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學霸高開低就中餐大廚?不,這才是彪悍人生!

2020-11-19 前途tutu

來源:英國新東方前途出國

2014年,李總理訪英,唐寧街十號請兩位中餐廚師為總理主廚。李總理品嘗之後,稱其為「英國最好吃的中餐」, 各種報導傳到國內,大家都在議論,是什麼樣的中餐廚師能受到總理如此大的讚揚?

海倫姐妹:從金融業到餐飲業

當劍橋畢業的律師謝海倫(Helen Tse)決定放棄自己的職業,與她同樣放棄金融行業的孿生姐妹謝麗莎(Lisa Tse)開一家中餐館時,她的長輩和身邊的朋友都一致認為她們「瘋了」。

然而這個中餐館一開就開了10年,2014年,兩人因為在餐飲上的貢獻,獲得了女王所授予的大英帝國員佐勳章(MBE)。

謝麗莎(Lisa Tse)與謝海倫(Helen Tse)是香港第三代華人移民,而在異國他鄉站立腳跟的最好的辦法則是靠著勤奮和聰穎攀爬社會階梯,進入英國名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躋身主流社會,成為會計師、工程師、律師、醫生…… 。

這也是曾是海倫和麗莎的人生,然而僅僅只是前半段的人生:在劍橋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後,海倫在倫敦和香港獲得Clifford公司稅務律師的資質,之後她搬回了曼徹斯特,在普華永道國際稅務部工作,並擔任中國商務部門的負責人。而麗莎也在金融界工作。

可是,在香港的尋根之旅後,她們改變了對未來的規劃。回到英國,海倫真切地感到,應該與自己的姐妹做一些屬於自己的事業,於是,她辭掉普華永道的工作,和麗莎開了一家中餐館,想要延續外婆和母親曾經的事業。

三代人的中餐傳奇

(從左至右)母親Mable、妹妹、外婆Lily(前排)和謝氏兩姐妹。

記憶回到1918年,那時候她們的外祖母莉莉安·郭(lilian Kwok,後文簡稱「莉莉」)還是英國第一個開中餐館的中國女性。

莉莉出生貧困,12歲時就成了一名幫傭,但吃苦耐勞的她受到僱主的喜愛,還跟隨著僱主一家人從香港去了英國。

那個時候,從英國到香港只能坐船,一路上要花三個月的時間。船隻沿途會在不同的港口停靠,也就是在從香港去英國的旅途中,她得到了各種辣味的食材和調料以及製作技術。

最後,她調製出了自己的獨家咖喱,叫Lily Kwok’s Chicken Curry(郭莉莉的雞肉咖喱)。這道菜也被她帶到了自己的餐館。

在去英國之前,莉莉在香港已經結婚,並有了兩個孩子,包括海倫的母親梅布爾(Mabel,即謝氏姐妹母親)。

但為了追隨僱主,她放棄了自己的孩子到了英國,可不久,她英國的僱主卻死了,幸運的是,這家僱主給她留下一筆遺產。利用這筆錢,莉莉在英國開了一家中餐館。有了足夠的錢後,莉莉回到香港,也把一雙兒女接到英國。

海倫的母親梅布爾八歲的時候來到英國。起初,她非常討厭英國,因為她無法適應英國的環境和食物。莉莉為了能讓女兒開心,會做很多好吃的中餐給她吃,也正是這些菜餚讓梅布爾深深愛上了中餐料理。然而,當時華人圈裡盛行賭博,莉莉卻因好賭失去了餐館。

當他們意識到沒有能力來撫養海倫和麗莎的時候,他們再也沒有沾染過任何與賭博有關活動。也因此,海倫的人生是從家族僅存的一間外賣店樓上開始的。

甜甜中餐館

就在母親梅布爾決定從她當中餐外賣退休時,謝氏姐妹作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就是放棄原本看起來「光鮮」的職業,開設甜甜餐館(Sweet Mandarin)——這個決定也是她們的共同決定。一為重振家業及名聲,二來幾姐妹可以共同合作,齊心合力,謀一份事業。

在餐館的開業聚會上,海倫說:

我看到當時很多人對這個決定頻頻搖頭,覺得我們在做退步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有必須追隨的夢想。而在那個時候,甜甜中餐館就是我們的夢想,當然現在也是。

