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力量」助推長徵八號閃耀蒼穹

2020-12-24 河北新聞網

燕都融媒體記者 盧偉麗 通訊員 唐陽 魏後福 周清林 李寧/文 史悅/圖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據了解,長徵八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主要承載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併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發射能力。未來將實現發動機回收使用、多頻次發射等一系列科技目標,主要承擔我國未來商業火箭的發射任務。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的背後,離不開航天人默默奉獻。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裡,3名河北籍業務骨幹憑著率真、執著的河北人精神特質,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助力火箭準時點火,成功發射,為長徵八號首飛貢獻「河北智慧」。

衡水小夥張春鋒: 爭當先鋒,為火箭提供精準的氣象保障

文昌航天發射場氣象系統技師張春鋒是一名老黨員,他始終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幹在平時,衝在前頭。憑著自己「不服輸、肯吃苦」的家鄉精神,日復一日在崗位實踐中練就了「一口清、問不倒」的本領。什麼氣象條件下適合火箭發射?高空急流預警的標準是多少?空中電場探測怎樣合理實施?……這些問題張春鋒都了如指掌。

作為發射場的五大系統之一,氣象系統提供數據採集、危險天氣監測預警、高空風和空中電場探測等諸多保障。其中,高空風探測是氣象保障的重要一環,確保高空環境穩定對火箭飛行姿態十分重要。

長徵八號首秀,不僅考驗了發射場多型火箭的綜合測發能力,更是對子系統保障能力的檢驗。為進一步匹配測發總體,氣象系統針對火箭設計特點,調整了以往的保障模式,適當增加了高空氣象探測頻次,並對氣象預警指標進行了二次修改明確。

氣象探測頻次密集,對設備信號會產生一定影響。為解決頻率衝突問題,張春鋒帶領崗位人員認真討論分析,虛心請教通信專家,並進行了相應實驗,改變了氣象儀器使用頻段,有效避免了信號幹擾的問題。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意義重大,作為共產黨員,更要帶頭衝在前面,全力幹好工作,為火箭成功發射貢獻力量!」張春鋒說。

三河小夥李乃錚: 以苦為樂,認真負責做好發射場的一顆螺絲釘

航天人的奉獻精神和責任心是什麼樣子?每當旁人開玩笑說:「也許以後你就不負責這塊工作了,不用幹得那麼細緻。」李乃錚都會回答:「我要把所有資料整理好再交給別人,不能『甩鍋』。」

李乃錚是文昌航天發射場的一名助理工程師,他所在的通信系統,承擔著發射場圖像通信、指揮調度、通信網絡維護以及電話保障等業務。自2016年來到發射場至今,李乃錚已經參加過大部分崗位的工作。

說起他的苦中作樂,還要從他負責技術跟蹤發射場某項目一期工程談起。發射場是國家航天事業的重要一環,把發射場安防系統建設好、運行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安防系統設備遍布在發射場各個點位,為了確保資料詳細準確,李乃錚騎著電瓶車逐個點位、逐條信息核對,硬是用一組電瓶車報廢的電池,換來了近300頁、6000餘條通信信息。

在本次長徵八號遙一任務中,李乃錚負責發射日參觀區的音視頻設備設置。這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在發射前幾天他都日夜連軸轉,把所有設備狀態都掌握清楚、各個事項都協調有序。

在崗位人員心裡,他是值得依靠的「主心骨」。他說,許多航天人沒有機會親眼看航天發射,而自己卻能夠把發射實況分享給所有觀眾、和大家一起分享觀看發射的快樂,這是一項幸福感滿滿的工作。

當「01」指揮員的倒計時聲響徹參觀區、火箭騰空而起時,參觀人群激動地歡呼起來,李乃錚心中也感到了一份特殊的自豪。

唐山小夥張凱: 技術過硬,為火箭低溫推進劑提供品質保證

化驗系統是火箭推進劑品質確認的關鍵一環。為了確保火箭發射流程正常開展,所有的化驗工作都在發射前一天完成。時間緊、任務重,幕後工作者們紛紛亮出「絕招」,唐山小夥張凱就是其中一員。

液氮、液氧推進劑化驗被譽為最為繁忙的工作崗位,點多面廣任務重是他們工作的最大特點。張凱作為崗位操作手,通常一次化驗出的樣品數量有近百個,出具報告一百餘份。

經過4年的工作磨鍊,張凱練就了「把脈斷診」的絕活。在一次化驗中,張凱通過一組異常的測試數據,斷定樣品存在問題。在經過後期核實後,果然從樣品中發現了端倪,避免了一次嚴重錯誤。通過不斷學習和努力,張凱已經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崗位操作手。

張凱在完成化驗工作的同時,也注重提高崗位人員的安全意識。「液氮、液氧化驗要帶好防護裝具,要及時通風防止氣體聚集。」張凱每一次培訓崗位人員都要不厭其煩地說。

記者了解到,在發射場中,河北籍的科技工作者還有很多,他們默默堅守在一線,用「河北智慧」共同助推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為他們點讚,為中國航天喝彩!

