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妃逆襲成後,輔國政於國有功——孫後傳奇

2020-12-22 煢煢白兔歷史迷

近期有一部比較火的由諸多大牌擔綱飾演的《大明風華》,湯唯飾演的女主角孫若微也就是宣宗孫皇后,但是歷史上的孫皇后可沒有這樣的好評,史書幾乎是以刻薄的文筆對她盡以描述,就差直白地說她心計狠毒,挑撥帝後關係,小三上位了。但是也不能磨滅她輔弼幼帝,穩固朝綱的功勞。孫皇后一生罵也是她,贊也是她,這就是宣宗孫皇后的跌宕人生。

一、孫家有女初長成,天差地別身份換

有明一朝,老祖宗是草根起家,因此在選妃選後這件事上有明確規定,不選達官顯貴之女,選擇家世清白的小門小戶的姑娘孫氏自幼聰敏美貌,10歲的小姑娘出落得亭亭玉立,進退有度。進了宮被當時還是太子妃的張氏看中,一舉入選,成為了太孫妃的第一候選人。可以說,孫氏與宣宗朱瞻基算得上是青梅竹馬,自小一起長大的情分。所以說,儘管小小年紀就離開了父母,但是孫氏的少女時期過得還是比較舒適的。但是真正到了要立太孫妃的時候,立得卻是來自濟寧的胡善祥,只因欽天監測天象得出胡氏至貴。因而,「竟冊立胡氏,而以孫氏為嬪」。一妃一嬪,現在看起來差別不大,但是將來朱瞻基登基,這就是後與妃,妻與妾的天地之別。孫氏夢碎,欲哭無淚。

二、後宮盛寵帝王心,一朝逆襲化鳳翔

青梅竹馬,一直以為會是自己妻子的女孩一時間成了自己的妾室,孫氏的委屈與難過也讓朱瞻基感同身受。所以朱瞻基一即位,馬上加封孫氏為貴妃。按照明朝的規矩,貴妃是有冊無寶的,只有皇后才有冊有寶。但是宣宗打破慣例,「敕尚寶制金寶如後,賜孫氏」。也許是因為心上人不得正位的委屈,也許是因為年輕氣盛的逆反心理,即使胡皇后端莊和善,並無錯處,但是宣宗與她感情始終一般,多年來一直寵愛孫貴妃。一面是不得寵愛的皇后,一面的聖眷不衰的貴妃,後宮的天平開始失衡,直至孫氏有子。宣宗迅速以貴妃產子為理由,說中宮病弱,長年無子,當退位讓賢。但是從後宮的張太后到前朝的大臣們,沒有一個同意的。但是此時的朱瞻基早已不是當年有心無力的皇太孫了,他御極十年,早已習慣乾坤獨攬,這次他不再向任何人屈服,堅持逼著胡後退位,迅速立孫氏為後。至此,這個10歲入宮的小女孩,在經過了20多年忍耐沉浮,終於坐上了皇后的寶座。

三、太后輔政挽狂瀾,穩坐朝綱馭巨變

不知朱家是不是缺乏長壽的基因,還是朱瞻基長年的戎馬生涯損耗了身體,宣宗在三十八歲的年齡就去世了。太子初初7歲,寡母稚兒,眼看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大明江山又要風雨飄搖了。但是誰都沒想到,這時站出來穩固了時局的卻是被天下鄙夷的孫皇后。也許是10歲入宮,得當時的張皇后一手撫育,也可能是和宣宗琴瑟和諧,之前也和夫君探討過前朝實務。初涉朝政的孫太后並沒有手足無措,也沒有昏庸亂政,後宮她與張太皇太后有商有量,前朝她與輔政大臣共輔朝綱,因此稚子當朝的大明朝依然穩固安泰,這不能不說是孫太后的功勞。直至「土木之變」。

朝堂一片混亂,大批朝臣要求朝廷南遷避禍。此時,站出來卻是孫太后。她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不顧還在敵人手中的親子,她毅然立了庶子朱祁鈺即位,是為景泰帝,尊朱祁鎮為太上皇,立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為太子。然後啟用主戰派的大臣于謙,誓要與京師共存亡,共同演繹了一出驚天動地的「京師保衛戰」,明朝保住了。這一系列的果斷操作,手段之果決,謀略之深遠,讓全天下瞠目。

