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科技學院農聖文化展館正式開館

2020-12-23 金臺資訊

儀式現場

人民網濰坊12月9日電 12月8日下午,濰坊科技學院農聖文化展館開館儀式在農聖文化學術交流中心舉行。壽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孫磊;市政府副市長陳湘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濰坊科技學院校長李昌武;市政協副主席高文浩;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旅局局長張漢喜;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黨委書記董強;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效啟;市文旅局副局長、文旅事業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偉東;濰坊科技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張友祥;市教體局班子成員、各鎮街區教育學區主任、市屬學校校長(書記)和濰坊科技學院師生代表與會。儀式由濰坊科技學院黨委書記李鳳祥主持。

孫磊、陳湘穎、李昌武、高文浩共同啟動農聖文化展館開館水晶球

濰坊科技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張友祥致辭

張友祥在致辭中介紹了農聖文化、「壽光模式」研究,以及農聖文化展館建設情況。他指出,濰坊科技學院作為壽光市政府興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一直紮根壽光大地辦學,服務壽光經濟社會發展,在設施蔬菜研發推廣、農聖文化研究、提煉總結和宣傳「壽光模式」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建立國家二級學會「農學思想與《齊民要術》專業委員會」「新時代鄉村振興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壽光分站等平臺,打造高水平科研基地。建立「校史館」「國防教育展館」「農聖文化展館」,打造文化傳承展示載體。產出系列高水平成果,《中華農聖賈思勰與lt;齊民要術gt;研究叢書》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規劃,師生原創52集動畫片《農聖賈思勰》獲山東省文化精品工程獎,在央視、山東衛視播出,「壽光模式」研究成果在《改革內參》刊發,核心觀點被《人民日報》《大眾日報》等摘編轉載。

與會人員參觀農聖文化展館

開館儀式結束後,與會人員一起參觀了農聖文化展館,對濰坊科技學院傳承和創新農聖文化,打造以農聖文化為特色的通識教育和文化育人模式,豐富「壽光模式」的文化內涵給予了高度評價。

濰坊科技學院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依託農聖文化展館,進一步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大力弘揚以農聖文化為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力打造以農聖文化為特色的通識教育和文化育人模式,為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壽光模式」創新與提升,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作出積極貢獻。

農聖文化展館簡介

農聖文化展館位於農聖文化學術交流中心一樓大堂東側,是壽光悠久農耕文化的專題展示館,是集中展示以賈思勰《齊民要術》為載體的農聖文化的主題展示館,是弘揚農聖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專業展示館,是進行家國情懷教育、禮敬先賢的社科教育基地,面積達500多平方米,分為七個展廳:

農聖文化展館

一廳:「北海名城,人物輻輳」。主要包括壽光概況、壽光歷史沿革、壽光與中國農業的發展關係等版面和文物,該廳從壽光人文歷史角度介紹了農聖文化產生的歷史背景和壽光濃厚的文化底蘊。

參加全國新建本科院校聯席會議暨第二十次工作研討會的領導到農聖文化展館參觀

參加山東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學研究會高校發展規劃工作委員會2020年年會的領導參觀農聖文化展館

二廳、三廳:「農聖賈思勰」。主要包括賈思勰簡介、《齊民要術》引用古籍簡目、賈思勰家族轉遷圖、賈思勰何以為聖、賈思勰經行略圖、賈思勰的人際關係介紹等版面內容和相關的文獻資料、研究成果等,目的在於較全面的介紹賈思勰的相關情況,讓人們了解歷史上的真實賈思勰。

農聖文化展館

四廳、五廳:「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齊民要術》」。主要包括《齊民要術》簡介、《齊民要術》的資料來源與基本內容、《齊民要術》的版本流傳及其承前啟後、賈思勰農學思想體系、《齊民要術》的世界傳播與影響、《齊民要術》的歷史地位及其科學成就、農聖文化的核心價值與主體精神、北魏書法藝術(賈思伯墓志銘拓片)、達爾文對《齊民要術》的引用與評價等版面內容和相關的文獻資料、研究成果。目的在於全面概括地介紹《齊民要術》的偉大成就和歷史影響與地位,了解農聖文化的基本內涵和核心價值,堅定「四個自信」。

中央電視臺「跟著書本去旅行」攝製組到農聖文化展館參觀

農聖文化展館

六廳:「農聖故裡,文明壽光」。主要包括壽光蔬菜與農聖文化、「壽光模式」與壽光蔬菜產業化、農聖文化在壽光的傳承等版面內容,目的在於介紹農聖文化與壽光的傳承發展情況,重點展示了壽光冬暖式大棚蔬菜,壽光蔬菜產業化發展成果,及其農聖文化對壽光農業發展的深刻影響。

