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把生活的不愉快歸罪於缺錢。
但其實,那些沒錢時過得不快樂的人,有了錢也依舊感受不到生活的快樂。
伍迪·艾倫說:「欣賞和喜歡你擁有的東西,而不是你沒有的東西,你才能快樂。」
再富足舒適的日子,若心裡眼裡只看得到生活的缺憾,人生便處處是缺憾;
再貧乏艱難的歲月,若珍惜擁有,對生活抱有期待,就會遇見滿足和喜悅。
就像真正會生活的人,不會依賴錢去提升生活的品質;
而真正能幸福的人,也不會任由錢來左右人生的快樂。
你過得不好,真的不是因為窮。
《道德經》裡講:「知足者富。」
得到的不多,但滿足於擁有,就是一種豐盈的生活。
一篇微小說裡講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富足的魚販,住在海邊的別墅裡,卻整日愁眉苦臉,因為他總是擔心天氣的多變,擔憂魚價的漲跌。
一場龍捲風使他的漁船觸礁,損失慘重。
他正焦慮不安時,卻看到一個流浪漢在沙灘上愉快地唱著歌。
魚販不解,問流浪漢說:「你一無所有,怎麼這麼快樂呢?」
流浪漢卻說:「怎麼會一無所有呢,我有沙灘,有陽光,有健康,衣食無憂。」
大多數時候,我們就像魚販一樣,擁有的東西視而不見,缺少的東西日日惦記,那再富足的生活也少不了愁苦。
老話講:知足常樂。
生活裡免不了缺憾,日子也永遠有波折,向來都沒有足夠的富有,只有滿足的幸福。
電視劇《三十而已》裡有一個三口之家,妻子經營著一個煎餅攤,丈夫是快遞員,一家人過得十分清貧,卻意外地令人羨慕。
妻子每天要攤無數個雞蛋,自己一個也捨不得吃。
但她會把蛋殼都留下來,等到兒子放學後,在鍋中放上一個洋蔥圈,再把蛋清一點點抹出來,煎成洋蔥雞蛋,留給兒子吃。
兒子每次吃到媽媽為他做的洋蔥雞蛋,總是一臉滿足和喜悅。
爸爸會在送快遞的途中來看望兒子和妻子,送給兒子自己做的小畫書。
他們不是電視劇的主角,卻是笑得最圓滿的人。
林清玄說:「幸福就是喝汽水喝到打嗝,一邊打一邊微笑,人生多麼美好。」
你看,幸福很多時候並不昂貴,一個煎蛋就可以是滿足,一瓶汽水就可以是美好。
沒有哪種生活是與幸福絕緣的,真正使我們痛苦的,是想要的太多,奢求的太多。
老話說:「人不得全,瓜不得圓。」
沒有真正十全十美的人生,那些讓你羨慕的得到背後,必然有你未曾付出的代價。
人的快樂是各種各樣的,幸福也沒有唯一的標準。
廉價的食物可以是美味的,簡單的日子可以是舒心的,你的生活總有別人羨慕不來的東西,別人的生活你也不必去羨慕。
林清玄曾在文章裡寫到,他生長在南臺灣貧困的鄉村。
在鄉下,六七歲的小孩會自己縫扣子,能幫忙推動一輛三輪板車,沒到上學的年紀小孩子就要下田幫忙做農活。
對鄉下孩子來說,每一分錢都滲著血汗。
那時候,若能買上一杯木瓜牛奶,就是一件歡天喜地的事。
他們偶爾會羨慕有錢人家的小孩,因為有錢人家的小孩三餐有人打理,出門有司機,就連鋪床疊被的小事都不用自己動手。
長大後,林清玄有一次請朋友喝木瓜牛奶。
朋友是富裕人家的子弟,第一次喝到在臺灣最尋常不過的木瓜牛奶,連連讚嘆它的美味。
林清玄不禁感慨,他有些同情有錢人家的小孩。
因為,小時候他們不能肆意在溪邊遊泳,不能隨意在田間打鬧,長到三十歲才擁有了喝一杯木瓜牛奶的自由。
並不是日子過得清貧就是苦,生活過得富裕就是甜。
人生的苦與樂,往往是由自己定義的。
若總是用濾鏡去看別人的幸福,用放大鏡看自己的苦楚,那無人不苦。
《牛津格言》裡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僅僅想獲得快樂,那很容易實現。但我們希望比別人更快樂,就會感到難以實現。」
人生有一種錯覺是,總感覺別人比自己過得更好。
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過度想像了他人生活的快樂,就會覺得自己的日子越發暗淡。
羨慕他人,何其不值!
詹姆斯·奧本海姆有句名言:「愚蠢的人,從遠處尋找幸福;聰慧的人,從腳下根植幸福。」
當一個人不再把目光放在無度的欲望上、無謂的羨慕上,而是用心過好自己的生活時,就已經走在了能使自己幸福的路上。
過好自己的日子,是一種很了不起的能力。
網絡紅人手工耿生活在河北保定的一個小縣城,那裡像手工耿一樣的年輕人,大多離家外出打工。
手工耿也隨大流,在北京修過管道,做過服務生,打過雜工。
到了30歲,他工作十幾年,卻沒什麼目標,也沒什麼存款,他覺得自己一無所成,活得十分迷茫。
於是,他決定回到老家,做一些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
他喜歡鋼鐵、機械、有些手藝,便花掉了身上大部分的錢,購置了設備,決定潛心發明和製作。
但他做的東西大多沒什麼用,像胸口碎大石套裝、笑容輔助器、省力穿鞋鞋盒等等。
在鄉下,沒人理解他。
他總能聽到一些否定和嘲諷的聲音。
手工耿卻覺得很滿足,他說「能夠在我熟悉的地方,做我喜歡的事情,我覺得我的理想,差不多已經完成了。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有人嚮往家庭美滿,有人嚮往生活自由,有人嚮往閒散富貴,有人嚮往事業有成,當我們有足夠的勇氣正視自己的所想所求時,才能遇見幸福。
正所謂: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幸福,也是如此。
你的快樂和喜悅,無法強求他人理解。
所以,不必去追尋大眾意義上的成功,不必去謀求令他人羨慕的生活,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滿足,就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人生一世,認真過好自己,才不算浪費。
梭羅說:「一個人怎樣看待自己,決定了此人的命運,指向了他的歸宿。」
把生活的煩惱和問題,簡單粗暴地歸罪於窮,很多時候只是一種生活的逃離,既解決不了問題,也獲得不了快樂。
你想過的生活,往往不是買得起就可以。
生命如畫,還需用心描繪。
當你不被欲望迷惑,不被羨慕誤導,扛得起人生的苦,自然能嘗到生活的甜;懂得把日子過好,生命也自然有了溫度。
王小初說:「其實最好的生活,無非就是白天可以有說有笑,晚上還能睡個好覺。」
溫飽是幸事,無災是福澤。
願你,有足夠的勇氣,獲得這份心安;有足夠的智慧,遇見這份淡然。