四、大忍蟄伏待時機,權謀奪政還親子

可以說在土木之變的事件處理中,孫太后已經忘卻了母親的身份,而是以太后的角色維護了國家的穩定。但是,這不代表她能忽視自己的親生兒子。景泰帝原本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王爺,但是如今他坐上了寶座,這個位置一旦坐上,沒人願意下來。他不再是那個戰戰兢兢的庶子,他廢除了太子改立了自己的兒子當了太子,野心昭然若揭。孫後平靜地接受了現實,任憑景泰帝廢立太子,她做的就是保護好被放回來的兒子和還年幼的孫子,自己也不再過問朝政,祖孫三人在後宮一隅過著隱忍平靜的生活。《明史》中「石亨謀奪門,密白於太后,許之」,這明確表明了孫太后在奪門之變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事變成功,朱祁鎮復位,朱見深也重新成了太子,孫太后關鍵時候及時出手,穩了國祚護了親兒。

孫氏10歲進宮,一生歷經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六朝,當過貴妃、皇后、皇太后,還撫育了成化皇帝朱見深,看盡了大明王朝的巨變滄桑。她一生有兩大殊榮:一是身為貴妃卻授冊授寶,而是在世時以太后位上了尊號。一個是夫君對她的愛重,另一個是子孫對她的敬崇。所以說儘管很多人對她評價不佳,但是與國與家,她可以說都盡到了自己的責任,是一個很成功的女人。

