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企業受到衝擊,面對疫情的嚴峻考驗,智能製造企業是如何積極應對的?此次公共衛生事件給企業的生存發展會帶來哪些深刻變化?政府針對企業的扶持政策如何落細落實?疫情帶來哪些啟示?3月14日下午,由市委網信辦、市工商聯指導,中國經濟網(中經雲端)、無錫廣電集團(臺)主辦的「太湖雲享」網上訪談分享活動啟動,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江南大學無錫智能製造協同創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商學院的專家和無錫智能製造企業主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共享精彩的智慧碰撞與思想交流。
以下為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副總經理劉中雲演講的主要內容:
一、疫情對無錫電信的總體影響
(一)消極影響與風險挑戰
疫情給無錫電信現階段生產經營工作產生較大影響,業務收入與發展規模有所下滑,線下實體門店受衝擊明顯。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全市大部分門店關停,客流量大幅下降,上門服務受到阻礙,打亂了傳統銷售節奏。
(二)積極影響與發展機遇
疫情對無錫電信的影響也蘊含著積極因素,同心抗疫進一步激發全體幹部員工的凝聚力與戰鬥力。抗疫信息化需求催生了新的市場機遇與發展契機。疫情影響下,線上辦公、雲會議、在線教育、視頻監控等信息化應用產品成為社會剛需,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的建設進程將加快,5G、雲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業務將加速進入增長期,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二、無錫電信積極抗擊疫情的舉措
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各級政府、醫衛行業通信保障與服務需求激增,對無錫電信應急能力、隊伍能力、雲網能力進行了一次全面檢驗。
一是持續做好通信保障與客戶服務,體現中國電信的責任與擔當。1月26日無錫市啟動一級響應防控措施,無錫電信在12個小時內快速完成無錫疫情指揮中心會議通訊環境的搭建,包含指揮中心現場的30個政務網絡點接入、50門電話開通。從大年夜到2月17日,無錫電信日均出動客戶保障、通信值守、裝維服務等各類保障人員800-1000 人次,2月17日全面復工後,日均出動2500人次;新開通用於疫情防控的應急電話726 門,保障專線電路389條,緊急開通業務1007次(條),並為抗疫一線重點人群提供免費通信服務。
二是發揮雲網融合優勢,全面投入抗擊疫情行動。針對疫情防控的大量信息化需求,無錫電信開發、推廣抗疫解決方案,提供10餘款應用服務,如助力社區防疫的智慧音箱,半個月安裝了1400多套;助力有效隔離的智能門磁,十幾天安裝了7500多個;大數據疫情分析系統向市網格員派單7000多條排查信息;錫菜通平臺十天完成農產品交易12.8萬公斤。截至2月29日,發送政府各類公益簡訊超過6億條。
三是以信息化助力復工復產。截至2月29日,電信電視(iTV)支撐遠程教育,「錫慧在線」課程視頻點擊量達到200萬次。電信優品教育雲課堂累計為學校開通500門課程。聚焦企業復工,緊急安裝視頻會議系統44家、天翼雲會議51家、天翼對講162個、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124個。
三、相關思考與建議
疫情對無錫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一定的衝擊與阻礙,但同樣也提供了轉型、創新與能力建設的契機。積極順應趨勢,認真思考變革,精準把握機遇,無錫的高質量發展必將行穩致遠。
為此,我們建議:加大創新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綜合信息服務能力。緊抓時點,加快推進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工業網際網路等關鍵領域創新,不斷強化智慧社區、綜治平臺、「強鎮擴權」一體化平臺等政務信息應用,進一步整合5G、雲、物聯網、大數據、AI等要素,拓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在線解決」方案,全面提升城市綜合信息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