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產手機品牌以驚人的速度強勢崛起,三四年前國內還是蘋果和三星的天下,但如今三星已經被邊緣化,蘋果部分在華份額也被國產品牌瓜分。不僅如此,國產手機廠商還躋身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前列,國產手機領軍者華為,更是將穩居世界第一多年的三星拉下神壇。
根據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排行榜,華為以5580萬臺的出貨量成功超過蘋果、三星,坐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同時也讓餘承東的預測成真。不過,從另一張圖表上來看,華為卻是贏了銷量,輸了利潤,在盈利方面,華為對比蘋果,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近期Counterpoint公布了最新的研究報告,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營收份額表顯示,華為的營收佔比為20%,排行世界第二。而蘋果一家獨佔34%的營收,依舊穩居首位,拋開其他因素不談,蘋果在營收方面的成績遠比三星在銷量方面的成績要穩定。
而究其原因,在筆者看來主要是因為蘋果旗下設備單品利潤率高。雖然蘋果沒有採取機海戰術,也沒有推出過於廉價的機型來提升毛利,但該公司發布的每一款設備的價格都比市場均價高出不少。先不談手機,就以AirPods為例,市面上大多數手機廠商推出的藍牙耳機均價不過百元左右,而AirPods則動輒上千元。
再看iPhone,均價大概在5、6000元左右,即便有價格偏低的機型,例如iPhone 11,其售價也基本等同於一款國產高端旗艦。
同時,蘋果設備的成本都相對較低,因此偏高的售價會為蘋果帶來很大的利潤空間,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iPhone的價格才波動較大,甚至很多情況下官方會主動大幅下調售價以提升銷量。
再者,即便蘋果沒有採取機海戰術,但根據公開數據顯示,蘋果手機的出貨量並不低。在第二季度雖然排行第三,可4510萬的出貨量依舊相當於小米的兩倍,所以,較高的利潤外加出眾的銷量成績,才造就了蘋果的高盈利。
反觀華為,銷量方面的確很優秀,可惜單機平均利潤過低,因此華為營收成績才嚴重依賴銷量。
對於華為和蘋果之間的銷量、利潤對比,你還有其他看法嗎?
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對/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