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軟體的極度爆棚,讓網紅成為了當下極受歡迎的熱門行業,而催生氣高度暴漲的原因,與其彰顯的造富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之前有媒體曝光了某短視頻平臺的網紅大咖的8月份收入,不看不知道,一看驚呆了,有人輕鬆月入百萬,也有人月入千萬都不是問題。
從網友爆料的8月份某短視頻平臺網紅大咖月收入的排行榜來看,前三名的八月收入均超過千萬。第一名是一位歌唱達人,月收入是超1465萬,活躍粉絲多達近67萬人,是名副其實的"土豪"啊。第二名是一位潮男,收入比第一名少了不到百萬,為1384萬,也已經很高了。第三名為1221萬,第四名與第五名均超600萬。
不得不說這樣的收入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是充滿了誘惑,尤其是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快速崛起,使得拍視頻已經成為網紅們的標配。而且在算法推薦模式下,紅人的個性化表達及特色的重要性也在進一步下降。在微博時代,電商賣貨基本要靠頭部網紅,需要有很多粉絲。抖音正在提供一種紅人賣貨的新模式,那就是讓商品視頻匹配算法,被算法推薦到百萬甚至千萬級的流量池,就能帶來很高的轉化,達人的粉絲量、個性標籤和粉絲關係反而不再重要。
儘管如此,但在很多人眼裡的看似高收入的網紅大咖,其實背後的操作者離不開MCN機構,而其被業界曝光的高收入也很多都是MCN渲染的亮眼數據,因為對於短視頻行業而言,MCN頭部效應也愈發明顯。克勞銳發布的《2019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顯示,目前90%以上的知名KOL都被MCN機構收入囊中,頭部MCN機構所創造的收益佔到了整個市場收益的六成。半數的頭部公司都在關注融資機會或正在規劃融資,其組織規模和公司員工也在逐年擴大。截至2019年3月,根據克勞銳對315家中國MCN機構的調研顯示,2018年超3成MCN機構的營收規模在5000萬元以上,6%的MCN機構營收破億。中國的MCN機構整體規模、業態及呈現形式等都已遠超過海外,整體市場規模更是達到百億元。
從短視頻的表現形式來看,有唱歌的、有帶貨的、有靠顏值、也有靠丑角登場,而支撐這些形態變化的與MCN機構的推動有直接關係,因為中國本土的MCN是一種多頻道網絡的產品形態,基本組織架構包含運營、商業變現,將PGC/UGC/PUGC(分別指專業生產內容、用戶原創內容、專業用戶生產內容)聯合起來,在製作、交互推廣、合作管理、資本等方面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內容的持續輸出,可以最終實現商業的穩定變現。
這種穩定的內容輸出相比於一些草根的網紅來說,其是無法與其相抗衡的,因為從短視頻成型基礎來看,需要依靠一些拍攝設備、軟體設備以及人員配置,這樣的高投入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為其設立了第一道成型的門檻,而且對於短視頻來說,並不是你拍攝了就一定就有收入,這需要你不斷去用更新的內容、更好的內容去為你的IP造勢,這樣的持久戰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很難長久的堅持下去,相比之下,這些MCN專業的設備、專業的策劃團隊以及後期專業的編輯人員,在批量化操作之後,在解決了MCN自身的成本問題之後,也讓這些短視頻的內容以更快、更好的形式面向消費者。
當然了,也正是基於這種形態的變化,讓消費需求呈現出了新的變化方向,因為網紅直播延續下的習慣是通過流量沉澱粉絲,粉絲只認人,對品牌的意識開始下降。哪怕一個還沒有太大名氣的品牌,經過主播的強烈推薦,銷量也有可能高於大眾熟知的知名國際品牌。
也正是基於這種心理訴求,網紅形態的變化也在打破原有的帶貨形式,以李佳琪為例來看,這位自稱「口紅一哥」的網紅大咖,口紅早已經成為他的不二代名詞,而網紅產品的在李佳琪帶貨能力的不斷發酵下,自然受到了很多口紅品牌的親來,不過,最近這位口紅一哥又出「搶錢」新招啦。那就是李佳琦出任國產彩妝品牌花西子的首席推薦官,並為花西子拍攝了一支告。
相比於之前在直播、抖音中所聽見的「OMG」「太好用了吧」「買它買它買它」的口頭禪,這次的李佳琪格外的正經,而這種新的營收方式也為很多的網紅帶去了更多的激勵,可以說從拍視頻帶貨、到創立品牌當老闆,再到當品牌代言人,網紅最終形態的多變形式,正在以一種新的需求席捲大地。
不過,除了這些帶貨能手以外,還有一群默默在科研層面付出的隱形網紅,以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為例,授予了三位「為鋰電池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分別是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
這三位並非是共同工作研究,而是作為鋰電池奠基者、鋰電池改造者和鋰電池優化者在各處單獨進行鑽研。目前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種種電子產品都離不開他們的功勞,無論是手機、電腦、相機還是電動汽車,都是基於鋰電池技術的成熟才得到快速的發展。
雖然工作性質不同,但在我看這些隱藏在公眾視野背後默默付出的人員是一種更高形式的網紅,只不過這種網紅的付出更多的被應用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產品上,雖然他們的付出可能被人們所忽略,但他們給予未來社會變革的力量應該授予無比的尊重,畢竟對於一個國家乃至全球的發展來看,與自然經濟為特徵的農業社會不同,現代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最活躍的生產力因素不再是資源、能源和勞動力等,而是發展迅速的科學技術。
但以現在來看,帶貨能力強的網紅在曝光度上顯然是勝過這些陌陌在背後付出的科技大咖網紅,無論是造富能力還是表現場景,這種高曝光的帶貨網紅,是否會在價值觀上左右未來孩子的成長思維,這對於我們現階段的社會來說,應該是值得考量的一個重要話題,畢竟受智慧型手機的影響,大人們生活場景的越來越碎片化,讓孩子的各方面成長都受到了影響,尤其是手機中展現的內容,大人們在觀看的時候,或多或少的會影響到孩子們的世界,這樣長久的內容灌輸很可能左右孩子未來的價值觀,甚至是有些家長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已經讓孩子踏上了當帶貨網紅的道路,當然了,我不是說當帶貨網紅不好,畢竟其改變了很多人的原有單一的生活方式,但在我看來,這種帶貨網紅的影響力不應該成為我們社會的主旋律,畢竟這些帶貨網紅背後帶的是貨,我們應該把主要的焦點放在這些貨的價值上,因為如果哪一天我們連貨都沒有了,那這些網紅帶的又會是什麼呢?
社會在進步,消費需求在提升,這些大方向上的整體變化離不開我們科技的推動力,儘管我們對於科技創新有了應有的厚待和尊重,但這份尊榮理應輻射到社會的各個角落,理應受到社會發展主旋律的推崇,理應受到全社會各個階段人士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