填空白·可重複·高智商

——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三大關鍵詞

22日午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填空白: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更新換代

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目前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尚存在空白,不能滿足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需求。長徵八號應運而生,它能將我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表示,長徵八號的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未來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對航天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可重複:運載效率名列前茅 性價比高

要想實現火箭的重複使用,發動機推力調節是重要的技術。此次發射中,長徵八號應用了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這在我國運載火箭中是首次工程應用,為後續重複使用技術提前進行了相關先期技術驗證,為我國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研製打下堅實基礎。

「未來5年至10年太陽同步軌道的較大噸位航天發射任務需求旺盛,長徵八號應運而生,它是首款國家立項的面向商業市場的運載火箭,肩負著控制成本的使命,在電氣、結構等方面開展低成本設計的同時,通過開展垂直起降研究,實現可重複使用,進一步降低成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部設計師錢航說。

高智商:你期待的火箭樣子它都有

專家表示,長徵八號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把你想像中火箭的樣子,一一變為現實。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研製團隊通過深入研究分析各種減載穩定控制方法,並採用自抗擾技術進行實時補償控制,提高主動減載的效果,解決了大整流罩帶來的難題,提升了火箭姿態控制的自主適應能力和智慧化水平。

此外,長徵八號將還採用「兩平一垂」的模式,即水平組裝、水平狀態整體運輸、星罩組合體垂直轉場對接,探索我國運載火箭快速發射的實現路徑。

預計在2022年前後,融合型長徵八號火箭將實現「兩平一垂」,可簡化發射場建設規模,發射區不再需要龐大複雜的塔架,減少建設成本。 (新華社)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長徵8號刺蒼穹
    12月22日,我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長八起飛直指蒼穹。12月22日12時37分,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在現場見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我國海南文昌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 長徵八號一箭五星圓夢星空細數長徵家族中留下的「中北儀電」足跡
    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起飛,順利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曾為神舟八號、長徵七號、嫦娥四號、長徵五號、長徵三號等航天工程研製產品提供環境參數數據支撐。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長徵八號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來源 | 中國新聞網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萬珂 攝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工程於2017年由中國國家航天局批覆研製立項並組織實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運載火箭系統。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全家福來了!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發力低成本商業航天市場
    長徵六號和長徵十一號運載能力稍顯不足,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又有些「大材小用」,成本過高,均不能滿足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需求。  長徵家族迫切需要引入一位「新成員」扛起重任,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應運而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採用芯級捆綁2枚助推器構型,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起飛推力約480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
  •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意味著我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  我國中型運載火箭「更新換代」  長徵八號由航天科技(000901)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
  • 長徵八號將於20日首飛
    (觀察者網訊)國家航天局新聞中心直屬文化平臺微博(@中國航天文化 )12月18日發布消息,長徵八號將於12月20日進行首飛。12月16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2月底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未來驗證可回收技術,SpaceX將不再孤獨
    繼獵鷹9號之後,在2020年12月22日,我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下文簡稱長徵八號或者長八)作為我國「火箭家族」中首個開啟可回收、可復用式的火箭「新丁」,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 雖然本次是長徵八號第一次正式執行飛行任務奔向「星辰大海」,但長八其實早在2015年開始論證,在2019年11月,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芯二級氫氧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成功。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未來驗證可回收技術,SpaceX將不再孤獨
    繼獵鷹9號之後,在2020年12月22日,我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下文簡稱長徵八號或者長八)作為我國「火箭家族」中首個開啟可回收、可復用式的火箭「新丁」,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 雖然本次是長徵八號第一次正式執行飛行任務奔向「星辰大海」,但長八其實早在2015年開始論證,在2019年11月,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芯二級氫氧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成功。 長八作為我國首款國家立項的商業運載火箭,未來將成為我國主力中型火箭,承擔商業發射的重任。那麼長徵八號面向回收復用的突破性技術是什麼?
  • 石豪:長徵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石豪】 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自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將新技術試驗衛星等多顆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
  • 時事熱點: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長徵八號是一款為太陽同步軌道設計的新型運載火箭,能夠進一步完善我國運載火箭的型譜,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騰訊太空訊 據央視新聞消息,2020年12月22日12點37分左右,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質量較輕、可回收,搭載湖南參與研製的「兩顆星」
    本報長沙訊 12月22日12時37分許,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在廣播傳來指揮員「十秒準備」口令後,全場一起倒計時,見證了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簡稱長徵八號)的首次發射。原本,長徵八號是在12月20日中午進行發射,但因為受到熱帶氣旋的影響,當時氣象條件不符合火箭發射的要求,因此推遲了發射活動。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總設計師是靖江人
    12月22日12時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記者了解到,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是靖江人宋徵宇。長徵八號火箭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長徵火箭家族新成員登場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5顆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從此,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多了一個新成員!此次發射也是「十三五」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的收官之戰。
  • 捆綁2枚助推器的新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2020年真實不平凡的一年,近日嫦娥五號任務剛完成,就在今日北京時間12時37分左右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提供全系列動力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我國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新一代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以捆綁2枚助推器的方案,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有效載荷送入預定軌道,長徵八號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 填空白·可重複·高智商——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三大關鍵詞
    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長徵八號應運而生,它能將我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長徵八號將此項能力提升到了4.5噸,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能力的提升,對衛星等有效載荷來說也將是一個平臺的升級換代。   「在太陽同步軌道上,具備5噸級運載能力的長徵八號,將和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形成更加優化、合理的能力布局,這將大力提升中國航天進出空間的能力。」肖耘說。
  • (科技·深度)填空白·可重複·高智商——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
    新華社海南文昌12月22日電題:填空白·可重複·高智商——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三大關鍵詞新華社記者胡喆、周旋、郭良川22日午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
  • 長徵八號來了!從它身上能看到未來火箭的影子
    長徵八號應運而生。一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說,該型火箭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  除了意義重大,從長徵八號身上還能看到未來火箭的影子。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它能將我們對未來火箭的許多夢想一一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