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迪麗熱巴和黃景瑜的新戲《幸福觸手可及》播出了,除了大家都在關注的這兩位主演的情感走向外,張馨予的角色也讓人眼前一亮。在這部劇裡,張馨予對自己原本的螢屏形象進行了新的塑造,短髮的造型,爽朗的個性——和大家印象中走紅毯的那個張馨予可是判若兩人了。
所以今天想要說一下張馨予的演藝之路。如果單純從演員的角度審視張馨予,她在演藝圈的表現並不算「驚豔」。她早期的作品大多不需要演技,是頂著一張臉隨便念臺詞也能完成拍攝的角色——而這也就決定了她早期的演技只是刷臉而已。在張馨予的履歷上寫著她曾經參演過馮小剛的《非誠勿擾2》,但在電影中她只是一個出場不足2分鐘的角色,且飾演的女明星連企鵝在南極還是北極都分不清——美麗而無腦,這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著當時張馨予在娛樂圈的尷尬處境。
只是即使是這個小角色,借著「馮女郎」的頭銜,張馨予在當時還是刷了票存在感的。雖然這樣的存在感如果放在現在,絕對會因為「撕番」引起粉絲罵戰,不過當年張馨予靠著這個出場1分多鐘的角色躋身馮小剛的電影,在各種發布會上展現的好身材和優質的外形還是令人印象深刻。
當時有一些針對張馨予的猜測,說她有背景等等。但實際上如果真的有背景,她就不會在之後的兩年頻繁出演「花瓶」型的角色——這些都是都是對《非誠勿擾》中的張馨予的重複,看得出是電影上映後帶給張馨予的「附加價值」,只是無腦消費她的美貌。當然也就不需要她有什麼演技。
《錢多多嫁人記》
夏日戀神馬
不過,在所有的小角色中有兩個比較特別。一個是《龍門飛甲》裡的萬貴妃,徐克抓住了張馨予臉上的美豔氣質,把她塑造成了電影中的反派角色。
另一個是《河東獅吼2》的劉香,這個角色的女扮男裝的俠女形象,也挖掘了張馨予不一樣的個人特質,把她更硬朗的一面展示了出來。
這個劉香也算是《河東獅吼2》裡很重要的角色,是張栢芝的情敵。因此就角色厚度來說比張馨予之前的角色都深了很多——至少是有更多內心情緒的。當然從電影呈現的效果來看,張馨予的表演只能說中規中矩。她並不是眼神靈動,表現力豐富的演員。
當然,上面說的這兩部電影雖然票房都不怎麼樣,但導演和電影IP本身還算是小有名氣。在這些電影裡刷下存在感,張馨予也算是成功擺脫掉那些不靠譜的小製作影院一日遊電影了。
這裡要說下張馨予的演技,她的演技在同輩演員中只能算中規中矩,演戲多年仍然沒有讓人記得住的角色。至於原因,一方面她出演的都是小角色,角色本身還不如她本人的話題性高,一方面也因為她並沒有令人驚豔的表演技巧。這一點確實可以參照範冰冰,因為外形美豔,要超過外表給觀眾的震撼就必須得在臉上下功夫。範冰冰當年要不然就像《我不是潘金蓮》把自己扮土,要不然就和李玉一起拍那種將她的美放大,融合進「神經質」角色的特質裡,只有這樣才能將自己的外形打破重建。
張馨予可沒有這樣的運氣,有導演專門琢磨怎麼給她轉型。後來張馨予的戲路,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跑不了還是《河東獅吼2》和《龍門飛甲》的框架——要麼美豔心機,要麼英氣十足,總之就是用角色的造型帶著個人表演往前走。她在《粉紅女郎》裡的男人婆,《鹿鼎記》裡的蘇荃,《天龍八部》裡的康敏,角色類型隨意對號入座就可以。
《天龍八部》康敏
《鹿鼎記》蘇荃
不過這幾部金庸戲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張馨予塑造角色的瓶頸。其實無論是蘇荃還是康敏,進入金庸劇後的張馨予確實獲得了塑造更深刻角色的機會,但有一說一,她的表現的確不如她的外形搶眼。
以《天龍八部》的康敏為例,雪梨版的康敏對喬峰沒把自己放在眼裡是很憤恨的,她的表演同時也能看出角色內心的痛苦。
而張馨予雖然也在表現「因愛生恨」,恨這個部分卻好像完全被深情吞噬了。如果不說康敏面對的是喬峰,說是愛人互訴衷腸也是可以的。也就是說張馨予可以表現一個角色的深情,但更複雜的情感情緒她卻觸及不了。
她在陳曉版《神鵰俠侶》中飾演李莫愁,雖然造型確實很美,卻太過豔麗,且毫無李莫愁的霸氣。因此播出時角色討論度還可以,播出後卻並不會被觀眾記住。看下對比圖,感受人物性格差異。
不過好在這個時候,國內觀眾對劇集的審美也發生了變化。從追劇變成了追社交平臺上的視頻cut,張馨予的外形優勢就擴大了。無論是《新邊城浪子》還是《思美人》,就算張馨予演技平平,她的外形依舊是「能打的」——也因此她圈到了很多粉絲。
《思美人》
雖然張馨予長得很美豔,但實際上標準的網紅造型讓她去了性格化,並不適合性格尖銳,經歷複雜的人物。而張馨予本人的眼神又並不凌厲,所以飾演此類角色都費力不討好。張馨予在參加《演員的誕生》時張紀中說「準確只是門檻,生動才是最關鍵的」。要理解這句話,就會理解張馨予表現角色單一的原因。
張馨予在節目中的表現,就和她在電視劇中一樣。如果你不知道前因後果,很容易搞不清楚角色當下的情緒。在表演《半生緣》時,張馨予盯著張鈞甯,連眼神都沒有變化,再加上動作僵硬,讓人看了就很出戲。
眼神對比一下↓
這可能也是張馨予一路走來角色的問題,張馨予飾演的很多角色都並不需要她去琢磨表演,角色的性格屬性也不複雜,她並不需要強烈地揣摩角色內心,也不用真的把角色代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加上古裝劇設置的場景屏障,讓大家都知道這個是假的,代入感的確不強。
而這兩年張馨予的不少作品都是現代戲,打破了她相對柔弱的外形,《幸福觸手可及》的秦清就為她贏得了不少好感。秦清角色本身爽朗的性格是一方面,張馨予的表演細節也為這個角色加分不少。
比如看到渣男後的憤怒↓
聽到渣男不敢報警之後的不屑↓
要答應交往時提出要求後,暗戳戳的心理活動↓
看到對方開心後的小情緒↓
張馨予算是娛樂圈「半路出家」的演員的典型代表。她的演技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如果角色性格不複雜,絕對可以中規中矩完成表演,甚至因為角色形象而圈到粉。然而再往上走,她們的戲路就會受限。一方面大製作、高知名度的作品競爭激烈,另一方面演員表演本身也很難給到更驚豔的角色塑造。只算是娛樂圈裡可以低調拍戲的從業者。
但當然,就張馨予的角色來做,她的大部分角色依舊是配角,她沒有借著挑戰之名去嘗試更多自己可能並不擅長的角色——而這一點絕對為她的演藝事業加分了不少。早年的張馨予話題多、曝光多,爭議也多,其實是沒有人真正關注她在演什麼的。
而如今結婚生子的她,個人新聞少了不少,有也最多就是在社交平臺分享生活日常。這樣反而可以讓人真正關注到她的表演,也許在明星這條路上走太久,張馨予終於決定踏踏實實做個演員了——雖然算不上一線。
至少這才是一條正統的職業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