農聖文化展館

七廳:「菜鄉聖地,學府濰科」。主要包括濰坊科技學院簡介、濰坊科技學院對農聖文化的研究、傳承與創新等版面內容,重點展示了學校在傳承以農聖文化為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取得的代表性成果,目的在於介紹農聖文化在濰坊科技學院的傳承發展情況,激勵師生堅定中華文化立場,立志成才、報效祖國。(圖/文 濰坊科技學院)

相關焦點

  • 東營區六戶鎮中央一號文件展館正式開館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新怡 通訊員 莊真真 東營報導為進一步總結黃河三角洲、東營大地尤其是東營區六戶鎮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12月5日,由六戶鎮籌建的六戶鎮中央一號文件展館正式開館,希望能夠給大家打開一扇了解「三農」
  • 濰坊學院舉辦科技文化藝術節暨公益海報設計大賽作品展
    中國教育在線訊 6月28至30日,「電信杯」第十五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與信仰對話」公益海報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展在濰坊學院圖書館一樓大廳舉行。29日下午,濰坊學院黨委書記孫文亮、校長馮濱魯、副校長王清明在團委在濰坊學院美術學院活動負責同志的陪同下,參觀了本次展覽。
  • 青州市博物館、濰坊僑史館躋身第一批山東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近日,從山東省僑聯獲悉,青州市博物館、濰坊僑史館等2家單位被確認為第一批「山東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目前,濰坊市有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1處、山東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2處、濰坊市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4處。
  • 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四大主題展館開館迎客
    11月21日,位於翔安區的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四大主題展館正式開館迎客。與此同時,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配套活動——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同步啟動。  四大展館  沉浸式了解紅樹林  21日9時,隨著嘉賓手中的「海洋之水」緩緩流入啟動容器,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四大主題展館——「公園展示館」「紅樹植物館」「紅樹林生態館」「紅樹林攝影館」揭開神秘「面紗」。
  • 慶七一,濰坊科技學院校園「明星」唱響雲上音樂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黨的生日越來越近,在濰坊科技學院,一場師生共同參與的紅歌會也在6月26日晚舉行。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候,很多學生尚未返校,但這一場在學校官方抖音號上唱響的雲上音樂會陣容不容小覷,學校裡的「紅人」們也都集體出動了。
  • 濰坊科技學院召開第六屆教職工代表大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1月14日訊 1月11日上午,濰坊科技學院第六屆教職工代表大會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學院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會議正式代表223人,因公因事請假27人,實到196人,符合法定人數。  李昌武代表學校作《瞄準新目標 開啟新徵程 奮力譜寫「十四五」發展新篇章》工作報告。
  • 我州電影放映歷史陳列館正式開館!地址就在……
    11月16日曆時7個月精心打造的紅河州電影放映歷史陳列館正式開館觀眾朋友們,是一個可供市民免費參觀的展館。利用電影放映設備、電影海報以及第一代電影放映員培訓照片等實物,展示了我州電影放映員不辭辛勞,用一部部優秀電影,點亮了城鄉廣場村寨的夜晚,為豐富城鄉群眾文化生活所作出貢獻的歷史往事。同時還通過視頻的方式展示了《山間鈴響馬幫來》《諾瑪的十七歲》《芳華》等13部與紅河有關的電影資料。
  • 臺灣輔英科技大學來濰坊護理職業學院進行訪問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9年10月22日上午,臺灣輔英科技大學國際兩岸事務處副處長葉金麟來濰坊護理職業學院進行了訪問。濰坊護理職業學院醫學基礎部主任楊淑臻,護理系主任董玉泉,招生工作處副處長紀善國以及濰坊護理職業學院2019年暑假赴臺灣輔英科技大學研修的骨幹教師一同接待了來訪客人。
  • 湖北省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展館開館
    9月22日,湖北省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展館開館,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王立山帶領省紀委監委部分機關幹部率先接受警示教育。湖北省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由警示教育廣場、展館和現身說法報告廳組成。展館聚焦全面從嚴治黨主題,突出「以案五說」警示教育,全面展示湖北正風肅紀反腐成效。
  • 全球首家佩卓夫鋼琴展館盛大揭幕
    2018年10月,中國·西安至捷克·布拉格的首條直飛航線的開通,標誌著兩國雙邊關係的新篇章正式開啟。該航線的開通,將兩座歷史厚重的文化名城連接起來,促進兩地文明互鑑,文化互通,積極推動兩地的人員往來和經濟交流,服務於兩地的互聯互通。
  • 祝賀天藝之星在濰坊科技學院的專業考試中斬獲佳績!