2004年,海倫姐妹變賣了房子,用這筆錢在曼城中心區開設了甜甜餐館。麗莎那時已辭去在金融業的任職,全心打理餐館,老二海倫白天是律師,下了班後回餐館工作。餐館初始經營時一直財政困難,於是海倫必須留在律師職位上,用掙來的錢,把餐館維持下去。

事業經營了五年,謝氏姐妹餐館在曼城有了知名度,曼聯亦是她們的座上客。不過,她們的名字還僅限於曼城。

事業上的一大轉折點是2009年,謝氏姐妹收到英國明星廚師戈登·拉姆齊(Gordon Raymay)電視節目The F Word劇組的電話,邀請她們參加廚藝比賽。謝氏姐妹過五關斬六將,闖入決賽,並獲得冠軍。至此,甜甜中餐館走向了全英。

此外,她們的事業還擴展至醬汁,獲Dragon Den青睞。

2012年,兩姐妹帶著醬料的市場計劃書,參加了BBC著名電視節目《龍穴》(Dragon Den)。

在這個節目上,兩姐妹獲得了兩位企業家的青睞,以5萬磅換得40%股份成交。謝氏姐妹還購置了一工廠,專門生產甜甜醬汁。

2014年,因其在餐飲業的卓越貢獻,被英女王冊封為「MBE」,她們曾為前首相卡梅倫與中國總理李克強烹飪美食,被李克強總理誇為「在英國吃過的最好吃的中餐」。

話劇《山》

她們的故事還被改編成舞臺劇在英國上映,激勵在英華人,全文摘錄如下:

這裡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夢想、犧牲及掙扎求存的故事,也是一個通過食物聯繫起一家三代人的傳奇。它記載了一段從香港的繁華鬧市來到曼城北區(Northern Quarter)的艱辛歷程。這是一個由真實故事改編的舞臺劇《山:莉莉·郭的夢想》(Mountain: The Dreams of Lily Kwok)。故事改編自謝海倫(Helen Tse)2007年出版的與謝氏姐妹開的甜甜中餐館同名的回憶錄《Sweet Mandarin》。

這部劇講述一個在英國長大的華裔的尋根旅程,同時也讓從小生長在海外的華人,不忘祖輩的努力與付出。祖輩們就像一座座大山為像謝氏姐妹這樣一代僑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為什麼將這部劇取名為《山》的原因。

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杜潔麗在看過這部劇後感慨:

這是一個苦中有樂、自我尋找、以勇氣、決心和家族情感克服困難的故事。這是一個經典的、感人的故事,凸顯了中國人堅韌、足智多謀和不屈不撓的性格。

她們實實在在地辛苦創業,

生活自然,

也給了她們實實在在的回報與榮譽。

從劍橋學霸到英國中餐大廚的距離,

僅僅就是踏出第一步的勇氣的距離。

那些在國外打拼或者求學的中國人啊,

誰能沒有晚上躲在被子裡面哭的時候?

