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自己的第一雙高跟鞋是七公分,對於一直穿白色平底鞋的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果然,穿著上班的第一天,後腳跟被磨皮,整個腳掌腫得不像個腳的樣子,從此,高跟鞋成了噩夢……
我想大部分的女孩子,都跟我一樣,對高跟鞋有種特別的情愫。以前不懂,覺得好看就行,所以即使鞋子把腳磨起了血泡,也裝得若無其事,回家只有自己懂得那種酸爽的痛苦。幸運的是,後來的工作沒有那麼多需要每天穿高跟鞋的場合,所以,自己的平底鞋又成功佔據鞋架的C位。
臨近三十,我發現白色平底鞋自己已經駕馭不了了。說不定走在路上,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說:看,那個老女人在裝嫩。當然,這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想換一種生活方式。所以,被人從頭開始,我就從腳開始。翻出之前的鞋子,發現竟然沒有一雙能穿的,但那也是自己曾經花了許多積蓄買來的,擦擦放了許久的灰層,重新擱置回鞋櫃,我想終究有一天還是會穿上它們的,所以得好生愛護。
在看了無數雙鞋子後,最終定下了3公分的高跟鞋。我想3年前的我,一定不會選擇這雙的,但現在我知道,它一定適合我。拿到鞋子的那一刻,穿在腳上,我知道這是對的。也許它不那麼光鮮,穿上去也不一定那麼靚麗。但是它不會把我的腳磨得出血,不會因為走很長的路,腳就會腫。
每個人都在說一句話「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我想,鞋子陪伴的是腳,腳能走出未來的路。人陪伴的是感情,或者除了吃飽喝足,精神寄託也很重要。有人曾經對我說,對一個人的關懷和愛全都體現在細節裡。原來我並不懂得,這時什麼意思。昨天無意間,看見一個穿高跟鞋的女孩下車時,她身邊的那個人扶著她下來,頓時心生暖意。看,這就是細節,可偏偏這細節,充滿在生活的角角落落,於是組成了我們的一生。
我想,如果我們都能夠在一開始選擇了適合自己的鞋,選對了適合相伴一生的人,那麼餘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艱難坎坷。記得之前樊登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是動詞,不是形容詞。所以,總在嘴巴講的人,是無法體會愛的。近兩年,婆婆的身體不是太好,但是不管是什麼情況,公公都會陪在她身邊,走街串巷,上醫院進診室。我想,她應該算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人了吧!她們的生活並不優渥,但是體現出來的東西,卻是無價的!
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鞋子的人知道。過得好不好,也只有過生活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