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國內歌壇百家齊放的「大時代」,之前的音樂形式很單調,很統一,很多情感不能從音樂表現出個人情感來,80年代初期,由於港臺音樂的影響,內地歌壇颳起一陣「港颱風」,很多歌手打破之前的禁忌,她們能把流行歌曲唱到老百姓心坎裡。說起那個時候的歌手,陳汝佳,毛寧,楊鈺瑩,林依輪,解曉東,,周峰,朱琳,張薔、朱楓、範捷濱等等,都是老一輩歌迷很容易想起歌手。今天我們說到的這位,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勝過當時鄧麗君的歌星,全球最受歡迎歌星,在當時卻被主流媒體評為最不受歡迎的人,並被全面封殺之,她就是張薔。
張薔,出生於北京,同時也是音樂世家,母親是中國電影樂團交響樂隊的小提琴手,1985年,年僅18歲的張薔發表首張個人專輯《東京之夜》,其專輯單張銷量達到了420萬張,這也成為80年代專輯銷量的奇蹟。
母親看到張薔這麼有音樂天賦,便和張薔組建了團隊來運作張薔的音樂事業,既是歌手,又是經紀人,又是造型師製作人等等,團隊裡的每個人都身兼多職。在之後的兩年裡,張薔發表了20多張專輯。
在這之前,中國音樂人很少有人能登上美國報紙的,更別說當時權威的時代周刊了,張薔做到了這點,1986年張薔登上美國《時代周刊》,成首位受訪的中國藝人 。《時代周刊》將她列為世界六大流行音樂歌手,排第三位,地位甚至比當時的鄧麗君還高,足可見張薔在世界音樂史上的地位。
可惜的是,張薔在國內只紅了這幾年,1987年張薔就遭到了國內主流媒體的封殺,她不但不能再電視裡露臉,更是連舉辦演唱會的機會都沒有,其後張薔無奈遠走他鄉,去往了澳大利亞。
她把流行歌曲在中國全面鋪開,遭到了主流媒體的全面封殺。她的專輯發行量高達2500萬,被盜版,翻版翻錄的歌帶競然高達三億本。張薔的歌聲被九成人聽過熟悉和她歌聲的旋律,但是知道張薔名字的人卻可以忽略不計。張薔翻唱中外歌曲數量之多,發行量最多,質量最好,最後還被人誣陷為翻唱王。
在澳大利亞沒幾年,張薔想通了回國,當時澳大利亞的華語市場並不景氣,也只有回到了國內才有市場,回到國內的張薔一回來就與一個香港商人結婚,隨後懷孕產子。不能登臺的日子,張薔也保持了大量創作的熱情,在十年裡給一些出版社錄製了27張專輯。
直到2000年,張薔才參與錄製了登上電視的娛樂脫口秀節目《超級訪問》,也改變了她被限制上電視的歷史,之後更是連辦多場專輯籤售見面會,個人演唱會,2008年,CCTV《見證》欄目播出了《風起張薔》專題。
2004年,張薔與當兵出身人認識不到一年便結婚,婚後產下一女,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在這幾年,張薔參加《夢想合唱團》為「天使之家」籌款,也做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公益。
當年張薔的的音樂理念都是走到了時代的前沿,是超前的,現在回想,那是一段特定的歷史時期。張薔的很多歌曲都是翻唱的,但張薔真正的領悟到了流行音樂的要點,懂得當時的青少年以及老百姓的音樂所需,很好的傳播了港臺以及歐美日本的流行文化。 她在八十年代內地歌壇所掀起的旋風,是值得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們一再回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