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很信鬼神妖魔,所以專門打造一些兵器用來鎮妖。下面是古代六大鎮妖兵器,一種鎮水怪,一種闢百邪,一種鎮山,一種鎮水,一種驅邪鎮魔,一種鬼怪通殺,見妖殺妖見鬼殺鬼。
鎮怪劍。漢章帝劉炟所造,是一把純金寶劍。建初年間,伊水中出現一個妖怪,長得像人膝蓋,腦袋上有爪子,只要有人到水裡洗澡,立刻沉底消失。一時間人心慌慌,談怪色變。建初八年,劉炟鑄了一把金劍,命人投入伊水中,用金劍鎮妖怪。說來也怪,這把金劍投下去,妖怪就不見了,人們再洗澡也沒事了。《古今刀劍錄》:「章帝炟,在位十三年。以建初八年,鑄一金劍,令投於伊水中,以厭人膝之怪。弘景按:《水經》云:『伊水有一物,如人膝,頭有爪,人浴輒沒,不復出』。」
百闢五寶刀。此刀為曹操所造,因能闢百邪,故名。《藝文類聚·六十·魏》:「往歲作百闢刀五枚,煉成,先以一與五官將,其餘四,吾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學,將與次與之。」曹操打造的這五把刀,其上各飾龍、虎、熊、鳥、雀,他自己留下兩把,分給曹丕、曹植、曹林各一把。刀懸於室,能闢百邪。傳曹操常做噩夢,刀放枕邊,噩夢自除。
鎮山劍。三國時期名劍,延熙二年(公元239年),蜀後主劉禪在劍口山打造了一把巨劍,長一丈二尺,用以鎮劍口山,故名「鎮山劍」。史書載,此稱「往往人見精光,求之不獲」。三國一尺等於24.1釐米,一丈二尺,相當於今天的2.892m,近三米。此劍往山上一插,打老遠就能看到劍光,但卻沒辦法得到。
鎮水寶劍。此劍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兗州知府金一鳳鑄造。由生鐵澆鑄而成,原在泗河兗州南大橋下。1989年9月8日兗州縣堡子鄉大橋村村民在大橋下拉沙時發現出土,現藏兗州縣博物館。此劍全長約7.5米,劍身5.52米,莖長1.95米,寬0.27米,格部直徑0.5米,重1539.8公斤(3079.6斤)。劍身為扁菱形,鋒尖呈橢圓狀,格部圓形,格兩面鑄有圖,眼眉鼻口清晰,大有兇煞惡神之態、鎮水降妖之威。莖部鑄有銘文:「康熙丁酉二月知兗州府事山陰金一鳳置。」此劍鎮水,故作「斬蛟劍」,為為我國現今出土的劍文物中最長最重的劍,被譽「天下第一巨劍」。
金剛橛。中國西部一種鎮妖兵器,一般都是三角形尖刃,這種兵器有大有小,大的金剛橛通長29釐米、直徑5.2釐米,小的金剛撅通長18釐米、直徑4釐米。此兵器退出戰場後,被吸收為法器,分別立於道場四角,稱為「四方橛」、「四橛」,以使道場內堅固如金剛,鎮魔驅邪,各種魔障不能危害。
飛馬關公刀。關公被尊為武聖、「伏魔大帝」,所以他的寶刀最闢邪,被譽「天下第一刀」。《三才圖會·器用》卷六:「關王偃月刀,刀勢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無不屈者。刀類中以此為第一。」關公刀可斬三界妖魔,見妖殺妖,見鬼殺鬼,鎮妖最王道。
文章作者:慧子月朦朧
點擊以下任意關鍵詞,即可查看相應文章,查看更多請您發送關鍵詞給我們,我們持續更新,請繼續關注我們刀劍檔案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