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參加《青春環遊記》的周深,最近有點忙——一邊忙著錄節目,一邊忙著道歉。
身為重症「臉盲」患者,又一直醉心於音樂,他在節目中既認不出「鐵憨憨」張雨綺,也認不出「姬圈大佬」萬茜——這個夏天,二人憑藉《乘風破浪的姐姐》再度翻紅,圈粉無數,也難怪周深「求生欲」滿滿,第一時間誠懇道歉。
兩位「浪姐」也欣然接受了周深的道歉,並可愛互動,實為娛樂圈互相捧臺的一段佳話。
可在最新一期的《青春環遊記》中,周深談及參加節目後的感想,潸然淚下。在他誠懇道歉的背後,積壓了怎樣的情緒?又隱藏了多少人生故事?
非常心疼周深,只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才會一直活得這麼小心翼翼。
在這期節目中,周深首次袒露心聲:「從小到大,沒有那麼多人說過比較喜歡我;或者說,我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人。」
此話一出,賈玲、郎朗等人都有些吃驚,只有楊迪說了一句「我能理解」。
歌聲獨特、舞臺上光芒萬丈,私下個性活潑可愛的周深,怎麼會沒有人喜歡?
是的,成名之前的周深,因為聲音獨特,他的成長之路遠比一般人辛苦。
1992年出生的周深,因為父母在外打工,他和姐姐很早就成為了留守兒童,不僅要承擔挑水、拾柴、種菜、做飯、餵豬等家務,就連念書的山村學校,也是6個年級、所有學科共用一位老師。
後來,周深的父母從廣州打工歸來,一家人搬到貴陽居住。小學裡的音樂老師發現周深無論唱什麼聲部都不會跑調,因此特意把他招進了合唱團——這是他頭一次被人發現音樂上的天賦。
當時,合唱團經常去參加貴陽市舉辦的合唱比賽,由周深領唱的歌曲都拿到了第一名——那是少有的能讓周深到現在提起時,都感到無比驕傲的時光。
好景不長。隨著年齡增長,變聲期來臨,周深一直停留在童年的聲線成為了他的「原罪」——有些學生當面就對他指指點點或者譏諷,「不男不女」這樣傷人的話,令周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之中。
初中整整3年,周深沒有在公共場合唱過一首歌。他甚至急得天天在家捏嗓子,希望可以讓聲音變得雄厚一點,可收效甚微,還留下了後遺症——直到現在,他說話仍習慣性地壓低嗓子,只有在真正開懷大笑時,才會發出他未經「偽裝」的聲音。
青春期的這段灰色經歷,嚴重影響了周深的一生,即使成名之後,他仍然沒有走出不自信、不敢大聲說話的心理陰影。
周深表示,「人一多,我就不敢說話,生怕我在外面說了什麼話,引起別人的不開心。」
回想周深參加過的《歌手—當打之年》、《蒙面唱將猜猜猜》等節目,只有在熟悉的人面前,他才會露出孩子般肆無忌憚的笑容;如果節目嘉賓來的很多,他基本上就悄悄躲在角落裡。
就連參加《青春環遊記》,也要有賈玲、楊迪等人在身邊,他才能感覺到輕鬆。
「每次錄《青春環遊記》都好累,我很喜歡大家,但又怕自己太喜歡大家。」周深的這番話乍聽起來有些拗口,但潛臺詞就是:我忍受不了與熟悉的朋友分離時,那種心被拉扯的痛苦,所以寧願做一個冰冷的人,沒有相聚,自然就談不上別離。
這時,賈玲的一番話給了周深很大的溫暖:「不管你有多喜歡我,我都不會讓你失望的,千萬別怕太喜歡我們。」
感覺這時流著眼淚的周深,弱小中卻帶著堅強和希望,就像一隻背著殼的蝸牛,正勇敢地一點點把觸角伸出殼外,去感受陽光雨露、去體會微風花香……
「我沒有那麼大的目標,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我只有一個願望,就是當我站在臺上唱歌的時候,會有人願意聽。」
作為一名歌手,周深的願望很樸實、很簡單,甚至透漏著一絲卑微。
優秀如他!還固執地認為,很少有人喜歡他,喜歡他的聲音,喜歡他的表演,所以對於粉絲寄來的卡片和信,他每一張都看過,而且能記得哪一部分是誰寫的、寫了什麼;粉絲送的零食,他寧願放壞掉也不捨得吃。
有媒體採訪,問他最想對歌迷說什麼話?
