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自述:我為什麼離開央視

2021-02-19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孫丹

楊柳微博曬出的央視離職的審批表

「感謝央視選擇了我,給了我充分的舞臺和空間,感謝多年的培養和歷練,我是一個幸運兒。」

7月24日,央視主持人楊柳在微博上曬出從央視離職的審批表,並感慨這是「人生一小步,當下一大步」。他透露,自己將前往中央新影集團「開啟新旅程」。

25日,楊柳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非常感謝央視,目前在新單位還在辦手續,下周將和集團領導溝通具體工作安排,但做出改變是希望聽從內心聲音,多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

作為中國媒體的「金字招牌」,央視是很多人擠破頭都想進的地方,但近幾年,李詠、邱啟明、劉建宏、張政、白燕升……不少觀眾熟悉的名嘴卻紛紛走出了這個大平臺。

這一次,選擇離開的是《新聞聯播》原主持人楊柳。

1989年6月8日,楊柳首次亮相《新聞聯播》,那時他還是在校大四生。7月,從原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畢業後,他正式進入央視,一直到1997年9月5日才離開此崗位。在長達8年多的時間裡,楊柳先後擔任過《新聞聯播》《晚間新聞》《世界報導》《早間新聞》《新聞30分》等新聞節目的主播。

1997年9月,楊柳調入中央電視臺文藝節目中心國際部環球組工作,擔任《環球》節目主持人及編導。後來,他還是《綜藝大觀》《魅力十二》《子午書簡》、《電視詩歌散文》、《影視留聲機》《音樂傳奇》《音樂人生》等節目的主持人。

楊柳坦言,離開新聞中心是遵從內心的喜愛。如今,再次面對選擇,不再是簡單的內部崗位調動,而是要放棄事業編制進入企業,楊柳還是決定跟隨內心,做想做的事。

據報導,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即中央新影集團,於2010年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批准成立。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和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作為骨幹企業共同組建。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前身是成立於1938年的延安電影團,1953年建廠後,以生產新聞紀錄電影為主。1993年劃歸中央電視臺後,轉向以製作電視節目、譯製片、紀錄影片、影視劇並存的影視結合的生產模式,成為「中央電視臺新影製作中心」。

「過去,事業單位好比鐵飯碗,在企業工作還存在一定風險,很少有人離開。現在對於這樣的決定,大家比較容易接受。時代不一樣了,不再是過去可以在一個崗位上待一輩子。」在楊柳看來,人才流動是正常的,每個人將自身價值最大化、發揮能動性,集體也會變好;每個集體變好了,社會也會更好。

7月26日,剛好是楊柳48歲生日,對於未來的方向,他充滿期待,「人生已經過半,未來發展空間比較大,有很多事情要做、想做,讀書、組建工作室、出書,做一些回饋社會的高端文化項目。」

主持人楊柳 東方IC 資料

【對話】

澎湃新聞:為什麼現在選擇離開央視這個大平臺?

楊柳:從22歲到30歲,能在中央電視臺最重要的位置上擔任播音員,我非常幸運。

但我是一個很遵從內心感受的人,興趣愛好廣泛。我也會考慮外在因素、實際問題,畢竟生活要繼續,但喜歡就是喜歡。我也比較願意求新求變。

到目前,我做了26年電視,趕上了電視發展的黃金時代。而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到來,手機移動端也越來越重要,各種技術革命不斷更新,在這樣的時代,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也應順應時代變化,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

澎湃新聞:之前離開新聞中心,決定做《環球》節目時,也是遵從內心?

楊柳:其實,那時我是1995年春節後就正式提出調動,但領導一直挽留。之後兩年半時間裡,我不斷申請,最後在1997年9月正式離開。

當時周圍人幾乎都是反對的,畢竟新聞是中央電視臺最重要的一部分,這個決定在他們看來是在往下走。

但我實在太熱愛這樣的題材:世界歷史、人文風情、旅遊、電影、音樂,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時,在新聞崗位上,要承受的責任和壓力大很多。從大學一畢業我進入央視,就趕上了電視新聞改革,央視的各次新聞節目陸續開始直播,直到1996年1月1日《新聞聯播》也實現直播。直播對播音員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加上早班晚班的不規律,曾經有一個時期我嚴重失眠。

澎湃新聞:中央新影集團在什麼方面吸引您?