只是第二天,

冷毛巾敷敷眼睛,

告訴自己,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

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地做下去,

就有可能成功。

那些打拼,

那些努力,

都是一點一點的在雕刻自己的人生軌跡,

去成為更好的自己。

共勉。

相關焦點

  • 劍橋學霸《王冠》出演戴妃被贊神似,卻拒絕被冠「翻版黛安娜」之名:我的人生不用靠模仿!
    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位一初出茅廬就遇到天賜良機,還如此逼真地演活了戴妃的小姑娘,竟然還是位劍橋學霸!原來學霸,也不僅僅是憑藉天賦,也要像凡人一樣,用最「笨」的方式去學習啊!或許正是因為Emma如此與角色死磕,最後才把戴妃演繹得如此神似,就連戴妃的一個傳達內心的小動作,她也不放過:「黛安娜王妃的手指其實有特別多的細微表達,她的右手手指總是能讓人一眼識破她的焦慮不安,當她焦慮時,兩隻手也會交叉在一起,而她情緒激動的時候,她又會把它們攥到一起。」
  • 她是學霸中的學霸,託福考110分,英語達到同傳水平被劍橋錄取!
    她是學霸中的學霸,英語同聲傳譯被劍橋錄取,透露有這三個方法!學霸這一稱號不知從何時起成為了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的代名詞。學霸在人們眼裡像開了掛一樣的存在,他們不僅能把學業做得很出彩,而且在其他領域也有自己的優勢。今天我們要介紹一位超級學霸——黃雨桐。
  • 「劍橋馬雲」攜手「十優港姐」組織慈善騎行 揭秘學霸的運動人生
    如今,學霸們又有新動向,這次的主角是被同學們稱為「劍橋馬雲」的王德志,他將於本月12日與2015年度香港小姐冠軍麥明詩等校友參加歷時接近一個月的自行車騎行挑戰,途經中國、越南、寮國、泰國和柬埔寨,目的是籌集百萬元善款為貧困地區兒童興建和修葺慈善學校。
  • 人不彪悍枉少年,這才是青春的樣子!
    一口氣看完了,迫不及待的要把它安利給大家:《人不彪悍枉少年》 謝天謝地,終於不用再看重度磨皮+十級濾鏡的老臉裝嫩青春劇。這一回,是讓真正的少年出演他們的青春。除了之前憑藉《嫌疑人X的獻身》和《寒武紀》已經小有名氣的侯明昊,本劇中的所有學生角色都是銀幕新人。
  • 美國大廚diss美式中餐像屎一般,這波「辱華」我們站你!
    安德魯·齊默爾恩,美國著名的大廚兼電視名人,他在2006年首播的長時間脫口秀《奇異食物》中,向美國人介紹了世界各地的許多不同的食物。但在上個月,這位名廚因對許多人認為在文化上不敏感的美式中餐和餐館發表了一番評論,以至於冒犯了整個餐飲界(乃至全世界)的人。
  • 扒扒牛津劍橋出身的學霸明星大咖們,美貌智慧於一身讓人羨慕不來
    作為英國乃至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之一,劍橋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優美的自然風光都森森地吸引著眾多遊客圍觀。但小夥伴們有所不知,在這畢業的學神們也不乏活躍在演藝圈的大咖。誰說演員沒文化?今天就讓小路為大家盤點盤點那些畢業於牛津劍橋的明星大咖們!
  • 來瞅瞅這些劍橋畢業的學霸們~
    作為英國乃至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之一,劍橋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優美的自然風光都森森地吸引著眾多遊客圍觀。但小夥伴們有所不知,在這畢業的學神們也不乏活躍在演藝圈的大咖。誰說演員沒文化?今天就為大家盤點盤點那些畢業於牛津劍橋的明星大咖們!
  • 華為天才少年,竟是三本復讀生:孩子,起點低才是彪悍人生最好的開始
    張霽用一場華麗的人生逆襲,告訴我們:起點低怕什麼,大不了加倍努力。只要你不害怕努力,這一切就不足為懼。 01 不怕你起點低,就怕你不肯逼自己努力 杜月笙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有些人原本就是條鯉魚,修行500年跳了龍門變成龍。
  • 「另類劍橋學霸」英倫當紅帥哥明星大盤點
    從新晉奧斯卡影帝埃迪•雷德梅恩,到被中國影迷暱稱為「卷福」、「抖森」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湯姆•希德勒斯頓,他們可不光有「高顏值」,更是劍橋校畢業的「學霸」!從發梢到腳趾都透露著的書卷氣,或許正是他們迷倒全球女粉絲的利器。
  • 「中餐+快餐+火鍋」模式,40多個機器人「大廚」!
    (炒菜機器人,之前經過了順德大廚師傅的培訓,已控制在了最佳溫度,據說其味道可做到大廚水平的80%,翻炒、裝盤渾然一體;配置了32口炒鍋,可以同時、不間斷製作,單一菜品炒鍋機器人平均烹飪時間只要事實上,這並非碧桂園的首家機器人餐廳,但它確是嚴格意義上第一家面向市場、接受大眾檢驗的碧桂園機器人餐廳。但現在碧桂園開一家機器人餐廳,就已經投入超過3億,未來還要不斷擴大規模,這真的行得通嗎?1、機器人餐廳真的有市場嗎?
