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正又被撕了。被撕的原因,也還是他的那張嘴。
他發微博明捧Angelababy小龍女造型,暗諷陳妍希當年《神鵰俠侶》的扮相,雖然發了之後迅速秒刪,但吃瓜群眾也不是傻子,劈頭蓋臉對著於正就是一頓罵。
這個瓜又該扯到當年於正翻拍《神鵰俠侶》,找來了當時正當紅的「那些年」女神陳妍希飾演清麗脫俗的小龍女。
如於正所願,這部劇未播先火,卻是因為一張陳妍希在片場的照片——奇異的妝發配上陳妍希笑起來時候的圓臉,小龍女被諷刺為「小籠包」,後續還衍生出許許多多的表情包和網絡熱梗,時至今日陳妍希這張照片依然讓人記憶猶新。
角是於正選的,妝發是於正敲定的,多年後在於正嘴裡卻變成「那我就不會被群嘲了」,似乎所有的鍋都應該由陳妍希背完。於正這樣不厚道的做法,引起眾怒也並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但於正畢竟是於正,要是他那麼容易就在眾怒下屈服,似乎也不會在娛樂圈混到今天了。深諳「綠茶言行守則」的他,馬上又回應了此番爭議:
總結下來就是——人家本來就不是這個意思嘛明明是你們曲解我的意思啦,不過我大人有大量就不跟你們計較咯,我認錯我道歉行了吧?
啊,真是讓人看得拳頭都硬了。
憤怒的網友繼續化身正道的光,就算陳妍希結婚生子退隱許久,也不妨礙網友繼承陳妍希應有的怒火,翻出了許多於正從前的黑料。
說起來,於正從前的黑料可真的是太多了。他是編劇出身,後來轉型成為了製片人,這些年來拍過的電視劇即使沒有口碑也有熱度,當中全憑著於正這張「口無遮攔」的嘴。
如果說他是真的口無遮攔,那麼也太看低於正了。於正是想招罵,卻不是想招封殺。
回顧他所謂的爆料和黑料,其實來來回回也不過像是小孩子扯著別的自己不喜歡的小孩子無理取鬧罷了。在遠古的天涯時期,曾經有不少樓專扒於正和唐人老總蔡藝儂,因為當時於正手下的劇,路子和唐人正正對上了,於是也就成為了死對頭;後來於正又在微博惹是生非,但扯辮子的對象兜兜轉轉也都還是他劇中的演員們,名氣或大或小,但經由於正的嘴裡說出來,就仿佛是天大的事情。
就像是從憤怒網友怒扒於正這個起點出發,而又重新被提上討論桌的舊事「沈泰掌摑於正」一般,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其實都並沒有多少人知道沈泰是何人也,但是跟「掌摑」、「於正」這兩個因素聯結在一起,就成了一個甜美多汁的瓜,時隔多年之後都還是有人吃得津津有味。
於正從來就是一個很會捕獲人心的「死丫頭」。作為娛樂圈編外人員,他太懂得如何用言論獲得觀眾的關注,從而為自己的作品增加熱度。
言論是把雙刃劍,利用得好自然能夠帶來好處。娛樂圈魚龍混雜,於正也很懂,在不得罪娛樂圈以及發表出格言論這兩個點之間,他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因此直到今日,他依然能通過這個辦法得到熱度。
於正是人精,他的風評從紅到黑再到紅,對於他而言,卻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影響。黑與紅,於媽與死丫頭,對他來說又有什麼區別呢?無論是於媽時期還是死丫頭時期,他照樣能用「於正」的名頭獲得足夠的關注度和熱度就已經夠了,說到底他始終不是娛樂圈的人,只要名氣夠大,無論紅黑,都能夠吸引觀眾對他的作品產生興趣。
於正這些年一直在做的,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