楊柳:相對而言,企業在機制上要靈活很多,個人發展會有更大的空間。多年來,我一直對電影情有獨鍾,閱片量幾千部。今年1月,我開始了北京電影學院讀影視金融班的學習,真心希望將來如果有機會,能參與電影、紀錄片製作、投資方面的工作。

來新影集團時,領導也很重視,表示將建立楊柳工作室,發起或參與各種影視項目,比如紀錄片、電影、電視劇,當然也不局限於影視。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手腳施展得更開闊。

而過來後,我可以繼續發揮主持人專業特長。新影集團目前有五個頻道和一個國家級網站新影網,我還可以和全國的地方衛視、網絡媒體等開展合作。挺好的,兩條腿走路,天地更寬。

澎湃新聞:近年來,不止是央視,其他媒體中高層離職的人員也很多,您怎麼看這個時代媒體的發展?

楊柳:網際網路的產生、發展帶來很多新技術革命、創新,現在還有人說PC都不行,將來一定是移動端的時代。

媒體肯定要應對這種技術帶來的變化,因為人群在變化,想法在變化。反過來看,不管是什麼樣的媒體,最核心的依然是內容,而內容的核心是人才,有優秀人才就能創造好的內容。所以這是互聯互動的關係,在這個時代很正常。

澎湃新聞:這是否和大眾關注點的變化有關?

楊柳:現在大家從媒體獲取信息和娛樂時,節奏越來越快,海量信息呈現碎片化狀態。

我感觸很深,在和周圍「90後」「00後」交流時,我還習慣於發完整意思的消息,連標點都很規範,但他們已經不用標點了,就兩三個字。可見,年輕人的思維也在受技術更新的影響,大家的思維變得很快也很碎片化。雖然吸納的信息會很豐富,但問題在於,我們可能越來越難專注於一樣東西,集中力變差了。

現在,我在幫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國學推廣中心做一個項目,就是錄製國學經典系列的有聲讀物。四書五經,我以前也沒全部讀過,都是文言文,很艱難。但在錄時,能感受到我們祖先文明的時代,對真理的探求、對道德的感悟、對生命的認識,很多和我們很不一樣。

大家可能關注外在的內容太多了,而關注根基的少了。可一個民族、社會無論怎麼發展,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就是文化。我們的文化是什麼,是不是就是目前的娛樂、惡搞?其實不是,我們有自己文化的血脈,它的根基很深,需要我們珍惜並尊重,並且去傳承。將來如果有機會,我希望做一欄有內涵、底蘊的文化訪談節目,或者多參與類似國學經典誦讀這樣的文化工程。這對我來說,很有意義和價值。

澎湃新聞:不同的工作崗位,給您帶來怎樣不同的收穫?

楊柳:我是學播音出身,做新聞是鞏固、加強、提高專業水平最好的職業。而在央視就像「正規軍」,工作紀律嚴明,常年從事新聞直播工作,面對各種變化、突發事件等,對個人業務,包括從業者的心裡素養、氣質等,都打下了特別牢固的基礎。後來到了《環球》節目能讓興趣愛好更多伸展,繃了幾年的弦,終於放鬆了一下。在國際部時,我還做編導,這對於全面了解電視特別有好處。在電視領域更完善,感受更深。

到了企業以後,未來發展空間比較大,機制靈活,我能把26年的工作經驗、個人才能,更多地回饋社會,這不僅限於在新影集團製作節目。雖然自己喜歡悠然自得的生活節奏,但現在事情來了,就覺得要去做。

現在我已接手了一檔新影集團CCTV發現之旅頻道的財經訪談節目;同時在進行這個大工程——錄製這套國學經典有聲讀物,一共十四本書,包括《學庸論語》《孟子》《詩經》《孝悌三百千》《唐詩三百首》等,要完成200個小時的音頻成品,可能要付出600-800個小時去錄製,一周三天扎在錄音棚裡,從5月開始可能得錄到冬天;我還在北京電影學院讀影視金融班,一是自己熱愛,二能結識各行業的精英;同時,我開始動筆寫人生第一本書,希望快的話,明年能完成,記錄從小大到大的人生經歷和感悟,很多故事……

現在不是有一句流行語嗎,世界這麼大,我也想去看看!

這裡是澎湃新聞,謝謝你的閱讀!