  • 劍橋「學霸」分享3個小技巧,6歲孩子也適用
    劍橋大學是全世界大學排名前十的學府,也是世界現存第四古老的大學。能進入這樣的大學學習,就說明這個孩子本身成績就已經足夠優秀了。而能夠成為這所學府中的第一,更是說明這個人是相當出色了。Holly就是這樣一個學霸,她曾在劍橋大學獲得全校第一,連續兩年得到劍橋大學的A等級(劍橋全校前10%)。就是這樣一個學霸,Holly也曾經說過,自己並不是一直成績都這麼好,她也曾有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學東西效率低下的時候。
  • 第一位被畫上美國郵票的中國名廚 | 中餐出海記·貳
    等等,難道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有場我們不知曉的「學中文熱潮」?以至於還是「奢侈品」的電視臺,都會專門拿出寶貴時間進行電視教學? 哦不對,得接著看。 繼續往下看,你會發現這實際是一檔烹飪節目。廖家艾因為這檔節目,成為了美國烹飪界的名人。她生前先後開了五家中餐廳,都在波士頓地區,並在最後發展出一條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中餐烹調產品線,至今都在持續傳播中餐的滋味和文化。
  • 章澤天成劍橋活招牌,戴眼鏡素顏與同學上網課,獲封最美學霸
    6月17日,章澤天在社交平臺上曬出劍橋大學MBA課程的官方帳號發布的一則動態,並配文表示:「highlight of my MBA lifelong friendship with all of you(我與各位MBA終身友誼的亮點)!」
  • 英新一代中餐廚師王曉馗:「英漂族」的苦樂人生
    他們的結局也不盡相同,一些人中途放棄打道回府,而另一些人歷經磨難與家人團聚,演繹著屬於大廚們的「苦樂人生」。  「人家是『北漂』,我們是『英漂』。我到英國來,一直在搬家,一直在飄。每次搬家,我都會想,什麼時候能不搬家?很多時候你想定下來,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做我們這行需要四處跑,即使是做到廚師長也一樣。」
  • 劍橋學霸的一天:明明可以靠臉,偏偏要靠才華
    提到劍橋,很多人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之前熱搜不斷的奶茶妹妹章澤天,這不剛去劍橋讀書,一學期不到。近期她經常更新自己在英國各處遊玩的ins打卡。很多網友就又坐不住了:你真的是去學習的嗎?不得不說,人紅是非多,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傳統。
  • 從劍橋學霸到隱形逗比:大表哥丹·史蒂文斯的神顏傳奇
    要怎麼形容大表哥呢,應該就是那種低調內斂有內涵,胖子界無敵潛力股,劍橋畢業的學霸演員,而且還是個隱藏的逗比。1982年10月10日生於倫敦,身高183cm,大表哥畢業於劍橋大學,學的是高大上的英國文學。
  • 美女學霸被劍橋、哈佛等8所世界名校錄取,還不是書呆子!
    美女學霸被劍橋、哈佛等8所世界名校錄取,還不是書呆子!眾所周知,現如今是一個網絡化的時代,絕大多數的事情現在都可以兼有網絡完成,主播就是在這種大環境之下,所誕生的一個新型職業。看到主播大家想到的可能是唱歌、跳舞、吃東西等等,但是最近小編卻在網上發現了一個非常神奇的主播,為什麼這麼說呢?
  • 徵服劍橋,雅禮學霸黃雨桐,解讀學霸學習英語的絕招
    黃雨桐——長沙市雅禮中學理科實驗班學生,是近10年來雅禮中學首個被英國劍橋大學錄取的學生。她不僅是一個學霸,鋼琴、唱歌、戲劇表演也樣樣出色。值得一提的是黃雨桐的英語,早在2013年春,雅禮姊妹學校美國福特中學來訪歡迎儀式上,黃雨桐既是主持人,又是「同聲傳譯」,「國際範」十足。
  • 25歲歐陽娜娜閨蜜劍橋讀博,日程表曝光:不設限的人生有多爽?
    01前段時間,一位25歲劍橋女博士直播學習的視頻火了,吸引了200萬人圍觀。直播的時候,她從不說話,只是專注地看書、寫字,還真的有好多網友每天跟她一起學習。這位女生名叫小巧,是歐陽娜娜的閨蜜,經常出現在歐陽娜娜的vlog中。
  • 【大廚開小店】一位大廚最近傳出自己開店的消息,那一定是風風光光、像模像樣的.可等我們到了他的店門口,才知道他開的竟是一家小麵館.
    微信平臺:四川烹飪雜誌 微信號:@scprweixin新浪微博:@四川烹飪騰訊微博:@四川烹飪搜狐新聞媒體平臺:四川烹飪雜誌社投稿郵箱:1789122089@qq.com大廚開小店最近傳出他自己開店的消息,在我的想像中,大廚開店一定是風風光光、像模像樣的。可等我們到了他的店門口,才知道他開的竟是一家小麵館。夏師弟給麵館取了一個很有個性的店名——勁道面莊。可我在店裡觀察了好一會兒,才發現店裡的客人基本上都沒有吃麵條,而是吃的炒飯、炒菜、燒菜和涼拌菜,甚至還有人打包帶走。這哪裡是面莊,分明是中餐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