相關焦點

  • 延禧攻略|魏瓔珞原型「令妃」為什麼能逆襲成皇貴妃?
    這三個字如何解釋?這種方式在後宮中也是最穩紮穩打的晉升方式,一步一步走,慢慢往上爬。這種晉升方式的代表人物,就是令妃。可惜乾隆三十一年第二任皇后去世後,乾隆皇帝不再立後,令妃也因此止於「皇貴妃」的等級。但直至乾隆四十年令皇貴妃不幸病逝,接近十年間,後宮並無皇后,皇貴妃實際上便是後宮之首了。論及原因,令妃比富察皇后小了十五歲,比繼後烏拉那拉氏小了九歲,當等級比她高的妃子們紛紛老去、逝去,令妃卻正值青春年華。另外,她的溫柔性格也令乾隆皇帝頗為欣賞。
  • 《延禧攻略》裡的魏瓔珞,《還珠格格》裡的令妃,從一無所有逆襲成皇后,背後的真相很殘酷!
    當年看《還珠格格》的時候一直在想,為什麼皇上那麼寵愛令妃,卻那麼討厭皇后? 如今再看《延禧攻略》,我仍然好奇,魏瓔珞到底憑什麼,能讓帝後情深的乾隆在富察皇后去世後格外寵愛她? 真實生活中的令妃又到底有什麼本事,可以讓後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來演繹她的傳奇。
  • 她是令妃第一女,破例封固倫公主,卻嫁給一瘸子,死時年僅20歲
    令妃是清朝後宮史上的一名傳奇女子,她以宮女身份進入大清皇宮,卻幸運地獲得了乾隆皇帝的青睞,她以貴人身份在後宮開始嶄露頭角,在十年內先後生下了六個子女。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令妃所生的十五阿哥永琰最終繼承了大清皇位,永琰便是歷史上的嘉慶皇帝,由此,令妃便獲得了皇后的名分,諡為孝儀純皇后。
  • 歷史上令妃真實身份究竟是誰?她真的是宮女逆襲嗎?
    隨著《延禧攻略》的熱播,大家對劇中魏瓔珞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的逆襲之路表示驚嘆,看著實在是過癮,而魏姐也憑藉著過人的手藝和機智最終成為最大的贏家,在紫禁城那樣一個勾心鬥角每天都有人淪為戰利品的環境中,魏瓔珞的逆襲之路被大家稱為「開了掛的人生」在劇中,魏瓔珞憑藉一己之力,打敗了所有對手
  • 還珠格格:令妃才是最大心機婊,從包衣升至皇后,統領六宮成贏家
    文/阿聞標題:還珠格格:令妃才是最大心機婊,從包衣升至皇后,統領六宮成贏家說起令妃娘娘,我們在腦海裡面想到的是誰?因此在《還珠格格》裡面就會有很多人認為皇后是一個壞透頂的角色,而令妃卻是一個好人,因為她每一次都是站在主角的這一方,其實她也是有著自己的小心機的,令妃如此的幫扶小燕子,是因為小燕子在皇帝的心目中是佔有極大位置的,當時還沒有成為還珠格格的時候,令妃就開始慫恿起皇帝,讓她認了小燕子,這樣一來小燕子也就不得不冒名的頂替了紫薇的位置,一直到後來小燕子和令妃說了實情後,
  • 令妃統治後宮十多年,為何乾隆始終未將她立為後?一個原因很致命
    令妃的出身並不高,從歷史記載中推斷,令妃入宮時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宮女。但是令妃憑藉著自己出色的容貌在一眾宮女當中脫穎而出,成為乾隆在後宮最為鍾愛的嬪妃,她的實力可見一斑。令妃一共為乾隆誕下了四名皇子以及兩名公主,不僅是乾隆後宮之中誕下皇嗣最多的妃子,更是清朝歷史上為皇帝誕下最多子嗣的妃嬪之一。
  • 令妃:後宮最勵志嬪妃!看西瓜視頻為你探索令妃勵志人生
    令妃是後宮最勵志嬪妃,一年甚至連升兩級,到底麻雀變鳳凰是怎麼做到的。這我也是在無意間刷西瓜視頻的時候看到這位西瓜視頻創作人——後宮冷嬸兒,才偶然知道原來令妃才是有手段人,他對令妃如何麻雀變鳳凰做了詳細的講解,讓我漲了不少知識。
  • 令妃剛生完孩子,乾隆就寵幸她,百年後出土屍骨令人大吃一驚!
    令妃絕對是乾隆後宮裡最受寵愛的嬪妃之一,十年間為乾隆生下六個孩子,乾隆不管去哪裡都帶著她,即使是懷著孕的令妃也要翻開她的牌匾,外界看來,令妃聖寵正濃,她從宮女變成清朝的皇貴妃,而且自己的兒子也繼承了皇位,她這輩子絕對是逆襲成的贏家。
  • 同治帝後宮:一後四妃,姑侄入宮,因皇后人選,兩宮太后產生分歧
    鹹豐帝逝世後,其長子,也是唯一的兒子載淳繼位,是為同治帝,他是著名的傀儡皇帝,也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帝。他的後宮非常簡單,一後四妃。不過可惜的是同治帝6歲登基,17歲大婚,18歲親政,19歲便駕崩了,他的嬪妃們也都早早開始守寡。
  • 傳承輔國佑民護嬰保童媽祖文化
    宋紹興甲子年下旨敕封三位女神:輔國庇民護嬰保童珠珍娘娘、輔國庇民護嬰保童珍珠娘娘、輔國庇民護嬰保童寶珠娘娘,天貺為誕,禮祭媽祖之。聲靈赫濯應驗昭彰,奕世瞻仰功昭日月」。 明嘉靖甲申年朝廷下旨加封珠珍娘娘:輔國庇民廣濟慈佑珠王聖母。昭曰:「輔國庇民珠王聖母功昭日月,英靈顯赫威震乾坤」。 清乾隆丁酉年下旨晉封珠珍娘娘:護國庇民慈恩普濟珠聖元君。昭曰:護國庇民珠聖慈恩昭日月,元君顯赫威靈施神力惠若乾坤。
