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動畫藝術(Stop-motionAnimation)作為一門已為人們所熟知和喜愛的影視動畫藝術的形式起源於古老的電影攝影技術,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在這一百多年中,定格動畫發展並形成了成熟的藝術語言。定格動畫是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等製作的角色通過逐格拍攝對象然後進行連續放映而完成製作的。如國內著名的動畫片《曹衝稱象》、《嶗山道士》《天書奇談》、《阿凡提》和《神筆馬良》都是定格動畫製作而成。與2D動畫和計算機3D動畫相比,定格動畫取材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並進行拍攝,然後以每秒24格的速度放映,它傳達出了「動畫」(Animation)的本質含義和精髓所在,是極具創造性魅力的一種動畫藝術形式。
定格動畫其實驗性和對質感、光影的表現,是定格動畫區別於手繪動畫和電腦動畫的獨特魅力。因此,廣東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動畫專業在大學二年級就開設了定格動畫課,它是動畫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實踐性環節教學。該課程學習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逐格動畫短片設計的基礎技法,為今後的畢業設計創作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定格動畫短片設計的學習和創作實踐,培養學生動畫短片設計的能力。從2010年到至今,定格動畫課程已經走過了4個年頭,從當初的沒有專用的實驗室,到現在的配套齊備的定格專業實驗室,可以說,學校從環境上創造了一個較好的實踐平臺,學生們的創作能力得到極大程度上的發揮。
定格動畫課是一門實踐與啟發動畫思維十分重要的課程。由於定格動畫製造出的人物富有鮮明的個性,故事情節豐富,且易於操作,現在越來越受到年輕人越來越多的追捧。在動畫教學中融入定格動畫創作環節,對開發學生對動畫藝術的興趣、創作靈感和動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定格動畫的取材靈活多變,手工操作多、趣味性強,即使條件有限也可針對真人拍攝逐格動畫,目前國內外已有很多定格動畫愛好者以人和日常物品的互動為創意點進行創作,呈現出很多精彩的作品。學生從他們身上可以學習到將創意轉化為影片的可操作方法,同時也能激起學生的創作欲望和靈感,在試驗短片中尋覓獨具個人特色的藝術語言。而在學生手工製作各種材料的偶形、道具、布景的同時,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各種材料的視覺認識、培養動手能力,也便於他們日後塑造各種生動、準確的二維造型。定格動畫能夠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捕捉靈感,並在創作中鞏固動畫運動規律、造型能力等基礎知識。因此,在動畫基礎教學中定格動畫課程將越來越凸現出它的重要作用。
定格動畫是一堂實踐探究課。我儘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習方法、 注重思維方法、注重探索方法,體現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實現了學習的再創造,確保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綜合素質。本堂課的評價以鼓勵式評價為主,輔之以過程評價,採用師生交流中評價、學生活動中評價、解決問題中評價等方式靈活處理
以下簡單介紹一下課程的教學內容:
定格短片課程教學內容:
一、前期策劃,定格短片製作前1.2周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以學習定格動畫的概念,特點,發展歷史和定格動畫的藝術價值,觀看優秀的動畫短片和幕後製作手段以及材料的研究。同時,進行分組,每小組2-4人左右,每個小組的任務就是要在8-10周內完成定格短片的製作,同時,我們還要為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導演,其它成員配合導演完成短片的製作。