相關焦點

  • 楊柳依依:昔日央視主持人楊柳
    7月,從原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畢業後,他正式進入央視,一直到1997年9月5日才離開此崗位。2015年8月,告別央視事業編制,進入央視直屬企業中央新影集團,擔任楊柳工作室總監。楊柳坦言,離開央視新聞中心是遵從內心的喜愛。如今,再次面對選擇,不再是簡單的內部崗位調動,而是要放棄事業編制進入企業,楊柳還是決定跟隨內心,做想做的事。
  • 前「央視國臉」楊柳:48歲離開央視轉戰影視,曾被造謠有5次婚史
    說起央視「國臉」,我們可以想到的有張宏民,康輝和李修平等知名主持人。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另一位,前「央視國臉」楊柳,21歲就擔任央視《新聞聯播》播音員,後轉型辭職實現演員夢。從新聞中心轉入文藝節目中心對楊柳來說其實是低就,很多人當時都不明白為什麼楊柳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楊柳坦言是因為興趣而轉型,自己更喜歡人文電影系列的東西。
  • 曾是金牌主持人,後因緋聞纏身而辭別央視的楊柳,現今如何?
    他就是央視名嘴——楊柳,聽到他的名字大家會比較陌生,楊柳在央視的舞臺上完美的呈現了他的成熟和穩重。初到央視的他內心的壓力也是很大的,但是他堅定著自己的夢想,付出比別人多一倍的努力,才能在央視得到很好的發展。越努力的人越幸運,畢業後的楊柳負責了《新聞聯播》的主持和負責新聞聯播編輯部的播音工作。
  • 五段情史,三段婚史:央視最風流主播楊柳
    央視主播,特別是央視新聞主播,在全國億萬觀眾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神聖而又崇高的,因為在觀眾的印象中,他們有時候往往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但是,他們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慾,也有著平常人的悲歡離合。即便是央視新聞主播,也一樣會經歷情路坎坷,楊柳就是一個例子。
  • 楊柳——央視最風流的新聞主播:五段情史,三段婚史
    央視主播,特別是央視新聞主播,在全國億萬觀眾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神聖而又崇高的,因為在觀眾的印象中,他們有時候往往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但是,他們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慾,也有著平常人的悲歡離合。即便是央視新聞主播,也一樣會經歷情路坎坷,楊柳就是一個例子。
  • 央視知名主持人楊柳,風流浪子漂泊半生,如今終於收心了?
    央視知名主持人楊柳,風流浪子漂泊半生,如今終於收心了?大家對主持人這個行業充滿了很多敬佩之情,因為這個職業要求你對工作的無限認真,要進入央視更是要求嚴格,那麼在電視屏幕上展現出來的成熟穩重是很多人嚮往的吧。那麼他們在電視屏幕背後是什麼樣的呢?今天這位主角大家可要好好看看了。
  • 央視知名主持人楊柳,風流浪子漂泊半生,如今終於收心了?
    央視知名主持人楊柳,風流浪子漂泊半生,如今終於收心了?大家對主持人這個行業充滿了很多敬佩之情,因為這個職業要求你對工作的無限認真,要進入央視更是要求嚴格,那麼在電視屏幕上展現出來的成熟穩重是很多人嚮往的吧。那麼他們在電視屏幕背後是什麼樣的呢?今天這位主角大家可要好好看看了。
  • 播音員楊柳,事業鼎盛時期辭去央視工作,擁有5段戀愛3次婚姻
    對於60,70年代的人螢屏上有一個熟悉的名字,楊柳。他的正位是央視新聞聯播播音員,而由於他的活絡和多才多藝,經常活躍於各種場合。比如主持春晚,比如出演電視劇。但是,楊柳有一個謎一般離去的背影。人們不知道他是怎麼個情況,突然就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而他那個六個妻子的傳說至今不明。
  • 張羽從央視離職真相曝光,離開央視的主持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央視著名的新聞主持人張羽已經從央視辭職