  • 令貴妃之後,不爭不搶的愉妃,為什麼會成為乾隆後宮的眾妃之首
    因為長壽,乾隆欽定的接班人——富察皇后的兩位嫡子和愉妃所生的五皇子永琪(都是乾隆曾經屬意的儲君人選),卻先於乾隆而死。尤其是五皇子死亡後很長時間,乾隆沒再考慮冊立儲君的事情。等到上了年紀,不得不考慮接班人的時候,能供乾隆選擇的皇子其實已經寥寥無幾。和乾隆的長壽相比,執掌後宮的妃嬪也沒有比乾隆活得長的。
  • 她是乾隆一代寵妃,宮鬥輸給令妃,卻熬死令妃成眾妃之首
    「宮牆柳,玉搔頭,纖纖紅酥手……」聽到這首歌,大家肯定會想到《延禧攻略》中那位在月下吟唱的舒貴人,雖然劇中舒貴人的人設並不美好,屬於兩面三刀的牆頭草人物,但歷史上的她卻在乾隆後宮中佔據重要席位,可以說是乾隆的一代寵妃。
  • 得乾隆盛寵20年的令妃,卻慘遭毒殺?153年後出土屍骨揭開其死因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即我們熟知的令妃,《延禧攻略》中魏瓔珞、《如懿傳》中衛嬿婉的歷史原型。歷史上的令妃,乃係嘉慶皇帝的生母,自乾隆十年被封為貴人,歷經嬪、妃、貴妃、皇貴妃並在乾隆六十年被追封為后。令妃的死因一直成謎, 有人說是毒殺,有人說是皇室的「殘酷」,可令妃到底的死因是是什麼,在她死後153年,她的屍骨上我們找到了答案!
  • 《延禧攻略》中默默無聞的慶妃,才是乾隆後宮最大的贏家
    清乾隆三十三年,乾隆皇帝命「大學士公傅恆為正使、內閣學士塔永阿為副使,持節冊封慶妃陸氏為貴妃」,而且明確了其「贊宣內職」的巨大權力。自此,這位出身江南地區普通家庭的漢族女子,一躍成為乾隆後宮中僅次於令懿皇貴妃魏佳氏的二把手,而且身兼贊襄後宮內政之責。
  • 後宮真的存在逆襲攻略嗎?別妄想了,那都是電視劇騙你的
    真實的後宮存在逆襲的可能嗎?恐怕你會大失所望老婆不是你想娶,想娶就能娶——等級森嚴的後宮世界中國古代帝王娶妻可不簡單,兩情相悅只存在於傳說之中,皇帝的婚姻往往具有目的性。舜帝的兩位妻子:娥皇與女英夏朝建立後,中國進入奴隸社會,皇帝的老婆開始增多,為了便於管理,出現了早期的後宮制度。
  • 為什麼《延禧攻略》不叫令妃傳?
    由於《延禧攻略》中塑造的令妃,是一個勇敢堅韌、敢愛敢恨的奇女子,從一個底層宮女完成逆襲,讓許多觀眾熱血沸騰。在《延禧攻略》播出沒多久,很多觀眾都詫異,這部劇為何取這個名字,等到劇情播出一半大家才明白,原來令妃入宮為嬪妃後住在延禧宮。但又有人問,這部劇為何不叫令妃傳呢?其實,「延禧」兩個字,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 《乾隆後宮之令妃傳》:群像突出的古裝大女主IP,宮女成為皇后的逆襲之路
    故事題材具有商業性:宮鬥題材生動刻畫了後宮女子的生活,這些可憐可敬可愛的女子充分滿足了觀眾們尤其是女性觀眾的獵奇心理,擁有強大的受眾基礎。 人物設定有新意:魏紅顏原本只是一個本分的小宮女,出於種種無奈被捲入了權力爭鬥的中心,人物生動立體。
  • 令妃獨得乾隆恩寵20年,執掌後宮10年,為何就是當不上皇后
    自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三十一年的10年中,令妃魏佳氏接連為乾隆皇帝生育4位皇子、2位公主,共計6位皇嗣;自乾隆三十年到乾隆四十年,令妃魏佳氏即使掌握後宮之權長達10年。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又將令妃所出皇十五子永琰,秘密立為皇儲。僅憑上述三方面的成績,就足以證明令妃曾被乾隆皇帝盛寵了長達20年。
  • 「三宮六院」是何意,「七十二妃」從哪來,後宮裡還有多少秘密?
    提到「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古代的老百姓跟我們一樣,歷朝歷代遵循的基本都是「一夫一妻制」的傳統。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對皇帝的後宮充滿著好奇。那民間傳說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是否真實,皇宮裡眾多妃嬪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一探究竟。
  • 乾隆給公主選駙馬,令妃瞧不上女婿,乾隆對令妃說了8個字後應驗
    清朝初建立的時候之所以能夠入關,靠的是蒙古騎兵的威力,因此當時皇太極的後宮大部分都是蒙古貴女,我們熟悉的孝莊太后就是來自蒙古皇室博爾濟吉特氏,她的姐姐,皇太極最愛的寵妃海蘭珠同樣如此。之後等清朝皇帝坐穩皇位,對蒙古的態度就開始發生變化,蒙古貴女不再是清朝皇帝後宮的,但之後的大多數皇帝,都會選擇將自己的女兒嫁給蒙古貴族,並且還要迎娶一位蒙古出身的貴族之女作為嬪妃,以此來維繫雙方之間的姻親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