你分享一些日本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此文介紹的是 日本海報設計。
  • 不想當海報設計師的歌手不是好電影人——專訪臺灣電影海報設計師陳世川Gelresai
    ,從來沒有哪一年,有2018年這樣,電影海報甚至海報設計師會成為網紅——已經漸有大師範兒的黃海,這一年的《小偷家族》《龍貓》中國大陸版海報,讓日本影迷也嘖嘖稱奇。電影海報設計師,是一個給電影「第一印象」點睛的職業。在今年的金馬獎上,我們注意到了一位來自臺灣的海報設計師——陳世川Gelresai,他設計的三款海報的電影,成為金馬熱門影片。
  • 電影海報設計的美學法則!
    文/趙彬 電影海報是電影宣傳的一種手段,是現代設計以電影為依託進行展示的舞臺,它是思想溝通的媒介。優秀的海報設計可以跨越國界,相互溝通,相互理解。海報設計極具時代性和持久性,並以其獨特的魅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電影海報中形式美的和諧運用,要求設計者應從矛盾統一的角度,以電影為設計羈絆,積極去探求藝術上的變化與統一。
  • 電影海報中的字體設計
    按照,英文字體風格的電影海報、中文字體風格的電影海報和站酷字體風格的電影海報的順序和大家一一分享,每個類型列舉了20張電影海報,和小編的評價,總共60張,大家慢慢看,細心體會。英文字體風格英文字體為主體的電影海報,國外的佔比最大,26個字母加數字,變化卻是無窮,有的呼應情節,有的暗喻主題,總之,國外的設計師對電影的理解在海報上表現的非常到位,很有範。
  • 從日本電影海報中學習版式設計
    我們重點聊一下日本的電影海報。  文章來源: 胡曉波工作室 ID:ziyou-design 編輯:捌條   有時候在看電影海報時,我們會非常明顯的看出每個國家的文化氛圍的不同之處,中國人是真的喜歡熱鬧,日本是真的喜歡極簡,韓國未必都是清新,但美國是真的炫酷。  這期我們重點聊一下日本的電影海報。
  • 他設計的電影海報,比電影都好看
    因為一張海報,愛上一部電影。你會因為一張海報,去為一部電影買單嗎?正當此時,一位中國設計師,憑著一己之力讓國內海報設計笑傲世界頂尖水平,被外媒盛讚為「崛起的中國設計」!2007年,積攢了5年經驗的黃海從奧美辭職,到遠山文化做美術總監,這是中國第一家把「電影海報設計」作為專業來操作的廣告公司。
  • 《一秒鐘》海報被網友嫌棄,黃海設計「天花板」了?
    而且有網友說《一秒鐘》海報中的字體設計和之前他為《風犬少年的天空》設計的海報字體很相似手寫字、字形瀟灑、字體佔畫面主體之前黃海設計的幾款中字日本電影海報都非常優秀,一發出來就令人驚嘆《龍貓》和《小偷家族》還入選了英國電影雜誌《Little White
  • 黃海為電影《龍貓》設計的海報火到日本,徐崢、姜文紛紛為他點讚
    不論是看電影、看電視劇,還是看書,除了作者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封面。一個好看的封面往往也是能夠提高銷量的,因此封面設計很重要,是電影、電視劇以及書本必不可少的東西。黃海,作為一個75後的設計師他非常有名,曾任職奧美5年,之後於2007年入職遠山文化,歷任首席設計師、美術總監和創意總監。在遠山,他開始設計電影海報,第一套作品是姜文《太陽照常升起》。也是這一個海報讓他被大家所關注與認可。
  • 日本平面設計大師永井一正海報風格演變
    永井一正是日本平面設計師大師,針對其海報設計作品展開圖像研究,發現其海報設計風格幾經演變,且演變過程是緊跟時代發展的,從60、70年代的抽象幾何風格開始,逐步演變到80、90年代的意象手繪風格,最終形成90年代末的禪意空寂風格;這種風格的演變,說明永井一正是一位對設計本質不斷進行深入探索的思辨者,也是一位能將日本傳統與西方文化很好地融入在海報作品中的集大成者。
  • 這些優秀的海報設計,你分析過嗎?
    PROPAGANDA 是韓國首爾的一家設計工作室,成立於2008年,專注於電影、電視、劇場演出海報及字體設計;這幅海報來自2019年的韓國環保紀錄片《水的記憶》,攝製組前往已故前總統盧武鉉退休後居住的峰下村,拍攝鄉間作物一年四季的變化,PROPAGANDA 還製作了對應的四季主題海報;這組系列海報以四季風景為主題,文案排版以豎著的形式展示,巧妙的配合著風景,給人安靜又舒適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