  • 前央視主持楊柳近照,53歲娶小10歲歌唱家,如今成人生贏家
    身為主持人,大家的夢想都是能站在央視的舞臺上,雖然央視的工作強度比較高,但是被央視承認並重用的主持人,那真的是實力與口碑並存的優秀主持了。現在說起央視的主持人,大家的印象裡可能都是康輝,董卿,撒貝寧等人,他們給我們的感覺都是嚴肅又正派的。
  • 52歲央視主持人楊柳慶生,三婚老婆高調告白,婚后冠夫姓曾惹爭議
    7月26日凌晨五點,央視主持人楊柳的老婆楊哈輝在社交平臺為老公慶祝53歲生日,配文:"這是陪伴你度過的第十個生日。十年了,我們彼此相愛,互相勉勵,攜手相依"。並曬出和楊柳的合照,從楊柳在央視主持,到家裡一起生活的私下照,每一張都是恩愛的點點滴滴,兩人甜蜜的把手放一起,露出婚戒。
  • 央視新聞客戶端推文:疫情之下,一頭大蒜的「自述」!
    央視新聞客戶端推文:疫情之下,一頭大蒜的「自述」! 繼6月17日直播推介邳州大蒜後6月22日央視新聞客戶端再次推文
  • 崔永元現在做什麼在哪裡工作 當初為什麼離開央視
    ­  近日,崔永元事件引起不小的轟動,不僅是他和馮小剛的恩怨,崔老師還揭秘了娛樂圈不為人知的秘密,大家都知道崔永元原是央視主持人,很多人好奇他當時為何要離開央視,離開央視的崔老師現在做什麼工作?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還記得央視主持人朱軍嗎?因「犯錯誤」離開央視,56歲現狀曝光
    作為央視的節目主持人,一定是集才華橫溢,端莊穩重於一身的優秀人才,董卿作為「央視一姐」一直以來都深受觀眾們的愛戴,她就是央視最典型的代表。而央視最著名的主持人除了董卿之外,還有他的老搭檔朱軍。還記得央視主持人朱軍嗎?因「犯錯誤」離開央視,現狀如何?
  • 魯豫採訪崔永元:為什麼要選擇離開央視?
    崔永元為何要選擇離開央視?魯豫:有時候決定要離開其實是件挺難但也挺容易的事。崔永元:我跟臺裡說了三年要離開,寫了很多次報告,然後經歷了三任臺長。中央臺對我特別好,就是幾乎把我當做一個特殊的這麼一個案例來對待。
  • 張泉靈說離開央視像離婚,為什麼不再愛了?
    於是,她決定離開工作了18年的央視,「我要跳出去的魚缸,不是央視,不是體制,而是我已經在慢慢凝固的思維模式。」轉身之際,張泉靈投身「創投界」。這個看似和記者身份八竿子打不著的領域,在她自己看來,卻有很多相似之處。「新聞和投資真的很像。(在順序上)一是(確定)選題;二是接觸當事人;三是了解情況,搞清楚前因後果;四是做背景調查;五是給出結論和觀點。」
  • 央視主持人周濤為什麼主動選擇離開央視的舞臺?
    而大膽的周濤再次做出選擇,再次做出取捨,選擇離開央視春晚的舞臺,選擇離開央視。2016年,周濤離開春晚舞臺四年後再一次登上春晚的舞臺,而這一次是和春晚舞臺的永別。離開央視的時候,她對喜歡她的人說:&34;離開央視後,周濤創辦了自己的音樂品牌—
  • 前央視一哥朱軍灑淚離開央視後,妻子也飽受爭議,網友:我不信
    前央視一哥朱軍灑淚離開央視後,妻子也飽受爭議,網友:我不信說起最喜慶的事兒,應該就是在春晚前央視一哥朱軍灑淚離開央視後,妻子也飽受爭議,網友:我不信這就不得不說到朱軍,朱軍這個人也一直常年霸佔著央視主持人的各種席位,在央視作出的貢獻數不勝數,但是為什麼這麼一個人突然之間就從央視「消聲滅跡」,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得「無影無蹤」,這話就要從頭說起了。
  • 楊柳與水蓮
    曉風裡的楊柳對殘月下的水蓮說:「太陽起來了,你睡醒了嗎? 你花苞似的眼裡為什麼含了清淚?」「它是我昨夜恐懼悲哀的淚,也是我今朝歡欣感涕的淚。」「你恐懼些什麼?你悲哀些什麼?」開頭化用了柳永的詞「楊柳岸曉風殘月」,詩意盡顯,意境曠遠。在這樣美的環境裡,婀娜多姿的楊柳與亭亭玉立的水蓮展開了對話。對於夜,殘月下的水蓮充滿了恐懼和悲哀,她恐懼「夜的黑暗」,悲哀「汙泥裡的冷溼」,一到黃昏,就把自己「深藏到綠葉的沉夢裡」。
  • 曾是央視名嘴,因被曝「太花心」,含淚辭別央視的他,今怎樣了?
    ,據知情人透露,楊柳因為當年被爆太花心之後,很快因為受不了輿論,於是乾脆從央視辭職,轉行投商。但是楊柳到底是怎麼太花心,竟然含淚離開了央視。,有志氣的男生,他從小的夢想就是能夠當一名央視主持人,由於家庭條件還不錯,因此父母經常帶著楊柳四處找培訓班學習口才,因此楊柳的口才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