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林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據臺灣綠媒報導,美國務院已批准對臺灣出售「野戰資訊通信系統」,該軍售案目前正進行「知會國會」程序,最快在一個月後生效,預估總價為2.8億美元(約合79億元新臺幣)。臺灣外事部門已發布新聞稿表示「感謝」。臺灣網友對此一片聲討。
臺灣外事部門在感謝聲明中提到,「此次對臺軍售充分展現美國政府對臺灣防務需求的高度重視,並已逐步落實對臺軍售常態化機制,使臺灣能即時獲取防衛所需裝備,有效提升嚇阻能力」。看起來,臺外事部門似乎在表達,以當前「臺美關係」的密切度,只要臺灣有需求,美國就會及時提供相應武器裝備。
但事實上,這只是一條徹頭徹尾的「假消息」。首先,臺灣方面能買到什麼,決定權並不在自己手中,完全要按美方意思辦。比如此次「野戰資訊通信系統」軍售案,島內網友就對「野戰」字眼尤為敏感。有網友吐槽,「這『野戰資訊通信系統』是反攻大陸用的嗎?」「臺灣想去大陸打叢林戰嗎?」也有網友憤怒表示,「美帝想賣你什麼,即使是垃圾,臺灣就得接受嗎?」
其次,不光買什麼決定不了,臺灣方面連議價的能力也沒有。日前,臺灣防務部門披露,升級F-16戰機的「鳳展項目」共追加兩次預算,達300餘億元新臺幣。原因是美方最初報價較高,臺方預算不足,只能先買核心部分,再編列預算追加。也就是說,只要美方報價,錢就必須到位,就算臺方「分期付款」,也要買完。
綜合上述原因,美國對臺軍售的軍事意義要遠低於政治意義和「經濟效益」。美國川普政府為阻撓中國發展大勢,頻繁使用「臺灣牌」,在臺海、南海區域製造緊張氛圍,對臺軍售漸趨常態化。
對美國而言,一方面,這是在政治上幹擾中國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讓政客背後的軍火商利益集團吃得飽飽。據統計,美國總統川普任內已經推動了11次對臺軍售,總價近170億美元(約合4800億新臺幣)。要知道歐巴馬政府八年內才賣掉約160億美元的軍火,川普僅用一個任期就超越了歐巴馬。且在2020年川普陣營就推動了6次軍售,顯然是要在「彌留之際」,狠撈一把。
臺灣地區通過頻繁軍購獲得了什麼?除了武器裝備本身,以及其所謂「美臺關係史上最好」的虛幻想像之外,更為真實的是兩岸關係的持續惡化,尤其是兩岸軍事對立情勢的緊繃。美國對臺軍售常態化觸發了解放軍軍機臺海巡航常態化,臺海區域已成為解放軍的日常練兵場,這對於解放軍人員訓練、信息收集、戰術打磨來說,好處頗多。但對臺灣地區而言,擦槍走火的機率也就更高。
更多的武器裝備只會給臺海區域帶來更深的戰爭危機,解決臺灣問題的根本之道是回歸「九二共識」的正確道路。可惜,民進黨當局在島內已經將「九二共識」汙名化,相當於斷送自己的後路,只能通過繼續加碼製造兩岸對立,勾結外部勢力來飲鴆止渴。這樣做的下場只能是自取滅亡。
有觀點認為,川普在臨走前在包括臺灣問題、伊朗問題等議題上頻頻發力,是有意給繼任者拜登「挖坑」,並為四年後自己陣營「回鍋」埋下伏筆。這一分析有其合理之處,但對於中美關係而言,臺灣問題不僅敏感,且事關中方核心利益,在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議題上,中方沒有任何妥協空間,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幹涉。
美方對臺售武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同時也嚴重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既違背中國人民根本利益,更背離美國人民發展利益。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日前表示,中國不幹涉美國的內政,不對外輸出發展模式,不搞意識形態的對抗;美方也應遵守國際關係準則,不動輒插手中國的內部事務,不阻擋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