    2020.7.20 近日,濰坊科技學院開通了藝考成績查詢通道,天藝考生們在該院校的專業考試中一路過關斬將,陸續取得佳績,捷報頻傳! 祝賀天藝之星: 趙涵琪、王雙、劉倩、陳雨、鄭曉旭、陳杰、田雨霏、王婷婷、孫秀梅、韓文雪、馮曉玥、蔡博宇、陳策、胡子昂、黃毅然、劉常明、徐文琪、劉宗藝、孟德超、牛紀民、王鴻運、王潤哲、吳嘉毅、徐輯翔、張正鐸、鄭榮智、公衍祥、李嘉鑫、李樹民、劉文菘、王成龍、張保宏、張甲一、張祥宇、安振偉拿到濰坊科技學院
  • 濰坊科技學院舉行「文明宿舍」「文明教室」「文明餐廳」評選暨...
    人民網濰坊11月27日電 11月25日,濰坊科技學院在經管學院圓形報告廳舉行「文明宿舍」「文明教室」「文明餐廳」評選暨優秀志願者表揚大會。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廣偉出席大會並講話。學工處、團委、教務處、膳食處等部門負責人,各二級學院副院長、副書記,膳食處各餐廳經理及學生代表約200人出席大會。會議由學工處處長徐友信主持。
  • 銀線連兩岸 風箏傳真情---山東濰坊風箏文化館在臺灣基隆市開館
    12月11日,歷經一年時間的籌備,山東濰坊風箏文化館在臺灣基隆市開館,來自兩岸的200餘名市民、風箏愛好者參加了開館儀式。    山東省濰坊市是風箏的發祥地和知名的世界風箏都。多年來,濰坊市以風箏為載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搭建起了兩岸民眾相互了解、增進友誼的橋梁。為讓臺灣民眾近距離了解和感知濰坊風箏之美,濰坊市臺辦、濰坊魯臺經貿洽談會工作辦公室和臺灣基隆市山東同鄉會數次洽商,決定在基隆推動設立以風箏文化為主題的山東濰坊風箏文化館,經多方努力終於建成。據了解,該館展出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展出了體現濰坊風箏文化精品的「龍頭、蝴蝶、沙燕」等風箏100多支。
  • 濰坊科技學院校長李昌武為學生幹部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人民網濰坊12月18日電 12月17日下午,壽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濰坊科技學院校長李昌武在辦公樓第二會議室為學生幹部作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廣偉主持,學工處、團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學生幹部代表參加宣講會。
  • 香港首個"金庸館"開館,文化味兒十足!
    而近日,香港首個以著名作家金庸(本名查良鏞)為主題的常設文化展館「金庸館」,正式開館展出!整個展館位於香港文化博物館,通過300餘件展品,包括早期流通的小說版本、珍貴手稿、照片以及小說改編的電影海報等全面展現了金庸先生輝煌的創作生涯,及其對中國文化界的貢獻和影響。
  • 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在西安開館 一館看盡口腔醫學發展史
    昨日,位於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的國際口腔醫學博物館隆重開館。該館館藏歷史之久、數量之多、質量之高、門類之全、規模之大,堪稱當今世界口腔醫學博物館之最,也被中國醫師協會、中華口腔醫學會等多個國家級學會確定為醫學人文和科教基地。走進這個容積21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展廳,就像穿越到人類口腔醫學發展的時光隧道。
  • 濰坊科技學院:實施人才強校戰略 建設應用型特色高校
    濰坊科技學院作為壽光市人民政府舉辦的一所本科高校,在壽光市委、市政府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通過引進、培養、柔性引進與校企人才共享等不同形式,不斷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實現了教師隊伍數量、結構、素質的全面提升。
  • 再迎近四千新生,濰坊科技學院2020級新生人數突破一萬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10月10日到11日,濰坊科技學院迎來了2020級第二批新生——普通專科新生3970人報到入學。在新生報到中,濰坊科技學院採取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在學校南門新生報到專用入口處,設有多條入校核驗通道,每個通道安排專人,細心進行測溫、身份驗證並對隨身行李進行消殺,由學生志願者帶至圖書館前統一迎新點辦理報到登記。各學院迎新點的老師和學生志願者也早早就位,迎接2020級新生的到來。報到現場,人頭攢動,宿舍樓、圖書館前熱鬧非凡,各項工作有條不紊。
  • 文學巨匠走進濰坊:觸齊魯文脈 品「鳶」都風採
    9月23日至26日,作為第37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一項重要活動內容,「2020中國著名作家看濰坊」成功舉辦。  此次活動將有助於更好地宣傳濰坊市的歷史文化、招商引資以及旅遊事業,亦是「國際風箏之都」顏值和特質的具體體現。在提升濰坊對外開放水平,打造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助力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的一個亮點活動。  諸位作家在採風期間,發現濰坊市獨特的自然景觀之美,感受濰坊市深厚人文底蘊,創作出以濰坊市自然風光、人文底蘊為藍本的優秀文學作品。
  • 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開館[組圖]
    當日,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開館。展館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採取預約制參觀,遊客提前一天預約。在開館當天,「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紀實展覽」也在此開展。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