二、定格動畫第三周的工作,確定劇本的創作,角色創作,場景設計,分鏡頭的創作,教師指導學員創作適合定格拍攝的劇本。
三、定格動畫第四到第六周的工作,在這個階段,學生要準備拍攝材料,根據劇情和分鏡頭設計製作角色,道具和場景,每個小組風格都各自不同,這個階段是我們鍛鍊學生造型能力和同學之間相互協作能力的關鍵期,老師會示範定格動畫簡單人偶的製作、鋁絲骨架,橡皮泥人偶製作以及其他四肢的製作,介紹製作時的注意事項,讓學生了解不同材料的人偶製作。
(圖一 學生在用KT板搭建場景)
(圖二 學生在用不同材料搭建場景)
(圖三 學生對場景進行上色)
(圖四 學生對動畫的人偶進行製作)
四、定格動畫第七周,通過前六周的製作過程,各種材料和場景模型人偶都已經製作完畢,這時我們要學習數碼單發相機的使用、攝影布光等相關內容,同時還要學習定格動畫拍攝軟體的操作,最後我們要進行試拍。
(圖五 定格場景搭建完成,進行試拍)
五、定格動畫第8周內容,拍攝,首先,我們要搭建好拍攝場景、布置好場景的燈光,運用單反機進行拍攝,用專業的定格軟體進行輔助操作,各組分時段進行拍攝,每組拍攝需要1-2天。
(圖六 定格動畫拍攝中)
六、定格動畫後期合成,使用非線性編輯軟體對原始影片進行合成,進行配音,音效製作以及視覺特效製作,最終完成。
(圖七 定格動畫中後期操作)
定格動畫相比FLASH動畫所需材料的多樣性要求學生動手製作的比重大大加強,所需要的手工操作很多,在動畫角色的造型、道具、舞臺的設計都需要學生親自動手完成,所以在學生中需要分工合作。在教學中,冼滕飛老師採用團隊合作的教學方法,建議學生根據各自的特點選擇夥伴,提倡男女生搭配,這樣首先可以資源共享,其次定格動畫創作還涉及粗活與細活,可以合理分工,相互支持。一個定格短片從前期到後期很難一個人去完成,需要相互合作,支持配合。在課程開始的基礎教學中,老師就有意識去打造一個個和諧優秀的團隊,一部片子的成功,關鍵在於是否有一個和諧又有戰鬥力的團隊,在寬鬆和諧的氛圍中,才能使創意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場景作品範例:
以下是對13動畫班學生的簡短採訪:
龍騎士組員簡約心得:
李樹嘉:
我覺得做定格的最大的收穫就是「體驗」吧。體驗做場景、道具的歡樂,體驗團隊的合作和摩擦,體驗運動規律沒學好的悔恨,體驗不會用單眼相機的無奈,體驗要重拍的抓狂……在開始構思這個劇本的時候,已經把所有的鏡頭和畫面都想像過一遍了,但做起來的時候才發現有些效果只有在二維動畫裡才可以更好的實現。雖然做著做著就跟計劃中的風格越走越遠了,道具也是用著用著就壞掉了。但是覺得我們自己做出的東西都很可愛,想好好的收藏。然後,不得不吐槽一下,單眼相機這種東西,真的不適合我這種摻在鹽水裡就會死掉的單細胞生物。
劉麗萍 :
定格動畫的手工製作非常鍛鍊我們思維的跳躍與動手能力,讓我這種渣都開始喜歡定格動畫,這就是定格動畫的魅力吧,並且課堂氣氛輕鬆活躍,老師非常的nice,對我們的疑問也一一解答。組員們非常地逗但是能協調互助地完成我們的作品,很好地體現了做動畫的團隊精神。
黃映潔:
一開始覺得定格動畫的手工過程會很好玩很容易啦,小時候都給玩具小人縫了多少衣服了,做艘船就是搭幾塊kt板嘛。可是因為大意我們忽略了前面的準備工作,缺少了參考圖片,中間搭了幾塊板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下去了,耐心也有點被消磨了,感覺做這些東西,要質感,要精巧也是好難。但是通過組員的努力我們也是一點一點的把我們的大船小船和「兒子」給做好了,拍攝過程也是挫折重重呀,但是歡笑同樣也布滿整個實驗室。
黃曉萍:
在製作中其實比想像中更有難度,製作過程需要考慮後期製作和劇本是否一樣。製作「兒子」幾件衣服時不停的修改,慢慢出現了沮喪,製作工具風格與整個場景風格不同,隊員們興趣也漸漸消弱下來了,這時冼滕飛老師走過來對我們觀察我們的製作是否有疑問,看出我們有不解之處便對我們細心指導,讓我們有了耐心繼續製作下去,與小組成員們邊逗比邊製作,從中的友誼和默契也在不斷加深。這些都是我們在這們課程所收穫到的。希望以後可以多一些這類的課程,作為一名學生不僅要有腦力應該要有實踐的動手能力。
最後附上幾張製作時候的照片:開始是小船的製作完成:
前期的製作:
大船的大概完成:
中期拍攝測試:
最後拍攝結束組員逗比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