周深回答說,「他們都喜歡叫我小太陽,覺得我給他們傳遞陽光,但更多時候,他們才是我的
太陽。在我結束演出一個人回到房間,或者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的時候,我都會打開微博去
看他們的評論或者是私信,那一刻心裡的溫暖,要比自己給他們的溫暖更多。」
周深說現在登臺表演仍然會緊張,但原因卻是歌迷——「因為我怕聽到那首歌你們會覺得『哎呀,周深這次沒有好好唱』。」
在乎別人太多,關心自己太少,這是周深的溫柔之處,也是他活得太累的根源。
高曉松稱讚周深是「一個人的唱詩班」。「他的聲音天生適合歌唱生命,歌唱它的美好與灰暗,無常與確幸;歌唱遺失的夢想,散落的時光。」
2017年11月,周深發行了一張由高曉松監製、尹約擔任製作人的專輯,高曉松還將一首珍藏多年的《藍色降落傘》拿給周深演唱,對於他的喜愛之情可謂難以言表。
關於為什麼一定要幫周深出這張專輯,高曉松解釋說:「周深有自己的經紀公司,但我們這夥人都不在他的經紀公司或者唱片公司裡,為他出專輯,完全是出於喜歡。我自己花錢來投資一張我喜歡的歌手的唱片,這一輩子只有三次,前兩次是20年前,那兩個人是小柯和樸樹。」
專輯錄製完成後,製作人尹約對周深說:「唱歌是你的使命,我們看見你一點點進步,很為你驕傲。」
周深聽後淚流滿面,「很難想像,如果我沒遇到高曉松老師他們,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而《大魚》也是因為遇到他們,我才有機會演唱。」
在高曉松47歲生日當天,周深在微博上送去了祝福和感謝:「謝謝高老師一直以來對我的幫助,從一開始到現在,我甚至自己都不明白您這麼盡心盡力不求回報的幫我這個新人,您隨時都可以找人氣高的人合作,但是您選擇了我,不厭其煩地在錄音棚教我、不放棄我,真心很感激您辛苦為我做的所有事情、對我的好,希望我不會讓您失望。」
周深能夠結識高曉松,其實是那英介紹的。
據周深自己回憶,「有一天,那姐突然拉了個群,群裡有個人叫高曉松。那姐發語音說『周深,這是高曉松老師,他有首歌想找你唱』。我立馬丟下手機,捶床捶窗,太激動了!後來他寫了首《玫瑰與小鹿》給我,熟了後,我又認識了尹約和錢雷,這才有了《大魚》。」
2014年,周深在《中國好聲音》第三季時,被導師那英哭著淘汰——周深被公認為是那屆最大的「遺珠」,這件事也成為無數網友「黑」那英的「動力」。
而在《中國新歌聲》第二季中,周深作為那英組學員郭沁的幫唱嘉賓突然現身,二人演繹的《大魚》不僅紅遍網絡,還讓17歲的郭沁爆冷成為那英組冠軍,彈幕裡「神助攻」、「神輔助」、「史上最完美的合唱對象」刷了滿屏。
在那之前,周深根本沒想過可以重新站上「好聲音」的舞臺。節目播出後,他通過微信表達了對那英的感激之情,「我平時也會和那姐微信聊天,但我是唯一一次主動送上『雞湯』,就是看完幫唱後,特別矯情地發了一長段話,表示對她的感謝。」
至於那英,只瀟灑地回了4個字:「好好,加油!」
談及導師那英,周深直言:「她很隨和,就像姐姐,真的非常關心我。可能因為她是東北人吧,特別幽默,特別親近,也特別喜歡笑。大家不知道我們和導師平常是如何相處,也不知道導師們私底下是什麼樣子。我比較困惑的是網上黑那姐成癮,我覺得她就是太真實,有些話才會被觀眾放大去想。那姐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人,因為她我才走上這條路,她既是我的伯樂,也是幫助我的老師。」
帶著無數粉絲的支持,有著很多老師的幫助,加上自身的不斷努力,現在的周深笑容越來越多,更重要的是,喜歡他的人也越來越多。
7月19日晚,第27屆東方風雲榜音樂盛典在上海舉辦,周深一人斬獲「傳媒推薦大獎」、「年度影視劇歌手獎」以及「十大金曲獎(歌曲《隨風》)」三大獎項。粉絲們為了慶祝他獲獎,還專門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碗米飯——寓意「生米煮成熟飯」。周深笑言還有另一層寓意:我們永遠粘在一起。
這樣溫暖又細心的周深,怎麼可能不愛?
經歷過生活的百般風浪,周深猶如一顆被不斷打磨的鑽石,終於爆發出獨屬於自己的璀璨光芒;天賦如此,外合機遇,我堅信他註定要成為這樣一顆「鑽石」,鑲嵌於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的「皇冠」之上。
我待生活以誠,生活必回之以禮!
加油,卡布叻!
我是@五四三十 ,慣性吐槽愛好者,娛樂生態觀察家,歡迎關注我,給無聊的生活加點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