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座山雕
曲波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及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英雄揚子榮以及土匪頭子座山雕是家喻戶曉的人物。這兩個典型人物是否有原型,是否確有其人,一時傳說紛紜,莫衷一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身世逐步揭開。楊子榮和座山雕這一對冤家對頭卻是山東老鄉。楊子榮是山東牟平人,座山雕是山東新泰人。
在《新泰崔氏族譜》卷二第四十三頁崔氏第十六世欄裡,有這樣的記載:「守宗,行三,又名振聲,字鳴遠。元配陳氏,繼配臧氏,均無所出,又繼配李氏,子一家魁。此支在口外凌源縣。」
座山雕名崔守宗,是山東新泰市龍廷鎮苗莊村人,生於1882年,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三,故人稱「三爺」。現在苗莊村崔氏後人講起座山雕,都津津樂道,據座山雕近支族人講,崔守宗少年家貧,靠討飯為生,25歲時他一個去闖關東,在一富戶家做長工。他長得身強力壯,幹活實在,深得主人的喜歡。一日,主人家招賊人搶劫,崔守宗誓死保家,為主人家減輕了損失。主人見他為人實在,便招他為婿,繼承了嶽父家的財產。他因從小受窮,過上了富裕日子後,就常常接濟窮人,他最看不起那些剝削窮人的大戶,經常組織一些人在夜裡去偷搶大戶,因他講義氣,來投奔他的人越來越多。後來,日本人佔領東北後,他便拉起了隊伍進山當了土匪,外號座山雕,專門和日本人作對。日本投降後,他又和解放軍作對,最終被解放軍剿滅。
《崔氏族譜》中關於座山雕的記載
崔姓源於西周時期的齊國,根據多種古籍記載,崔氏出自姜姓。齊國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諸侯國之一,建都於臨淄(今山東淄博市),開國君主是呂尚。呂尚本來姓姜(即姜太公),因為他的先祖被封於呂(今河南南陽),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呂尚的兒子丁公佶,是齊國的第二代國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來應該繼承君位,但卻讓位給弟弟叔乙(乙公得),而自己則住到食採地崔邑(今山東章丘縣西北),後來以邑為氏,就是崔氏。 崔氏家族是新泰的名門望族,原籍山東沂州府沂水縣,明中葉其太公祖崔瑾遷居山東新泰城東苗莊。瑾生榮,榮生文奎。崔文奎字應宿,號松溪,明成化丁酉舉人,登甲辰科進士。授刑部主事,南京工部尚書,嘉靖乙酉致仕,進階一品,九十一歲卒。上增太傅,晉光祿大夫,並在縣署前立司空坊。
《新泰崔氏族譜》共分四卷,卷一為序跋藝文等,其餘各卷為正文。族譜在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編成,由岱東石印局石印。《新泰崔氏族譜》做工印刷精細,內文除空白外,每頁九行、每行二十二字。正揩字前後大小一致,墨色濃厚,表線齊整,用白色四股線訂裝,白宣紙黒線邊題籤,藍綾包角,外為細藍洋布骨針套。
崔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四修石譜,清乾隆四年九世孫崔嵩創修石譜,清道光四年十二世孫崔中清續修石譜,清鹹豐四年十三世孫孝德和淑身三修石譜,及清光緒二十五年由十四世孫朝賢、曰溫等八人四修石譜。民國二十一年由十六世孫守業、守經、守銘、守正、守田、全文、全章等人組織第一次族譜纂修,主編守業。
《新泰崔氏族譜》採用表格形式排列,族中孝子及德行卓著者皆有傳略,命婦及貞節烈婦亦有傳略。《新泰崔氏家譜》中過嗣者必註明嗣子二字,於其生父名下則註明某子出嗣。義子一般不載族譜,加載者也必註明義子,以別正宗。
卷一有青州益都縣日本東京高等師範畢業生扈維周、國立北平大學法學院政治學士曹鳳崗、前清歲貢生候選訓導徐一湘及崔氏十六世孫守業、守經、守銘、守田等七人所寫序言。有舊譜碑序,有重修祖廟及祖碑帽捐款啟示,有建立崔氏宗廟碑記,有續修祖碑記,有明工部尚書崔文奎等人撰寫的《重修寶泉寺記》《重修安平橋記》《重修正覺寺記》《重修城隍廟碑記》《重修徽泉廟記》《重修崇慶寺記》《科貢題名記》《重修碧霞宮記》等數篇文章。還有管理族林祠堂規則十條,祭祖告墓文,保護林碑樹林告白,以及墓表、塋志、匾文等。還附有40餘位知名族人及節婦的傳略。
崔氏行輩:(十五世——三十世)世守家傳,錫慶基昌,載興以仁,鹹紹鴻祥。
譜後附有一印譜合同書,從中得知,該譜共印刷二百冊,花費六百四十元。
2002年3月23日於秋緣工作室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關注阿瀅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